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花,鄧麗娜
(1.甘肅省秦安縣第一幼兒園,甘肅秦安741600;2.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認識動物是幼兒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棲動物的秘密》AR應用面向幼兒園日常教學,適用于中大班幼兒。在設計應用之前首先對設計內容進行了調查研究,確認了認識兩棲動物是中班教學大綱的內容[1];其次對試點幼兒園的教學環(huán)境做了調查,日常的教學活動是以PC端為載體的多媒體教學。本文開發(fā)的AR應用包括4種兩棲動物(青蛙、蛇、鱷魚、烏龜)的3D模型、立體聲畫與虛擬場景,使用時無須安裝程序,直接打開應用便可以投影到移動設備和打印標記的任何地方。
計算機通過識別自然圖像將虛擬教學資源虛擬疊加在真實場景中。自然圖像紋理越豐富,計算機越容易識別相關圖像。為了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包含自然圖像的印刷品被設計成了符合幼兒喜好與大小的折頁,如下圖(a)。在確定自然圖像被計算機識別后,利用游戲引擎整合計算機視覺插件,將包含教學內容、三維模型、音頻資源和視頻資源的教學資源疊加在相應的真實場景中。
綜上所述,《兩棲動物的秘密》AR應用程序分為8個不同的場景,其中包含了4種兩棲動物,分別為青蛙、蛇、鱷魚和烏龜,每個動物對應兩個場景:3D動物模型與動畫短片,可以通過識別不同的標記來切換場景。為了使模型看起來栩栩如生,使用了紋理材質貼圖增加質感;為了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動物的習性與特征,設計了生動有趣的動畫短片,展示兩棲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并在3D場景中加入了同步音頻,如蛙鳴等。如圖(b)(c)為部分虛實融合教學場景。
為了檢驗增強現(xiàn)實技術支持幼兒了解特殊動物的認知效果,以主題活動“兩棲動物的秘密”為例,做了完整的教學設計。該活動讓幼兒通過AR應用直接觀察4種兩棲動物并引導幼兒講出動物外形特征外,還通過動畫短片了解兩棲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習性且能進行故事的復述。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PPT課件進行演示和講解,為了考察增強現(xiàn)實技術支持幼兒認識特殊動物的教學效果是不是更好,本研究采用準實驗研究法,控制變量為“教學環(huán)境”,實驗組采用AR應用環(huán)境教學,對照組采用PPT環(huán)境教學,多媒體內容完全一致。實驗結果表明,采用AR應用環(huán)境教學優(yōu)于PPT環(huán)境教學。
為了了解幼兒對AR應用的態(tài)度,實驗收集了實驗組幼兒(23人)的體驗反饋:幼兒均認為“拿折頁‘變出’小動物,非常好玩”;“相比于以前的課更喜歡今天這樣的”;對于“為什么喜歡今天的課”,有9名幼兒是因為“今天的課很有趣”,7名幼兒是因為“很神奇”,5名幼兒是因為“我變出了動物”,2名幼兒是因為“小動物很逼真,但不會咬人”。因此,可以得出《兩棲動物的秘密》AR應用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更加喜愛課堂;新奇的增強現(xiàn)實技術能夠成功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沉浸其中;良好的交互體驗幫助幼兒與周圍環(huán)境建立聯(lián)系,獲得有趣的自我體驗與滿足感。不僅如此,通過錄像觀察,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課堂氛圍較對照組明顯熱烈,幼兒注意力普遍集中??梢哉J為增強現(xiàn)實應用對幼兒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影響是積極的。
在感知有用性調查中,引入了TAM技術接受模型[2],90%的教師認為“逼真立體的3D動物吸引了幼兒的眼球”;70%的教師認為“畫面的可操作性增強了幼兒參與教學的欲望”;60%的教師認為“對新技術的好奇吸引幼兒進行探索”;40%的教師認為“AR環(huán)境使幼兒沉浸其中與小動物們積極互動”??梢姡鰪姮F(xiàn)實技術能夠提高幼兒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興趣、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與交往能力等,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手段。
問卷結果顯示,90%的教師認為AR應用的人機交互界面操作簡單,體驗良好;80%的教師認為應用操作沒有難度,教師和幼兒都只需要簡單的指導和練習就能掌握操作要領;60%的教師認為應該多讓幼兒參與交互,在交互中獲得體驗滿足對提高教學效果卓有成效。
綜上所述,本文中的《兩棲動物的秘密》AR教學應用對于改善幼兒認知能力、培養(yǎng)幼兒情感、幫助教師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和顯著的效果,因此可以認為增強現(xiàn)實應用輔助幼兒教學是有效可行的。
虛實融合教學資源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