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當前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這一課題已經(jīng)由多個學校實驗及操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09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78
一、英語自主學習的指導思想及原則
(一)中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指導思想
教師要能夠在英語學習中起主導作用,用多種方式來提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打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枷鎖,建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重點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建立小組集體合作的英語學習方式。
(二)英語自主學習的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將課堂還給學生是當前課改的主方向,要能夠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英語課堂上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自我才能。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深信學生具有的學習潛能,讓學生能以自身高漲的熱情主動學習英語,并能自主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通過教師和同學的幫助解決問題,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和諧的師生關系原則。中學英語課堂要想達到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單位時間內(nèi)最高的學習效率,必須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信任和理解學生,在英語教學課堂上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英語學習氛圍,不斷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3.活動性原則。因為中學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必須要注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性原則。中學英語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行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讓中學英語課堂和英語活動成為學生最易接受和樂意追求的學習方法。
4.多樣性原則。中學英語教師必須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解開困在自己身上的枷鎖,能夠用靈活多變的方式開展中學英語教學,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填鴨式”“機械式”英語教學。建立形式多樣的英語學習小組,組內(nèi)也采用多樣性原則來進行英語學習,成員間實施多向交流互動,讓中學英語教學變得多姿多彩并易于被學生接受。
二、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包括獨立閱讀學習材料的能力,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概括能力,循序練習和重點練習的能力,及時復習和及時提高的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中學階段培養(yǎng)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循序漸進。
(一)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自主學習的關鍵突破口就是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教師必須將為學而教的思想樹立為教學的出發(fā)點,而且要在課堂上不斷做好自身的主導作用,并圍繞學生展開一系列活動,讓英語教學實現(xiàn)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互相融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努力讓學生喜歡學英語和會學英語,進而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并要從當前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和能力水平來設計一系列英語教學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也要創(chuàng)造英語語言情境,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合理設計主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英語交流,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鍛煉。各種英語活動是教師更新教學觀念的直接體現(xiàn),不論課內(nèi)活動還是英語課下活動都是開創(chuàng)英語教學新局面的重要支撐。英語活動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突破和轉(zhuǎn)變學生學習英語方式的關鍵。教師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合理設計英語主題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活動多種多樣,可以課前、課中、課后,也可以分小組或者個人進行,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工具開展英語活動。在設計英語活動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基礎程度、接受能力等,設計英語活動的目標、各項環(huán)節(jié)、組織實施、參與人員等,中學英語教師要能夠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來平衡,并找到最佳的結(jié)合點,將各方面的因素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可以做到自主完成和不斷完成聽說讀寫的訓練。
(三)重視學法指導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是對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問不顧,更不是對學生放任,在英語課堂上教師不作為,全憑學生自己自主性地學習英語。因此中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英語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活動進行學習,最終達到能夠讓學生學會學習和自主學習。學生能夠?qū)λ鶎W英語知識積極思考,互動交流學習心得,可以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最后可以達到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目的。
三、結(jié)語
中學英語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打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枷鎖和改變自身教學方法的直接體現(xiàn),也是英語教師轉(zhuǎn)變思想觀念和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最終成果。中學英語教師可以把課堂教學重點由過去的傳授語言知識向著發(fā)展學生智力方面進行轉(zhuǎn)變,并通過多種英語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靜麗.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
[2]王海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之我見[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2).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崔彥敏(1973.10— ),女,漢族,河北廣宗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