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傳述
摘要:古詩詞教學歷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教學實踐為依據,大膽地探究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教學方法,從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詩人及背景、誦讀領悟、品味語言、品析名句、感悟主旨幾方面來觸動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生的審美體驗。
關鍵詞:高中古詩詞;新課程;教學方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盵1]然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一些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有時經過教師過于直白的分析講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韻。[2]學生缺乏對詩歌的感性認識,只得用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甚至有學生對古典詩詞采取拒絕的態(tài)度[3]。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引導學生去學習呢?以下幾點是我在實際教學中摸索出的一些粗淺見解。
一、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激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好古詩詞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必須根據古詩詞的內容需要,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等[4]。
1.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如教學李白的《贈汪倫》時,可先講述汪倫用計誠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故事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文學離不開生活,所以詩歌也必須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來體會。如以前學過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根據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可以設計導語假設學生自己身在外地會有什么感覺。這樣學生就充滿了好奇,隨教師一起融入詞中。
3.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
可以抓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的心理,讓學生在課前排演情景劇??梢宰寣W生排太守帶隨從出去打獵及歸來的情景。
4.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
利用音樂使學生進入詩詞情境。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意境清遠,筆調深婉,引用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長久》。
5.創(chuàng)設競賽情境
利用孩子渴望表現自己的心理,在講一些詩的時候我讓學生說一說關于描繪春天的古詩詞,同學們爭先恐后的準確地回答完后意興正濃,很快進入了教學。
6.創(chuàng)設娛樂情境
采用一些娛樂形式可以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如運用猜謎語的形式,如“汩”(打一句唐詩),謎底是“東邊日出西邊雨”。
二、了解詩人,感受背景
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歷、思想感情的外現。可以說,充分了解詩歌寫作時的歷史背景,是進入詩歌意境的前提和鑰匙。如教學杜牧《泊秦誰》,先有感情地介紹時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時代,當時唐朝已呈衰落跡象,風雨飄搖,然而當朝的達官貴人卻不顧國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杜牧是一個有正義感和遠見的詩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這個場面后,感到非常悲憤。
三、誦讀成韻,領悟感情
教師在教古詩時,放手讓學生誦讀,從整體上去感知古詩文的音樂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步入詩的意境,通過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朗讀,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強烈真摯的情感。古詩朗讀要講究節(jié)奏,韻腳要讀得響亮而稍長,朗讀還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調,如壯志難酬、蒼涼悲愴的《漁家傲》,委婉含蓄、纏綿緋惻的情詩《無題》。
四、品味語言,整體感知
詩歌講究“煉字”,講授詩歌要注重品味語言,賞析詩句,整體把握。如“山光悅鳥性,譚影空人心”,不說山光使詩人心情寧靜愉悅,而寫山光使飛鳥怡然自樂,這就是含蓄不露,這就是詩味。鳥的怡然自樂,正是詩人淡泊寧靜的反映。品讀中要防止對字詞作繁瑣分析講解,而忽略品味賞析、整體把握的做法。在教學中,很多教師把古詩等同古文,進行逐字逐句的解釋,甚至翻譯成文,這不僅破壞了詩歌的音樂美和建筑美,也破壞了審美者在審美時的主觀體驗的意境美和韻律美。到頭來,一首內容和形式俱佳的詩歌杰作讓學生只收獲了幾句干巴巴的片言只語。
五、品析名句,豐富積累
品析名句可以加強對古詩詞意境的理解,甚至能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如學習王維《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因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爸薄弊挚此茰\顯平白,但卻是“著一字而盡得風流”,既準確地摹狀,又凸顯出無風的大漠空曠蒼涼之感,很見作者練字的功力。沙漠上沒有山巒樹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用一個“圓”字,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描寫,畫面開闊,意境雄渾,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色。
六、遷移拓展,感悟主旨
學習詩詞還要在實際生活中活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反饋。
1.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陽光明媚、暖風融融的情況時“吹面不寒楊柳風”要隨口詠出;吃荔枝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要在嘴邊;冬日清晨開窗,大地一片白茫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贊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報母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在作文中,要想有文采,有底蘊,一條捷徑就是滲透文化信息,“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借助他們的智慧火花來照亮你的文章。比如:“個性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翠竹;體貼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思念;財富是伊犁土地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遙遠的絕響”。
學以致用方能才思敏捷,才能獨具慧眼,高屋建瓴,才能領略語文的博大精深,才能大膽張揚個性,揮灑青春。
當然,古詩詞教學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語文教師應抓住古詩詞教學這一重要平臺,用全新的課程理念,靈活的教學方法,深厚的知識底蘊,力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相信我們教育界的同仁們,會通過古詩詞的教學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於愛萍.中學語文詩歌教學的缺失與審美回歸[D]. 南京師范大學,2004
[3]唐順發(fā).詩歌為何在學生中失寵.上海教育,2002(8)
[4]王正立.高中古詩詞情境教學探究[D].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