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吉美
摘要: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教學離開史料便成為無根之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教學法,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歷史積淀,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史學觀。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法的合理運用進行了分析闡述。
關鍵詞:史料;歷史教學;運用
引言:
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教學離開史料便缺少了靈魂。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教學法,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歷史積淀,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史學觀。歷史教師要在課堂中注重史料的合理運用,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歷史教學的質(zhì)量。
1 在初中歷史課程中合理運用史料的作用
1.1史料與歷史課本息息相關。史料指的是構成人類歷史的資料,記錄了人類發(fā)展的全程,史料經(jīng)過加工成為歷史課本,歷史課本與史料密切聯(lián)系。初中階段是學生了解和學習歷史的基礎階段,當前歷史資料非常繁多,但是能完全代替史料的資料依然匱乏,在加上史料的邏輯性非常嚴密,為后人甄別歷史提供了方便??梢哉f史料和歷史課本密切相關,史料作為歷史的基礎,能使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但史料不能代替初中歷史課本,進行單獨的史料教學。如果脫離課本完全的依賴史料,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效果。
1.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初中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史料都具有真實性,一般都有情節(jié)、人物,有一定的趣味性。當在歷史課堂穿插史料,學生會對某一感興趣的事件主動搜尋與之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歷史積淀,思考能力得到了鍛煉。比如講解大唐盛世時,可以增加武則天的有關史料,激發(fā)學生去了解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增加學習主動性。
1.3培養(yǎng)學生從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歷史史料是真實存在且不可更改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學會尊重歷史、接受歷史,學會從史料中去辯證的認識和看待問題,從中領悟和學習更多的歷史經(jīng)驗。比如學生可以從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歷史故事中吸取有價值的經(jīng)驗,為我所用,從而體現(xiàn)歷史史料的最大價值。
1.4鞏固知識,提高效率。歷史是傳承和延伸發(fā)展的,通過課外史料的學習,學生能更深刻的理解歷史,有助于課堂歷史知識的學習和記憶。比如學習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建立秦朝之后,生性殘暴、迫害無辜百姓,致使秦國很快滅國,就會自然地理解為何漢高祖劉邦治國深受百姓愛戴,建立盛世。正是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前朝之鑒,才更加勵精圖治、精心治國。
2 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現(xiàn)狀
2.1課程中利用的多少不當。大多歷史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知道引用史料,但在“用多少”“怎么用”上沒有進行精心的思考和設計。有的存在史料運用泛濫現(xiàn)象,比如有的為了多講知識選用大篇幅的史料,成為史料的堆砌,打破了教材間的不平衡,造成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使學生學習任務繁重。而有的教師往往只注重教材,課堂中史料應用不多,導致跟課本的輔助銜接不夠,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不深,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高。
2.2課堂中引用史料的方式不當。歷史教學過程中,引用史料拓展學生知識面是一個最好的途徑和方式,史料運用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大多教師目標意識不強,往往采取口述的方式,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形式單一,模式僵化,調(diào)動不起來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往往只是為了應付而學習。還有的在引用中,存在隨意運用的現(xiàn)象,運用的史料跟課本內(nèi)容毫無聯(lián)系,起不到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的作用,不僅浪費了時間,也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對知識理解偏向的誤區(qū)。
2.3史料運用脫離實際。史料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較為系統(tǒng)連續(xù)性的歷史積淀,形成科學的歷史觀。初中學生的閱歷不夠豐富,歷史視野不夠開闊,如果史料運用的不科學、不合理、不恰當,不僅學生難以有效理解,不能正確的指導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當前初中歷史教師運用史料,通常站在教師的立場去選擇和確定史料,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學情去選擇,再加上對學生如何運用史料、分析史料缺乏必要指導,學生對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強,影響了史料運用的效果。
3 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的有效對策
3.1提升史料運用針對性。史料的運用是一門藝術,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要增強目標意識,要加強史料的運用設計,增強針對性。歷史教師要注重從初中歷史教材中深挖教材史料,對教材史料資源進行充分挖掘的基礎上,根據(jù)教學大綱的需求,適度補充史料,增強教材史料資源運用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史料資源的利用效率,使學生的歷史視野不斷開闊。史料的鮮活使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2適時、適量運用史料。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不僅在內(nèi)容上要仔細斟酌,在課程引入時也要進行科學設計。要盡量貼近教學實際和歷史教材,避免大量史料的濫用帶來的弊端,要注意把握運用的時間和運用量,科學的把控史料與課文銜接的平衡“度”,史料運用要根據(jù)教材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便于加深學生理解和掌握。如果歷史課文本身趣味性較強,還隨意的增加相關史料,繁多的史料會給學生帶來壓力,反而造成負擔。
3.3科學指導,提高學生科學的史料分析能力。教師要注重對史料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認真研讀史料,科學把握史料的重要信息,學會有效整合信息,歸納總結(jié)重點,從而形成對史料分析辨別的能力,通過史料提升歷史學習的效果。
4 結(jié)語
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效果。但如果運用不當會適得其反。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史料的恰當運用,有效提升史料運用的針對性,優(yōu)化史料運用藝術,提升史料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效率和運用效果,提升學生史料分析能力和歷史綜合素質(zhì),切實起到輔助教學、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教師要在今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史料的運用,找到更科學、更適合學生與教師雙方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左思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史料的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7(22):52-53.
[2]莊靜文.淺探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運用[J].亞太教育,2016(35):92.
[3]程俊平.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法的合理運用研究[J].學周刊,2016(2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