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語言文字是小學語文的核心教學任務之一。本文主要闡述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內涵和訓練內容,分析當下小學語言文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幾大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策略
一、 當下小學語言文字訓練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語文課程性質的有過三次大爭論,分別是“文白之爭”“文道之爭”和“工具性和人文性之爭”。2011年頒布的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語文首先是一種工具,人文性必須通過工具性才能實現。新課改十年來,由于對課程理念理解的偏差,當今的語文課堂陷入另一種誤區(qū),課堂上過分重視人文性,忽視了語文的工具性,淡化語言訓練,認為重視語言訓練就是違背課改,這未免又有些矯枉過正,走向另一個極端。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課堂上一味強調文本的人文解讀,不注重系統(tǒng)的語言訓練,或者缺乏人文性,大搞題海戰(zhàn)術、機械訓練都是錯誤的做法,是與新課改的初衷背道而馳。那么,如何經過嚴格規(guī)范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業(yè)已成為一線教師亟須解決的難題。
二、 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發(fā)展聽說讀寫能力,提升普通話水平
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發(fā)展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這幾方面不分孰輕孰重,都應該得到均衡、全面的發(fā)展。
首先,在小學語文課堂的語言文字運用訓練中,學生必須學會“聽課”,學會捕捉老師言語之中的重要信息點,學會將聽到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自己的內在,而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這種能力就表現為善于聆聽、樂于交流。其次,“說”的能力在語文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提高,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踴躍發(fā)言,得到老師的鼓勵,增強自信心,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就更愿意訴說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除此之外,“朗讀”也是語言文字運用訓練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朗讀中可以鍛煉學生的普通話,可以更直觀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可以更容易感染他人,還可以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最后,“寫”的能力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和作文成績,還關系到學生今后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因為大多數工作都離不開寫作。而這四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陣地就是語文課堂的語言文字能力訓練。
(二)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增強語文能力
小學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了語文知識、語文應用、語文情感等幾個層次,由此可見,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直接相關,二者緊密相連,相互促進。
小學語言文字運用訓練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六年的小學語文學習,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關于音、字、詞、語句、語段、語篇、寫作、人文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等的語文知識,同時,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運用,令學生在語言文字的磨礪和鍛煉中,提高理解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當中,小學語文教師必定會引入一些古詩詞、文言文等,這些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粹,能夠使得學生在寫作和實際生活中引用傳統(tǒng)名句,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既鍛煉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宣揚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有利于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也符合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映照了語文綜合能力的內在意義。
(三) 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
小學的語文課堂因為過于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忽視了工具性,所以絕大多數課堂是傳統(tǒng)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缺少了關于語言文字應用的相關訓練,因此學生對于課堂中的語文知識還停留在應試層面,無法深入到應用層面。但是,引入適量的語言文字應用訓練后可以改變這種現狀,提高上課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以教師教學成語為例,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商店隨意篡改成語的廣告牌或者廣告語,既貼近生活,又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譬如,無“屑”可擊、一“明”驚人、默默無“蚊”、一見鐘“琴”等。在語句模塊,則可以用修改病句的形式讓學生們“找茬”,因為小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夠成熟,注意力也不像中學生那樣可以集中較長的時間,修改病句的題目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 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 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
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小學生只有儲備大量的文字,才能夠用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社會活動,并在言語實踐中形成讀書和寫作的能力。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十分重視雙基的訓練,因為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礎,能力反過來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小學語言文字訓練的主要內容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訓練,其中讀是關鍵,教師要以教材為本,按照小學生的思維和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小學生進行字、詞、句、段、篇等基本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幫助學生構建語文知識系統(tǒng),并最終學會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形成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培養(yǎng)才能形成。因此,大量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形成應該貫穿于識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等教學實踐中,并經過長期科學的訓練才能形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進一步內化,最后再借鑒遷移,學會運用語言。
(二)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閱讀首先要先積累詞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專門教學生字生詞,并將詞語的教學貫穿在整個閱讀教學之中,通過文本的解讀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使用。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例,教師要通過正音、辨析字形幫助學生理解生詞,比如“蜿蜒”,教師可重點強調“蜿”的正確讀音和“蜒”寫法;教師還可通過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油桐、溶洞、石鐘乳、石筍”等科學術語;然后再細讀文本,選擇能體現文章主旨的詞句子進行分析,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作者通過“孔隙”經過,讓學生分析“孔隙”的特點,讓學生在分析訓練中加深對關鍵詞、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 在寫作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文章的語言為中心服務,寫作訓練除了訓練立意、結構,同樣要扎實把好語言關,因為蒼白語言、貧乏詞匯同樣會嚴重影響了小學生作文的質量。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規(guī)范性的語言寫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訓練語言不是引導學生去追求華麗辭藻,而是要引導學生用好每一個詞,造好每一個句子,使用好恰當的修辭。
1. 通過讀寫結合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因為讀可以促進寫,寫反過來也能促進讀。教師可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寫讀后感或者評論,還可進一步要求小學生模仿文本的的語言、結構、寫作方法進行仿寫,既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又讓學生學以致用,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是以《記金華雙龍洞》為例子,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根據金華雙龍洞特點,寫一篇介紹金華雙龍洞的廣告詞,還可布置學生仿寫一篇游記。
再如,教學《月光曲》,不少老師會抓住情感這一主線,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文本的主旨。其實,教學《月光曲》同樣可以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寫作運用能力。以課文第九自然段教學為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月光曲》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理解文章思想內容。教師引導學生看插圖分析“貝多芬的琴聲,引起皮鞋匠哪些具體的聯想”,哪些句子是寫實,哪些句子是皮鞋匠的聯想,并體會聯想在文章中的作用,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文章恰當運用聯想的好處。并嘗試讓學生想象貝多芬記錄《月光曲》的動作神情,并整理成文。
2. 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訓練相結合
作文教學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語言文字。小學生語言學習正處于初始階段,詞匯量少、文字積累不足,又不具備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正視小學生寫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在日常教學中要把口語訓練與書面語言訓練結合起來,在作文教學中可以嘗試說寫結合,讓學生先口頭作文,然后把說的話寫在紙上,形成文章。“以吾手寫吾口”能降低寫作難度,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恐懼。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多彩的活動》教學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印象最深的集體活動,無論是體育競技、文藝演出還是日常校園生活皆可,讓學生口述再現活動的全過程,和描述“我”和同學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感受,并領悟活動的意義。最后指導學生把說的話寫在紙上,寫時要求學生能要刪除一些不合語法規(guī)范的語句,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寫作,并掌握了場面描寫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 積累語言
寫作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語言積累有助于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摘錄積累課內外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片段,讓學生在摘與用中提升語言運用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堅持每天寫一句話、寫觀察日記或者編寫童話,通過日積月累由簡到繁的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除了語文課堂積累、課外閱讀積累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做好影視積累和生活實踐積累,在觀看有益的電影、電視劇后記錄下觀后感或者心得,在學校實踐活動或者家庭活動中也可以讓學生寫下體會和感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弊龊梅e累工作,是達成語言文字運用預設目標的重要基礎,打好堅實的地基,今后才能蓋筑好高樓大廈。
參考文獻:
[1]李吉林.訓練語言與發(fā)展智力[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4(1).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王娜娜.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4]李紅偉.李吉林情境教學的語言訓練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16.
[5]陳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言文字訓練思考[J].中國高新區(qū),2017(22):109.
作者簡介:
呂惠卿,福建省漳州市,福建南靖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