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訓練是小學體育課程中的重要手段,同時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小學體育教師要明確合作訓練的意義,樹立新型的教育方法,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實現(xiàn)體育素質的再度升級,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基于此本文將主要論述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合作訓練;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一、 引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是小學中的重點課程。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枯燥乏味,體育教師要積極引入小組合作的模式,以小組為單元完成指定的體育訓練項目,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互幫互助,同時也能保證全體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中,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體育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課堂體制,依靠科學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
二、 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一) 體育教師對合作訓練認知不夠
實行體育課程改革后,許多學校開始重視體育活動,但是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合作訓練模式仍然浮于表面,在體育課堂合作訓練中班級氛圍差,體育教師在講授技巧時比較粗略,學生之間缺少有效交流,阻礙了學生身體素質進一步的發(fā)展。
(二) 合作訓練方式單一
有些體育教師對于合作訓練方式的理解程度有限,生搬硬套合作訓練的模式,經過簡單的演示就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到體育運動的精神,對于不同的訓練科目采取千篇一律的合作方式,失去了合作訓練的創(chuàng)新性,使學生產生反感厭學的心理。
(三) 課堂氛圍沉重
小學生由于心理特點,與體育教師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如果教師常常呵斥學生,小學生會產生畏懼心理,不能很好地融入體育課程,一提到體育就產生畏懼心理,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言論。
(四) 評價機制存在問題
學生在綜合訓練的過程中,合作訓練的互動性并沒有得到體現(xiàn),體育教師仍然按照以往單一的評價機制,對于學生進行統(tǒng)一評價,沒有針對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多元化管理,教學內容與學生心理并不匹配,因此合作訓練的效果不佳。
三、 淺析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訓練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能夠增強體育課的訓練效果,提高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持續(xù)優(yōu)化合作訓練模式,為學生打造良好的訓練平臺,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夠培養(yǎng)合作意識,主動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一) 樹立合作訓練的新型教學目標
體育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應該樹立合作訓練模式。通過合作訓練的觀念推進教學過程,小學體育教師也要不斷深入了解學生心理,認真學習體育課程改革中的指導思想,為優(yōu)化課堂結構奠定堅實基礎,以學生的意愿為主導思想,提高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推廣小組互助模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不斷交流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使體育課堂更富有活力。同時教師也應該進行層次性體育教學,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中實現(xiàn)共贏,提高身體素質,定期和學生交流,幫助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想法不斷完善課程結構,形成完善的體育教學鏈。
例如體育教師在講解人教版體育的40m障礙跑時,向學生介紹在規(guī)定時間內通過3個障礙,體育教師要先向學生講解通過障礙物的技巧,發(fā)展學生的靈敏性、提高速度,學生在跨過障礙時應該按照前滾翻起立,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也要保持身體平衡,一個人通過之后,剩下的人進行接力跑,看哪個小組首先全員通過。在訓練的過程中真正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合作共贏的精神。使學生養(yǎng)成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等優(yōu)良品質。
(二) 設置合適的課堂氛圍
體育教師要將合作訓練適當?shù)匾塍w育教學中,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促進學生自主養(yǎng)成合作精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完善的合作模式,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體育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不要一直運用自主演示、學生模仿的單一教學模式。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關懷和照顧,同時也要按照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組,在分組訓練中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動態(tài)調整。小學生心理生理發(fā)展不穩(wěn)定,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適當?shù)匾龑?,以教學重點展開,使學生主動探索運動的規(guī)律。
例如,體育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要做到一視同仁,特殊照顧,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激發(fā),對于體育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增大訓量,突破自己身體的極限。同時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體育教師要積極與學生溝通,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和關懷,讓學生能夠克服自身困難,真正融入合作訓練之中,形成相互借鑒互相學習的良好課堂氛圍。
(三) 選擇合理的體育項目
小學生的體能有限,為了保證達到合理的訓練效果,體育教師必須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合理策劃合作訓練模式,讓合作精神貫穿于體育活動的整體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前按照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標準,制訂合理的體能鍛煉計劃,如果因為天氣原因不能上室外課,教師要在室內向學生們介紹一些體育保健小知識,并分組演示,讓學生了解如何避免體育運動中所造成的傷害。此外,要總體把握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在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后,對學生進行分組指導,明確各個組員的分工,防止出現(xiàn)個別學生不參加的情況,同時在合作練習過程中還應該適當進行角色變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體育鍛煉。
例如,體育教師應該合理融入游戲模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能夠全面培養(yǎng)自己的接受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與合作能力。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青蛙彈跳這個游戲,加強學生下肢彈跳能力,為學生設置一個真實生動的游戲情景,將學生分為兩兩一組,首先進行石頭剪子布的決定勝負,勝的一方能夠進行立定跳遠,誰到終點則誰勝出?游戲的方法非常簡單,完美地貼合小學生的心理,學生在游戲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中,與教師進行密切配合,達到了合作教學目的。
(四) 科學評價
在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之下,主要依靠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綜合評價,而體育教師在引入合作機制的模式之下,可以將個體的競爭轉變?yōu)樾〗M的競爭。以班級內小組排名的形式,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時在評價中不僅要橫向比較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要縱向比較學生的進步,在期末向學生頒發(fā)小組優(yōu)秀獎和最佳進步獎等一系列獎項,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此外,在學期末可以開展小組對抗賽,以個人體測成績和小組對抗賽成績作為雙重指標,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不斷磨煉自己的運動技巧。
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對抗比賽的機制,在學生學習完足球相關的動作知識后,組織一場足球比賽,從小組中挑選合適的人員,擔當前鋒后衛(wèi)等各個角色,在比賽之前教師要帶領學生做一些基本的腕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熱身工作,防止學生在激烈的對抗中身體出現(xiàn)問題。在比賽后以小組為單位積極總結比賽經驗,讓學生在合作競爭的模式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競技能力。
四、 總結
合作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競爭中體悟到競技體育的魅力,同時體育教師也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機制,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持續(xù)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梁華偉,劉超,徐圓圓.合作學習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運動,2017(2):101-102.
[2]楊麗.表象訓練法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以乒乓球運動技術教學為例[J].亞太教育,2016(19):86.
[3]張建成.合作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5).
作者簡介:朱興亮,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寧夏銀川市西夏區(qū)第十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