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駱越工藝文化包括陶器、瓷器、青銅器、鐵器、玉器、銀器、滑石器、竹木器等產品及其制作工藝,涉及原材料的開發(fā)、深加工、生產工具、生產技術、制作工藝等復雜的工序,是駱越族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其間經歷了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對后駱越時代民族工藝文化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駱越;工藝文化;起源;發(fā)展;影響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4.013
[中圖分類號]G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339(2019)04-0081-06
收稿日期:2019-07-08
基金項目:201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15@ZH002)。
作者簡介:覃彩鑾,男,廣西民族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南方民族考古、壯族歷史文化。
工藝文化是以工藝產品為載體,以制作工藝、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識為核心,以生產組織、生產工具、生產習俗及信仰為表現(xiàn)形式,構成了內涵豐富的工藝文化體系,是人類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自然環(huán)境、歷史發(fā)展階段、生產力水平、生計方式、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審美觀念的不同,其工藝文化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時代風格、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駱越工藝文化的載體主要體現(xiàn)在陶器、瓷器、青銅器、鐵器、玉器、銀器、滑石器、竹木器等的制作工藝,是駱越文化體系中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的重要部分,不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品種多樣,別具特色,工藝精湛。其產生與發(fā)展,經歷了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并且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作用,對后駱越時代諸民族工藝文化的發(fā)展與繁榮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一、駱越工藝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駱越工藝文化與其他文化事象一樣,經過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簡樸到精致的發(fā)展歷程。其早期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人類制作的磨制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雖然是基于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實用需要,但是在原料的選擇、器型的塑造、花紋的裝飾及加工工藝等方面,都包含有工藝與審美的元素。特別是磨制技術的發(fā)明與應用,在人類工藝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不僅可以用于石器的磨光,使石器的造型更加規(guī)整,器體更加平整光滑,刃口更加鋒利,勞動效率更高,器物種類也更加豐富,而且還可以廣泛應用于其它器具的磨制,如骨器、蚌器、陶器等的磨光加工。新石器時代晚期,是駱越先民的石器磨制工藝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其中以大石鏟的制作與磨制工藝最具代表性。在古駱越分布的今廣西和越南北部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大石鏟遺存,出土了數(shù)以千計、類型豐富的大石鏟。這些大石鏟,不僅形體碩大,形制獨特,造型美觀,器形平整,而且磨制工藝精致,棱角分明,為國內外所罕見,堪稱是磨制石器中的精品。
大約在距今一萬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駱越先民已發(fā)明了陶器。陶器的燒制,需要經過選料、拌和、形塑、飾紋、焙燒等多道工序。器型捏制時,先民們先要根據生活功用的需要,大致勾劃出器形的形狀,然后根據器物實用與審美的需要,采用泥條盤筑法扭制成各種敞口、斂口或直口及鼓腹、圓底或圈足的罐、釜、缽、碗類器形,應于生活中的盛儲、炊煮、飲食等器。正是不同功用器物的口沿、器腹和器底的不同,形成造型或線條的變化,顯示出均衡對稱、曲張起伏的變化與美感。在許多器體上,為了實用和審美的需要,還刻劃有各種花紋裝飾,常見的有繩紋、劃紋、水波紋等。在器體上刻劃紋飾,形成皺褶,既可便于手持防滑,同時也增添了器體的裝飾美感??梢哉f,早期陶器上的紋飾,開啟了人類裝飾藝術的先河。
商周至秦漢時期,是駱越族形成和發(fā)展時期,其工藝文化進入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繁榮發(fā)展的新時期。隨著駱越社會的發(fā)展,其工藝文化也有了新的發(fā)展,無論是產品種類還是制作工藝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這一時期駱越工藝文化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滑石器、紡織等產品及其制作工藝。
(一)青銅冶鑄工藝
青銅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的金屬器,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或階級社會的重要標志。青銅器主要由銅、錫等金屬合金澆鑄而成,其特點是造型美觀,質地堅韌,防腐耐蝕,品質優(yōu)良,經久耐用,堪稱是駱越工藝文化的代表。因而,青銅器的產生,在駱越社會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駱越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青銅的冶鑄,不僅制作工藝復雜,而且要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術,是駱越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是駱越族受中原青銅文化的影響、借鑒和吸收中原青銅鑄造技術的結果。
根據嶺南地區(qū)的考古發(fā)現(xiàn),大約在西周晚期到東周時期,駱越人已掌握礦石開采、冶煉技術及青銅鑄造工藝,開始鑄造青銅器。在青銅器鑄造初期的周代,主要是鑄造那些結構簡單、體量較小的實心類器物,諸如鉞、劍、矛、鏃、銊、鐓等兵器和斧、鑿、錛類生產工具。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代,隨著駱越社會的發(fā)展和生產力的提高,其青銅鑄造工藝有了新的發(fā)展,鑄造的青銅器不僅數(shù)量增多,品種豐富,而且鑄造工藝顯著提高。除了前期常見結構簡單的實心小型類兵器和生產工具外,還鑄造形體高大、結構復雜、紋飾精美的銅鼓、鼎、羊角鈕鐘、盆、劍、矛類器物。特別是具有鮮明地方民族特色的銅鼓、羊角鈕鐘、扁莖劍、靴形銊等,標志駱越青銅文化的發(fā)展和鑄造工藝的提高。
秦漢時期,隨著中原封建王朝完成對嶺南的統(tǒng)一,大批中原人南遷和中原文化的傳入,極大地促進了駱越青銅文化的繁榮發(fā)展。這一時期,無論是青銅器的種類,還是鑄造工藝和裝飾藝術,都得到了充分發(fā)展。這一時期鑄造的青銅器,實現(xiàn)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出現(xiàn)了大量形體高大、造型優(yōu)美、構造復雜、工藝精湛的青銅器。在裝飾藝術方面,無論是裝飾形式、紋飾種類、圖案組合,還是裝飾工藝方面,都有了新的發(fā)展與變化,出現(xiàn)了內涵豐富、具有裝飾藝術的花紋圖案,如合浦望牛嶺漢墓出土的一對銅鳳燈,通體刻劃極為纖細的羽毛紋,燈罩之上還刻有一只形象生動的梅花鹿圖像,平添了鳳鳥燈藝術美感;在貴港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的銅桶上,飾有線條纖細流暢的以弦紋、勾連云雷紋組合的圖案,具有很高的裝飾藝術美感,體現(xiàn)了這一時期駱越裝飾藝術和審美觀念新發(fā)展。
秦漢時期,隨著駱越社會的發(fā)展、青銅鑄造技術的提高以及中原青銅文化影響的加深,促進駱越青銅鑄造工藝進入了繁榮發(fā)展的新時代,其中以源于本地區(qū)、由原來的炊器釜演變而來的銅鼓鑄造工藝最具代表性。在駱越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中,銅鼓具有與中原地區(qū)的銅鼎相同的性質特征,是崇高社會地位和無尚權威的象征,故有“北鼎南鼓”或“國之重器”之稱。因而在鑄造此類神圣之器,往往傾一方之力,集一方技藝精湛之工匠來完成,其工藝亦相當嚴謹。一面形體高大、造型莊重、器體圓潤、紋飾繁縟精美的銅鼓,需要經過采礦、冶煉、制范、塑模、刻劃紋飾、合范、澆注、修整等多道工序,技術含量高,工藝極為復雜,涉及雕塑、造型、裝飾和繪畫藝術,堪稱是駱越青銅鑄造工藝發(fā)展鼎盛時期的代表。銅鼓的鑄造,雕塑工藝是基礎,工匠們需要用泥料塑成銅鼓的形狀(即內模),并且在模體上雕刻所要裝飾的花紋圖案,然后再用泥料塑成銅鼓的外范。在模與范之間留出均勻的空腔,將合金的銅液注入模與范的空腔內。待銅液冷卻后,揭去外范,搗碎內模,取出銅鼓。因而,每一具模范,只能鑄造一面銅鼓。正是這個緣故,在出土的銅鼓中,沒有發(fā)現(xiàn)兩面完全相同的。
駱越工匠鑄造的銅鼓,形體高大,造型凝重,紋飾豐富,圖案精美,鼓面直徑多在80厘米、鼓體高60厘米左右,重30公斤以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收藏的一面北流型銅鼓,面徑165厘米,高67.5厘米,重達150公斤,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發(fā)現(xiàn)或收藏的一面最大銅鼓,被譽為“銅鼓王”。銅鼓形體呈圓墩狀,內空,鼓面渾圓平整,鼓頸外弧,腰間內弧,腰間鑄有對稱的雙耳,鼓足略外侈。鼓體上飾有各種精美流暢的花紋圖案。令人贊嘆的是,在尚未有精密測量設備的條件下,形的鼓面完全符合黃金分割率;每一面銅鼓鼓壁薄而均勻,鼓腔內壁留有許多鏟痕,據說是工匠們在完成銅鼓的鑄造后,為了調整鼓音的宏亮、純正而進行的一種加工工藝。在銅鼓上,體現(xiàn)出許多合理乃至科學的元素,如鼓面中心的凸起的實心體太陽紋,是為了保證使用銅鼓時反復敲擊時不易破損;實心太陽外緣的芒星紋,可使敲擊銅鼓時聲音能均勻散傳;而外弧的鼓頸和內弧的鼓胸乃至外侈的鼓足,則可使鼓聲產生渾宏悅耳的共鳴效果,充分體現(xiàn)了駱越工匠聰明的智慧和高超的鑄造工藝。
銅鼓上的豐富精美、別具特色的花紋裝飾,是駱越精湛裝飾藝術成就的集中反映。每一面銅鼓的鼓面的中心,都鑄有一個直徑約5厘米的圓形太陽紋,且厚實凸起,周邊為8—12道芒星紋,而且間隔有序。芒星之外,飾有一道道漸次向外擴展的暈圈,暈圈內飾有各種紋飾,如云雷紋、水紋、錢形紋、羽狀紋、游旗紋、圓漩紋、鋸齒紋、翔鷺紋或騎士紋等,構圖簡潔,線條流暢,布局規(guī)整。許多鼓面邊沿有對稱的立體塑像,計有蹲蛙(單蛙或疊蹲蛙)、騎士、牛撬、鳥、龜?shù)龋渲幸远淄芫佣?,也最具民族特色,是駱越族流行蛙崇拜的形象反映。鼓胸所飾的花紋圖案呈連續(xù)性,展開則成為精美長幅式畫卷;鼓頸、鼓腰乃至鼓足的花紋圖案,往往是獨立成組,循環(huán)往復,其中或抽象寫意,或形象寫實。寫實性的圖案內容多是工匠們熟悉的動物或器械,如鷺鳥銜魚,羽人舞蹈、羽人劃舟等。這些圖像的獨立組合與整體的統(tǒng)一,顯示了駱越人追求的是對稱和諧、崇尚秩序的審美情趣,而由暈圈與幾何圖案組成的紋帶、鼓面邊緣的雕像,又襯托了主體圖案,具有主次分明的藝術效果。所有這些精美別致的花紋圖案裝飾,是工匠們在泥模上刻畫出來,模印于銅鼓泥范上,其巧妙的構思,深厚的藝術造詣,精湛的構圖技巧和嫻熟的刻畫藝術,由此可見一斑。正如唐代劉恂《嶺表錄異》(上篇)所云:“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而一頭有面。鼓面圓二尺許,面與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厚,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p>
(二)陶器制作工藝
陶器是人類利用自然界中質地細膩的粘土、經過拌和、增加粘性后,制成器坯后、經過焙燒而形成的器具。陶器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最早通過焙燒方式,將一種物質變?yōu)榱硪环N物質的成功范例,也是人類最早的一項發(fā)明。大約在一萬年以前,駱越地區(qū)已開始出現(xiàn)原始陶器,經過新石器時代六千多年的發(fā)展,陶器經歷了從手制到輪制、從露天焙燒到密封式陶窯燒制的發(fā)展過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產力的提高,駱越地區(qū)制陶業(yè)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其主要標志是輪制技術的普遍應用、花紋模印工藝的采用和陶窯的出現(xiàn)。根據考古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陶器主要生活日用器,其中以存儲、炊煮和飲食的罐、壺、釜、缽、碗、罍、杯、碗等器類居多。由于陶土原料經過了淘濾和輪制工藝的普遍使用,加上采用具有良好封閉性能的馬蹄窯燒制,使得燒成的陶器不僅器形美觀規(guī)整,而且質地堅硬。特別是采用了模印花紋新工藝,即把所要裝飾的花紋圖案刻畫在木塊或陶板上,在制成的陶坯的肩和腹部進行壓印,模上的花紋圖案便印在陶坯上。采用花紋的模印工藝,是駱越制陶工藝的一種革新,不僅能使紋飾清晰、工整、有序、美觀,使陶器平添了藝術美感,而且提高了陶器的品質和工效。目前在這一時期的陶器上,常見飾有工整美觀的水波紋、“米”字紋、網紋、云雷紋等。
秦漢時期,隨著大批中原的南遷和中原工藝文化的傳入,駱越的制陶工藝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其主要標志是:1.器形種類更加豐富,凡炊煮器、飲食器、盛儲器乃至模型明器,應有盡有,而且器形規(guī)整,造型別致,紋飾精美;陶器的品質也更加優(yōu)良,陶壁堅硬,新出現(xiàn)施以釉質的陶制品;2.出現(xiàn)了專門用于陪葬模型明(冥)器,其中既有人俑、豬、犬、馬、牛、羊、豬、雞、鴨、鵝、鳥等塑像,還有結構復雜的房屋、院落、城堡、谷倉、灶、井、亭、羊圈、豬欄、牛耙田等模型。這些模型明器,既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常見,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家畜家禽、房屋建筑、田間勞作情景等,與其說為專門用來為死者隨葬,毋寧說是一件件富有濃郁鄉(xiāng)土生活氣息的精美工藝品,印證了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真諦,反映了駱越陶制工藝的升華。
(三)玉石器制作工藝
玉石具有色澤晶瑩、質地堅硬、美觀富麗的品質,又因自然界中玉石原料稀有而彌顯珍貴,深受人們垂愛。另一方面,因玉石質地堅硬且易碎,加工難度極大,不僅需要堅韌銳利的工具,而且需要嫻熟、精細的加工制作工藝。根據考古發(fā)現(xiàn),駱越族對于玉石認識、加工和佩飾,早在周代以前已經出現(xiàn)。在左江流域的隆安大石鏟遺址里,就發(fā)現(xiàn)有用玉石材料制成的精美小型石鏟;在武鳴巖洞里,發(fā)現(xiàn)有商代制作精致的玉戈。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金屬工具的使用,駱越地區(qū)的玉石制造業(yè)有了新的發(fā)展,制作工藝有了新的提高,玉器種類和數(shù)量明顯增多,制作工藝更加精致。在武鳴縣馬頭鄉(xiāng)元龍坡春秋時期的墓葬里,出土數(shù)以千計的玉器,器型有釧(18件)、玦(100多件)、管飾(100多件)、墜子(2件)、扣形器(3件)、鑿(5件)、鏤空雕飾(1件),還有數(shù)以千計的穿孔圓形薄玉片。每座墓葬出土的玉器,少的一二件,最多的有數(shù)百件,說明當時配玉之俗的流行。元龍坡春秋墓葬出土的玉器數(shù)量之多、品種之豐富、工藝之精巧,為嶺南地區(qū)所罕見,特別是玉管的穿孔技術和扁薄的玉片的切割、磨制技術,令人驚嘆[1]。在相鄰的安等秧戰(zhàn)國墓葬里,也出土有55件玉器,器形有主要玦、璜。兩處墓地出土的玉器,多為灰白色,質地較堅硬,而且多為配飾器。秦漢時期,玉器品種進一步增多,既有配飾器,也有生活用器乃至工藝品,制作工藝更為成熟,切割、穿孔、鏤空、打磨、拋光工藝得到普遍應用,常見有白玉、翠青玉、翠綠玉、青灰玉、褐紅玉等,器物種類有鐲、環(huán)、釧、管、壁、玦珠、玉杯、印章、動物雕像等。
駱越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玉器不僅工藝精致,造型美觀,形態(tài)多變,而且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如貴港市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的一件玉杯,是用一整塊褐紅色硬玉鏤刻、琢磨而成,上部為橢圓形深腹,腹下收束內凹成細柄,圓形圈足外撇,造型別致??谘睾透共考毾壹y和勾連云紋,并且滿飾排列規(guī)整有序、大小均勻的乳釘紋,其間用細線勾連上下左右,乍看為乳釘紋,細看又含云紋,別具匠心。這種弦紋、云紋和乳釘紋相結合的紋飾,陰刻、陽凸相交錯,立體感強,是漢代出現(xiàn)的一種裝飾新工藝,因而是駱越地區(qū)迄今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最有藝術價值的一件玉器。
使用玉石雕刻的各種動物形象,是駱越玉器工藝的突出特點,其中以玉蟬居多,還有鱷魚、龍等。如貴港市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的一件玉蟬,使用一塊完整的翠青玉精雕而成。此類玉蟬是專門為死者隨葬而制作,放入死者口中陪葬,寓意神秘。與玉蟬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件玉佩,整體似一只兇猛的鱷魚,從頭至尾,棱角分明,形象逼真;然而其頭頂卻有一只向前卷曲的角,又似犀牛的形象,中間鏤空的單眼似一只人眼,似鱷非鱷,形態(tài)奇異,給人豐富的聯(lián)想。
在佩玉之風流行以后,水晶石、綠松石、翡翠、瑪瑙飾品也發(fā)展起來。無論是玉器還是水晶石、綠松石、翡翠、瑪瑙飾品,都屬稀有之物,實屬奢侈品,能夠擁有此類制作精美的稀有之物,非富即貴,而非一般百姓所能享有。此風之興,反映了駱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安定和富有階層的增多以及人們審美觀念的多樣化,進而促進玉石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和制作工藝的精益求精。
(四)滑石器制作工藝
駱越地區(qū)盛產滑石。據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金石門》記載,滑石“白者如玉,黑如蒼玉,或琢為器用,而潤之以油,似與玉無辨者”[2]。根據考古發(fā)現(xiàn),西漢時期,駱越人已認識滑石品質如玉、易于雕刻的特性,開始用滑石雕刻成各種工藝品或模型器,常見的器形有杯、盤、壁、豬、倉、鋪首等,多數(shù)器物通體磨光,制作工藝精巧。駱越地區(qū)的滑石器,多發(fā)現(xiàn)于中小型墓葬中,大型墓葬里實為少見,說明此類滑石器多為身份較低的普通百姓所使用。對于熟練掌握玉器制作工藝的駱越工匠,對滑石器的制作自然會得心應手。在柳江縣里雍鄉(xiāng)新安東漢墓葬中出土的一對滑石鋪首、梧州市云蓋山漢代墓葬出土的一件干欄式滑石囷可知,駱越工匠在制作滑石器時,通常采用平切、斜刻、鏤刻、琢磨等工藝,所見器物切口平整,琢磨圓滑,鏤刻精細,不留刀痕,顯示出工匠們嫻熟的造型藝術、雕刻技藝和巧妙的藝術構思。
此外,駱越工藝制作品中,還有紡織印染工藝、銀器制作工藝、金器制作工藝、木制品工藝等。正是這些種類多樣、造型美觀、工藝精良、風格獨特的手工藝品,構成了駱越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別具特色的工藝文化,并且對后來駱越后裔諸民族工藝文化的發(fā)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二、駱越工藝文化的深遠影響
東漢以后,隨著駱越族稱的消失,新出現(xiàn)烏滸、俚、僚等民族稱謂;唐宋以后,俚、僚逐步發(fā)展演變?yōu)閴讯闭Z族諸民族,并廣泛分布于桂、滇、黔以及東南亞地區(qū)。由于烏滸、俚、僚以及壯侗語族諸民族皆源自駱越(包括西甌),與駱越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密切關系,因而,其工藝文化自然受到駱越工藝文化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其工藝文化也有了新的發(fā)展,如瓷器、玉器、銀器、織繡和印染、滑石、木器等制作工藝等,無論是生產規(guī)模還是產品種類乃至生產工藝,都比前期有了新的發(fā)展,而且出現(xiàn)了新的工藝制品,如石雕、木刻、剪紙等。
(一)瓷器制作工藝的發(fā)展
瓷器的制作是在陶器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然而,與陶器相比,瓷器無論是選用的土質,還是燒制工藝乃至產品品質,都有了質的飛躍。瓷器選用灰白色高嶺土為原料,其土質具有質地細膩、少雜質的特性;其燒成溫度需要1?200℃以上(而陶器為900℃上下),而要達到這樣的高溫,需要有良好密封度的瓷窯。器坯上還要施以秞質,故而瓷器具有結構細密,質地堅硬,叩之有金屬聲,色澤晶瑩,吸水性差,經久耐用等特性。駱越地區(qū)的瓷器及其燒制工藝,萌芽于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南朝時期。早期的瓷器多為青瓷,在廣西藤縣、貴港、融安、合浦和越南等地,都發(fā)現(xiàn)有南朝時期的青瓷器,而且還發(fā)現(xiàn)燒制瓷器的窯址。其器形主要是日用的罐、壺、杯、碗、缽、盤、壺、雞首壺、燈盞、硯、盂等。由于當時的瓷器燒制工藝尚處在初起階段,工匠們對于釉質的性能及施釉方法尚未熟練掌握,因而器表所施的釉層經過高溫焙燒之后,便形成冰裂狀細紋或淚滴狀。然而這種技術上的缺陷,卻產生獨特的冰殘裂狀效果,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特別是這一時期的典型器物——雞首壺,造型別具匠心,它將盤和罐兩種器形巧妙地合為一體,即壺口為小圓盤形,細頸、鼓腹、平底,把手為龍首弓體銜盤式。最為巧妙的是工匠們將壺流口塑造成雞首形態(tài),使曲線形的壺體塑成動物造型,更增添了它的藝術魅力。在青瓷盤內,還刻印有蓮花紋飾,猶如在蓮花在青池中蕩漾,具有“清池、漣漪、荷花”的秀美意境,不僅有著很強的裝飾藝術美感,而且還蘊含著佛教文化的因素,是工匠們將佛教藝術與人們的信仰心理乃至本民族的制瓷工藝巧妙地融合為一體的結果。
宋代是駱越后裔制瓷工藝長足發(fā)展和取得顯著成就的時期,無論是瓷器的造型藝術、裝飾藝術還是燒制技術及瓷器的品質,都有了新的提高。首先是燒制工藝的改進,即改變了傳統(tǒng)的直接將瓷坯放置窯室焙燒法,采用匣缽裝坯燒制法,使之不直接與農技中的烈火接觸,燒成的瓷器具有不變形、無煙薰痕跡,火候及硬度均勻,釉質瑩潤光亮的特點。其次是器壁極薄,輕巧別致,晶瑩透亮,品質優(yōu)良高貴,線條明快,造型美觀,與南朝時期瓷器渾厚、笨重、粗獷的風格迥然不同,給人一種清新高雅的藝術美感。其三是釉色的豐富多樣和施釉工藝的推陳出新,是這一時期制瓷工藝發(fā)展進步的顯著標志。其釉色以青白釉為主,還有黑釉和玳瑁釉。青白釉的特點是介于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泛白,白中顯青,故又稱“影青瓷”。這種釉質和釉色具有明凈、清雅的藝術美感,反映出古時人們追求安定生活和清靜淡泊的心理。這類影青瓷在桂平西山、容縣下沙、北流縣嶺峒、藤縣中和等地,都發(fā)現(xiàn)有燒制影青瓷的窯址和產品。當時生產的瓷器產品,不僅行銷嶺南,而且還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南洋群島諸國,成為當時中國的名瓷之一,至今仍有極高的鑒賞和收藏價值。在永福、容縣、藤縣等地,還發(fā)現(xiàn)有燒制黑釉瓷的窯址,所制瓷器不僅工藝精巧,而且釉色獨特,即在色澤光亮的黑釉之中顯現(xiàn)出一條條細長的兔毛狀銀光,彌足珍貴。其四是紋飾題材的豐富而新穎。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已厭倦隋唐時代所沉溺的聲色繁華之風,轉變?yōu)槌缟凶匀伙L景,山水花鳥和富有生活情趣的清雅意境之中,如瓷碗或盞盤之中所印飾的嬰兒戲水圖案,天真活潑的孩童全身赤裸,在水中逐浪戲玩,體態(tài)豐腴可愛,形象生動逼真,具有濃厚的南方生活氣息。還有構圖嚴謹、線條流暢的牡丹纏枝花圖案,給瓷器平添了高雅、富貴的情調。
(二)銀器制作工藝
銀有色澤純潔、質白晶亮和耐于腐蝕的優(yōu)良品質,而且質地柔軟,易于加工,加上駱越地區(qū)銀礦資源豐富,自漢代開始以來,駱越人已開始冶煉銀錠,制作銀器,使之成為富貴和財富的標志。廣西合浦、貴港以及越南等地的漢代墓葬中,都發(fā)現(xiàn)有銀制的戒指、手鐲、發(fā)釵等器物,其制作主要采用模鑄、錘打、錐刺、嵌焊等工藝,開創(chuàng)了嶺南越人銀器制作工藝的先河。
隨著駱越的發(fā)展與演變,其銀器制作工藝亦隨之傳承下來。唐宋以降,駱越后裔的銀器制作工藝有了新的發(fā)展,產品種類和數(shù)量增多,制作工藝提高,從貴族到普通百姓都流行佩戴銀飾品,特別是婦女和兒童最為喜愛。其制品仍以佩飾器為大宗,如手鐲、腳鐲、戒指、發(fā)釵、簪、耳墜、項鏈、項圈、胸牌、背帶墜飾、奩等,也有富貴人家用銀制成碗、盤、杯、筷、勺、壺、瓶等。銀器的制作工藝既有模鑄、模錘、錐刺、嵌焊而成,也有采用鏤刻、錘扭工藝,紋飾圖案豐富,寓意吉祥,常見的有梅花、菊花、龍、鳳、魚、蝦、蝴蝶、猴、兔、虎以及弦紋、繩紋、乳釘紋、花瓣紋、枝葉紋、水波紋或各種幾何形紋。所飾花紋圖案造型生動,構圖別致,布局對稱,線條流暢,制作工藝精致,反映了駱越后裔銀飾制作工藝的風格與成就。
(三)滑石器制作工藝
根據考古發(fā)現(xiàn)可知,駱越地區(qū)滑石器及其制作工藝,產生于西漢晚期,并隨著其民族的發(fā)展而傳承下來。南朝以后,作為駱越后裔的俚或僚人的滑石工藝有了新的發(fā)展。目前在梧州、融安、欽州等地的南朝墓葬中,都發(fā)現(xiàn)有滑石器,其數(shù)量和器物種類比前期增多,制作工藝更為精致,常見的器物有人俑、豬、柱礎、勺、缽、甑、盤、杯、硯、買地券等。這一時期,隨著節(jié)儉世風的盛行,滑石器和青瓷器成了主要的陪葬品,而玉器、青銅器或其它質料的器物則明顯減少乃至消失,這與當時崇尚的節(jié)儉與薄葬之風有關。這一時期的滑石器均仿制于人們日常使用的器具和人們熟悉的動物乃至人們自身,且均屬工藝品,但雕刻工藝多較精細,造型美觀,形象生動,作風樸實?;甘沁@一時期新出現(xiàn)的工藝制品之一。融安縣安寧南朝墓出土的一對滑石俑,體態(tài)豐滿,刀法簡練,眼睛僅用一刀刻畫而成,深入淺出,眉如彎月,高鼻平額,面部圓潤飽滿,神態(tài)端莊安詳;身體呈直立狀,肩及胸側衣褶明晰,作右衽露肩狀,腰間束帶,寬衣長及膝下,具有飄逸動感,腳踏厚底履。富有趣味的是,這對滑石俑豐滿端莊的形態(tài)和斜褶右衽的服式,具有佛像的風格特征;而腰帶、厚履和下身服式,又具有文官學士的特征。這種雙重的藝術內涵及其風格特征,是佛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也是佛教文化傳入廣西地區(qū)并融入當?shù)氐墓に囎髌分械木唧w表現(xiàn)。
總之,駱越文化對繼后諸同源民族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盡管影響程度不同,但其文化形態(tài)和特質是一脈相承的,是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其中對其后裔的同源民族工藝文化發(fā)展的影響,是駱越文化承前啟后的一個縮影。
參考文獻
[1]韋仁義,鄭超雄,周維勇.廣西武鳴馬頭元龍坡墓葬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8(2).
[2]周去非.嶺外代答·金石門.
責任編輯:韋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