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亞(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A學院)
教師心理狀況是衡量教師基本素質的重要指標,是其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既要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更應該具備健康的心靈和健全的人格。教師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其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影響自已的工作成就和生活幸福,而且對促進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發(fā)展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方面通過研究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自身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與甄別不良心理現(xiàn)象,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幫助他們樹立自覺維護身心健康的意識。另一方面通過研究能夠為學校管理部門提供信息,營造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很多時候我們都比較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卻往往忽略了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對高職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師群體的所思、所想、所需,這就為學校相關管理部門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1 SCL—90量表。采用SCL—90量表對高職院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評。這是當前研究心理健康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自評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5級評分制,包括抑郁(共13項)、軀體化(共12項)、人際關系敏感(共9項)、焦慮(共10項)、強迫(共10項)、恐怖(共7項)、敵對(共6項)、神經(jīng)?。ü?0項)、偏執(zhí)(共6項)、其他(共7項)10項因子。10項因子中任一因子分值超過2分,說明存在輕度心理障礙。
2 自制量表。為了增加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本人還參閱文獻,結合高職高專教師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套15道題的調查問卷,主要目的是為分析導致教師心理疾病的原因。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學校發(fā)展前景;人際關系;教育對象;學歷提升;工作強度;職稱評定;家庭負擔;軀體癥狀等。
研究對象主要是從寧波五所高職院校教師中抽取200名教師,這些研究對象從層次上有正式教師、同工同酬教師、外聘教師;從年齡上有青年、中年和老年教師。發(fā)出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78份。
總體來看:高職教師的心理問題令人擔憂。在軀體化、敵對、焦慮、偏執(zhí)以及抑郁因子的得分都較高。
1 從性別來看:男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教師
女教師在中度和重度以上癥狀的比例為9.4%,男教師為4.2%。這與女教師的家庭責任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等因素有關。女老師一方面要教學,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和提升學歷,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家庭,如生育、撫養(yǎng)子女等,當兩者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就會導致女教師心理壓力增大,從而影響心理健康。
2 從教師身份來看:外聘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突出
通過對不同性質教師的比較研究可以看出,異常率最高的是外聘教師,達到24.7%;正式教師為6.7%。外聘教師因為編制的問題認為自己不是正式員工而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另外外聘教師雖然干著同樣的工作但收入?yún)s遠遠低于正式員工,也極易造成內心的不平衡。
3 從年齡層次來看:中、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較顯著
對不同年齡層次老師進行比較研究可以看出,異常率最高的是31~40歲年齡組的老師,達到15.6%;剩下依次為41歲以上年齡組為6.8%,30歲以下年齡組為3.5%。經(jīng)分析,31~40歲年齡組的教師大多是學校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自我期望和社會期望較高,除繁重的教學任務外,還要承擔科研、行政職務等工作。同時他們的孩子也還較小,家庭負擔重,加之青年教師對自我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不擅長,所以容易出現(xiàn)較多的心理問題。
1 工作壓力
高職院校教師肩負著為我國社會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的使命。因此,他們不僅要完成理論教學,科研任務,還要進行技能培養(yǎng)。而且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shù)都有了較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但高校師資發(fā)展滯緩,導致教師工作量加大,許多教師每周課時都達到了18~22節(jié),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和長年勞累使得教師體質每況愈下,另外,社會、家長和大學生對教師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高職學生的自律性較差,教師特別是輔導員要像“保姆”一樣管束著他們,因此承擔著很大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難免產(chǎn)生失眠、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
2 職業(yè)倦怠
高職院校教師的社會地位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要低,而高職的學生大多是高考失敗、平常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部分家長和學生對高職院校都有嚴重的偏見,都覺得進高職讀書是無可奈何,所以來學校后很多學生都抱著得過且過,自暴自棄,無所謂的想法。這就給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導致部分高職教師情緒低落,覺得高職學生難教,再教也不會成大器,工作缺乏動力。
3 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基礎。由于高校環(huán)境的特殊性,教師的生活圈子小,社交范圍狹窄;同時教師的工作方式具有相對獨立性,同事之間的接觸交流較少。另外作為高級知識分子,高校教師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對自我期望高,在教師之間容易產(chǎn)生嫉妒、自以為是、蔑視等不良心理。面對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如果老師沒有處理妥當心情必然壓抑,這不僅影響工作,而且不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4 職業(yè)發(fā)展
高職院校教師的學歷一般為碩士層次。為了適應高校發(fā)展的需要和自身的長遠發(fā)展,許多教師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歷。學歷提升的壓力是高職教師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來源。另外教師的職稱評定也是引起高職院校教師心理問題的又一原因。論文、科研課題、指導學生競賽、創(chuàng)新等一個個評職稱的門檻,給本已經(jīng)被過重教學任務壓得喘不過氣的教師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5 自身因素
面對同樣的處境和環(huán)境,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教師能調整心態(tài),從容地面對壓力,而有的教師則采取了逃避,或壓抑自己的方式,這些不良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會直接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另外,大部分教師都有知識分子的清高,自尊心極強,在自我要求嚴格的同時,也希望人人都尊重自己,不允許自己有過錯,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有過錯。久而久之,這些不良的個性特征就給教師的心理健康帶來不良的后果。
1 加大宣傳力度,注意自我調節(jié)
加大宣傳力度,在社會上形成“尊師重教”的輿論氛圍,逐漸改變大眾輕視高職教育的落后觀念,改變社會、家庭和學生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同時高職高專教師自身也要加強修養(yǎng),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社會和人生。學會悅納學生,面對素質相對低的學生,要相信大多數(shù)學生是可以教好的,要用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學生,注意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幫助他們樹立起立志成才的信心。
2 成立教師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機構
學校和社會應設立專門的教師心理咨詢機構和場所,配備接受過心理學專業(yè)訓練的人員,為緩解教師心理壓力提供幫助,為老師提供形式多樣的心理咨詢服務。學校還應當定期邀請心理學專家來開展有關心理知識的講座,傳授心理調適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教師的心理自我調適能力。
3 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學校管理部門要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為教師提供一個開放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師活動,增加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的機會。而高校教師自身也要有所改變:一方面要學會辯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另一方面要進行有效的溝通。溝通能促進雙方互相了解,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從而不斷改善、優(yōu)化與他人的關系。
4 有序實施再學習工程
社會的信息化,使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學校應對教師實施有序的再學習工程。一方面通過再學習可以不斷增加和充實教師的知識儲備,知識必須常備常新,才能適應日益開放的世界,才能不斷改進和提高高職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技能;另一方面再學習工程也為高職教師提供了身心調節(jié)的機會,知識、技能的充足可以帶來精神上的自信。
綜上所述,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是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高校要培養(yǎng)出健康向上的學生,高校教師首先必須自己擁有健康的心態(tài)。唯有如此,學生的心理素質才能得以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才能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