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廣州510006)
憲法是一個國家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根本規(guī)范和最高規(guī)范。憲法蘊含著制憲者的主觀目的。憲法一旦頒布施行,便會發(fā)生客觀作用。憲法的主觀目的加上憲法的客觀作用便構成了憲法的價值。憲法的價值以濃縮的形式集中地體現在憲法的序言之中。世界多數國家的憲法都是有序言的,我國憲法序言在眾多國家憲法序言中具有自身的特質,也具有獨特的發(fā)展趨勢。研究我國憲法的最關鍵之點或最佳的路徑,就是首先研究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特質和趨向。
憲法序言這段敘述性文字放在憲法正文之前,是說明憲法制定的由來、目的、制憲者意圖、治國的基本原理等內容的一段陳述性或宣告性文字。[注]參見宮澤俊義、蘆部信喜:《日本國憲法精解》,董璠輿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頁。憲法序言是憲法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憲法序言的產生,是由制憲者的需要和憲法的規(guī)范性特點決定的”。[注]何華輝:《比較憲法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頁。筆者認為,憲法序言是置于憲法文本的最前面的文字部分,至少具有如下三個規(guī)定性之一:(1)這一文字部分前面冠以“序言”、“前言”等標題,全部都是敘述性文字;[注]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序言。(2)這一文字部分前面沒有冠以“序言”、“前言”等標題,都是沒有條文的敘述性文字;[注]例如1787 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序言。(3)這一文字部分前面冠以“序言”、“前言”等標題,不是以敘述性文字而是以條文表現的。憲法序言具有宣示性、說明性、總括性、引領性、重要性等特征。關于憲法序言,主要存在三種似是而非的認識。其一,憲法序言是沒有條文的。事實上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的序言就是較長的敘述性文字再加上一個條文(第一條):“法蘭西是一個不可分割、世俗、民主、社會的共和國。”[注]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歐洲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第268頁。下文所引歐洲有關國家的憲法條文未標明出處的,均出自本書。其二,認為憲法序言只有社會作用,沒有法律效力或者沒有獨立的法律效力。其三,認為有憲法序言的憲法只包括序言和正文兩部分。其實,有些國家的憲法是由序言、主體條文和附則三個部分構成的,附則一般也是以條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注]1978 年7 月7 日生效的《所羅門群島憲法》就有附則,而且有13條之多;1973 年7 月10日生效的《巴哈馬國憲法》附則包括3個條文;1920 年11月10日生效的《奧地利聯邦憲法》也有附則,包括4個條文;等等。為了科學地界定憲法文本的構成,可以把憲法文本分為序言、主體條文和附則三個部分。[注]這是筆者嘗試性地提出的概念,便于區(qū)別有條文的序言和以條文形式表現出來的附則。這種劃分更加科學、規(guī)范,更加具有學術意義和實踐意義。只有成文憲法國家才有憲法序言價值問題。憲法序言是憲法文本(憲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屬于憲法的正文。
憲法序言的價值是憲法價值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或子系統(tǒng)。有的學者在“憲法價值活動的基礎上從憲法價值關系的角度”來理解,認為“憲法價值就是潛含著主體價值需要(或價值預期) 的憲法在與主體相互作用過程中對主體發(fā)生的效應”,“憲法價值活動就是憲法價值主體運用憲法價值的中介能動地作用于憲法價值客體,以實現其價值的過程”。[注]吳家清:《論憲法價值的本質、特征與形態(tài)》,《中國法學》1999年第2期。筆者認為,憲法價值是被主體所認知、體悟和認可的蘊含在憲法文本中的制憲者的主觀目的與憲法頒布施行的客觀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是目的性價值和功能性價值的有機統(tǒng)一。憲法價值包含三個規(guī)定性:(1)憲法文本具有對主體有用的屬性即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2)憲法文本與主體在憲治實踐中結成了現實的憲法價值關系;(3)在現實的憲法價值關系中憲法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被主體所認知、體悟和認可?!皯椃ㄐ蜓缘膬r值構造就是憲法序言的價值要素按一定的結構和機制形成的價值系統(tǒng)和過程。價值構造不僅僅指價值狀態(tài)即橫向結構,而且更包括價值的動態(tài)過程即縱向運演?!盵注]吳家清、寧凱惠:《論憲法價值序言的價值構造及其功能》,《法學論壇》2019年第3期。憲法序言價值是憲法價值的最集中、最明顯、最強烈的體現。憲法的主體條文都是直接或間接地體現憲法的一個個具體價值,憲法序言是對憲法整體價值的集中宣示。如1981年10月31日生效的安提瓜和巴布達憲法法令序言,就集中地直接地宣布憲法“承認上帝的至高地位、承認人的尊嚴和價值,授予所有人以基本權利和自由”,“尊重社會正義原則”,“所有人均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幸福和健康”,“認可法律代表公眾良心”。[注]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美洲大洋洲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頁。序言以下的主體條款在上述價值聲明的基礎上,具有憲法的效力。憲法的主體條文往往是通過規(guī)定具體事項(公民與國家之間、國家機關之間的某種具體關系)來體現價值的,不是價值的直接“言說”,其蘊含的價值需要進行一番“透視”或“挖掘”。條文主體都是用規(guī)范語句(規(guī)范判斷)表達應當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的,其言詞、語句表述追求科學、精準,而憲法序言往往以富有情感、激揚的文字來表達,具有強烈的感召力、震撼力。
我國現行憲法即1982年憲法(以下簡稱:“八二憲法”)是排除了極“左”路線和思潮的影響,結合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實際,適應新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發(fā)展的需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頒行的憲法進行了重大的改革而制定的,是一部公認的比較好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憲法。[注]參見 魏定仁、傅思明:《憲法發(fā)展簡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7頁。其經過五次修改,內容也不斷趨于完善,基本上適應了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作為我國憲法價值最集中體現的憲法序言主要具有下列價值要素。
我國現行憲法序言沒有直接宣示立憲的主體,換句話說,沒有直接言明制憲權的歸屬。在我國憲法序言中,“人民”出現了25次之多。除了“人民民主專政”(2處)、“中華人民共和國”(4處)、“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1處)、“中國人民解放軍”(1處)、“人民團體”(1處)、“世界人民”(2處)中的“人民”外,還有14處。其中,“中國各族人民”5處,“全國各族人民”2處,“中國人民”6處,“廣大人民”1處。14處的“人民”前面分別冠有“中國”、“中國各族”、“全國各族”,沒有單獨的“人民”概念。憲法序言甚至整個憲法文本都沒有“我們”這個語詞。顯然,我國憲法序言不是從人民主權原則、制憲權、立憲者的角度使用人民概念的。它關于立憲者主體的表述不是直接宣示的,而是間接、內涵的。與此同時,我國現行憲法序言關于人民的構成是具有層級性的,如第六自然段稱:“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得到鞏固和發(fā)展?!惫裰械墓と藰嫵傻墓と穗A級是領導階級,公民中的農民構成的農民階級是聯盟階級,還有其他公民構成的不同階級、階層則自然就歸屬于領導、聯盟之外的其他部分。又如第十自然段稱:“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yè)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人民中,既有三個部分的依靠力量,也有其他“團結的力量”。又如,“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將繼續(xù)鞏固和發(fā)展”。這四個“者”表示四種不同的公民,在“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然而,西方國家及其他一些國家的憲法序言中,則對立憲主體作出明確的宣示。如《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序言稱:“我們合眾國人民,為了建立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確保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御,增進公共福利,并保證我們自身和子孫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 特制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币了固m教國家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憲法序言稱:“我們——阿爾巴尼亞人民”。[注]同前注⑤,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頁。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憲法序言稱:“我們,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人民,信任上帝——我們的生命、自由、身份以及我們固有的權利的賜予者。”[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109頁。《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國家憲法》序言稱:“我們,密克羅尼西亞人民,行使我們固有的主權,據此制定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憲法?!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127頁?!杜羷诠埠蛧鴳椃ā沸蜓苑Q:“為行使我們固有的主權,我們,帕勞人民, 宣布并重申我們在帕勞群島——我們的祖國的至高無上的古老權利?!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153頁?!栋H肀葋喡摪蠲裰鞴埠蛧鴳椃ā沸蜓苑Q:“我們,身為埃塞俄比亞的國民、民族和人民?!薄兜乱庵韭摪罟埠蛧痉ā沸蜓匝院喴赓W地用一句話宣示制憲主體:“德意志人民意識到自己對上帝和人類的責任,作為一個聯合的歐洲中的一平等成員為世界和平作貢獻的意愿,基于其制憲權制定此基本法?!盵注]同前注⑤,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77頁。佛教國家《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序言稱:“我們, 作為斯里蘭卡人民自由選舉產生的代表,在實現人民賦予我們的上述權力的過程中, 會認清我們對人民所應履行的責任。”[注]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亞洲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503頁。甚至有的社會主義性質憲法,如《古巴共和國憲法》(1976 年2 月1 5 日經全民投票通過),其序言也稱“我們,古巴的公民們”,[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482頁。接著對公民們進行了一系列界定。
西方國家和其他不少國家的憲法序言,基于思想自由、言論表達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基本人權,在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沒有表述和規(guī)定國家指導思想,沒有遵循一元的什么“主義”、什么“思想”、什么“理論”,而是多元思想并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所謂“思想市場”。天主教國家波蘭憲法序言稱:“我們,波蘭人民,即波蘭共和國的所有公民,包括信仰上帝并以其為真理、正義、善與美的來源的人,以及并無此種信仰但尊重源自其他來源的普世價值的人?!边@是典型的思想多元。有的國家,主要是宗教國家,都把某種宗教或宗教宗派作為國家唯一精神支柱。如 1992 年 3 月1日法赫德 · 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頒布并施行《沙特阿拉伯王國治國基本法序言》開頭語就是“以大仁大慈的真主之名”、“在至上真主的佑助下”,而其在總綱規(guī)定“憲法為 《古蘭經》 和 《圣訓》”。[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500頁。有的國家,則在不否定信仰自由的前提下,規(guī)定某種宗教的優(yōu)勢地位。有的國家的指導思想是二元、恒定的。如“遵循何塞 ·馬蒂理論和所向無敵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社會政治思想”,[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48頁。從古巴共產黨的“四大”開始,把兩者并列共同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以后又寫入憲法。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至今沒有改變。有的國家的憲法序言,國家指導思想是一元并且穩(wěn)定的。如越南第四部憲法即現行憲法序言規(guī)定:“在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時期,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胡志民思想的指導下?!?從蘇俄到蘇聯共有四部憲法,序言中都沒有提到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指導,只有第四部憲法(1977年憲法)的主體條文的第6條提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武裝起來的蘇聯共產黨使蘇聯人民爭取共產主義勝利的斗爭具有計劃性,并有科學根據。這規(guī)定了蘇共的指導思想,沒有明確規(guī)定馬克思主義是國家指導思想。朝鮮的憲法序言規(guī)定:“將偉大的領袖金日成同志和偉大的領導者金正日同志的主體國家建設思想和國家建設豐功偉績法律化的金日成 - 金正日憲法?!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63頁。
我國憲法序言關于國家指導思想是分階段遞增的?!豆餐V領》和“五四憲法”序言既沒有提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也沒有提到毛澤東思想是國家的指導思想。“七五憲法”序言提出“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沿著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的道路前進”,[注]姜士林等主編:《世界憲法全書》,青島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頁。同時在主體條文中第2條規(guī)定“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我國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注]同上注,姜士林等主編書,第85頁。并且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理論作為國家指導思想?!捌甙藨椃ā毙蜓杂幸惶幪岬健榜R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同時在主體條文中規(guī)定國家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現行憲法序言兩次提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也就是說,從“七五憲法”到現行憲法第三次修改前的24年里,憲法序言都是規(guī)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國家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或指導思想。盡管1993年的第二次憲法修改在序言里增加“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實際上是鄧小平理論的先前代名詞,但畢竟還沒有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并列。1999年的第三次憲法修改、2004年的第四次憲法修改、2018年的第五次憲法修改,依次增加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這可以看出,憲法序言關于國家指導思想的規(guī)定,是隨著實踐的變化而增加的,形成指導思想序列,后者是在新的實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前者,是一個活生生的、有強大生命力的指導思想鏈條。
在西方國家及其他不少國家憲法的序言中,甚至整個憲法文本中,都強調和規(guī)定主權原則,國家權力構成的整體——主權歸于人民,沒有關于國體的陳述和規(guī)定,甚至沒有“階級”、“階級斗爭”、“資本主義”、“專政”、“資產階級專政”等字樣。韓國《憲法》第11條甚至規(guī)定“社會特殊階級制度不予認可,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創(chuàng)設”。[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239頁。無產階級專政既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又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本質所在。在社會主義國家那里,有的國家的憲法也沒有“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工人階級專政”等概念,如越南、老撾憲法的序言里就沒有這些概念。越南憲法在主體條文的第2條也只是規(guī)定:“一切國家權力屬于以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聯盟為基礎的人民。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民有、民治、民享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912頁老撾憲法在主體條文第2條規(guī)定:“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由人民行使,并且為了由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為主組成的社會各階層、各民族人民的利益行使。”[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289頁朝鮮憲法序言沒有“專政”的字眼,但在主體條文部分的第12條規(guī)定:“國家堅持階級路線,加強人民民主專政,牢牢地保衛(wèi)人民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免受國內外敵對分子的破壞?!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63頁。其整個憲法文本就是這一處用到“專政”的概念。他們的“人民民主專政”與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是有差異的。古巴憲法序言及整個憲法文本都沒有專政、無產階級專政或什么什么專政的字眼,其第1條規(guī)定:“古巴共和國是屬于全體勞動者的獨立、主權、統(tǒng)一、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追求政治自由、社會正義、個人和集體福利和人類團結?!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483頁。
與對人民主權原則的表述是間接、含蓄的明顯不同的是,我國憲法序言關于國體的表述則是十分明確和彰顯的。這里有一個復雜的過程。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序言是這樣表述的:“……,而以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代替那封建買辦法西斯專政的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權,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盵注]同前注,姜士林等主編書,第70頁。其將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定性為包括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權”?!拔逅膽椃ā钡男蜓约罢麄€文本只有一處提到“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同前注,姜士林等主編書,第77頁。“七五憲法”(可以稱之為“文革時期憲法”)、“七八憲法”(可稱之為“徘徊時期憲法”)則用“無產階級專政”取代“人民民主專政”。“七五憲法”序言三次提到“無產階級專政”,兩次提到“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捌甙藨椃ā毙蜓詢纱翁岬健睙o產階級專政”,一次提到“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八二憲法”序言恢復了《共同綱領》和“五四憲法”“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主要兩處,一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得到鞏固和發(fā)展”,另一處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摒棄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的提法。這里,一方面主要用人民民主專政的概念,另一方面又特別指出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就是無產階級專政,旨在說明人民民主專政與無產階級專政的關系,即形式上的差異性,實質上的同一性,人民民主專政是無產階級專政在我國的具體樣式或表現,或者是中國化的無產階級專政?!鞍硕椃ā币院蟮奈宕涡拚笍男蜓缘綏l文都沒有對人民民主專政進行過修改。
縱覽世界各國憲法,除了2005 年2 月28 日經全民公決批準的《布隆迪共和國后過渡時期憲法》規(guī)定“尊重各民族的相互理解、諒解和協(xié)作的基本價值作為基礎的政治秩序和政府體制的義務”,[注]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非洲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頁。接近于我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外,其他國家?guī)缀醵紱]有使用嚴格意義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概念。西方國家及其他很多國家的憲法序言,基于主權在民的基本原則,認為一個國家的公民都是主權者人民的組成分子,對人民、憲法和國家而言,不存在統(tǒng)戰(zhàn)者與被統(tǒng)戰(zhàn)者的區(qū)別,不存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問題。只有對政黨及其他特殊的社會團隊而言,才可能有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正是出于這種認識,上述國家的憲法序言都不規(guī)定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有的國家憲法序言盡管使用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類似的語詞,如1987 年l 月9 日生效的《尼加拉瓜共和國政治憲法》序言中有“全國解放陣線”語詞,但它只是一個政黨性的組織,不具有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性質。1924年蘇聯憲法在第一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中所稱的蘇聯使得各蘇維埃共和國在資本主義包圍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要建立一條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聯盟,與我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顯著不同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我們黨歷來重視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豆餐V領》序言繼承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規(guī)定“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權”;“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就是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注]同前注,姜士林等主編書,第70頁?!拔逅膽椃ā毙蜓岳^續(xù)使用了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概念——我國人民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斗爭中已經結成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的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廣泛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4頁。其內涵和外延與《共同綱領》的表述有細微的差別?!捌呶鍛椃ā焙汀捌甙藨椃ā辈辉偈褂萌嗣衩裰鹘y(tǒng)一戰(zhàn)線概念,而以“革命統(tǒng)一陣線”取而代之?!案锩背闪私y(tǒng)一戰(zhàn)線的核心概念和共同根本基礎,刪除了“廣泛”這一表示數量范圍的詞?,F行憲法序言不再使用具有濃厚左傾色彩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使用“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揭示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共同根本基礎和主旨概念——“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但集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而且恢復了五四憲法序言使用的“廣泛”概念。隨后的五次憲法修改,有兩次對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進行了修改完善,逐步擴大了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范圍(第四次憲法修改增加“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使其內涵更加全面、豐富(第五次憲法修改在“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中增加“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定語),除了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之外,都納入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范圍。這種從“人民民主”到“革命”再到“愛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從“廣泛”到取消“廣泛”再到恢復“廣泛”,反映了執(zhí)政黨和國家關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認知和踐行在曲折反復中的螺旋式提升的過程。
很多國家的憲法序言都有關于民族基本國策的宣示和陳述,一般都貫徹了民族平等的價值理念。美國盡管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移民國家,但它的憲法序言和整個憲法文本都沒有民族的概念,而是以公民為主體規(guī)定自由和權利的。不少國家憲法序言大都是在國家的意義上使用民族的,或者是在確認公民權利的時候兼及民族問題,而且主要側重民族自由、自決、平等方面。1924年、1977年蘇聯憲法序言都宣布了民族國策。越南、老撾的憲法序言沒有關于民族國策的陳述,只是分別在主體條文中的第5條、[注]越南《憲法》第5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民族平等、團結和互助政策,禁止一切民族歧視和民族分裂的行為?!毕鄬τ谖覈鴳椃ǎ倭恕昂椭C”的價值。第8條中作出了規(guī)定。[注]老撾《憲法》第8條規(guī)定:“國家貫徹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政策?!背r、古巴在憲法序言甚至主體條文中都沒有提出明顯的民族基本國策,它們基本上是在國家意義上使用民族概念的。
我國憲法序言關于民族關系和民族基本國策的規(guī)定是不斷豐富的?!豆餐V領》序言把各少數民族納入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范圍,其第1條規(guī)定人民民主專政包括國內各民族.[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11頁。“五四憲法”序言規(guī)定“我國各民族已經團結成為一個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發(fā)揚各民族間的友愛互助”,“我國的民族團結將繼續(xù)加強”。我國要建立的民族關系,是團結、自由平等、友愛互助的關系,團結是其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七五憲法”序言規(guī)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20頁?!捌甙藨椃ā毙蜓詮娬{:“要加強全國各民族的大團結?!爆F行憲法序言規(guī)定:“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經確立,并將繼續(xù)加強?!盵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23頁。2018年的第五次憲法修正案增加了“和諧”的規(guī)定。從我國憲法序言變遷的過程可以看出,我國憲法序言主要是以“團結+和諧”為核心價值理念來設計民族基本國策的。平等是團結、和諧的政治基礎和法律前提,互助是實現團結、和諧的方式和路徑。我國憲法序言民族基本國策的“團結+和諧”的價值理念,除了越南現行憲法第5條有類似的規(guī)定外,[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913頁。在外國憲法序言中是極其少見的,足見我國民族基本國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西方國家基于憲法是國內法的考量,憲法序言甚至主體條文很少直接、集中地陳述和規(guī)定外交國策,多數情況下是在規(guī)定國家機關權力時兼及外交事務。社會主義國家和一些民族國家基本上都有外交國策的直接宣示或鮮明陳述,大多強調民族獨立、民族解放、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等。“和平”一直是我國憲法序言規(guī)定的外交國策的主導價值?!豆餐V領》序言沒有關于外交國策的表述,從“五四憲法”到現行憲法的序言都作了基本相同的表述?!拔逅膽椃ā毙蜓圆粌H特別提出蘇聯,而且提出根據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領土完整三個原則同任何國家建立和發(fā)展外交關系,其“方針是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的崇高目的而努力”。[注]同前注,孫謙、韓大元主編書,第77頁?!捌呶鍛椃ā毙蜓栽趶娬{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反對社會帝國主義、反對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的同時,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我國外交關系的基礎?!捌甙藨椃ā毙蜓岳^續(xù)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外交關系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出按照關于三個世界的理論,結成最廣泛的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線。現行憲法的序言以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yè)為宗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國策。特別是第五次憲法修正案對外交國策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增加“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zhàn)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三個重要規(guī)定,尤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寫入憲法序言,高度提煉出世界的共同價值,也是外交關系和國際交流中具有的最高的綜合性、總括性價值。所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地凸顯了我國憲法序言在外交國策方面的具有世界意義的獨特價值。
憲法至上主義體現為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一般在主體條文中予以規(guī)定,例如美國憲法第6條規(guī)定的“聯邦最高”條款,就確立了聯邦憲法對州憲法的優(yōu)越地位。我國憲法在序言中確立了憲法的至上性,即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至上主義的確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依憲治國和依法治國的決心,也表明了法治作為憲法的基本價值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具有特質的價值要素之外,我國憲法序言還具有其他具有特質的價值要素,如以黨的一元化領導為特質的政黨政治價值要素等等。
人格心理學者,如奧爾波特、卡特爾等認為,“特質”主要是指關于個人人格特點的描述詞,如和悅性、外向性、公正性、情緒性、創(chuàng)造性等。筆者于本文中所稱的“特質”,有別于“特點”、“特征”,是指特殊的本質或者本質性特點。如前所述,多數國家的憲法都有序言,而憲法序言都有其價值要素,這些價值要素按照一定結構(靜態(tài)的)和機制(動態(tài)的)構成一個價值系統(tǒng)和價值過程即為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有多少個國家的憲法序言,就有多少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可以依照不同根據進行類型化,如社會主義憲法序言價值構造與資本主義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君主制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與共和制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發(fā)達國家的價值構造與不發(fā)達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基督教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與伊斯蘭教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基督教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與佛教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發(fā)達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與發(fā)展中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等等。正是在類型化的基礎上,確定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類型歸屬或方位,研究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與其他國家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聯系和區(qū)別,得出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內在特質,才是生動的、具體的、有特色的。
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具有如下六個方面的內在特質,它們既有區(qū)別,也有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構成了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內在總體特質。
通過考察世界各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筆者發(fā)現世界各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呈現出不同形態(tài),總體說可以將憲法序言價值構造“類型化”為四種:“制憲目的型”、“憲法原則型”、“綜合綱領型”和“價值要素型”?!爸茟椖康男汀敝傅氖菓椃ㄐ蜓詢r值構造以制憲目的的形式體現出來,典型的如美國和德國的憲法序言?!皯椃ㄔ瓌t型”指的是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由多個憲法原則共同構成?!皟r值要素型”指的是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由自由、民主、法治、分權、自治等不同的憲法價值構成。與它們不同的是,“綜合綱領型”指的是,由歷史敘事、憲法原則、國家任務、民族國策和外交國策等綜合內容共同構成該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綜合綱領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具有綜合性、綱領性等特質。從世界各國憲法序言來看,個別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序言也會具有綜合綱領性特點,但“綜合綱領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形式主要集中體現在發(fā)展中國家,其中“最典型的是南斯拉夫1974年憲法的序言,長達2萬多字,其內容包括基本原則、基本任務、基本政策、國際關系和憲法的最高效力”。[注]周葉中:《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04頁。
我國屬于典型的發(fā)展中國家,而且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我國憲法序言最典型地體現了綜合綱領性特質。我國的憲法序言蘊含了民主主義、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根本任務、四項基本原則、“五位一體”發(fā)展戰(zhàn)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團結、民族國策、外交國策和憲法優(yōu)位主義等不同的價值。從以上價值構造來看,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內容具有最明顯的綱領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幾乎涵蓋了國家內政和外交等所有重要方面。
我國憲法序言“綜合綱領型”價值構造具有重要功能。一方面它確立了國家政治生活的若干重要的原則,闡明了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國家根本任務、民族國策和外交國策等,對于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對國家根本任務的規(guī)定,有利于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組織動員全國人民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這一部分內容雖然不具有規(guī)范性效力,但它體現了一國憲法的整體精神,對該國人民具有號召、鼓舞和方向性的指導作用”。[注]同上注,周葉中書,第106頁。另一方面,這樣規(guī)定有利于將國家根本任務固定下來,體現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當今世界主要存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現代政治意識形態(tài)。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立在財產私有的基礎上,主要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意志,集中體現了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文化制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礎上,反映了無產階級的意志和利益,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文化制度。
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定物質生產方式決定一定的上層建筑,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會存在什么樣的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包括物質生產之外的政治法律上層建筑和道德、法律、宗教和哲學等意識形態(tài),主要以三種形式體現出來:一是制度形式,二是設施形式,三是思想文化形式。意識形態(tài)屬于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上層建筑中的思想文化領域。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也會發(fā)生變化,即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也會發(fā)生變化。
憲法屬于實體上層建筑的法律制度部分,它最集中地體現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反映了統(tǒng)治階級總體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然而,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資本主義憲法序言一般比較抽象、比較“中立”,它通過一種抽象性、“中立性”的語言來表達一種所謂的普世價值,意識形態(tài)的色彩似乎比較淡化。例如,西班牙憲法序言規(guī)定:“西班牙國……實現正義、自由和安全,并促進所有成員之幸福;根據公平的經濟和社會秩序,在憲法和法律體系內保證民主共存;鞏固法治國家……保障所有西班牙人和西班牙民族行使人權……促進文化和經濟的發(fā)展以保障所有人得以有尊嚴的生活;建立一個高度民主的社會?!彼孤宸タ斯埠蛧鴳椃ㄐ蜓砸?guī)定:“尋求民主形式的政府,保障自由的生活,保障精神文化及經濟繁榮之發(fā)展?!睘蹩颂m憲法序言規(guī)定:“基于烏克蘭國家建設的悠久歷史和民族自決權的實現……出于為人權、自由和有價值的人類生活條件提供保障……出于努力發(fā)展和加強民主的、社會的法治國家?!逼咸蜒拦埠蛧鴳椃ㄐ蜓砸?guī)定:“葡萄牙人民決心保衛(wèi)國家獨立,捍衛(wèi)公民基本權利,確立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則,確保法治和民主社會主義為本國之根本,尊重葡萄牙人民的意志,建設一個更加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家?!睆馁Y本主義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可以看出,這些國家的憲法序言普遍以陳述性的方式將一些普適性的制憲目的表達出來,并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然而,究其實質,資本主義憲法不是也不可能是意識形態(tài)的“絕緣體”,它們不可避免地帶有占統(tǒng)治地位的階級、集團的“印記”,只是往往采取一種隱晦曲折的方式來表達或掩蓋罷了。
社會主義國家憲法序言與資本主義國家憲法序言不同,如前所述,“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序言一般不直接明示制憲主體、憲法目標和基本原則,而把政權的合法性主要建立在民族獨立的歷史成就、執(zhí)政黨和意識形態(tài)締造者之上”。[注]張千帆:《憲法序言及其效力爭議》,《炎黃春秋》2013年第6期。因此,社會主義國家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這在朝鮮憲法序言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朝鮮憲法序言出現最多的詞語就是“金日成”。金日成作為朝鮮黨和國家的締造者,其名字在憲法序言中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和需要。
雖然我國憲法序言并沒有朝鮮憲法序言那樣的濃厚意識形態(tài)色彩,但意識形態(tài)色彩相對而言還是比較明顯的。我國憲法序言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人民民主專政、馬克思主義指導等價值,這些價值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其在憲法序言中明確體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通過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得到鞏固和發(fā)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美國學者愛德華·考文在《美國憲法的“高級法”背景》一書中認為美國憲法的合法性、正當性和至上性,以及美國人民對其信仰和服從有著更高的“超驗”背景,即“一種實質的、永恒不變的正義”,[注]參見愛德華·考文:《美國憲法的“高級法”背景》,強世功譯,三聯書店1996年版。這種正義不是實證法所確立的,而是來源于一種更加高級的自然法。因此,考文將美國憲法“高級法”訴諸于自然正義。由此可見,憲法的“高級法”是一個背景性的范疇,它表達的是一種比實證憲法更高的東西,這個東西賦予了憲法正當性和合法性,另外,“高級法”背景只是一個分析的工具,本身并不一定具備實證法意義。
我國憲法序言作為憲法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內容是理解我國憲法主體條文的重要依據,具有“背景性”。所謂的“背景性”,“一是序言提供了理解我國憲法的基本歷史背景;二是序言提供了理解我國憲法的基本理論背景”。[注]田飛龍:《憲法序言:中國憲法的“高級法背景”》,《江漢學術》2015年第4期。首先,憲法序言中的歷史敘事可以作為解釋憲法序言中的原則、國策以及憲法正文中的制度、權力的“背景”。[注]同前注,愛德華·考文書,第35頁。其次,憲法序言中的原則和國策是憲法實施的重要支撐。在憲法實施的過程中,憲法序言為主體條文條款的貫徹提供了背景性資源。再次,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為整個憲法規(guī)范提供了更高層級的價值來源,這個價值來源是由制憲權的政治決斷產生的。我國憲法序言的高級性,主要指的是憲法的高級法屬性,即憲法序言包含了更高級性質的“根本法”。該高級性具有兩層內涵:一是憲法序言作為憲法的整體高于其他法律規(guī)范形式,我國憲法序言的最后一段對此有所明確;二是憲法序言高于憲法正文中的普通條文。[注]參見前注,田飛龍文。憲法序言的“兩高”根源于憲法序言中制憲權所作的政治決斷,它是憲法中的“絕對部分”或者“絕對憲法”,是不可更改的范疇。對于我國憲法序言的“高級法”背景,政治憲法學者對此有明確的觀點。例如,陳端洪提出的“五大根本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民主集中制、現代化建設、基本權利,[注]參見陳端洪:《論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和高級法》,《中外法學》2008年第4期。其中前四項“根本法”都屬于憲法序言所蘊含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當然屬于憲法序言價值構造不可分離的部分。除此之外,憲法序言中的國體論述、民族國策、外交國策等內容同樣具有“高級法”屬性,它們是理解憲法主體條文中的國體規(guī)定、民族條款,以及外交國策的根本依據?,F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實際上都是憲法序言價值的衍生和具體化,離開憲法序言確立的價值體系來理解我國憲法,那是不可思議的。
由此可見,我國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具有“高級法背景”,即憲法序言不僅高于普通法律規(guī)范,而且高于憲法主體條款,憲法序言為理解我國憲法提供了歷史背景和理論背景。憲法序言的“兩高”和“兩背景”,使得我國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呈現出獨特的“高級法”背景性。
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來進行構建的,“社會主義”在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都不同于資本主義的“自由主義”價值。社會主義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2018年第五次憲法修改的時候,在憲法第一條就得到正式的確認。我國憲法序言許多內容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的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是“黨導立憲性”的,充分體現了執(zhí)政黨的立憲目的和治國理念。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歷史選擇的雙重選擇的結果。中國自1840年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就不斷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從此中國的民主革命有了新的領導階級、新的指導思想和新的前途。1949年,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并在1956年經過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78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2018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入憲法。從中國近現代歷史來看,中國人民所渴望的獨立和富強都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得以實現。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高度濃縮了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理念。憲法序言中的民主主義、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根本任務、四項基本原則、“五位一體”發(fā)展戰(zhàn)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大團結、民族國策、外交國策等價值都是中國共產黨意志憲法化的結果?!鞍硕椃ā奔捌漕C布施行以后的五次修改,每次都是由中共中央首先發(fā)起,然后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議,最后由全國人大通過的,并且,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變化都是建立在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結果上的。憲法序言的改變都與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有著緊密的聯系,往往是黨的代表大會先召開,后面就發(fā)生了憲法修正。憲法序言的內容基本上也反映了最近一個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講,憲法序言的產生和變化都與黨的領導存在緊密關系。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并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國家變得富強。因此,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它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因為如此,我國憲法序言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有的學者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制憲建國,并以此構建政治體制的作法稱之為“黨導立憲制”,或“立憲黨導民主制”,該觀點在人民主權基礎上將中國共產黨領導體制憲法化,并將此看作是立憲君主制和立憲民主制之外的第三種憲制模式。[注]參見柯華慶、劉榮: 《論立憲黨導民主制》,《戰(zhàn)略與管理》2015 年第7 期;柯華慶:《黨導立憲制及其合理性》,《治理研究》2018年第3期。“黨導立憲制”表明我國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是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來建構的。
結構層級性指的是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呈現出主結構和次結構相結合的層級性特點,即主結構里面蘊含次結構,主結構的特點包含次結構的特點。結構的層級性與前述四個特點不同,前述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呈現的四個特點主要是從實質價值內容來看的,層級性主要是憲法序言價值結構在形式上呈現出來的特征。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的層級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
首先,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是以“社會主義”為核心價值的多主干結構,即在“社會主義”為核心價值的基礎上,我國的憲法序言形成了以民主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根本任務、四項基本原則、“五位一體”發(fā)展戰(zhàn)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大團結、民族國策、外交國策和憲法至上等為主體的價值結構,這個結構形成了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的主干或“骨骼”,是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中的“主結構”。
其次,在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又存在眾多“次結構”。例如,民主主義作為我國憲法序言的一種特殊的價值構成要素,它在憲法序言中主要體現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敘事之中,具體包括憲法序言的第二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和第七段等內容,這些內容提到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民主自由、孫中山創(chuàng)立中華民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等價值,這些價值構成了一種“次結構”。國家大團結這個“主結構”又蘊含了若干“次結構”,具體來講,包括國內團結和國外團結兩個方面,國內團結指的是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具體價值,國外團結指的是中國與世界人民的關系問題,我國憲法序言明確規(guī)定,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開的,社會主義的前途是同世界人民聯系在一起的,堅持反對帝國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加強同世界各國人民團結,支持被壓迫民族和發(fā)展中國家民族獨立、發(fā)展民族經濟的正義斗爭,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努力。
再次,“次結構”中的價值分屬于兩個不同的“主結構”價值。例如,我國憲法序言中的民族“團結—和諧”價值就是如此。根據憲法序言內容,我國民族國策屬于憲法序言價值“主結構”的構成部分,它在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中占據一個特殊的位置。我國憲法序言規(guī)定處理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平等、團結、互助和和諧,因此,團結價值就構成我國民族政策的重要價值要素之一。除此之外,民族團結又屬于國家大團結這個“主結構”中的一個價值。我國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憲法序言中強調團結國內外一切因素,其中的國內團結就包括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價值,國外團結主要包括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支持被壓迫民族和發(fā)展中國家的民族獨立和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 “主結構”和“次結構”相互結合的層級性價值結構形式是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的重要特點,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的特點,主要還是由我國憲法序言的多中心內容決定的。西方國家的憲法序言主要以制憲目的為中心,價值構造的內容比較單一,而我國的憲法序言內容比較龐雜,歷史敘事、國家任務、民族國策和外交國策等一起構成了我國憲法序言的內容,這使得我國的憲法序言在價值構造上也呈現出多層級的特點。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并不是封閉的系統(tǒng),而是呈現出系統(tǒng)的開放性。憲法序言價值系統(tǒng)的開放性是由我國憲法序言的歷史性和動態(tài)性決定的。一方面,我國憲法序言與國家的發(fā)展歷程緊密相關,有自己產生、發(fā)展的歷史。與國家發(fā)展的階段性相關,我國的憲法序言總體上經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四次大的變遷。在這四次大的變遷之外,我國憲法序言還存在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四次小的變遷。我國憲法序言呈現出“大變遷”和“小變遷”相互結合的特點。從憲法發(fā)展的歷史來看,我國憲法序言的歷次變遷都與國家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緊密相關,是人民革命實踐、建設實踐和改革實踐與憲法互動的產物。另一方面,我國憲法序言還呈現出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動態(tài)性是與靜態(tài)性相對的概念,我國憲法序言從產生之后,就不斷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之中,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存在它與事實之間的互動性,并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將事實的變化以規(guī)范的形式體現出來。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開放性具體體現在憲法序言中對國家任務的規(guī)定方面?!拔逅膽椃ā币?guī)定國家根本任務是“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即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逐步完成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一化三改”。“七五憲法”規(guī)定的國家任務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xù)革命”,同資產階級、資本主義進行斗爭。“七八憲法”明確規(guī)定新時期的總任務是在無產階級專政下,開展階級斗爭、生產斗爭、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在21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化”社會主義強國?!鞍硕椃ā币?guī)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除了根本任務之外,我國憲法序言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先后經過了從“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的發(fā)展過程,最終形成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的“五位一體”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國家處理民族關系的國策同樣也經歷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最終才形成了以“團結—和諧”為主導價值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基本國策。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與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緊密相連。在長期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憲法序言呈現出歷史性和動態(tài)化的特點,這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開放性。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特質就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基石價值,以人民民主、中國共產黨領導、法治為基本價值,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和平為目的價值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
回溯過去65年我國憲法序言的變遷,可以看出它在引領性、統(tǒng)攝性價值方面依循這樣的發(fā)展軌跡:公民權利維度的泛化、實化、 剛化的價值取向,國家權力維度的主權、分制、效率價值取向,基本國策維度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價值取向。這種三位一體的價值取向根植于或決定于我國社會主義實踐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這種實踐特別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實踐,也決定了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未來趨向,這就是:憲法序言中個性的價值要素不斷增生與共性的價值要素逐步減少并存,價值構造的靜態(tài)結構愈來愈凸顯“中國性”,價值構造的動態(tài)過程越來越呈現“中國化”,“中國性”是“中國化”的靜態(tài)濃縮,“中國化”則是“中國性”的動態(tài)展現。
通過對我國憲法序言的文本分析可以發(fā)現,我國的憲法序言由民主主義、中國共產黨領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根本任務、四項基本原則、“五位一體”發(fā)展戰(zhàn)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大團結、民族國策、外交國策和憲法優(yōu)位主義等價值構成,除此之外,憲法序言還提到了市場經濟、民主和法治,以及“發(fā)展新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具體價值。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從要素來看,是由抽象的價值和具體的價值構成的。從層級上看,由“主結構”和“次結構”構成。從類型上來看,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是典型的“綜合綱領型”。從構造模式上看,是由制憲目的、國家根本任務、民族國策和外交國策等內容構成的多中心模式。從本質上講,我國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是以“社會主義”為核心進行價值構造的,即是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價值構造結構。
我國憲法序言多處強調了“社會主義”價值,這是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的中樞或內核,整個憲法序言都是圍繞“社會主義”的基石價值進行構造的。我國《憲法》第1條第2款規(guī)定:“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蔽覈鴳椃ㄐ蜓灾械纳鐣髁x價值在主體條文中(第1條)得到確認,這一方面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另一方面也表明“社會主義”價值的根本性。政治憲法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陳端洪認為,我國憲法內含五項根本法,其價值秩序依次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民主集中制、現代化建設、基本權利保障。[注]同前注,陳端洪文。從優(yōu)先順序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排在第一位,是第一根本法。[注]同前注,陳端洪文。第一根本法的獨特性在于工人階級的領導權,即共產黨領導,共產黨領導通過憲法序言第五段到第七段的歷史陳述,第七段的人民決斷,以及序言最后一段對“成果”的確認體現出來。[注]同前注,陳端洪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在2018年的第五次憲法修正案中得到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根本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具有同質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了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社會主義屬性,也是理解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結構的關鍵所在。然而,從規(guī)范憲法學的立場來看,憲法序言的價值結構應該是以“人民”為主語來構建的,即在“人民主權”原則基礎上進行價值構造。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憲法當然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相對于西方資本主義的憲法,無疑更具有“人民性”——真正的“人民性”,應該更易于以“人民”為主語來構造憲法序言價值。西方國家注重制憲主體和過程的合法性,以及制憲目的和憲法原則等價值合法性,而極少將合法性建立在歷史成就或政績之上,其絕大多數憲法不會提到任何特定政黨或人名。[注]同前注,張千帆文。鑒于政黨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工具,現代憲法如聯邦德國基本法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一般都會在正文中規(guī)定政黨的一般原則,但是也不提到具體黨派。[注]同前注,張千帆文。
從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結構的視角來看我國憲法序言的趨向,可在我國憲法序言中以“社會主義”為核心,以“人民主權”為基礎,圍繞“社會主義”將人民的制憲目的具體“融化”在憲法序言中,剔除那些不符合新時代的政治性、國策性或意識形態(tài)的內容,重點是要增加以正義為基石的自由、民主、法治、平等、自治等現實性、方向性價值要素,最終形成以“社會主義”為核心,以正義、自由、民主、法治、平等、自治等價值為構成要素的憲法序言價值結構。由于正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自治等價值要素構成的憲法序言價值結構以“社會主義”為核心,受“社會主義”價值的“輻射”,因此,從根本上確保了我國的憲法序言價值結構不同于西方憲法序言的價值結構,它是更優(yōu)化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憲法序言價值結構。
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可以從形式和內容兩個維度來分析。從形式上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即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模式。構造模式主要是從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在外在形式層面來講的。價值構造模式從形式的角度揭示了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本質。從內容上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體現了構成憲法序言價值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價值秩序。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結構和構造模式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構造模式側重從靜態(tài)維度揭示各價值要素之間的關系,而構造結構側重于從動態(tài)維度揭示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
世界各國憲法序言有不同的價值要素構成,因此其構造形式也會不同。從世界各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模式來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模式主要呈現出兩種類型,一是“人民主語+價值目標”的一元中心構造模式,例如,美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憲法序言采此種模式;二是由“歷史敘事+基本國情+國家任務+基本政策+地位與效力”等內容所構成的“多中心”構造模式,[注]張薇薇:《憲法序言: 政治宣示抑或憲政理想?——以我國現行憲法序言的完善為中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3期。例如,以我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序言采此種模式。從應然角度來講,理想的憲法序言是以短小、簡明扼要敘說方式體現憲治理想或立憲目的的序言模式,[注]同上注,張薇薇文。這是由憲法的性質尤其是憲法序言的特征所決定的。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模式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不少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模式,一方面是因為如前所述,我國的憲法序言沒有直接宣示一般意義上的“人民”主體,有的只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等,彼此之間是有很大差異性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憲法序言存在一些西方國家憲法序言所沒有的內容,例如歷史敘事、國家任務、階級斗爭、民族國策和外交國策等,這些內容具有強烈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有的學者認為,一部恰到好處的憲法序言應該僅交代制憲主體、制憲目的和憲法基本原則就可以了,[注]同前注,張千帆文。憲法序言陳述與憲法不直接相關的內容過多,就會喪失憲法序言的統(tǒng)領意義,也會使得憲法序言的價值功能受損。在筆者看來,我國有著不同于西方國家的“憲治土壤”和憲治本土資源,也有著不同于西方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模式不同于西方國家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模式就順理成章了。
我國憲法序言屬于典型的由“歷史敘事+基本國情+國家任務+基本政策+地位與效力”等構成的“多中心”構造模式,其完善必須從“歷史敘事+基本國情+國家任務+基本政策+地位與效力”價值構造模式出發(fā),借鑒“人民主語+價值目標”價值構造模式的合理內核及其他積極因素。具體而言,直接宣示人民主權原則,主要以“人民”為主語來構建憲法序言的價值束、價值鏈和價值體系,進一步強調個人自由或人的尊嚴、平等、民主、分權(包括橫向分權和縱向分權)、自治(包括社會自治、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法治、正義等具體價值,進一步完善關于國家任務、民族國策、外交國策等內容的表述,代之以民主、法治、自由、尊嚴、正義、平等等具體價值目標,以此回應“改革憲法”時期人民實踐的需要。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模式的優(yōu)化和提升,核心是“價值回歸”,可以考慮把我國《憲法》第33條第3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移到憲法序言第12段之后中,并以“人民主語+價值”的模式進行構建,這里的主語就可以是“公民”,“公民”是人民從憲法政治向日常政治轉變的必然產物,是從政治憲法向規(guī)范憲法轉變的必然要求。其以“公民”為主語的具體構建,具體表述為:“公民的人性尊嚴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權受國家的尊重與保障?!边@樣構建突出了公民的主體地位,也可以體現人權的憲法價值。[注]同前注,張薇薇文。憲法的核心是通過限制、規(guī)范國家權力,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權利。以“人民主權”為基礎來構建憲法序言價值體系,體現了憲法以公民的“人性尊嚴”為核心的立憲主義精神。[注]孫笑俠、郭春鎮(zhèn): 《法律父愛主義在中國的適用》,《中國社會科學》2006 年1 期。
人民主權原則是現代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它是區(qū)分古代憲法與現代憲法的重要標準。世界各國憲法通常都會規(guī)定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其憲法意義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人民擁有制定憲法的權力,乃是國家產生的原始權力,不可用法律甚至以憲法加以限制;第二,國家權力的來源,淵源于人民的制憲權力;第三,國家的主權及領土范圍,應該受到國際法原理或條約的拘束及限制?!盵注]鄭昆山:《從國民主權法理論釋字第三二八號解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臺北)第173期。因此,根據人民主權原則,以人民為主體,以制憲目的為核心內容的價值構造要素是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完善的重要方面。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要素的合理化,關鍵的是必須直接、鮮明地宣示人民主權原則。在人民主權原則這個價值構造要素上,還需要合理增加一些其他相關的具體價值要素,同時還需要優(yōu)化一些既有的價值要素。關于我國憲法序言構成,部分學者提出了一些建議。有的學者建議刪減憲法序言中歷史敘事部分,有關個人的名字,有關階級斗爭的內容和有關憲法的法律地位,同時將國家性質和精神文明建設部分從總綱部分移到憲法序言部分。[注]馬嶺:《對<憲法>“序言”和“總綱”的修改建議》,《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其主要理由是歷史敘事部分并不具有法律規(guī)范屬性,不必在憲法里進行規(guī)定;精英領導人屬于政治上的領袖,可以放在歷史和政治書里面,不屬于憲法規(guī)定的對象;“階級斗爭”具有“文革”痕跡和“左”的傾向,與依法治國精神不大一致;序言對憲法的法律地位的規(guī)定與我國《憲法》第5條規(guī)定重復,可與我國《憲法》“總綱”第5條進行合并處理。國家性質具有宣示性性質,精神文明屬于思想道德范疇,放在序言中可能比較合適。[注]同上注,馬嶺文。也有學者認為,憲法基本不應該規(guī)定國家政策、經濟制度細節(jié)、政治綱領和太多積極權利。[注]張千帆:《憲法不應該規(guī)定什么》,《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該學者還認為,憲法序言部分不應該將政權合法性建立在歷史成就或政績之上,也不該提到政黨或人名。并且,憲法作為基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憲法自身應有之義,憲法序言第13段可以簡化。一部恰到好處的憲法序言應該交代制憲主體、制憲目標和憲法基本原則,僅此而已。[注]參見前注,張千帆文。
從以上學者對憲法序言價值構造要素的研究來看,他們認為憲法作為根本法,有其特定的規(guī)定對象,關于歷史敘事、政黨和意識形態(tài)的內容不應該出現在憲法序言中,憲法優(yōu)位主義是憲法應有之義,也不應該在憲法序言中贅述。他們更多地關注或者偏向西方國家憲法序言價值的構造要素。西方國家憲法序言的構造要素多以制憲目的為主,例如,自由、平等、法治、民主、正義等都具體體現了這種制憲目的。制憲目的體現了人民的憲治理想,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共同性的價值為目的符合憲法的精神和憲法序言的總體要求。
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存在雙重認知誤區(qū),資本主義憲法序言本來是一種具有特殊性的東西,上述學者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們看作一般性的東西,接著又自覺或不自覺地用這個所謂一般性的東西來硬套我國憲法序言這個特殊性的東西。鑒于以上原因,根據立憲主義精神和憲法基本原則,我國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在要素層面應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具體來講,可以對歷史革命敘事部分(主要是第1段到第6段)進一步概括提升,在適當地方(越前越好)宣示“人民主權原則”,實現原則與敘事、理論與歷史有機結合,更好地體現憲法序言的民主價值,強化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性和正當性。修改指導思想部分內容,將其表述為“以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或者“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這樣修改一方面因為既表述簡潔,又不會減損所要表達的核心要義,另一方面,強化了憲法序言在國家指導思想方面的穩(wěn)定性。關于國家指導思想的表述越是具有安定性,其價值功能發(fā)揮就越固化、越顯著。[注]學術界有人就認為憲法序言不規(guī)定意識形態(tài)價值具有優(yōu)越性:“一是不會因為意識形態(tài)問題動輒修改憲法,可使憲法保持更強的穩(wěn)定性;二是可使憲法保持形式上的‘中立性’,因此, 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都有可能利用憲法來維護其權利;三是使憲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憲法條款具有更大的彈性,憲法在實踐中體現出更大的適應性?!?謝維雁:《論憲法序言》,《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5期。關于國家根本任務的表述,將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或根本任務簡化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不僅簡潔有力,而且內涵更加豐富,因為越簡潔的東西,其內涵就越豐富,越簡潔的東西,就越容易保持安定性。通過對憲法序言的刪除、增加,可以在現有憲法序言的基礎上,構建以制憲目的為要素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合理的憲法序言價值構造。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功能的弱化體現在憲法序言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規(guī)范價值性,以體現憲法序言的“高級法背景”功能。[注]參見前注,田飛龍文。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統(tǒng)合法律體系、約束憲法修改、指導憲法解釋、調控憲法變遷和確立評價標準。在西方憲法實施中,關于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功能提到最多的就是對憲法解釋的指導作用,例如,美國聯邦法院根據憲法序言中提到的“后代”而發(fā)展出了胎兒權;[注]See M R.Bernard, Martin M. Coyle, “Preamble: In Defense of the Fetus: The Preamble States the U.S. Constitution Was Ordained and Established for Ourselves and Our Posterity, the Fetus Links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Is Posterity” , Bernard M. Coyle, 2015.佐治亞州法院援引憲法序言進行審判,在Roberts v. Ravenwood Church of Wicca,Dixon v. Dixon和Clabough v. Rachwal Arnold v. Arnold等案中有明確體現。[注]See Lambert M. Surhone, Mariam T. Tennoe, Susan F. Henssonow, “Preamble to the Georgia, U.S. State Constitution”, Betascript Publishing, 2010.
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功能,是由憲法序言高度的抽象性和簡潔性決定的,語言的簡潔和抽象為憲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規(guī)范價值空間,憲法修改、憲法解釋、憲法變遷和憲法評價都可以從憲法序言中尋找價值支持。憲法主體條文的一些條款直接是對憲法序言價值的具體化。盡管在很多情況下,憲法的主體條文和憲法序言并不是一一對應的,但有一些條款則是對憲法序言價值的具體化。例如,我國憲法序言中的民族國策在主體條文的第4條得到具體化: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和諧的民族關系,國家?guī)椭贁得褡褰洕臀幕陌l(fā)展,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使用權等。我國《憲法》正文第112條到第122條則是對序言中規(guī)定的民族國策的進一步具體化,通過具體化,序言中民族國策蘊含的規(guī)范價值得以體現。因此,憲法修改、憲法解釋、憲法變遷和憲法評價活動都需要以民族國策蘊含的價值為依據,進行具體的憲法實施活動。憲法序言是制憲權政治決斷的產物,基于憲法序言的根本法和高級法屬性,里面有些是“絕對憲法”的范疇,屬于憲法基本價值的序列。例如,我國憲法序言中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專政和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等,都屬于“絕對憲法”范疇,所有法律體系、憲法修改、憲法解釋、憲法變遷和憲法評價活動都必須以“絕對憲法”奠定的價值為基礎,不能“廢棄”、“廢止”、“中止”這個價值。
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憲法序言存在司法化趨勢。在這些國家,憲法序言中蘊含的價值往往是法院和憲法委員會進行違憲審查的依據,因此,在這些國家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功能是強化的。中國并不存在“憲法司法化”,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功能更是不能直接體現在司法活動之中。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我國憲法序言最后一段的憲法至上主義是“違憲審查”的依據,也是確保我國法律體系統(tǒng)一的根基,這難道不是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功能嗎?顯然,我國憲法序言最后一段對法律體系的統(tǒng)一和“違憲審查”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尚未構建完善,主要還是一種“違法審查”。再加上我國的憲法解釋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憲法解釋制度”一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從而使得我國“違憲審查”的實效性嚴重弱化。在此背景下,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功能的發(fā)揮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功能的強化,必須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對我國的憲法序言進行修改,通過將體現現代立憲主義精神的價值元素納入憲法序言中,不斷優(yōu)化憲法序言的價值結構。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新時代“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為基礎,將體現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價值目標納入憲法序言中,合理構建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要素。其次,實現憲法序言價值構造模式的優(yōu)化提升。在憲法序言中,增加直接宣示“人民主權原則”,以“人民”和“公民”為主語構建憲法序言價值體系,最終實現價值構造模式轉變,以模式轉變增強憲法序言的規(guī)范價值性。再次,完善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功能的弱化與憲法監(jiān)督制度問題緊密相關。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實施的關鍵在于“違憲審查”制度?!斑`憲審查”制度是憲法監(jiān)督的關鍵性制度。2018年我國《憲法》(第70條第1款)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中的“法律委員會”修改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目的在于強化憲法監(jiān)督制度建設。目前,“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的憲法監(jiān)督職能亟待進一步明確化,它的職權范圍、工作程序都有待針對性的全面深化設計。因此,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憲法監(jiān)督機構,加強憲法序言的監(jiān)督和實施力度,是強化憲法序言價值構造功能的決定性舉措。
我們從一個宏觀的視角,運用“中國性”、“中國化”的范式探究我國憲法序言價值構造的特質和趨向。我國憲法序言具有七個方面富有特質的價值要素,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有不同于其他國家六個方面的內在特質,而且呈現結構優(yōu)化、模式轉型、要素豐富、功能強化的客觀發(fā)展趨向。我國憲法序言的價值構造問題是一個極富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的巨大“寶礦”,需要進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提煉和系統(tǒng)化,如我國憲法序言價值的“人學”構造(人-人性-人的本質-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權等環(huán)節(jié)構成的“價值鏈”)、層次構造(基石價值或根本價值、基本價值、普通價值構成的“價值圈層”)、維度構造(如求真型價值、達善型價值、臻美型價值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價值結構、價值過程)、指向構造(經濟性價值、政治性價值、文化性價值、社會性價值、生態(tài)性價值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價值結構、價值過程)、主體構造(對公民的價值、對社會的價值、對國家的價值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價值結構、價值過程)、時間構造(回溯價值、當下價值、前瞻價值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價值結構、價值過程)、空間構造(對地方的價值、對國家的價值、對國際的價值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價值結構、價值過程)等。對這些問題以及其他相關問題的研究,無疑是構建價值憲法學、形成憲法學科群、推進憲法真正走向繁榮的先行基礎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