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發(fā)乾 (甘肅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語文教學專家孫志指出,求異思維作為一種典型的教育模式,符合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多角度開辟語文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推動現代語文教學發(fā)展。
求異思維在現代語文教育領域,并沒有給出確切的定義,與傳統思維模式存在著差異性,它迥異于傳統思維模式的特點在于:在求異思維教學中必須超越傳統的思維藩籬,從不同角度和領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求異思維模式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思維模式,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內在軸心。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除了強調差異性外,還包含別的內容。求異思維作為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顛覆傳統的思維理念,突破常規(guī)思維的局限,立足于不同的思維視角,尋找更加接近真相的答案。
迄今為止,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求異思維模式的應用并不普遍,多數課堂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統一標準答案的授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直接導致人思維方式的僵化和固定,嚴重扼殺了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由此導致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難以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真正實施。如在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活動中,為了應付考試,通常將高考試題的講解作為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上對詩詞的釋義和拆分進行解析,或讓學生死記硬背詩詞內容,便于考試的時候直接套用,忽略了詩詞寫作背景、詩詞意蘊、詩詞思想等深層次內容,這種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逐漸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思維能力逐漸減弱,學習效率低下。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多數教師都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提問的時候,總是采用固定模式,希望學生回答出標準答案,這種方法直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標準化,無法從根本上構建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抹殺了學生多向思維的發(fā)展。語文課堂并不是為了考試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同時也不是簡單的知識輸入和輸出過程,這種課堂模式并不能達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效果,無法把求異思維落實到教學中。求異思維必須建立在學生是課堂主體地位上,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自我發(fā)現,并且在學習實踐中主動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求異思維教學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所在。
在求異思維教學過程中,教師僅起到指導者的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關鍵。如在《詩經》兩首的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講授方式,通過多種渠道拓寬知識面,引導學生認識《詩經》的來源、形制、成型過程,了解《氓》《采薇》的時代背景和主題思想,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資料等途徑搜集關于這兩首詩歌的有關內容,并把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觀點在課堂上陳述,拓寬學生的視野和認知能力,使學生充分主導課堂,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補充、矯正,為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做積極貢獻。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創(chuàng)建有效的語文情景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求異思維進行引導。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教師在深入講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拓寬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人物形象和思想內涵。播放新舊版電視劇《紅樓夢》,使學生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針對人物形象做出分析,之后根據相關劇情讓學生角色扮演。最后師生集體討論《紅樓夢》中的角色形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學實踐表明,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發(fā)散性思維理解課文思想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有助于促進學生提高學習動機,實現思維能力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學生發(fā)展基礎。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通過求異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