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潔
(綿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英語在日常運用中被普遍認為是一個交流工具,旅游英語尤其如此,在涉及國際旅游活動中更能夠體現其價值。《旅游英語》的編寫既是根據旅游活動交流需求和經驗中來也是為了服務于未來的旅游實踐。
《旅游英語》課程的設置是國際化的表現之一,在國際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大量的國際友人涌入想要一窺神秘的東方古國,催生了對專業(yè)的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去也促進了旅游英語的專項需求。其課程內容也正是人們日常生活旅游中所面對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如旅游之前的咨詢,旅游中的酒店預訂、入住,參觀游覽,購物,投訴等等。由于涉及的范圍廣,同外國游客的接觸面大,對學生們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就更加嚴格,除了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還需要深入了解各個國家不同的文化習俗,以及培養(yǎng)在面對不同場景下處理常規(guī)和應急事件的能力。
在國際交流還遠不及如今頻繁的時候國內導游就通過長時間同外國游客打交道的過程中總結出了旅游英語常用詞匯、句型、場景等。比如在外國游客詢問有關登記的疑問時可能會用到的“Excuse me,where can I find the boarding gate?”(打擾一下,請問登機口在哪里?)”It’s over there, behind the door.” (在那扇門背后。)“Excuse me, will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I can get the boarding pass for flight …”(打擾一下,請問航班XXX在哪換登機牌?)”Where can I get my luggage?”(請問我去哪里拿行李?)
再比如游客接到后根據要求預訂酒店會用到的”I ‘d like to book a double room for five nights from Tuesday to Sunday.”(我想要訂一間雙人房從周二到周日總共5晚。)”And I would like to have a morning call at 7:30 in the morning.”(我還想要早上7:30的電話叫醒服務。)”Please, I ‘d like to order room service.”(你好,我想要食物送到客房的服務。)”I would like a room with a nice view.”(我想要一間風景好的房間。)”When does the dining room open?”(請問餐廳幾點鐘開始營業(yè)?)
除此之外,由于文化的差異,看似所有旅游中都會遇到的事件在面對不同對象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動,外國游客特別是歐美人的文化理念,對朋友的定義,生活習慣等等同我們都不一樣,因此在面對不同游客之前認真研習他們的風俗習慣極為重要。
《旅游英語》課程的設置是需求的產物,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應用于實踐,只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夠進一步鞏固所學習的書本知識,發(fā)現自己的薄弱項同時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實踐應用能力。明代大哲學家大教育家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就深刻的揭示了實踐的重要性。
同樣以上述場景為例,比如在游客登機時主動為游客奉上相關的信息“The boarding gate is over there, and you can get your boarding pass.”(登機口在那兒,在那里你可以換登機牌。)”You can get your baggage at the service center.”(你可以在服務中心領取你的行李。)”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the tourist information.”(如您有任何疑問,無需猶豫請立即聯系旅游咨詢中心)。
再比如在酒店的預訂交涉中經常會應用的”Would you like a double room or a single room?”(你想要預訂一間雙人房還是單人房?)”How much you’d like to pay for your room?”(預訂房間你的預期費用是多少?)”Would you like an extra bed?”(你想要多加一張床么?)”Your booking is confirmed.”(你的房間已經預訂成功。)”The hotel has a bus service to and from the airport.”(酒店有巴士進行機場接送服務。)
只有將書本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才能夠不但檢驗對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夠對所學內容進行補充,更新,使書本知識不至于因時間的累積而與現實脫節(jié)。
由于實踐人們根據經驗總結出了旅游英語的常規(guī)知識如常用旅游英語單詞,常用旅游英語句型,常用旅游英語場景等,人們根據這些內容進行學習可以應對基本的旅游事宜,比如接待外國游客,招待國外友人,出國旅游等。但同時由于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的出行方式、交通工具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就需要在實踐中去體驗去了解進而豐富所學內容。如人們的常用出行方式基本是飛機、火車和輪船等,近些年由于鐵路運輸的迅猛發(fā)展,從普快、特快到動車再到高鐵,人們不僅感受到了火車“飛一般”的速度,同時也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幾年前人們還不曾想到可以坐火車去香港。再比如飛機,這幾年科技的發(fā)展使得飛機不僅速度、平穩(wěn)度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也增加了機場的設置,前幾年人們還只能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飛國外,如今武漢、成都等城市也能夠直接坐上直達國外的飛機。輪船亦然,以前輪船更多的是作為出行和貨物運輸的一種手段,如今輪船旅游也是人們休閑的一大方式。這些現實中產生的新的情況必然要求我們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們的旅游英語教學內容,同時這些經過更新的教學內容又將進一步為我們的現實應用提供指導。這樣一門從實踐中得來的又服務于實踐同時又被實踐豐富的學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正實現了完美的閉環(huán)。
作為從事旅游英語教學的教育工作者,自己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以及實際生活中就充分感受到了運用才是旅游英語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旅游英語更關注的是同國外人士進行溝通的各種活動,比如校內的涉外活動,再比如國外的旅游行動,這些都要求我們能夠順暢地同外籍友人進行交流,并能夠在熟悉他國風俗人情的情況下恰當處理各種狀況,并滿足自己以及他人的需求。因為有了對旅游英語運用價值的切身感受,自己在平時的《旅游英語》課堂教學中會嚴格要求學生在扎實掌握書本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實踐活動。比如在學習酒店預訂這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們在事先預習書本知識之后給出一個場景讓他們在網絡上盡量獨立自主完成酒店客房的預訂,在預訂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書本上無法涉獵的狀況比如語言上可能會遇到在課堂教學中很少涉及的美式俚語;比如生活習慣上如何處理中西方差異,這些實踐過程一方面是對學生書本知識的檢驗,另一方面更是豐富了學生的旅游認知。不止于此,酒店客房的預訂同時還會涉及機場接送,出行方式,為自己以及他人制作旅游計劃,書寫電子郵件或電話溝通等各個方面,通過一次具體的實戰(zhàn)演練讓學生們將這方面的課堂所學知識的價值最大化,從而真正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學識。
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們會被布置相應的模擬旅游實踐任務,比如想象自己在假期出國旅行,那么在出游之前就要制作詳盡的旅游方案,旅游方案的制作要根據假期的長短,季節(jié),費用,身體狀況等作為前提;再比如給出一個固定的旅游場景讓學生們根據自身情況給出方案。從而最終將學生們所學習的旅游英語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中的實際運用,以期拓展《旅游英語》課本知識,發(fā)展學生能力,最終體現學習這門課程的真正價值。
總之,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幫助不同國家之間交流的語言工具,旅游英語更是這個語言工具服務于不同場合下的具體表現。英語本身就是一門不斷發(fā)展變化的語言,經過時間的推移詞匯不斷地增加,語法不斷地簡化,外延不斷地擴充,如不斷出現的外來詞匯”Tofu”,”Kong Fu”,”Sakura”,再比如前段時間引發(fā)國民討論的洋涇濱英語”long time no see”加入詞典,正式“合法化”。旅游英語作為一門同人打交道的專門分支,更是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其中不僅包括語言方面還包括人們的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科技的進步等等。為了跟上或者是契合這種變化,只有著眼于運用,同時這也是《旅游英語》這門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