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東音樂的文化氣質(zhì)及其他

2019-01-15 03:34:33宋瑾
粵海風 2019年5期
關鍵詞:廣東音樂講究雜交

文/宋瑾

對于廣東音樂,我完全是一個門外漢。正好借廣東省文藝研究所邀請我來參加“廣東音樂文化研究暨紀念黃錦培先生百年誕辰/音樂文化學開展30年回顧”的機會,于11月14—15日到廣州來感受、學習廣東音樂。會議前一天上午參觀了沙灣古鎮(zhèn),感受了當?shù)氐娜宋牡乩憩F(xiàn)狀。近現(xiàn)代“商人+樂人”的家族成員何氏三杰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當天下午和晚間各聽了一場音樂會。下午場基本上是私伙局業(yè)余音樂團體聯(lián)合的表演,樸實樂風給人自然而親切之感。晚上則是星海音樂學院附中的職業(yè)性演奏,師生們精湛的技藝讓我感受到“學院派”廣東音樂的魅力。次日的研討會,我又從各位廣東音樂行家和研究者的發(fā)言中學到很多相關知識。以下是我在自己的發(fā)言記錄基礎上整理的文字,重點談談參加活動的感悟,以及我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傳承問題的基本看法。

一、關于廣東音樂的文化氣質(zhì)

全球化研究中有學者提出一個“文化氣質(zhì)”(cultural ethos)的主題,[1]聯(lián)系到廣東,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廣東音樂的文化氣質(zhì)是怎樣的。

我去年也曾接受邀請來觀摩潮州弦詩樂。演奏中的弦詩樂從容不迫,沒有大起大落,樸實無華而又韻趣滿盈,讓我馬上聯(lián)想到福建的南音。昨天又聽了兩場廣東音樂。這兩種器樂類型都給我一種非常細膩的感受。這是一種陰柔的文化氣質(zhì)。于是一種很有趣的文化現(xiàn)象浮現(xiàn)出來——陰柔的廣東音樂,跟當?shù)厝岁杽偟钠床裾眯纬蓪Ρ龋灰苍S這是一種陰陽平衡。可能正因為廣東人有勇猛精進的精神,又有非常細膩的性格,二者融合起來產(chǎn)生類似太極拳的延綿力道,所以能夠獲得各方面的成功。這是我個人的一個感受。幾年前我到廣東參加學術交流時,曾接觸了廣東地方琴人。其中有位行伍出身的琴家給我的印象正是這種文化氣質(zhì)。他有健壯的體魄,一身好武藝,可以徒手擒拿3個歹徒。走進他的書房,迎面而來的是一墻懸掛的古琴。屋內(nèi)熏香裊裊,沁人肺腑。最令我驚嘆的是他那一手小楷字,寫得就像字帖一樣。如此粗大的漢子,竟然能寫出這樣的小楷,這一“大”一“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卻能融匯一體,顯示出廣東人獨特的陰陽之和的文化氣質(zhì)。

廣東音樂,我的聽覺感受是三個五度宮系統(tǒng)結合一體的音樂。研討會上發(fā)言者提供了局內(nèi)人的表述:“輕六重六”“輕三重六”“活五”,還有“正線、反線”等。此外大家還探討了各種中立音??傮w上,廣東音樂具有非常豐富的調(diào)式調(diào)性色彩,很有特點。除了第一天晚上音樂會最后一個作品之外,我聽不到西洋和聲的東西。但即便是這樣的新作品,也保持了廣大音樂的基本特色。

二、關于廣東音樂的功能

我用了3個詞來概括:他娛、自娛、自況。

他娛,比如第一天的兩場演出,是在臺上表演,給臺下觀眾看的;平時還在全世界傳播,讓別人感受到廣東音樂的魅力,讓人們分享廣東人豐富的精神生活。這種他娛的表演非常普遍,也是人們熟知的藝術功能,因此不必多談。

自娛,比如民間私伙局的活動,又比如福建民間社團的南音活動,是自娛自樂的;音樂是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這種音樂生態(tài)很有意思,而且也很有意義,它讓我們的生活本身豐富多彩。我有兩個相關感悟:其一,高級的形態(tài)是非常講究的形態(tài);一個樂種如果越講究,它就越高級,所以內(nèi)涵建設很重要。據(jù)我所知,如今有些傳統(tǒng)音樂逐漸淡化原有的一招一式的各種講究。我覺得原因在于不理解那些講究的文化內(nèi)涵和技藝規(guī)格的價值,還有就是受到現(xiàn)代舞臺藝術表演的影響,將傳統(tǒng)音樂變成他娛的舞臺藝術。作為各級“非遺”代表,如果失去了原有的講究,失去了經(jīng)典性,就會失去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道品格,降低其固有價值。不能增值,反而貶值。如此,傳承的意義也就隨之降低了。從自娛角度說,不講究的粗糙“游戲”必然乏味,讓人失去“把玩”的興趣。小時候我在一個叫作“七步”的村子生活了4年。我學農(nóng)民干農(nóng)活,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對工具和各種作業(yè)都非常講究。他們常常欣賞、評價那些做工講究的器具(如砍柴刀、鋤頭、扁擔等)和農(nóng)活(如水田旱地的耕作,捆綁的柴火等),用了一個方言的詞來形容:“l(fā)eo-li”(音似“料理”)。當然還有自織的麻布衣和其他服飾。平時人們也用“老三樣”(口琴、笛子和二胡)自娛自樂,并贊揚技藝強的人。其二,傳統(tǒng)音樂應活在我們生活當中,豐富我們自己的生活。舞臺化的他娛藝術自有它的意義,但是生活中的自娛,從根本的意義說,更貼近每個人的人生。在他娛語境下,并非人人都是出色的藝術家。而在自娛語境下,人人都可以成為玩音樂的行家。當前和未來人工智能愈來愈多地進入了音樂領域,如智能作曲、表演等,機器甚至超過了人類。在其他領域,如棋藝等也如此。中央音樂學院現(xiàn)任院長、指揮家俞峰提出一個很好的問題:“究竟什么是機器不能替代的?”我在不同場合談相關話題時也向在場者轉問這個問題。通??吹降氖敲H坏谋砬?。我給出的答案是:游戲是我們?nèi)祟愖约阂娴模贸院每春寐牭臇|西是我們?nèi)祟愖约阂穱L的,這些快樂怎么能讓機器替代呢!下棋比賽輸給機器人有什么關系,重要的是臭棋簍子們從下棋游戲中獲得快樂。有一年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本科入學考試出了一道寫作題:音樂的“樂”和快樂的“樂”字同音異,英文的“play”有演奏和玩耍的意思,字同音同義異。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這個題目蘊含了音樂與審美愉悅的詞源關系。當然,中國古代“樂者,樂也”除了“快樂”之外另有他意(悲樂是亡國之音)。無論如何,美學上的“審美愉悅”“游戲”說,都跟現(xiàn)實情況相符。實用主義者和后現(xiàn)代主義者分別從生活和藝術兩端出發(fā),反對藝術和生活的界線與等級,前者欲將藝術生活化,后者欲將生活藝術化??傊?,二者都要破除只有藝術的世界才有真善美,生活因此更顯枯竭的神話。于是生活美學、環(huán)境美學、生態(tài)美學、身體美學等新美學托起所有生物共有的太陽,照見生活的幸福。對不知道什么叫美學的大眾來說,走進自己熟悉的音樂游戲天地,自娛自樂,生活便有光彩。

內(nèi)涵建設和自娛自樂應該常態(tài)化。

自況,是從《谿山琴況》看到的。作者徐上瀛(約1582—1662)是明末著名琴家,參照唐代《二十四詩品》概括了古琴藝道的24況。他在“雅”況中說,沒遇到知音不打緊,“在我來足以自況”。經(jīng)過我的考察,發(fā)現(xiàn)“自況”就是修身養(yǎng)性的行為方式。[2]明代琴家楊表正(約1520—1590)在他的琴論中描述了這種行為過程;結合其他琴家的描述,可以勾勒出這樣的一套儀軌:齋戒—沐浴—深衣或鶴氅—臨水獨處—焚香—就塌彈琴。這里有食道、身道、衣道、境道、水道、香道和琴道。通過這樣的儀式性行為過程,操琴者逐漸進入俞伯牙的老師成連先生所說的“精神寂寞,情志專一”的境界,最后達成莊子所說的“心齋”功效。我概括為“歸一返道”之法。徐上瀛指出,最后要達到的狀態(tài)是“神為之君”,也就是天人合一。也許廣東音樂或南音沒有古琴那么博大精深,但是以前二者為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卻與后者有相通之處。每每我看到民間社團的自娛活動,我都感受到他們心平氣和、從容不迫、身心沉靜、人樂合一的氣韻。因此,我認為廣東音樂及同類音樂具有自況的功能。

也許他娛、自娛和自況還不足以全面概括廣東音樂的功能,但是從最直接的功效看,這3個方面顯然是比較突出的。

三、關于建構和維護多元文化生態(tài)

發(fā)展是硬道理,比如經(jīng)濟、技術要發(fā)展等,這沒有問題。但我覺得對文化、藝術來說,“科學”和“發(fā)展”這兩個詞要慎用。唱法談科學,有人得出美聲唱法最科學的結論。難道我們的戲曲唱法就不科學嗎?從精神層面或藝術層面來說,有些東西未必發(fā)展了,原來的東西就是不好的。比如彩色照相機出來了,是不是黑白照片就沒價值了呢?不是。黑白照片有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F(xiàn)在有很多人還故意把彩色照片做成黑白的,覺得那個效果更好。

從審美角度看,美各有不同,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偏好也各有不同。所謂“蘿卜青菜,各人所愛”。我一直認為,就審美而言,不同美之間具有不可比性,意思是比高低沒有意義。比如比較李白和杜甫、唐詩和宋詞、莫扎特和貝多芬、小提琴音樂和二胡音樂、雅樂和俗樂等孰高孰低,是沒有意義的。審美只能各取所需,各美其美。因此,應該保護多元音樂審美資源,這也是提倡“百花齊放”的意義所在?;叵朐?jīng)出現(xiàn)的“一枝獨秀”的局面,審美資源多么枯竭。這樣的歷史不應該重演。

從文化人類學角度看,也應該保護多元音樂文化生態(tài)。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歷史,因此有不同的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傳統(tǒng),任何民族都不會愿意消失。歷史上一些民族的消失,一定有物質(zhì)和精神方面的原因。民族的存在,除了物質(zh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還要有精神的存在。因為精神是民族之魂。靈魂消失了,就只能是行尸走肉,只剩下民族名稱的空殼。音樂是文化的重要構成,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保護傳統(tǒng)音樂就是守護民族精神。這些道理很淺顯,人人皆知,無須贅言。但是,我在相關項目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過去沒有注意到的民族族性的變化。例如今天的“中華民族”名存實異。除了生物人的自然更替之外,主要是精神上的改變。西學東漸,中西結合而成的新文化新音樂,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族性。學界不少人指出如今我們的精神受到千百年的老傳統(tǒng)和近現(xiàn)代新傳統(tǒng)的雙重塑造,已經(jīng)成為新的中華民族成員。在文化身份認同上也相應存在族群認同、區(qū)域認同和國族認同。我的說法是新族性表現(xiàn)在新的局內(nèi)觀、局內(nèi)感和局內(nèi)情;這些都體現(xiàn)在音樂選擇上。當然,還有新族群的出現(xiàn),比如賽邦族(網(wǎng)民)、賽博格(局部電子人)、新性族(各種性取向的族類)等,他們各有各的音樂選擇。據(jù)此,我斷言如今的多元音樂文化已經(jīng)由自然態(tài)轉變?yōu)槿斯B(tài),它包括人工保護下來的傳統(tǒng)多元音樂文化和新出現(xiàn)的多元音樂文化。

另外,對傳統(tǒng)的保護或傳承,一直存在爭論。有人認為應該原樣保護,有人認為應該變化發(fā)展。對于變異、變化,我覺得大概有兩種類型:一是遺傳變異,它在老根上發(fā)出新芽、新枝、新果,這是自然的變異。這種變異,物種的基因是沒有變化的。二是雜交變異,比如跟別的音樂類型雜交了,樂種變化了,驢和馬雜交變成了騾子。南音也有跟其他樂種雜交形成的“新南音”,其中包括跟昆曲雜交,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們在概念上區(qū)分自然變異和雜交變異,無須作無謂的爭論;而在行為上要多條腿走路。多元文化生態(tài)構建就應該是多條腿走路。雜交是以原生音樂為基礎的,這個原生音樂跟那個原生音樂雜交。如果原生音樂沒有了,以后拿什么雜交?

所以,我覺得多元文化生態(tài)的建構就應該保護原來的樂種。傳統(tǒng)是一條河,它是原有樂種自己的遺傳變異。如前所述,廣東音樂要進行內(nèi)涵建設,把它很講究的東西保護下來。福建南音也是這樣?,F(xiàn)在新一代人對原來很講究的那些東西逐漸地不講究了,我覺得這很可惜。因為你一不講究,這個品種的精細程度就會降低。作為中國“非遺”代表作,內(nèi)涵建設很重要。所以我很希望非遺傳承人能夠把很多已經(jīng)流失的東西逐漸再挖掘出來,加強內(nèi)涵建設,這個老根上面每年都會開出新的花朵。另一方面,盡管更大膽地去雜交,這一點我并不反對。廣東音樂在“海納百川”方面一直受到普遍稱贊。

總之,物種越豐富,生態(tài)就越穩(wěn)固;物種減少,生態(tài)就變得脆弱。自然生態(tài)如此,文化生態(tài)亦然。每個傳統(tǒng)音樂的“一元”都保護好,就不會在“合并同類項”中被淹沒,多元音樂文化生態(tài)就能得到維護。保護音樂文化資源是為了分享。我們應該給世界貢獻別人沒有的東西。此外,我們還要與時俱進,利用現(xiàn)代科技帶來的新可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樂種,為全球音樂文化生態(tài)的豐富做出我們的貢獻。

注釋

[1] [美]泰勒·考恩:《創(chuàng)造性破壞——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王志毅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7頁.

[2] 宋瑾:《“自況”的行為方式及其求索》,《音樂藝術》,2015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廣東音樂講究雜交
廣東音樂:風靡一時引潮流之先
都市人(2023年10期)2023-12-11 15:14:59
廣東音樂在高校的傳承和發(fā)展
20世紀以來廣東音樂的海外傳播研究
樂府新聲(2022年4期)2022-02-28 06:27:12
吃火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42
健康吃飯有講究
海峽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20
論“廣東音樂”的名實之變
音樂研究(2018年5期)2018-11-22 06:43:52
高等植物雜交染色體及其雜交基因表達的性狀——三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冬季若上“火” 食“冷”有講究
華人時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3
6年生雜交桉無性系對比試驗
再論高等植物染色體雜交
长武县| 武乡县| 五河县| 沁水县| 淳化县| 名山县| 固安县| 岫岩| 阳信县| 图片| 永修县| 潮州市| 鲁甸县| 辛集市| 西城区| 河曲县| 胶南市| 郸城县| 修文县| 云林县| 河北区| 正定县| 西吉县| 高雄县| 金沙县| 池州市| 和硕县| 鹤山市| 彰化市| 郁南县| 闻喜县| 夹江县| 佛学| 磐安县| 项城市| 尼木县| 榆林市| 华亭县| 翁牛特旗| 玉田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