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靈
【摘 要】當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正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旨在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目標。語文教學的重要功能在于語用,即學生在學習了語文知識之后,可以更高效地與人進行交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貫徹執(zhí)行,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發(fā)生了極大的轉變,無論是教學語言還是教學內容均有了一定的改變。教學語言對于學生的理解以及能力發(fā)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推動教學效率的積極提升。借助合適的語言內容,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顯著增強。本文主要就教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以及科學性、可接受性及其趣味性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借此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語言特點
借助規(guī)范性的語言內容即可幫助學生快速、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輕松愉快的語言形式常常會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認可度,甚至能夠將學生的情感得以充實。晦澀難懂的文章內容,以及枯燥乏味的文字信息常常不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采用趣味性的語言以及創(chuàng)新性的表達方式,借此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學會使用更加合適的語言來展現(xiàn)自我。
一、全面突出教學語言的規(guī)范性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顯著特點之一便是規(guī)范性,學生不僅能夠在教師的教學內容中掌握到一定的規(guī)范性,還能夠通過教師的榜樣形象來判斷隱形語言,例如教師眼神能夠傳遞出相應的思想意識。其實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本就具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能夠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語言信息。采用規(guī)范化的語言形式,非常有助于小學生樹立規(guī)范化的語言習慣。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為人師表的重要職責。小學階段是學生認知能力、規(guī)范行為養(yǎng)成的基礎階段,該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還比較強,故而教師語言的規(guī)范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言習慣養(yǎng)成。無論是語音還是語法知識,教師必須采用嚴謹的教學方式來實施,注意規(guī)范化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針對學生的不規(guī)范化行為,教師可對其進行時時的引導,重點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尤其是兒化音以及前后鼻音的區(qū)分等,要能夠為學生了解規(guī)范化語言內容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確保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顯現(xiàn)
除規(guī)范性特點之外的,教學語言還具有科學性的顯著特點。日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能夠將基礎性的語言知識進行滲透,還需及時調動起學生的素養(yǎng)意識,促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據此可知,教師在教授之前必須先對詞語的含義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及時將詞語的感情色彩得以剖析。當學生在對教師的語言內容進行色彩辨析的時候,便可充分地理解教師的情感色彩,還可會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只有當詞語色彩以及發(fā)音準確性得以保障之后,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方可得以全面提升。
三、實現(xiàn)教學語言的可接受性
小學階段的教學不僅涉及有課文知識的傳授,還包含有行為等多種教學形式。小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初中、高中語文教學,在這一階段中的教學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教師需積極采用兒童化的語言形式進行授課,并且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對于較復雜的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耐心以及積極性,主要原因在于其認知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存在顯著的不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需切實考慮到學生的現(xiàn)實情形,對該年齡段的學生心理以及個性特點進行全面的分析、探究。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要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得以增強。就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可采用簡單、趣味性、易懂的簡單句式進行表達。相應的高年級學生而言,便可采用較為復雜的句式進行授課,鼓勵學生加強理解,將復雜句式合理劃分為簡單句式。
四、及時落實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游戲活動往往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逐步提升學生的文學意識。當前的語文教學活動,并非單單涉及有傳統(tǒng)的認知任務,還期望將學生的個體性思想得以增強,要能夠及時協(xié)調活動任務,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趣味性的語文教學情景。例如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故事性的課文進行講授的同時,教師要能夠把握住學生的興趣所在,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故事形式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之一,學生往往對趣味性的故事更具有好奇心。適當的情況下教師可將故事內容進行語言上的刪減,整合出高效簡潔的語言內容。以此為重要基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相關活動等,鼓勵學生采用簡潔的語言內容形象地展示故事的風趣、幽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故事內容,適度增加些許趣味性的詞語,從而幫助學生感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如此一來,學生的語言體驗則會得以增強,并且文學素養(yǎng)也會逐步得以提升。
【結 語】
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字詞以及句式等,還需在掌握準確的詞語發(fā)音之后進行語言表達。教學語言具有典型的標準性、規(guī)范性、科學性、可接受性以及趣味性等,經過實踐可知教學語言還具有情感性等特點。通過以上內容可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個性特點,從而為其全面發(fā)展提供有效的資源。為了促使學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教師必須積極進行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與改進來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羅秀蘭. 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3(8)
【2】徐慧. 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索【J】.教育科學:引文版【3】陳善.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特點的新探【J】.新課程(小學),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