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英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在教育中融入“立德樹人”的理念已經成為了很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貫徹是黨和國家對于教育的新要求,因此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斷的更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本文對此展開分析,叢立德樹人教育的意義和內容出發(fā),分析了如何進行教育方式的嘗試,希望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效率提升和立德樹人思想灌輸效果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歷史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070-02
一、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意義及其內涵
立德樹人如何灌輸到教育當中,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立德樹人教育,下面展開分析:
課程目標是課程研究的總體要求,反映了國家和社會課程的教育目標和基本要求。當代中國的基礎教育課程目標有兩個重大變化:
一是有“雙基教學”向“三維目標”的轉變;
二是從“三維目標”轉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
所謂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以學科知識和技能為基礎,整合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必要的品格和滿足特定實際需要的關鍵能力。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研究該學科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歷史學科的正確價值觀念。價值觀是基于一個人的思維感的感知,理解,判斷或選擇。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歷史觀和價值觀。高中歷史教育必須為新時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歷史學科的必備品格。高中歷史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三個方面:政治思想,道德人格和歷史人物。
在政治意識形態(tài)方面,我們必須認識偉大的祖國,認同中國宗族,承認中國文化,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道德人格中,學生必須學習做事的道德原則并改善他們的個性。
在品格的歷史中,有追求真理,連續(xù)性和批判性思維的精神。
在目前的社會發(fā)展當中,各種精英人才匯聚一堂,社會上缺乏的也不再是一些高學歷的人了。這個社會更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只有你具備了適應這個社會的要求,你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成為一個能夠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而研究顯示,在很多的學校當中,擁有優(yōu)秀成績的學生,他們的人品卻往往受到同學們的質疑,學校給予了學生知識,但卻沒有教會他們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一個能夠為社會做奉獻的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學習成績優(yōu)秀已經不足以成為一個人的優(yōu)勢了,它也不再是評判一個人好壞的標準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而這種德才兼?zhèn)涞娜耍粌H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樹立一個好的企業(yè)風氣,樹立企業(yè)的良好形象,維持一個良好的企業(yè)制度,在企業(yè)中,擁有這樣一個人才,是企業(yè)的福分,也是一個企業(yè)成功的助力器。并且隨著國家各項制度的推進,教育制度中對于以德樹人是非常重視的,我們應該積極的配合國家制度的調整,制定出適應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計劃,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
二、歷史學科進行立德樹人所需的元素
立德樹人是一種思想的深入,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種引導教學的思路,2017年版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將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分為五個方面:歷史唯物主義,時空觀念,歷史證據,歷史解釋,故鄉(xiāng)情懷。
核心素養(yǎng)與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關系:這是評論與核心素養(yǎng)描述之間的關系。核心素養(yǎng)的五個方面是濃縮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學生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方法和目標。通過對核心素養(yǎng)五個方面的培養(yǎng),最終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必要的品格和關鍵能力。
1.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的客觀基礎和發(fā)展規(guī)律。人類對歷史的理解從表面到內部都在加深。歷史唯物主義使歷史成為一門科學。
課程要求是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理解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歷史觀;能夠正確理解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它可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來研究和探索歷史,把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指導思想。首先,通過歷史課程,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在理解水平上的要求,能夠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二是將歷史唯物主義的水平運用到歷史的研究和探索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指導思想。
2.時空觀念
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是在特定時間連接和空間連接中觀察和分析事物的方式。任何歷史事物都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發(fā)生,并且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能準確理解歷史。
課程要求是要知道特定的歷史事件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關聯(lián);了解劃分歷史時空的各種方法,并能夠用這些方法來描述過去;能夠根據時間和空間要素構建歷史時間,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之間的歷史相互關系;能夠在不同的時間框架內合理地解釋歷史;當您了解現實社會時,您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檢查理解的對象。
3.史料實證
歷史證據是指對所獲得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并利用可靠的歷史資料來嘗試重現歷史態(tài)度和方法。歷史進程是不可逆轉的,理解的歷史只能通過現有的歷史資料傳遞。要形成對歷史的正確客觀認識,必須重視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非捏造真相。
課程標準的要求是要了解歷史資料是歷史認識的橋梁,了解各種歷史資料,掌握歷史資料的收集方式和方法;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和歷史資料作者的認識,可以判斷歷史資料的真實性和價值,在此過程中實現實證精神,能夠從歷史資料中獲取有效信息,作為歷史敘事的可靠證據,并提出自己的歷史認識;能夠以實證精神對待歷史與現實問題。
4.歷史解釋
歷史解釋是指基于歷史數據的歷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的態(tài)度,能力和方法。所有歷史敘事都基本上是對歷史的解釋,甚至基本事實的陳述都包含主持人的主觀知識。人們以許多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釋過去。它不僅應該被描述,而且還揭示其外觀背后的深層因果關系。通過對歷史的詮釋,它不斷接近歷史真相。
課程標準的要求是區(qū)分歷史事實和歷史敘事中的解釋,要知道對同一歷史事物有不同的解釋,能夠區(qū)分和重視各種歷史解釋;能夠客觀地討論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并以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認識到歷史解釋的重要性,學會從歷史表征中發(fā)現問題,并解釋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夠客觀地判斷真實社會生活中的問題。
三,高中歷史學科立德樹人核心素養(yǎng)總結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如何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是當下值得思考的問題,核心素養(yǎng)的三個維度目標:正確的價值觀,基本特征,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yǎng)的五個方面:歷史唯物主義,時空觀念,歷史證據,歷史解釋,家鄉(xiāng)感情;
四級核心素養(yǎng)和學術素質;夯實知識基礎。
學校和教師應該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他們形成一個好的思想意識,促進學生對于歷史科目的進一步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歷史唯物主義,時空觀念,歷史證據,歷史解釋和家鄉(xiāng)情感要有充分的自我思考和自我理解,配演自己對于歷史知識點的歸案總結,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起對基礎知識的重視,不能產生自傲的心理,覺得自己平時跟得上老師的節(jié)奏,就忽略自己對于課堂知識點的鞏固,忽略對于基礎知識的儲備。
參考文獻:
[1]樹立中西文化意識提高英語教學效率.2017
[2]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導向把握科學育人基本規(guī)律.2013
[3]恪守職業(yè)道德樹立新聞工作者新形象.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