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諾
摘 要:“直角的初步認識”屬于圖形概念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仔細觀察,通過分層遞進地感知,加深學生對圖形概念的認識。通過巧設(shè)練習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態(tài)度和數(shù)學表達能力。最后,筆者從四個方面對教學過程進行了深入思考,旨在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圖形概念;分層感知;自主探究;空間觀念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83-2
“直角的初步認識”是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圖形角,感受了角的基本特征的基礎(chǔ)上安排的,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認識直角,進而通過與直角的比較,直觀認識銳角和鈍角。教材圍繞上述教學內(nèi)容設(shè)置了兩個例題:例題1是從實物中抽象出三個角,讓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直角。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了解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例題2是判斷生活中的角是不是直角,感受生活中的角可以根據(jù)大小不同來分類,加深對圖形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動手操作探索圖形特點的意識。
在進行教學設(shè)計前,筆者圍繞“如何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知直角,進一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如何把握‘像這樣的角就是直角的教學分寸”、“如何引導學生在‘做數(shù)學和‘說數(shù)學的過程中積累認識圖形的活動經(jīng)驗”等問題,反復研讀教材,為本節(jié)課確定了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初步了解不同角的特點,知道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能用三角尺上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還是銳角或鈍角。
2.初步積累認識圖形的活動經(jīng)驗,在觀察比較中,逐步建立各類角的表象,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在認識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圖形?生:角。
師:請你先閉上眼睛想象角的形狀。角有一個頂點,兩條直直的邊。能想出來嗎?生:能!
師:好,請你們睜開眼睛。這節(jié)課老師和小朋友們繼續(xù)來認識角。(出示課題)
二、分層感知,認識直角
1.形象比劃,初步感知
(1)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出示教具三角尺)它是什么形狀的?你能在三角尺的面上找到角嗎?/p>
指名學生上臺指一指,教師用PPT出示學生指出的角。
(2)三角尺上的三個角大小相等嗎?(學生回答,說出理由)。
(3)(PPT留下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同學們能用手勢來比劃這個角嗎?指名兩位學生上臺擺一擺。指出:兩條邊橫平豎直的。
2.觀察比較,進一步感知
(1)王老師還帶來了紙工袋和正方形。這兩個物體的面上有沒有和第一個角形狀相同的角呢?
學生在練習紙對應的圖形上找一找,再和同桌指一指、說一說。
(2)全班交流,學生投影直角,想一想它們的形狀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覺,如方方的、正正的)
(3)直角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角,為了區(qū)分,我們給直角表上專門的符號。(ppt演示把弧線換做直角符號)
指出:如果看到一個角上有直角符號,就表示這個角是直角。
(4)誰能在老師的三角尺上找到直角?如果老師的三角尺這樣擺呢?指名學生指一指。你能在自己的三角尺上找到直角嗎?同桌之間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3.動手操作,深層感知
(1)提問:老師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同學們?nèi)浅呱系闹苯谴笮∠嗟葐??你有什么方法比較一下?
師生互動:指名一到兩位學生上臺與老師的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追問:那其他的直角大小怎樣呢?
同桌活動:把自己三角尺上的直角與同桌的比一比。
(2)小組活動:現(xiàn)在我們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另外兩個直角比一比,它們的大小相等嗎?(學生先動手操作,自主嘗試,再指名一生上臺演示)
(3)PPT演示,教師說過程。
我們先找到三角尺上的直角。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和要比的這個角的頂點重合,三角尺的一條邊和這個角的一條邊重合,另一條邊怎樣了?重合了嗎?說明什么?(生說這三個直角都相等)
小結(jié):(出示所有的直角)通過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是直角,不管是正著放,反著放還是斜著放,它們的大小都相等。
4.聯(lián)系生活,抽象感知
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到過直角?生舉例。
三、認識銳角和鈍角
1.鐘面上隨著時針和分針不停的運轉(zhuǎn),它們之間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找出這三個鐘面上哪個角是直角嗎?
提問:要知道哪個角是直角,可以用什么辦法?
演示:用三角尺上直角和第一個角比一比,得出:第一個鐘面上的角和三角尺上直角相等,它是直角。
2.提問:第二個角是不是直角呢?它比直角大還是小?
引導學生回答怎樣判斷出這個角比直角小。
指出:像這樣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3.第三個角是不是直角呢?它比直角大還是???
引導學生回答怎樣判斷出這個角比直角小。
指出:像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鈍角。
4.巧設(shè)練習,游戲激趣
談話: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老師變角你來猜,好嗎?
PPT依次出現(xiàn)幾個角,學生判斷。前兩個可以直接用眼睛看出,后兩個學生中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進一步引導學生借助工具判斷。
追問:請你說一說怎樣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還是銳角還是鈍角?
小結(jié):有些角能夠直接看出它們比直角小或者比直角大,就可以直接進行判斷。如果不能通過觀察直接做出判斷,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
四、練習鞏固,提升能力
1.折一折:想想做做第1題:
(1)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按要求操作,再投影創(chuàng)造的過程。
提問:你有什么辦法知道折出的這個角是不是直角?
學生演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折出的角比較的過程,確認折出的角是直角。
(2)談話:這里還有直角嗎?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和同學交流。
指出:兩條折痕組成了4個直角,請你比一比、標一標。
小結(jié):要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如果這個角與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樣大,那么這個角就是直角。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思考,并照樣子在鐘面圖上畫出時針和分針。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判斷自己畫出的時針和分針是不是形成直角。
全班訂正。師再PPT演示其他整時的時間,讓學生判斷時針和分針形成了什么角。
3.辨一辨:想想做做第3題
師:下面的第幾個角能直接判斷是什么角?(學生回答)不能直接看出來的角怎樣判斷?(根據(jù)學生回答,PPT演示)
小結(jié):有些角直接用眼睛看就能判斷是什么角,就不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如果不能確定,就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再判斷是什么角。
4.想一想:拓展練習
上面的圖形中找出( )個角。其中有( )個直角,( )個銳角,( )個鈍角。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五、全課總結(jié)
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對角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還有哪些收獲或體會?
【教后思考】
“直角的初步認識”屬于圖形概念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筆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仔細觀察,用數(shù)學語言去正確表達的習慣,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圖形表象,從而使圖形概念更深刻。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分層遞進,注重發(fā)展空間觀念。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把握“像這樣的角就是直角”的教學分寸,既不能拔高地告訴學生90°的角或者兩條邊互相垂直的角就是直角,又不能寥寥地通過幾個實物圖形簡單帶過,直接給出概念。為了加深對直角這一圖形概念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興趣。為此,本節(jié)課設(shè)置了四個層次引導學生充分感知,加深對“像這樣”的認識:第一層,形象比劃,動作感知,鼓勵學生用手臂或手掌嘗試擺出三角尺上最大的角;第二層,仔細觀察,視覺感知,課件完成實物與圖形的轉(zhuǎn)換,在紙工袋和正方形兩個實物中抽象出圖形角,學生觀察所給出的角的特點,教師順勢給出直角的概念;第三層,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深層感知,比較不同位置直角的大小,感悟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第四層,聯(lián)系實際,抽象感知,引導學生找尋更多生活中的直角。
2.自主探究,注重積累活動經(jīng)驗。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重要標志。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積淀?!币虼耍皥D形概念”的教學,應緊扣圖形的本質(zhì)屬性,引導學生經(jīng)歷深度的探究過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力。例如,在“所有的直角大小相等”的探究活動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追問“老師手中的大三角尺上的直角和你三角尺上的直角哪個大”,讓學生對直角的大小產(chǎn)生初步的感受和質(zhì)疑。然后通過師生互動、同桌活動和小組活動一系列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去領(lǐng)悟發(fā)現(xiàn)。
3.拓展延伸,注重培養(yǎng)表達能力。在“圖形概念”的教學中,史寧中教授提出:“對于具體的操作過程,一定要讓學生敘述理由,因為會動手還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能力,只有通過敘述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可見,數(shù)學表達能力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數(shù)學表達是操作活動的延伸。因此,教師要從激勵示范、實踐鍛煉等方面入手,讓學生不僅能夠動手操作,還要會敘述表達。例如,在發(fā)現(xiàn)“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的操作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表述比較的過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逐步建構(gòu)正確、規(guī)范的描述方法。
4.巧設(shè)練習,注重培養(yǎng)嚴謹品質(zhì)。數(shù)學的嚴謹性是指對數(shù)學結(jié)論的敘述必須精確,論證必須周密、嚴格,教學過程要從一開始就堅持嚴謹性要求,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對教師而言,語言要做到準確扼要、條理分明、前后一致,而且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規(guī)范數(shù)學表達方式。比如,“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無關(guān)”用語就不嚴謹,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沒有長度;對學生而言,本節(jié)課精心設(shè)計了幾道判斷直角、鈍角和銳角的圖形練習,課件展示了一個比直角稍微大一點的角,先讓學生通過眼睛觀察判斷是否是直角,部分同學直接回答是直角,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重數(shù)學的嚴謹性,課件再次展示幾類角度相差不大的角,讓學生借助三角尺逐一測量,通過直接觀察與工具測量對比,讓學生逐步樹立“數(shù)學學習不能靠感覺”的意識,逐漸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史寧中.基本概念與運算法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