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米旦·阿德江,梁曉慧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高血壓對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危險因素,有流行病學研究認為高鈉低鉀飲食和高血壓的發(fā)生與病情發(fā)展具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而且還有研究認為高鈉飲食會直接導致患者出現(xiàn)動脈硬化[1-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使患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出現(xiàn)損傷,它會加速或啟動粥樣動脈硬化的進程,但是否能夠參與患者發(fā)病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6]。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鹽的攝入量很難以進行準確的評估,但有研究認為24 h的尿電解質(zhì)水平能夠?qū)︹c鉀攝入情況進行評估[7]。有研究認為24 h尿鈉鉀比值和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呈正相關(guān),所以本文針對于此進行探討,并將主要研究情況作出如下的匯報。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8月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部所收治的高血壓患者,選擇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61歲,平均年齡(72.5±11.4)歲。本文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高血壓,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關(guān)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對所有患者進行病史、查體和相關(guān)的輔助檢查,排除存在繼發(fā)性高血壓情況,排除存在血肌酐超過133 μmol/L的情況,排除肝功能異常的狀況,排除4個月內(nèi)服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的患者,排除存在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服用患者,半年之內(nèi)所有研究對象沒有服用過利尿劑。所有研究對象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本研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一般資料進行收集,對患者的性別、年齡狀況進行了解,收集患者的BMI,調(diào)查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是否吸煙,是否飲酒[8]。對患者的尿液標本進行檢驗,患者留取24 h尿液標本,在常規(guī)飲食的基礎(chǔ)上,早8點排空膀胱并去除尿液,此時開始計時,到次日早8點將24 h排出的尿液全部貯存[9]。對24 h的尿鈉、尿鉀水平在檢驗的過程中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統(tǒng)一檢測,同時根據(jù)患者的24 h尿鈉鉀比值采用三分位方法進行分組,尿鈉鉀比值≤4.05為A組;尿鈉鉀比值為4.06-6.16為B組;尿鈉鉀比值>6.16為C組。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血液標本檢驗,患者留取24 h尿液標本的同時抽取血液標本,檢驗患者的血清鈉、血清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肌酐、尿素氮和空腹血糖等相關(guān)情況[10]。
1.3 觀察指標 對于三組患者的24 h尿鈉水平進行評價,了解三組研究對象的尿鈉、尿鉀和尿鈉鉀比值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狀況,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研究24 h尿鈉鉀比值對于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IBM 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三組研究對象電解質(zhì)、24 h尿電解質(zhì)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Mean±SD)
分析本文三組研究對象24 h的尿鈉水平為130 mmol/24 h-260 mmol/24 h,中位水平為(182.6±25.4)mmol/24 h;患者的24 h尿鉀水平為25 mmol/24 h-100 mmol/24 h,中位水平為(36.8±10.5)mmol/24 h,24 h尿鈉鉀比值中位水平為(4.96±2.42)。對本文三組研究對象的24 h尿鈉、尿鉀、尿鈉鉀比值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進行比較,三組之間存在差異性,見表1。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可以得出,24 h尿鈉鉀比值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因素,b=0.408,95%CI: 0.051-0.785,P<0.05。而且,控制患者的血清鈉和血清鉀水平、性別、年齡、BMI以及血壓等相關(guān)混雜因素以后,患者24 h尿鈉鉀比值仍然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因素,b=0.482,95%CI: 0.062-0.892,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本文分析高血壓患者24 h尿鈉鉀比值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通過本文結(jié)果的研究能夠得出患者24 h尿鈉鉀比值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24 h尿鈉鉀比值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因素,臨床上應(yīng)對此狀況予以重視,可通過減少鈉的攝入、強化鉀的攝入、改善不良飲食習慣等方式糾正此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