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峰 彭雪君
【摘 要】 文章闡明了西安文理學院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實踐步驟,分析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保障條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網絡課程體系及宣傳平臺,學院提供社團建設的客觀條件,形成課程建設和社團發(fā)展的指導團隊。論述了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意義:有利于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提高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水平;推動校園意識形態(tài)文化建設。
【關鍵詞】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實踐意義;課程建設
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各類學習性社團日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學習社團的相關活動,學生可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拓展課程理論知識,應用技能解決實踐中的問題,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達至學以致用。就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而言,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顯得尤為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所指出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要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馬克思主義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發(fā)揮應有作用?!盵1]
鑒于新時代大學生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與傳播的重要性,課題組以“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建設”為基礎,在社團實踐中借助合作學習教學法,分析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進階改革,進而總結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建設的經驗、不足與制約因素意義重大。
一、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實踐步驟
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中進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需要循序漸進,參與師生應圍繞相關社團實踐工作同步開展對應性研究,及時解決建設中的問題。
1、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建設現(xiàn)狀調研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在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屬于新鮮事物,因此,相關社團學習活動如何組織實踐需要借鑒已有的經驗。通過期刊文獻、實地調研等方法了解、分析其它院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類社團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總結相關優(yōu)化對策,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另外,基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現(xiàn)有的師生規(guī)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持續(xù)發(fā)展也需要關注。圍繞社團建設,應分析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與思想政治類課程教學改革、課程建設的關系,思考成員的吸納發(fā)展、活動組織等問題,進而提出優(yōu)化方案。
2、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主要學習內容”
馬克主義理論成果博大精深,僅原著部分就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著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系列理論成果。哪些成果適合大學生自主學習?哪些成果和當代社會時政緊密結合,便于學以致用?哪些內容可以借助相關課程平臺進行討論、交流傳播?……系列相關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深入總結分析。
3、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學習方法
大學生以社團的方式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應不同于一般性的課程學習,也不是為了應試和完成心得,這種方式涉及主體興趣、精力投入、價值認同等多重因素。以社團方式開展學習活動要考慮學習時間、學習交流的頻率與平臺、深入研究、成果展示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會涉及研讀經典著作、分組研討、網上交流、課程嵌入式講座、社會實踐體驗等多種方法。因此,對于各種學習方法的比較研究很有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更好地促進社團活動。
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保障條件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網絡課程體系及宣傳平臺
在信息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建設與發(fā)展應積極利用網絡尤其是網絡課程平臺,探索課程互聯(lián)網+社團建設,在交流、宣傳等不同層面取得突破。在此層面,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職務犯罪概論》等課程已經陸續(xù)開辟了線上學習討論平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班級也都有自己的班級群,個性化的網絡課程空間有助于不同年級、班級的學生有側重地開展相關學習討論。
在網絡宣傳層面,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公共微信群“團小政”作為擴大宣傳的補充平臺加以利用。目前,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小政”微信公眾號以發(fā)布學院的活動和會議為主,功能主要為傳達學院工作最新動態(tài)及相關事宜。它有時候也會發(fā)一些社會熱點、有意義的原創(chuàng)文章等同學感興趣的內容,從而達到宣傳馬克主義學院工作、傳播正能量的作用。據(jù)此特征,在未來條件成熟后,可以將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階段性成果、心得在群中發(fā)布,以擴大影響力。
2、學院提供社團建設的客觀條件
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非常注重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不斷探索各類教學改革實踐與第二課堂創(chuàng)新。在“產出為導向”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下,學院已經將“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作為院級社團立項,初確定了一些參與的同學。另外,馬克思主義學院加大了思想政治類課程教學改革、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項目的投入。學院已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電腦、掃描儀等硬件設施,為社團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基礎的物質保障和經費保障。當然,為了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學院還應從制度安排、場地協(xié)調、尤其是師生經費激勵、保障上積極支持該項目,為社團活動提供更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2]
3、形成課程建設和社團發(fā)展的指導團隊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的發(fā)展同樣離不開教師及專家團隊的輔導。為此,馬克思主義學院應不斷充實、拓展相關指導團隊??晒┙M織的指導團隊教師的年齡、職稱結構基本合理,包括了學院不同種類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中從事教學的任課教師,學科結構多樣,經驗互補,能夠將社團的指導及相關研究活動推向深入。這些教師已經承擔了馬克思主義原著、原理、發(fā)展史等各種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類課程。主要參與成員主持過國家、省、市社科基金項目,省級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校級教改課題數(shù)項;完成或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職務犯罪概論》、《監(jiān)察法》等課程建設數(shù)項,主編過多部教材,多次獲得省級、校級教學大賽與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獎。教改科研方面,已發(fā)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類課程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探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高校思政課堂研究》、《中央權威網站宣傳習近平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現(xiàn)狀研究》等多篇相關的教改論文。有豐富的理論經驗和實踐經驗。還有的教師擅長教育管理,擔任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的教學管理工作,既是研究者又是組織實踐者。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的實踐意義
1、有利于推進教學改革及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
西安文理學院思想政治專業(yè)的部分學生存在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就業(yè)競爭力不夠等問題。據(jù)此,通過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的建設,可以將“合作學習”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更好地應用到各類思想政治類課程中。而且,按照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2018—2019版)》“產出導向”的畢業(yè)要求,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型社團的建設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的進階發(fā)展。 開展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建設及相關研究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教育情懷、學科素養(yǎng)、教學能力、學會反思、溝通合作”等能力,也有利于探索以上“人才培養(yǎng)的功能目標”如何滲透到各類思想政治專業(yè)課程中,從而改進馬克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整體功能,不斷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工作。
2、有利于提高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水平及綜合能力
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較多采用被動的“灌輸”教學,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弱,馬克思主義學習類社團有利于彌補其中的不足。通過社團的學習活動,能夠拓展學生課外學習的“場域”,拓寬學生認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野與渠道;探索“專業(yè)知識+社團活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變被動為主動,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思想與現(xiàn)實問題。在社團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會通過理論學習、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素質拓展訓練等環(huán)節(jié),推進教育與自我教育,全面發(fā)展應用型人才素質。
3、有利于優(yōu)化高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推動校園意識形態(tài)文化建設
大學生馬克主義學習型社團建設不僅有利于改善教學效果與學生學風,對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亦有很大的幫助。高校馬克思主義學習社團的功能具有開放性,隨著社團經驗的積累、參加成員的增加、相關學習傳播活動的有效開展,大學生“學馬用馬”的習慣將逐步實現(xiàn)跨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黨課—→課外)、跨群體(黨員—→積極分子—→普通學生)、跨專業(yè)(思想政治專業(yè)—→其他專業(yè)),從而在高校中形成“學馬用馬”的習慣氛圍,推進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抓住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N].人民日報,2018-05-03(1).
[2] 王傳利.高校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社團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建議[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21.
【作者簡介】
范雪峰(1979—)男,陜西西安人,法學碩士,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傳播研究.
彭雪君(1989—)女,湖北恩施人,碩士,西安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教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