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高校師生關系的百年回眸
——田正平先生專訪

2019-03-21 17:07田正平
重慶高教研究 2019年3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教育教師

田正平

(浙江大學 教育學院, 杭州 310028)

訪談整理:陳 燕,閆廣芬

2019年是“五四運動”發(fā)生100周年?!拔逅倪\動”是以學生運動為先導的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新文化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人們對傳統(tǒng)教育中的“師道尊嚴”等觀念進行了激烈而深入的批判,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得到廣泛宣傳。100年過去了,我國高等教育中師生關系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每一次演變都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在當前高等教育大力提倡開展一流本科教育、樹立良好師德師風的大背景下,關注和反思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為此本刊特約記者專訪了中國教育史專家、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田正平先生,請他從歷史辯證與發(fā)展的視角論述這一問題,以饗讀者。

一、“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前:師生關系的改革試錯與進步發(fā)展

記 者:田先生,您好!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在這個歷史節(jié)點上,我們想請您從中國教育史發(fā)展的視角,談一下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對教學關系——師生關系問題。先請您談談“五四運動”對學校師生關系產生了哪些影響 ,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您對這段歷史所反映的師生關系有怎樣的評價?

田正平:“五四運動”前后,西方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來華兩年多,在中國上海、北京、江蘇等13個省份的一些城市進行了數(shù)百場講學,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將他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杜威提出:“要使教育過程成為真正的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師生兩方面都是作為平等者和學者來參與的?!盵1]這些師生平等民主的思想,以及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在中國的教育界得到廣泛認同,為中國教育界提倡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在“五四運動”前后的一段時間里,教育界師生普遍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視為封建文化的代表,對儒家文化強調的“天地君親師”“三從四德”“重男輕女”等封建禮教思想和“師道尊嚴”等觀念進行了猛烈的批判。當時以北京大學和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以下簡稱浙江一師)學生為代表的一批青年學生在這方面的行動,在全國曾產生較大影響。其中,以經亨頤校長主持的浙江一師開展的學生自治活動走得最遠。

我們就以該校為例,看一下當時的師生關系。1919年下半年開始,經亨頤就在浙江一師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管理體制方面,把學校事務分為學校行政和學生自治兩個部分,規(guī)定學生自治制度由學生自行議定,學校不予干涉,必要時負勸導扶護之責。1919年11月26日,浙江一師學生自治會宣告成立。宣布了“學生自治大綱九條”,大綱中規(guī)定,學生自治的權利包括對教師的錄用、課程的設置、校園的一切開銷、學生的生活紀律等,全權負責學校的各種事務。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們在學校里試驗“民主政治”、開法庭、辦工廠,排演歌劇、話劇,自治會學生干事整天開會,陷于各種各樣的學校和社會的事務中,無暇讀書。教師完全沒有管理學生的權利了,由此導致師生關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因為實行學生自治以后,理論上講“有事學生教師共商議”,但在實際行使中這些規(guī)定變成了一紙空文。當時浙江一師的學生自治會代表曹聚仁在《我與我的世界》中寫到:“有了實際的大權,教師拼命迎合著我,每種課程,總是批個甲上成績?!盵2]120如此一來,“有權”的學生得到一些老師的特別關照,成績往往都十分優(yōu)異,無權的學生教師即便不太關照也不會給個太難看的分數(shù)。表面看來老師學生和諧相處,而實則誤人子弟,使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降低了。原來能考進浙江一師的學生都是素質非常優(yōu)秀的,但是實行自治以后,學業(yè)能力卻一落千丈。曹聚仁本來進浙江一師時以才子著稱,但走出浙江一師校門卻連南京高等師范也沒考上,他曾感嘆這害了他的一生[2]120。入校之初拼命讀書的柔石在實行學生自治以后,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整日游蕩,對學生自治也感到彷徨和失望[3]157。

平心而論,“五四運動”前后在許多學校風行一時的學生自治活動,本意是試圖改變傳統(tǒng)教育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建立一種新型的平等師生關系,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這種良好的愿望卻在“打倒孔家店”“廢除舊家庭”等激烈的“五四”風潮的裹挾下在實踐中變了樣?,F(xiàn)在回顧這段歷史小插曲讓我們明白,這樣的自治改革,師生關系措置失當,使學生在管理中自我迷失,師生關系為這樣的改革付出了試錯的代價。

盡管“五四”時期許多學校試行的學生自治大多以失敗而告終,但是,要求打破教師絕對權威、追求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卻成為此后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一個重要主題。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審視什么是教育,什么樣的師生關系才是合理與科學的,并提出了很多好的觀點。其中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論,主張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朋友關系,要融入到學生的活動和生活中去。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論和他的實踐活動,為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二、新中國成立后17年:師生關系的討論與探索

記 者:田先生,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中,有關師生關系的研究與這70年各個階段國內外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別是教育的發(fā)展分不開。就您所知,新中國成立后至“文革”前的17年,有關師生關系問題都有哪些理論探討和實踐經驗?對后續(xù)的影響如何?

田正平:眾所周知,從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前的這17年,教育界政治運動不斷,學術研究經常與政治問題相混淆,正常的學術討論與爭論也可能被扣上政治帽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不久,我國教育界就開始批判杜威的教育思想[3]158。由于陶行知、陳鶴琴等人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故學術界在批判杜威的同時,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和陳鶴琴的活教育思想也進行了批判。在1958年的那場教育大革命中,對師生關系以及教師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等問題,教育理論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和大批判。首先批判了蘇聯(lián)教育學脫離生產勞動、以教師為中心等方面的問題,對20世紀50年代初影響極大的凱洛夫教育思想產生了巨大沖擊。在批判中強調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師要與學生相結合,其結果是過分強調了生產勞動和學生的作用,忽視了課堂教學、書本知識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降低了教學質量。

在這場討論中,高等教育界有一種占主流的觀點是贊成以教師為主導開展教學活動。1958年8月全國高等師范學校教學大綱討論會修訂通過的《師范學院共同必修科教育學教學大綱草案》即持這種觀點。受其影響,在此后兩年中,一些高等院校編輯出版了幾種教育學講義和著作,如東北師范大學編印的《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教育學講義》等。這些講義和教材都認為,雖然教師不再是至高無上的權威和教育上的獨裁者,可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這是由教師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所應擔負的責任所決定的。從編選教材、傳授知識、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各方面來看,教師是向學生提供科學知識的重要來源,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知識水平都對學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討論還涉及教師主導與師生相互幫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及教學相長的關系問題。經過討論,人們普遍認為在教師主導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議題中有人提出,教師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學生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政治思想覺悟;還有人提出,教師不要事事干涉學生,要讓學生有話語權?!凹词钦f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是以教師為主體,負主要責任,但又不完全就是教師說了算,應該容許學生有平等的發(fā)言權?!盵4]以上種種討論基本上是圍繞教師主導和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的??梢钥闯?,盡管凱洛夫教育學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我國受到了批判,但其影響卻是巨大的,特別是強調教師主導作用更是明顯地體現(xiàn)了凱洛夫教育學的思想觀點。但在討論中大家普遍認識到,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不能單純照搬凱洛夫教育觀點,要繼承吸收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師生關系思想的精華,如教學相長、尊師愛生等,要把中國傳統(tǒng)師生關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凱洛夫教育思想進行綜合、借鑒與發(fā)展,并賦予當時的國情,如強調黨的領導,強調師生民主平等。這些觀點不僅指導了當時的教育實踐,而且對后來我們處理師生關系都有一定影響。

1961年教育部制訂了《高教六十條》,明確要建立教師愛護學生、學生尊敬教師的同志式的尊師愛生關系。1965年12月,《光明日報》組織開展了“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同學生的主動性正確地結合起來”的專題討論。這次討論本來打算探討的問題包括:怎樣破除“師道尊嚴”舊的師生關系,建立革命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怎樣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否影響了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和思考能力?有人認為教師只能起“推動”“引導”作用,這種看法對不對?這場討論的主旨是總結經驗,克服教育界多年來“左傾”或“右傾”思想的干擾,努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很遺憾,討論尚未展開,“文化大革命”的號角就吹響了。

三、“文革”十年:師生關系的扭曲

記 者:“文革”十年,“四人幫”反黨集團在奪取文化教育領導權的同時,一場以“教育大革命”名義進行的所謂教育改革也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這場運動對我國高校的師生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其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田正平:“文化大革命”中,師生關系的代表文本是同濟大學關于建立“五七公社”的設想方案(草案)中有關師生關系的論述。該方案對所謂“師道尊嚴”“教師中心論”的批判,直接將大多數(shù)教師定性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是需要進行批判和改造的對象。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形成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對新中國成立后17年的教育作了“兩個估計”,其中之一就是判定原有教師大多數(shù)的“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他們“竭力使學校成為培養(yǎng)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場所”,知識分子成了列在地、富、反、壞、右等后面的第九類被改造和專政的對象,被稱之為“臭老九”。把知識分子定位于資產階級陣營,把廣大教師當作被改造和專政的對象,其結果是使廣大教師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被工農兵和學生教育、專政的對象。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對廣大知識分子進行政治迫害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少教師被下放勞動,一大批高級知識分子成了被專政對象,受到非人的折磨,大批老師遭到肆意侮辱、揪斗、毒打和批判。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就變成了“革命小將與臭老九”之間的關系了,以至于很多“紅衛(wèi)兵小將”直接參與到毆打、迫害教師的行列中,當時慘痛的事例不勝枚舉。那時候輕視知識、輕視教師等做法,讓教師的社會地位和作用降低到歷史的最低點,在學生面前沒有了任何尊嚴?!拔母铩睍r期的報刊上發(fā)表了大量宣傳學生的反潮流英雄形象及老師自我檢討、自我貶損的文章,而且一般是把學生的英雄形象與老師的落后面目放到一起來對比。至于教師的主導作用一類的說法更是被認為“反動的資產階級貨色”,沒人敢提。當時高等教育界最著名的口號之一就是“上、管、改”,這是在1971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中正式提出來的,即工農兵學員不但要上大學,還要管理大學和改造大學。認為工農兵學員“上、管、改”“是上層建筑領域里的一場深刻的革命”,“是無產階級在教育領域實現(xiàn)對資產階級全面專政的需要,是工人階級領導學校工作的一部分”[5]。事實上,“上、管、改”就是學生管教師,是對廣大教師采取壓迫和管制的一種政治手段。當時很多大學“上、管、改”的做法是砸爛教研室,把教師分別編入學生黨支部,以“接受工農兵學員的再教育”,這樣,老師就成了被學生監(jiān)督、管理和改造的對象,在學員中公布教師的檔案材料,甚至加以歪曲,把教師隊伍描繪得一團漆黑。這十年的師生關系是歷史上從未出現(xiàn)過的,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遭到了罕見的扭曲和戕害。

四、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師生關系正本清源再討論

記 者:田先生,您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教育學研究生,親身經歷了我國的高等教育改革開放40年跨越式發(fā)展的歷程,其中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是高等教育改革大力培養(yǎng)精英化人才時期。您能談談這20年間有關師生關系的研究和實際狀況有哪些變化,其特點是什么?

田正平:好的,我的確是“文革”結束后讀的教育學研究生,正好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主持下,1977年全國恢復了高考制度,教師和廣大知識分子重新恢復了人格尊嚴。教育戰(zhàn)線與其他系統(tǒng)一樣,主要任務是對“四人幫”進行揭批和撥亂反正,平反了一批冤假錯案。教師的地位提高了,不再被認為是“臭老九”,人們對師生關系有了新的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尊師重教的風氣在逐漸恢復中。但是受“文革”的影響,教師的主導地位并沒有形成,許多高校教師在教學中還是心有余悸怕說錯話,對學生的管理也主要依靠黨團組織,缺乏主動管理溝通的熱情?;謴透呖己蟮那皫讓脤W生,許多來自社會基層,他們學習積極性很高,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對教師充分尊重。在這一時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教育改革、教學管理的文件和政策法規(guī),對師生關系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大幕由此開啟?!稕Q定》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主,就要重視知識、尊重人才。隨著《決定》的頒布實施,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空前提高,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高。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來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加強教師隊伍的規(guī)范化管理,確保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優(yōu)化和提高。這些文件和法律的出臺對于高校教師在政策和法律的框架內處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法律保障。

在教育研究領域,許多學者重新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并借鑒西方各種社會科學理論,聚焦師生關系問題,對師生關系的概念和內涵、師生的地位與作用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探討,師生關系的討論再次引起社會關注。其中,于光遠同志在1979年發(fā)表的《關于教育科學體系問題》一文,拉開了師生主客體問題討論的序幕,由此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一場關于師生主客體問題的轟轟烈烈的討論。不少著名的雜志都參與了討論,刊登了大量的相關文章,學術界對此發(fā)表了各種不同的意見,形成了不同的派別[3]139。可以說,這是繼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的關于師生關系問題的大討論。通過這些討論,對過去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如學生是否僅僅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客體問題的答案趨向一致了,即師生之間的主客體關系不是絕對的,而是互為本體間性的,初步解決了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

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是教師主導還是教師學生雙主導問題,有許多學者發(fā)表文章進行討論。王策三的《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文明確提出了教師主導主體論。他在文章提出“教師主導教,學生主體學”的觀點?!叭绻麤]有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沒有教師的主導作用。”[6]他的觀點得到了當時許多學者的認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然,也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例如,張連捷、張啟航在《論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運動——對“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幾點異議》一文中認為,主導主體說“單方面地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但無助于科學地分析教學過程的矛盾運動,從而揭示其內在的規(guī)律性,而且很容易不適當?shù)財U大教學的外延,使其等同于學生的學習活動,造成概念和邏輯上的混亂”[7]??傊?,這一時期的師生關系討論與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次大討論不同,這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知識分子得到公正的評價,教師的社會地位有了很大提升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討論,因此人們在討論中不僅大膽引進了西方教育學的最新觀點,還開始把目光重新投向“文革”時期被批判的所謂“封、資、修”思想,蘇聯(lián)教育家的有關師生關系的觀點被重新介紹和引進。

探討師生關系的出發(fā)點主要是如何按教學規(guī)律辦事,如何擺正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位置,力圖在教師和學生關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極左思想流毒被進一步肅清,師生關系思想的研究逐步擺脫了極左思想的支配,重新走上了學術的軌道??梢哉f這一階段的討論帶有濃厚的學術研究的色彩,體現(xiàn)了思想解放的特征,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論深度。

五、20世紀90年代末期至今:師生關系的變化與反思

記 者: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實現(xiàn)了全面并軌,同時,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shù)大大增加,這標志著高等教育走向了普及化和大眾化的歷史階段。隨著改革開放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西方的教育理論、教育管理模式對中國的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師生關系您認為有什么變化?對今后如何發(fā)展怎么看?

田正平: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和學生接觸比較多,深切地感受到師生關系出現(xiàn)的一些新變化。從理論層面講,由于大學實行收費制度,有人就認為,現(xiàn)在大學里的師生關系就類似于市場中的消費者與服務者之間的關系。對社會大眾而言,接受高等教育也不再是一種福利,而是要通過購買的方式才能夠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學校與學生的關系,逐漸演變?yōu)橐环N“賣方”與“買方”的商品交換關系[8]。從實際情況看,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許多學校的公共空間流動性增強,很難有固定的班級、有固定的教室,所以不少老師下了課,師生匆匆一別,就很難再覓蹤影忙自己的事去了,給人一種像是市場交易“貨款兩迄”的感覺,導致了師生關系的疏離甚至陌生。

無論是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還是物理環(huán)境的變化,都對師生關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我們注意到一些論文里,對大學師生關系狀況進行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當前大學師生關系的總體狀況是沖突性維度得分最高,親密性維度次之,支持性維度再次之,滿意度最低。這說明當前大學師生關系并不樂觀,而是趨于緊張和疏遠[9]。另外一點就是社會過度的功利化風氣不僅侵蝕著師德師風,也誤導一些學生的學習目的。大家都熟悉著名學者、北大錢理群教授對此現(xiàn)象的尖銳批評,他對目前一些大學生對教師的算計和利用行為深惡痛絕,稱他們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10],這樣的學生當然是極少數(shù)。我是1994年晉升教授的,此后即開始帶博士生,多年在高校工作,對師生關系也有一些體會。我覺得現(xiàn)在的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大致有3種類型:一是禮節(jié)型的,二是功利型的,三是感恩型的。大多數(shù)同學均屬禮節(jié)型的,無論是在校期間抑或是畢業(yè)以后,他們都對老師抱有一種尊重的態(tài)度,保持一種不即不離的關系,師生之間禮數(shù)周到,但深入的交流、特別是思想層面的交流比較少。二是功利型。學生接近老師帶有很強的目的性,特別明顯地表現(xiàn)在研究生選擇導師上。很多學生愿意選院長、校長等領導作為自己的導師,認為領導將來會對他們有更大的幫助,所以出現(xiàn)了身兼領導職務的教授,研究生報名人多,而普通教授導師報考的人少的情況。再比如說,現(xiàn)在研究生往往喊自己的導師為“老板”,認為自己是給“老板”打工的,所以在合作論文或申報專利成果時,由于排位署名問題,常有產生矛盾,甚至有師生翻臉爭吵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在功利主義的侵蝕下,學生與教師都在努力拼搏,不同的利益訴求撕去了原本溫情脈脈的面紗,師生關系不惜上升到了需要訴諸法律裁判的層面。第三種是感恩型。這些學生恪守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提倡的尊師重教傳統(tǒng),從內心對老師的辛勤付出懷有感激之情,與老師相處親密無間,師生關系猶如親人或家人的關系。大家熟悉的例子是楊叔子院士的博士生幾十年不忘師恩,在他70壽辰時,同學們集資為他出版了一套《楊叔子院士文集》。其實此類例子在高校中還是比較多的。目前許多地方的情況是嚴格的量化管理模式,把學生和老師的真情實感都給屏蔽掉了,老師怕學生評價打低分,不惜降低標準,討好學生;怕完不成科研工作量而輕視教學,隨便應付。尤其對于年輕教師而言,“非升即走”式的各種考核壓力巨大,所以沒有精力對教學、對學生付出更多的心血。學生則認為自己拿錢上學,天經地義,老師就應該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工作中稍有不合己意的地方,就不惜撕破面皮。許多調查顯示[11],當前高校師生關系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情感淡漠,交流溝通不足;互相信任度低,交往世俗化、功利化。盡管近年來,師生關系在理論上的探討更深入廣泛了,然而在實踐中師生關系卻是比較疏遠的現(xiàn)象更多了,矛盾激化或緊張的案例還時有發(fā)生,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教育理論界的高度重視。

六、對未來師生關系發(fā)展趨勢的展望

記 者:您的一席長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師生關系問題做了深刻的描述與分析,使我們透過歷史的云煙梳理出師生關系變遷的畫卷。今天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隨之而來師生關系問題也會有新的變化。您能對當前及今后師生關系的發(fā)展趨勢和下一步的研究走向談談您的看法嗎?

田正平:隨著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師生關系中的許多傳統(tǒng)概念是否要被顛覆?和諧的師生關系該怎樣實現(xiàn)?如何形成以師生互為主體平等和諧的教育服務體系?特別是高校教師評價體系的改革等,許多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對于師生關系的研究,我們既要尊重歷史淵源又要重視客觀現(xiàn)實的變化。

首先,要以開放的思維研究新時代師生關系的理論問題。許多舊的理論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重新審視,如教師的作用可能已經不能用“傳道、授業(yè)、解惑”來完全概括了,教師的作用一定會有更加豐富的內涵。其次,從研究方法上講,不僅要有理論思辨還要有實證研究,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在期待一種新型的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關系,平等、和諧、互相激勵的師生關系應是怎樣的模式?這些問題都尚待研究和深入討論。再次,目前的師生關系問題在教育領域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是與教育改革中的其他問題緊密相連的,不可能脫離整個教育改革去單獨研究這個問題。就像前面提到的教育管理問題、教師評價問題等,要以綜合的視角去研究才不會紙上談兵,要研究教育改革實踐中的真問題,才能有的放矢,真正推動師生關系的正確發(fā)展。

目前世界已進入了信息化和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學生有了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來源和知識獲取渠道,有了更好地自主發(fā)展、自我學習的空間,教師已經不是他們唯一的知識信息來源。因此,研究師生關系的思路不能局限在傳統(tǒng)框架里。相信今后這一話題會常說常新,因為基本矛盾是存在和變化的,那么,研究的視野需要更開闊,研究的方法也應更加多元,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構建和諧、平等、包容、發(fā)展的師生關系。

近年來師生關系在不斷變化,但是根本的東西在大多數(shù)人的心里沒有變,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提倡的尊師重教。我的觀點是尊師重教的前提是“師德為先”,做教師的首先必須使自己在人格修養(yǎng)、知識積累和工作態(tài)度上能夠有值得學生尊重的地方,否則學生何以尊重你?我們和學生的關系應是彼此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無論是哪個時代,教學相長的基礎是平等,學生尊重老師,老師愛護學生。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發(fā)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己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盵12]教育的民主化、主體化、個性化等正在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的方向,而這個方向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特征愈加明顯,那么研究師生關系的變化的步伐必然要跟上時代的潮流,與教育改革光影相隨。

值此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回顧我國高等教育中一對基本關系——“師生關系”的演變發(fā)展歷程,研究其變化的理論探討和實踐過程,對于當下師生關系的研究或許能有所鏡鑒與參考。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最美教師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教師如何說課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