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帶一路”倡議下專門用途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

2018-12-21 12:32:32陳珊洪金濤
教育界·下旬 2018年8期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英語專業(yè)

陳珊 洪金濤

【摘要】文章對“一帶一路”特殊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進行了探索,結合專業(yè)特點,將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明確為“培養(yǎng)體育文化傳播者”,并根據服務性學習理論制訂了兩種課程。研究表明,參加服務性學習課程的學生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不僅可以學習語言,而且可以了解體育文化,從而理解體育本質。

【關鍵詞】“一帶一路”;專門用途英語;英語專業(yè)(體育英語方向);人才培養(yǎng)模式

【基金項目】上海市重點課程項目,上海體育學院教師發(fā)展中心研究項目,課題編號:JFYG1805, 第一作者,陳珊。

一、引言

體育作為文化范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民心相通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2017年5月14-15日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重點在文化、體育、衛(wèi)生領域要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推動務實項目。武漢大學教授、中國語情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趙世舉認為:“五通”的關鍵是要搭建人心聯(lián)通橋。如果人心不通,任何合作都會寸步難行。通過語言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和友誼,探尋不同國家在文化、利益方面的契合點,促進文化互鑒和彼此認同,夯實民意基礎,深植社會根基,可為經濟合作和政治對話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因此,語言文化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工程、先導工程和民心工程。但目前體育院校英語專業(yè)(體育英語方向)教學體系不夠完善,雙師型師資力量薄弱,體育語言類教材課程特色不明顯,與體育相關的語言類實踐機會不多。在這種現狀下,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不懂體育,體育英語特色不明顯,而國家“一帶一路”體育交流中迫切需要懂體育英語語言的專門用途人才。因此,體育學院體育英語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任務十分艱巨。本文將以上海體育學院英語專業(yè)(體育方向)為例,闡述英語專業(yè)對“一帶一路”特殊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

二、體育院校專門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存在的問題

英語專業(yè)(體育英語方向)第一次招生是從2002年成都體育學院開設這個專業(yè)開始,從2002年至今,已有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沈陽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河北體育學院、哈爾濱體育學院十幾所高校陸續(xù)開設了這個專業(yè)。截至2010年8月,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體育英語方向在讀學生共5000人左右。這個方向每年學生數量正在高速增長,但在這種高速發(fā)展下掩藏著危機。這個方向的建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培養(yǎng)目標不一,從而導致教學目標不一,課程設置中缺乏體育英語特色課,教學方法相對單一,雙師型師資缺乏,教材編寫混亂,教學評估不夠科學。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是“雙師型”人才的缺乏是目前體育院校英語專業(yè)發(fā)展的一個軟肋。98%的教師都是英語專業(yè)背景,學習過體育或者有過體育經歷的教師幾乎沒有。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影響學科發(fā)展,大部分院校只是簡單的“英語+體育”,缺乏統(tǒng)一的課程設置標準和教學培養(yǎng)特色。教材方面也還沒有形成專業(yè)特色體系——體育英語特色體系,難以形成本專業(yè)的特色教學,從而嚴重影響和制約了這個專業(yè)的長足發(fā)展。重教學輕實踐,在四年學習過程中,有些學校安排了見習,但大多數安排的見習次數只有一次,只有天津體育學院見習兩次。而且大多數教師也缺乏體育實踐經驗或者體育英語實踐經驗。這種現狀有悖于國家的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只能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學生缺乏實習、見習的鍛煉機會,畢業(yè)后到了工作崗位不能很快地適應工作要求,造成了極不好的影響??傊?,英語專業(yè)(體育英語方向)教學體系不夠完善,師資力量薄弱,教材課程特色不明顯,實踐機會不多。在這種問題下,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不懂體育,體育英語特色不明顯。而國家“一帶一路”體育交流中迫切需要體育英語比較好的專門用途人才。因此,體育學院體育英語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任務十分艱巨。

三、上體“服務性學習下的專門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

(一)服務性學習理論和研究

服務性學習(service-learning)的理念發(fā)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胺招詫W習”這個術語最早由羅伯特·西格蒙(Robert Sigmon)和威廉·拉姆西(William Ramsey)于1967在美國南部地區(qū)教育會議上提出(Olsen & Fuller,1998)。美國國內對服務性學習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就其核心來看,服務性學習是一種以服務為載體的經驗學習(房慧,2011)。學生或學員在學習和發(fā)展過程中,通過積極參與精心組織的活動,滿足社區(qū)的需要,同時提高學生的學業(yè)課程(郭彥麗,2011)。換言之,服務性學習是社區(qū)服務和學術知識目標、社區(qū)工作準備和有目的反思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學生參與服務性學習,直接或間接地將社區(qū)服務作為其學術課程的組成部分,了解和反思服務對象的環(huán)境,以進一步理解服務與學術課程的密切性(羅毅,2011)。

服務性學習與外語教學的結合源自社會對外言語交際能力的需要,認為人類交際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語言學習過程被視為個體社會化的一部分。服務性學習運用在英語教學中,由于服務性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習動機,增強學習者自信心,提供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效果(Hellebrandt & Varona, 1999;Hale, 2005;Whittig& Hale, 2007),還可以將學習與社區(qū)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達到雙贏的局面(Grassi, Hanley & Liston, 2004)。汪軍等(2016)總結出國內高校服務性學習與外語教學結合的案例有兩類,一類是探討理論層面上服務性學習如何與高校英語教學進行結合,并從理論方面提出研究設計方案。實踐教學研究方面的另一重要案例是蔡亮(2012)于2008年開始至2012年完成的“服務性英語學習”活動“用聲音敘述”研究,這是中國外語教學環(huán)境下一個典型的“服務型英語學習”案例研究。研究選取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113名二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以三種不同的教學模式與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該研究得出服務性英語學習的課程融合度與學習者的受益程度呈正相關。大量服務性學習與高校外語教學結合的案例說明,在英語為非母語的中國,服務性學習與中國英語教學的結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汪軍,羅麗文,謝林紅,2016)。但是由于中國的高校服務性學習研究和實踐起步晚,在實踐上還存在諸多不足:忽略服務性學習的個別環(huán)節(jié);評估和反思的焦點僅限于學生;評估手段單一,偏重定性分析;實踐由教師、院系等微觀層面開展為主,缺乏教育主管部門和體制的支持(王曉艷,鄒丹杰,伍霞,2014)。

(二)上體服務性學習下的專門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

1.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主要內容。根據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最好方式。因此,我們結合本專業(yè)的特點,將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明確為“培養(yǎng)體育文化傳播者”,并根據這個目標制訂了兩種課程:一是“講好文化傳播故事”的體育英語融合課程,課程以采訪中外人士為主要形式,以體育文化交流為采訪內容,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了解體育文化以及文化交流的方式,而且可以從聽、說、讀、寫、譯方面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體育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體育專門用途英語的綜合能力;二是“體育文化傳播”——體育英語實踐項目,通過成立體育類實踐平臺,針對外籍人士開設的中國傳統(tǒng)體育課程,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用英語表達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實踐了體育推廣能力。

(1)“講好文化傳播故事”的體育英語融合課程。運用服務性學習的理論,上海體育學院英語專業(yè)于2015年和2017年的6月底至7月中旬連續(xù)三年在小學期開展了服務性學習項目課程,形式是以采訪為主,三次的主題各不相同:2015年是以上海市體育局體育社會科學咨詢項目為基礎,主題是“外國人眼中的上海體育發(fā)展”,調查了34位外籍人士,針對上海建設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從城市體育設施、大眾體育項目等方面展開深度訪談;2016年是以“奧運會”為主題,采訪了15位中外體育人士,從體育文化交流經歷看“體育改變世界”的表現;2017年基于國家“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采訪了24位中外人士,外籍人士均來自“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從中國武術國際化傳播、國際足球教練引入、外籍球員引入、中國體育企業(yè)走出去等方面進行了深度訪談。采訪對象主要是外籍人士,要求學生用英語進行采訪,采訪過后要將采訪內容的語音材料轉換為文字,同時翻譯為中文,這對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三年的課程要求和設計都會根據課程目標進行調整(如表1)。

三年的服務性學習課程不僅通過真實的訪談任務讓學生了解了體育文化,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學習效能感,同時培養(yǎng)了雙師型教師。

(2)“體育文化傳播”——體育英語實踐項目。2015年7月13日,英語專業(yè)成立了“太極學堂”作為體育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英語專業(yè)的一個特色實踐項目,主要開展語言實踐與體育文化傳播活動,基于對外文化宣傳的主動性,針對在華外籍人士生活與工作特性以及青少年特點,發(fā)揮青年參與體育文化建設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積極地響應“走出去,迎進來”的觀念,在探索中形成以“專業(yè)課程為依托,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以服務社會為導向,以文化建設為內涵,以提升學生價值為宗旨”的文化育人理念,活動呈樹狀動態(tài)發(fā)展,青年學子通過文化學習和文化傳播實現了從文化自發(fā)向文化自覺的成長。

從2015年開始,我們先后針對在滬外籍人士開設了“怡太極”“愛太極”以及“和太極”的課程,英語專業(yè)教師和13級、14級和15級的部分學生,聯(lián)合武術專業(yè)教師以及研究生、太極養(yǎng)生專業(yè)的部分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了項目的教學、策劃工作。

2.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效果。我們在2017年上半年對兩年來的實施效果進行了研究,以上體2013級(四年級)和2014級(三年級)參與到服務性學習項目中的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其中2013級16人參與了采訪活動,2014級12人參與了采訪活動,共計28人(43.1%)參與了采訪活動。英語專業(yè)學生自我效能感調查問卷以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發(fā)放。2013級的16名參與者通過“問卷星”完成了線上的問卷填寫,2014級的12名參與者填寫了紙質版問卷。所有問卷數據最終導入Excel。每個參與者在2015年和2016年的服務學習項目活動進行過程中用日志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并在整個項目活動結束后寫下了總結報告。該文字材料將作為本研究進行定性分析的研究內容,研究結果如下。

(1)學生英語學習效能感提升。學習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學習領域內的表現。按照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學習自我效能感可界定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和進行具體學習活動的能力評估(史曉燕,2010)。學習自我效能感是學習成就的良好“預測器”,學習自我效能感與歸因、目標設置、學習興趣、考試焦慮和自我調節(jié)等重要變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根據我們的調查,參加服務性學習課程的同學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方面要高(如表2)。

首先可以看出,總體情況最高分為100分,最低分為41分,平均分為71.71分。其次,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整體均值為3.586。根據李克特5分量表,3被認為是中等水平。因此,結果表明,英語專業(y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整體情況高于中等水平。這表明英語專業(yè)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信心或相信自己有能力。再次,聽、說、讀、寫的自我效能感也都超過了中間水平,口語的均值為3.485,聽力的均值為3.667,閱讀的均值為3.660,寫作的均值為3.580。其中,聽力自我效能感的均值最高,第二是閱讀自我效能感,第三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第四寫作自我效能感,口語自我效能感的均值最低。這表明英語專業(yè)學生對英語聽力有信心,相信他們有能力聽懂英語。

(2)對學生體育文化理解的提升。論及體育專業(yè)人士,在采訪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語言,更可以了解體育文化,從而理解體育本質。一位學習者在日志中這樣敘述自己的所得:

陸陸續(xù)續(xù)弄了幾天,終于把一個半小時的音頻聽完了,稿子整理好了。越到最后,收獲不少。最后一個問題是:“你認為體育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嗎?”這位外國友人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他認為體育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他說了三個觀點:第一,唯有體育賽事才會令人們同時圍在電視機前面;第二,體育賽事并不是雙方的真正對決,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更多的是友誼第一;第三,體育不分國界,沒有種族歧視。聽到這些回答時,我想體育真的可以改變世界,因為就像陳老師說的:“改變世界的前提是改變人,而體育恰恰是能夠改變人的。它讓人們沒有隔閡,沒有歧視,快快樂樂地一起玩耍,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奮斗著。”(李彩賢,2016年7月12日)

學生也會根據任務的要求對自己的采訪中關于體育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這幾天,我們深入了解了采訪主題:世界青年說之一帶一路體育文化之行。我覺得采訪重點在于了解他們對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在體育方面應該如何進行交流和共同發(fā)展,從而了解一帶一路如何影響中國的體育文化與其他國家體育文化之間的交流,從他們的個人角度了解他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以及他們正在做什么有利于體育文化交融的事情。(李劍文,2017年7月15日)

(3)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體育專門用途英語教師首先應該是合格的語言教師,不僅具有較高的語言技能,還要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同時,體育專門用途英語教師也是體育專業(yè)教師,不僅對體育文化了解,而且對體育業(yè)務知識比較熟悉,還能掌握體育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其次,體育專門用途英語教師還應具備課程設計能力,并且是學生的合作伙伴。這類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選擇教學材料中,要以“真實性”和“以學生為中心”為指導原則。體育專門用途英語教師不只是體育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具有較強創(chuàng)造能力的創(chuàng)造者,這充分體現了這類教師工作的專業(yè)性。服務性學習項目讓英語教師也要逐漸了解體育。在采訪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采訪問卷進行指導,這要求教師對不同體育項目的文化有所了解,例如武術、體育經濟、體育教育、足球等。有的時候,教師還要帶著學生一起去采訪,及時彌補學生在采訪中的遺漏地方,以保證采訪質量。有學生在日志中對教師在采訪提綱方面的幫助進行了點評:

我聯(lián)系了陳珊老師,陳老師把上一次Anisa的采訪稿發(fā)給了我。我仔細看了里面的問題,有的問題改一改換個方式可以再問一遍,比如說“體育可以令世界的范圍縮小,溝通你我”我再次問了她關于這句話的看法,這個問題很好,我又提出了一些關于體育文化交流的問題,詢問Anisa的看法和意見。特別是她在做志愿者教小孩子的時候,我認為這就是一種體育文化的交流,不管是將她心中的乒乓球理念傳授給中國的孩子們還是以后帶回非洲,對她家鄉(xiāng)孩子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是一顆等待發(fā)芽的種子。我的問題設計得還是有欠缺,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我擔心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也擔心有的問題Anisa說不出多少話,這樣這個問題就作廢了。老師說讓我們把設計好的問題發(fā)給老師修改,我心里稍微有點底了。老師改得很好,但是我說不出來好在哪里,就是感覺好了許多……現在的階段自己還無法修改問題,也看不出問題,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周天宇,2017年7月15日)

在準備采訪問題的時候,我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因為Jeneva Beairsto的身份是學生,所以她可能對文化交流這塊沒有太多的經驗。我想,我還是把問題立足于她自身的經歷,從一些小問題入手,而不直接和她討論一帶一路那些比較大的問題。老師建議我多問問Jeneva Beairsto加拿大的武術學習現狀,誰帶她入的門,她來中國前和來中國后對武術的看法有沒有改變。老師還建議我可以看看一本雜志《體育科研雜志》,可以參考前兩年同學去采訪羅德里格的文章。經過老師細心的指導和我的反復修改,我的采訪提綱終于完成了。(陳佳楊,2017年7月15日)

四、結語

目前,三年中服務性學習無論是在學生方面還是教師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首先,服務性學習課程解決了專門用途英語的體育英語課程脫離實際的問題,通過真實的采訪讓學生不僅了解了體育的本質,也讓他們通過項目學習了體育英語的準確表達。其次,由于采訪主題設計都是圍繞著文化傳播來進行,因此采訪的內容具有很好的文化傳播故事,不僅可以用作政府咨詢報告,也可以整理成冊作為很好的文化推廣案例進行傳播,例如:2015年的采訪項目“外國人眼中的上海體育發(fā)展”成果獲得上海市體育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實踐項目微視頻《外國人眼中的上海體育發(fā)展》和《太極學堂》獲得體育影像節(jié)的提名獎,2015年的采訪經過整理成書——《用聲音敘事:國際視角下的城市體育發(fā)展》,已在2018年正式出版,2016、2017年的采訪經過整理成書——《“一帶一路”體育談: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另外,在體育文化實踐項目中培養(yǎng)了學生體育英語綜合能力。在這些項目中,通過合作學習,我們在英語專業(yè)學生中培養(yǎng)了一批太極、抖空竹的學生;同時,學生在對外籍人士推廣項目的時候又提高了體育英語能力;另外,還和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將在2018年推出《怡太極》和《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抖空竹》的雙語教材,太極學堂和政府相關部門合作上海市教委社區(qū)教育重點實驗項目,英語專業(yè)學生申請了三項基于太極研究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最后,這種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體育ESP服務性學習模式對于培養(yǎng)懂英語既懂體育的ESP人才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路徑,同時這種模式也為專門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一種可復制的模式。

【參考文獻】

[1]Bandura 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 Freeman, 1997.

[2]Grassi, Elizabeth|Hanley, Daniel|Liston, Daniel.Service-Learn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004, 27(1):87-110.

[3]Hale A, Whittig E.Confidence to Contribute: Service-Learning in ESL[J].2007.

[4]Hellebrandt J E, Varona L T E.Construyendo Puentes (Building Bridges):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ervice-Learning in Spanish.AAHE's Series on Service-Learning in the Disciplines[J].Altruism, 1999:220.

[5]Pintrich, Paul R.|And Others.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J].College Students, 1991, 48109:76.

[6]Waterman A S, Council N Y L.Service-learning: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7, 69(5):585-588.

[7]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

[8]蔡亮.中國外語教學環(huán)境下的服務型英語學習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9]蔡綠妍.“服務性學習”對高職英語教育專業(yè)實踐教學的啟示[J].韶關學院學報,2016(01):169-173.

[10]房慧.美國高校服務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大理學院學報,2011(03):74-78.

[11]郭彥麗.美國服務性學習教育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2011(13):12-14.

[12]羅毅.基于“服務性學習”的英語師范生實踐教學研究[J].英語教師,2011(11):35-38,45.

[13]汪軍,羅麗文,謝林紅.服務性學習在國內高校外語教學中的案例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50):253-255.

[14]王朝莊,王在尚.教師自我效能感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5(17):75-76.

[15]王曉艷,鄒丹杰,伍霞.國內高校實施服務性學習的現狀與反思[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3):18-19.

猜你喜歡
專門用途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英語專業(yè)
構建“專門用途英語+大學生就業(yè)”新模式研究
護理英語課程需求分析與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亞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8:28:29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45:34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在理工科類ESP課程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8期)2016-04-05 09:00:54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英語專業(yè)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舟山市| 永福县| 定襄县| 莲花县| 克什克腾旗| 蛟河市| 隆林| 凭祥市| 娱乐| 区。| 宁波市| 高雄县| 昌图县| 谷城县| 科尔| 宝坻区| 东宁县| 大足县| 尼勒克县| 贺兰县| 巧家县| 阿克陶县| 波密县| 沐川县| 沂源县| 开原市| 吉隆县| 尤溪县| 木兰县| 航空| 东莞市| 营口市| 凌云县| 交口县| 泸溪县| 左权县| 安康市| 城市| 太保市| 长宁区|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