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昆明650021)
缺血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和復發(fā)率高等特點[1]。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是缺血性腦梗死的重要類型,也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缺血性腦梗死亞型[2]。腦動脈粥樣硬化是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重要發(fā)病機制之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可能與血小板活化、免疫以及炎癥等多種病理過程密切相關[3,4]??扇苄訡D40L(sCD40L)是白細胞分化抗原40配體的可溶形式,是評價血小板活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物[5]??扇苄訮-選擇素(sP-selectin)是細胞間重要的黏附分子,是導致血小板和白細胞聚集的重要介質,也是反映血小板活化與釋放的重要標志物[6]。兩種分子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以及引發(fā)斑塊不穩(wěn)定有密切關系,但與大動脈硬化型腦梗死的關系目前尚不明確。本研究觀察了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的水平變化,探討sCD40L、sP-selectin水平對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診斷效能?,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間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腦梗死患者240例。納入標準:發(fā)病時間<72 h;符合缺血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7],且經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確診為缺血性腦梗死;臨床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腦出血者;經心電圖與心臟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患有嚴重心臟疾病者;存在心源性腦栓塞者;經影像學檢查確診梗死病灶直徑<1.5 cm的小動脈閉塞型腦梗死;因外傷、藥物、腫瘤等原因引發(fā)的腦梗死或腦栓塞;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伴有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嚴重感染者。240例患者中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139例(大動脈硬化組),其中男87例、女52例,年齡25~78(58.32±10.35)歲;均符合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診斷標準[8]根據(jù)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病變支數(shù)為單支病變52例,雙支病變49例,多支病變38例;神經功能缺損程度[9]為輕型38例(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4分),中型62例(4分≤NIHSS評分<15分),重型39例(NIHSS評分≥15分)。非大動脈硬化型腦梗死患者101例作為非大動脈硬化組,其中男65例、女36例,年齡28~78(59.23±9.67)歲。另取同期于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者100例記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齡31~79(58.44±10.29)歲。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血漿sCD40L、sP-selectin檢測 大動脈硬化組及非大動脈硬化組入院時采集空腹靜脈血,對照組體檢時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采集上清液,-80 ℃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漿sCD40L、sP-selectin,具體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相關試劑盒均購自美國R&D system公司。
三組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三組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非大動脈硬化組比較,*P<0.05。
不同病變支數(shù)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不同病變支數(shù)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比較
注:與單支病變者比較,#P<0.05;與雙支病變者比較,*P<0.05。
不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不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比較
注:與輕型者比較,#P<0.05;與中型者比較,*P<0.05。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大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與病變支數(shù)、NIHSS評分均呈正相關(r=0.556,0.537;0.602,0.518,P均<0.05),大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與sP-selectin均呈正相關(r=0.745,P<0.05)。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漿sCD40L水平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 ROC曲線下面積為0.826,以312.35 pg/L為臨界點時,血漿sCD40L水平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靈敏度82.23%,特異度為90.77%。血漿sP-selectin水平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 ROC 曲線下面積為0.912,以 23.12 ng/mL為臨界點時,血漿sP-selectin水平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靈敏度86.53%,特異度89.02%。
近年缺血性腦梗死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按照缺血性腦梗死分型方法可以將缺血性腦梗死分為動脈粥樣硬化型、小血管型、心源性栓塞型、特殊類型及原因不明型,而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是缺血性腦梗死的常見類型[10]。與其他類型腦梗死相比,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病情變化快、患者預后較差。因此對缺血性腦梗死進行早期診斷分型對于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臨床上對于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主要依據(jù)影像學排除的方法進行診斷,診斷較慢,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血漿sCD40L主要是由CD40L脫落至血漿的具有細胞因子樣活性的可溶形式,是臨床上公認的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主要標志物之一[11]。研究[12]報道,sCD40L可導致血小板sP-selectin表達,促進血漿sP-selectin水平增加,而sP-selectin是血小板活化的特異性血漿標志物。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與非大動脈硬化組、對照組比較,大動脈硬化組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升高;與對照組比較,非大動脈硬化組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升高。這與倪貴華等[13]的研究報道相符,說明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存在明顯高表達。分析原因可能為sCD40L可通過與血小板CD40以及整合素αⅡbβ3等通路配體相結合,進一步激活血小板,促使血小板的活化自我擴大,從而促使血小板表達以及釋放CD40L等活性分子[14]。而sP-selectin主要來源于血小板,不含跨膜區(qū)域,屬于血漿可溶解狀態(tài),因此sP-selectin水平升高可反映跨膜P-selectin表達的增加,其水平變化情況可作為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直接標志物。此外,單支病變、雙支病變以及多支病變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逐漸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上均提示血漿sCD40L、sP-selectin在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進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且兩者表達水平越高,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越廣泛。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輕、中、重型的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逐漸升高,組間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究其原因可能是,sCD40L可通過CD40、αⅡbβ3以及Mac-1等重要炎癥信號通路配體促進血小板以及白細胞等的黏附、聚集以及炎癥因子的分泌,從而促使sCD40L在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破裂[15,16]。而sP-selectin可通過PSGL-1以及Mac-1等途徑介導一系列炎癥反應,同時發(fā)揮促凝異常以及血栓形成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以及斑塊不穩(wěn)定性。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與病變支數(shù)、NIHSS評分呈正相關,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與sP-selectin呈正相關,說明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升高均可能在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而sP-selectin 水平升高可能與sCD40L有關[15,16]。ROC 曲線分析顯示,血漿sCD40L水平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靈敏度為 82.23%,特異度為90.77%。血漿sP-selectin水平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靈敏度為86.53%,特異度 89.02%,提示兩指標對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診斷效能均較高,檢測血漿sCD40L、sP-selectin有助于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診斷。
綜上所述,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患者血漿sCD40L、sP-selectin水平升高。血漿sCD40L、sP-selectin診斷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高。血漿sCD40L、sP-selectin可能在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