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生
(肇慶學(xué)院 博物館,廣東 肇慶 526061)
清代廣東狀元林召棠稱譽“硯以端最”。廣東肇慶(古端州)土產(chǎn)端硯,古為硯鄉(xiāng),今則為“中國硯都”。歷代眾多端硯著述中,僅有一部是出自肇慶本土硯學(xué)家之手,即清代肇慶府高要縣人何傳瑤所著《寶硯堂硯辨》①本文“寶硯堂”同“寶研堂”,《寶硯堂硯辨》或略稱《硯辨》?!@是肇慶頗為重要的端硯文獻遺存。然而,地方文獻缺乏對清代高要寶硯堂及相關(guān)人物的詳細記載,以致現(xiàn)今學(xué)者多以為“寶硯堂”乃何傳瑤個人之齋號。
其實,何傳瑤著《硯辨》于高要之寶硯堂,而“寶硯堂”匾額乃清代著名學(xué)者馮敏昌為知交何英(傳瑤之父)而題。“寶硯堂”是作為何氏之堂號,而非僅為何英或何傳瑤個人之齋號。因此,本文擬從“寶硯堂”揭榜時間、寶硯堂具體地址及寶硯堂的主人這三個角度,對清代高要寶硯堂進行初步的考述。
清道光高要知縣童光晉曾為何傳瑤撰《寶硯堂記》,這是后人研究寶硯堂的重要文獻資料。茲從宣統(tǒng)《高要縣志》“附志(下)文征(文)”中摘錄如下:
端州之東有羚峽,……其陽為端溪,產(chǎn)佳硯。……不為利所疚,無所嗜而珍,此何碧山孝廉“寶硯堂”所由名也。孝廉以乾隆己亥舉于鄉(xiāng)試,會試不第,擔(dān)簦以歸,澹如也。家不中貲,所寶惟硯。揭榜其堂,以為子孫藏。自予初任廣寧,已聞孝廉之名,而未嘗一至于斯堂。歲戊申,奉檄來權(quán)高要邑,素苦西潦,比年更患盜賊攻剽,兼多火災(zāi)。亟集紳庶,訪求備御之策,因得交孝廉嗣子石卿茂才。茂才恂恂儒雅,有賢父風(fēng)。讀書課子,間或以醫(yī)活人。是真篤守硯田,克有其寶者。會予移守陽江,登堂話別,茂才出藏硯以相示,什襲重籍,不啻陳瑚簋而席球圖也。吾因之有慨焉?!肱c斯硯,世為何氏之寶。雖然,亦視其子孫能守否耳。有茂才之賢,乃克承孝廉之志,石卿勉乎哉。寶以人傳,斯雖片硯,亦當(dāng)矜重。而況藏斯堂者為近世希有乎。所藏硯二,云是有明萬歷年間物,馮魚山編修為書額,戴醇士閣學(xué)詠以詩,予遂為之記。[1]34-35
何英(碧山)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年)考中舉人,但是會試落第,于是淡然歸隱高要鄉(xiāng)里。家中無積蓄,惟以硯為寶,故揭榜其堂為“寶硯堂”,希冀子孫后代永續(xù)寶藏之??梢姡皩毘幪谩苯野竦臅r間當(dāng)不早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又黃登瀛編《端溪詩述》收錄姻親、前輩何英七律詩一首,言“馮魚山先生題其堂曰寶研堂”[2]264,可見“寶硯堂”乃知交、清代著名學(xué)者馮敏昌(號魚山)為何英所題。《端溪書院志》載,清嘉慶四年(1799年)馮敏昌出任端溪書院山長[3],則馮氏題匾“寶硯堂”時間不早于清嘉慶四年(1799年)。
然而,民國高要梁贊燊著錄“寶硯堂”云:“乾隆間南海何碧山建”[4]108。這里所說的“乾隆間”,當(dāng)指何英修建“寶硯堂”這一建筑的時間。而“寶硯堂”揭榜的時間,大概在馮敏昌掌教肇慶端溪書院的兩三年之間(馮氏嘉慶六年移席越秀道),即清嘉慶四年至六年(1799年—1801年)。
關(guān)于寶硯堂具體的方位,梁贊燊著錄“寶硯堂”時付諸闕如。李護暖先生在《歷代端硯著述》“《寶硯堂硯辨》”條目中指出:“何傳瑤,字石卿。清高要西門后街(今屬端州區(qū))人?!盵5]言下之意,即認為何傳瑤所居寶硯堂的地址在肇慶府高要縣城西門后街。然而,筆者查閱與高要寶硯堂相關(guān)的清人詩文資料,發(fā)現(xiàn)至少有三處與李氏該說法不合。
其一,清代何元曾賦詩《隨魚山師登披云樓,尋寶月臺舊址道,訪何武舉英,觀所藏水巖舊硯》?!棒~山”,即馮敏昌。馮、何師生二人先是登臨游覽肇慶古城墻西北段之披云樓,繼至寶月臺舊址道拜訪好友何英。因?qū)氃屡_位于肇慶府高要縣城北郊,則何英所居之寶硯堂地址當(dāng)亦在高要縣城北郊。
其二,嘉慶六年(辛酉,1801年)春,馮敏昌將離肇慶赴廣州掌教粵秀書院,臨行前特意到寶硯堂與何英告別,賦詩《辛酉春移席越秀道,出端城訪何碧山,即席賦贈》,首句曰“城北重尋興未窮”[2]202。詩題“越秀道”在廣州,“端城”即高要縣城,“何碧山”即何英。“城北重尋”,點明寶硯堂位于高要縣城北郊。
其三,清代黃培芳為何傳瑤《寶硯堂硯辨》所作序文云“訪寶硯堂于北郊,晤何石卿茂才”[6]。可見,寶硯堂的地址是在高要縣城北郊。
綜上,不難判斷清代高要寶硯堂的具體地址,不在高要西門后街,而是在肇慶府高要縣城北郊寶月臺舊址道上。
清代高要何傳瑤著《硯辨》所在之寶硯堂,是由藏硯家、武舉人何英于清康熙至嘉慶年間“揭榜其堂”而成。道光年間,何傳瑤繼何英成為第二代寶硯堂主。至民國時期,寶硯堂興廢失稽,后來逐漸湮沒無聞。
清代落籍肇慶府城的“何”氏,有五經(jīng)里何氏、城北景星坊何氏、城西慶云社何氏,等等。而寶硯堂主人,為城北景星坊何氏。民國《高要縣志》卷三“氏族上”(該卷由縣人吳德元初纂,范錫謀、吳遠基改纂),載“景星坊何氏”:
其先何許人不詳。清雍正間有名(何)英者,始居城北景星坊,迄今凡十三世,散處于十八社間。今屬北桂鄉(xiāng)。有丁口三十余人。著《寶硯堂硯辨》之增貢生何傳瑤,其族人也。地理篇古跡有“乾隆間南海何碧山孝廉建寶硯堂。嗣子石卿名傳瑤,茂才,著《寶硯堂(硯)辨》”。據(jù)此,則傳瑤之先當(dāng)為南海人。[4]132-133
《肇慶市志》載:“清雍正間有何英,居城北景星坊。民國時傳18世,丁口約30余人?!盵7]對比可知,《肇慶市志》采用民國《高要縣志》著錄,但卻將“迄今凡十三世,散處于十八社間”傳抄成“民國時傳18世”,明顯舛誤。
其實,何英,字碧山。但吳德元、范錫謀、吳遠基等卻將何英、何碧山視為兩人。且未明何英、何傳瑤之父子關(guān)系,誤以為何傳瑤僅是何英之“族人”。梁贊燊在民國《高要縣志》“古跡篇”中,斷言何英(碧山)籍貫為“南海”,吳得元諸人沿襲此說,卻不知梁氏所據(jù)為何。
宣統(tǒng)《高要縣志》卷十六“選舉篇·武舉”載:“何者剛,乾隆乙卯(二十四年)中舉,附城人,督標(biāo)千總。……何英,者剛子?!盵1]69可見,落籍肇慶城北景星坊的第一代何氏,實乃何英之父何者剛。何英為乾隆嘉慶間人物,故吳得元等人所言“清雍正間有(何)英”,此說似乎不確。何者剛家族可能出現(xiàn)過幾代“單傳”,人丁不算興旺,至民國時傳十三世,平均一世不過三個男丁。
何傳瑤祖父輩落籍肇慶府高要縣,祖父何者剛、父何英,皆是武舉人。何者剛官至督標(biāo)千總(官五品),其與端硯的關(guān)系如何,筆者尚未見諸文獻記載。何英,生卒年不詳,號碧山,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武舉人,然其性好硯,且精于鑒賞古器,又有詩名,可謂“文武雙全”。何英的人物交游,略見于同時代文人詩文之中。
1.與龔驂文的交游
龔驂文,號簡齋,廣東高要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舉人,二十八年(1763年)中進士,翰林院檢討,歷官宗人府丞,致仕后歸隱高要鄉(xiāng)里,晚年掌教端江義學(xué),享年七十三歲,道光《高要縣志》有傳。
黃登瀛跋《寶硯堂硯辨》言:“寶硯堂硯辨者,石卿先生所著也。……道光十年庚寅孟春,姻弟黃登瀛謹跋?!盵6]可知黃登瀛與何傳瑤兩人大概是同輩姻親關(guān)系。故黃氏編纂《端溪詩述》時,特收錄龔氏兩首與前輩姻親何英相關(guān)的詩歌。
其一,龔驂文《何碧山世講招飲》:“弱冠我來游,芒鞋嘗負笈。山斗老經(jīng)師(原注:謂羅夫子諱廷舉),神恬氣沖挹。執(zhí)經(jīng)正樂群(原注:謂宗泗先生),冒雪程門立。倏忽五十年,隙駒誰維縶。談笑君子堂,觴飛斜照人。沉醉復(fù)沉吟,情懷萬感集。(原詩注:堂為昔年講學(xué)處。)”[2]245
其二,龔驂文《題何碧山世講天然石佛》:“卷石肖彌陀,彌陀住大羅。偶落人間世,人間降福多。生公嘗說法,頑石點頭能。石是何年石,真經(jīng)聽未曾?!盵2]245
“世講”原指兩姓子孫世世有共同講學(xué)的情誼,后代稱友朋的后輩。以上兩個詩題中,龔驂文稱謂何英(碧山)為“世講”;又何者剛(何英父)和龔驂文同為高要人,兩人中舉時間分別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七年(1762年),則龔驂文與何者剛父子應(yīng)當(dāng)有所交游。龔氏所言“君子堂”,或為何英所揭榜之“寶硯堂”。年屆七十的龔驂文重游弱冠游學(xué)之地,睹物思故人,感慨萬千。何英藏硯遠近聞名,前輩鄉(xiāng)賢龔驂文來訪,當(dāng)少不了賞硯雅事。故詩題二所謂“天然石佛”,筆者以為此乃何英所蓄的一方寶硯(肖形)之“硯名”。何氏藉用“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一典故來闡發(fā)他晚年對于佛學(xué)的參悟。
2.與馮敏昌、何元師生二人的交游
馮敏昌,號魚山,廣東欽州人(今屬廣西),進士,清代嶺南著名學(xué)者,曾任肇慶端溪書院山長。何元,字叔度,歲貢生,廣東高要人,為馮敏昌門生,著有《江上萬峰樓詩鈔》四卷。馮氏與何英的交游,上文已有述及,其中最重要的是揭榜“寶硯堂”一事。此外,馮、何師生二人與何英的交游又有唱和詩為證。
馮敏昌《辛酉春移席越秀道,出端城訪何碧山,即席賦贈·其一》:“城北重尋興未窮,冬闌行夏到春風(fēng)。君家喜色從何見,庭際山茶爛漫紅?!盵2]202
馮敏昌《辛酉春移席越秀道,出端城訪何碧山,即席賦贈·其二》:“入座同欣送喜茶,杯盤蠲潔更堪夸。稱翁未老心殊樂,明歲椒槃看頌花。(原詩注:時令嗣子舟成婚未久。)”[2]202
何元《隨魚山師登披云樓,尋寶月臺舊址道,訪何武舉英,觀所藏水巖舊硯》:“撰杖出城頭,邀尋林木幽。樓臺空漠漠,云月自悠悠。夫子顧徒侶,深杯懷昔游。因過五橋宅,相賞亦風(fēng)流。”[2]280
從這些詩句,可以窺見馮氏與何英之間的深厚情誼及當(dāng)時何氏與友朋于寶硯堂中賞硯賦詩的生活雅趣。
3.與李實的交游
李實,號充之,廣東新會人,乾隆乙卯進士,肇慶府學(xué)教授,端溪書院監(jiān)院。其自序《梅花詩》曰:“余于嘉慶元年丙辰教授端州,公余得以課子。課子之暇,愛種花木,曾于軒前手種梅,其愛梅也如愛子。然滋培灌沃,于茲七載矣,梅始開花,因用林和靖‘自鋤明月種梅花’句,顏軒曰‘鋤月’,并賦詩四章以紀(jì)之,時壬戌仲冬上浣?!盵2]204李實所作《梅花詩》七律四首,時人多有唱和。何英曾作《和鋤月軒詩》:
骨韻天生好護持,玉堂高和紀(jì)新詩。
垂垂已出無雙格,落落先傳第一枝。
庭外有香皆雪艷,林中何日不春熙。
吾家水部風(fēng)流杳,十載憑君帶月移。[2]264
肇慶府學(xué)訓(xùn)導(dǎo)、清代“粵東三子”之黃培芳,曾探訪何傳瑤于寶硯堂并有詩作《題寶研堂》:“寶研堂開靜不喧,當(dāng)年詩老駐高軒。等閑出郭亦相過,萬疊青山正對門。”[2]148詩中所謂“詩老”,應(yīng)指何傳瑤之父何英。惜不見何英詩集傳世,其詩歌亦極少流傳,筆者所見僅上文七律一首。
關(guān)于何傳瑤的基本生平與人物交游,筆者在拙文《清代何傳瑤藏“丁敬二十八宿硯”考》已作初步考述[8]。何傳瑤,生卒年不詳,字子舟,一字石卿,廣東高要附城(今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人,秀才,其生活年代大致在清乾?。?736年—1795年)至道光(1821年—1850年)間。狀元林召棠評價何傳瑤為“硯之董狐”。在黃培芳的鼓勵和督促下,何傳瑤著成《寶硯堂硯辨》,頗有時譽,且流傳至今,成為硯都肇慶唯一一部本土硯學(xué)著述。
何傳瑤著《寶硯堂硯辨》,頗得時譽,這主要得益于其家學(xué)淵源。童光晉《寶硯堂記》云:“茂才(何傳瑤)恂恂儒雅,有賢父風(fēng)。讀書課子,間或以醫(yī)活人。是真篤守硯田,克有其寶者?!忻胖t,乃克承孝廉之志,石卿勉乎哉?!盵1]34-35黃培芳序《硯辨》:“石卿家學(xué)相承,雖老石工尚遜其精識?!盵6]林召棠序《硯辨》:“石卿既生硯鄉(xiāng),承家學(xué),又飲食嗜好于是。”[6]戴熙序《硯辨》:“石卿之于研,可謂精矣,辨可謂明矣。說不固,辨不游,真知灼見,務(wù)與人以可信。石卿蓋信人也?!盵6]這些同時代交游圈文人雅士的言論,無不強調(diào)了“家學(xué)”對何傳瑤著《硯辨》的重要性。
何傳瑤的姻弟黃登瀛跋《硯辨》時,更是直言:“茍非家學(xué)相承,安能有此真鑒哉?則此一編,即謂寶研先人手澤存焉可也。”[6]黃氏認為《硯辨》的諸多真知灼見,實得益于“寶研先人”(何英)的硯學(xué)家傳?!冻幈妗愤@一重要端硯著述,飽含著寶硯堂主人何英、何傳瑤父子兩代的硯學(xué)思想與智慧。
綜上所述,清代高要寶硯堂位于肇慶府高要縣城北郊寶月臺舊址道上。寶硯堂第一代主人為何英,其嗣子何傳瑤為第二代堂主。清嘉慶年間何英揭榜“寶硯堂”,當(dāng)時已頗有聲望,其藏硯并精于鑒硯為遠近所知,慕名來訪者不乏其人。諸如端溪書院山長馮敏昌及其弟子何元、出任廣寧知縣繼任高要知縣的童光晉,等等。何傳瑤能恪守父訓(xùn),傳承家學(xué),藏硯、寶硯并擅長鑒硯,交游廣泛,故“寶硯堂”之聲譽得以延續(xù)。然時過境遷,寶硯堂的第三代主人及其后代已不可考。幸何傳瑤積學(xué)有年,秉承硯學(xué)家傳,著成《寶硯堂硯辨》一書,遂使“寶硯堂”這一清代硯鄉(xiāng)肇慶最負盛名的“端硯文化名片”永傳后世而終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