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
摘 要:《幸福的種子》這本書,不僅讓我尋到了幸福的種子,同時也讓我找到了播種幸福種子的方法。那顆種子就是——親子閱讀。親子閱讀,讓我和學生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親子閱讀,讓我和學生進行了心靈的溝通,架起了與學生心靈之間的橋梁。
關鍵詞:《幸福的種子》 ;親子閱讀 ;幸福;快樂
童年的我,總喜歡纏著媽媽給我講故事。自己能看懂圖畫書的時候,就開始捧著幾本為數(shù)不多的小畫書反反復復地看,總覺得那里面的人物像是有生命似的,鄰居姐姐給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王二小》的圖畫書,不知被我翻過多少遍,書頁都已經(jīng)泛黃,我就是愛不釋手;媽媽給我買的《當代小學生》更是讓我讀得津津有味。但是,因為受當時的條件所限,我并沒有讀過太多書。直到上了大學,又有了閑暇時間,便走進圖書館,繼續(xù)我的讀書夢;大學畢業(yè)后,走進校園成為一名老師,更加意識到,讀書是促使自己專業(yè)發(fā)展最好的福利,讀書成了自己每天最豐盛的營養(yǎng)大餐。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幸福的種子》這本書。這是我崇拜多年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松居直先生從圖畫書與兒童的世界講起,系統(tǒng)地介紹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書中列舉了許多具體的實例,教給家長和老師如何為孩子挑選優(yōu)秀的圖畫書,如何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并指出了一條通往圖畫書世界的捷徑。
我讀這本書,緣于它的題目,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圍繞在自己身邊。我們一旦擁有了幸福的種子,只要用心栽培,幸福就會在我們身邊枝繁葉茂。輕輕翻動書的扉頁,心中的那份幸福就在字里行間穿梭著。在書中,我不但尋到了幸福的種子,同時也找到了播種幸福種子的方法,那就是——親子閱讀。親子閱讀,不僅能讓自己在書中享受快樂,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更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閱讀的基礎。
作為一名老師,身邊不缺乏孩子,我就是班里學生的媽媽。多年來,我一直堅持給我的學生讀書,讀《一年級的小豌豆》,讀《彼得兔的故事》,和學生們一起看《大衛(wèi)不可以》《小魔怪要上學》《愛心樹》……我給學生讀書的目的,一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二是希望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讓學生在書中得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由于自己的堅持,一段時間以后,學生果然對讀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如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種子》中寫的一樣:“圖畫書對于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每當我抑揚頓挫地讀著那些故事,每當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我把自己讀得淚眼婆娑,我注意到學生的表情也在隨著書中的主人公不斷地變化著,他們被書中的內(nèi)容、被我的真情深深地吸引,學生也開始經(jīng)常性地與我交流讀書的樂趣,讓我與他們共同分享書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蛟S若干年后,等學生再長大些,他們的言行舉止間一定會不自覺地流露出,書帶給他們的豐厚積淀。
我真正成為一位母親之后,看著身邊的小丫頭一天天地成長起來,在切身體會著那份高興與幸福的同時,我沒有忘記把書帶到她的生活當中。記得在小丫頭會爬之后,她常常爬到書架前去拿書架最底層的書,翻開幾頁色彩豐富的,看了又看。有時,索性把喜歡的彩頁撕下來;有時,看到喜歡的畫面還會把嘴巴湊上去親一親。剛開始的時候,為了這個,小丫頭沒少挨大人的訓斥。是《幸福的種子》讓我欣喜地意識到,小丫頭之所以這樣做,是出于孩子對書的喜歡。
松居直先生曾說:“關于兒童書,教給我最多的是我的三個孩子?!睙o論工作怎樣繁忙,在孩子們十歲以前,松居直先生總要抽出時間念書給他們聽。正是在給孩子念書的過程中,他了解了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懂得了兒童怎樣讀書。也正是在給孩子念書的過程中,他把作為一個父親想對孩子說的話,通過書告訴給了他們。
和孩子一起看書,給孩子讀書,不正是通過言語的傳達與回應,和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架起父母與孩子心靈之間的橋梁嗎?于是,我不讓所有的書都擠在書架上,而是把它們搬到床頭上,放在茶幾上,堆在窗臺上,讓小丫頭走到哪兒都能觸碰到書。牽著小丫頭的手,我們一起讀《猜猜我有多愛你》,之后,她會突然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蔽覀円黄鹱x《冬天里的弗洛格》之后,她就會抱著雙手“顫顫發(fā)抖”,告訴我她很冷。我們一起讀《我討厭媽媽》,一直讀到她能看著書頁流利地把故事講出來,再倚在我的懷里撒嬌:“我不討厭媽媽?!蔽覀冮喿x的不只是“書”,還是親情。我們從中得到的不僅是“精神”上的營養(yǎng),更是幸福和親情在我們身邊縈繞。
親子閱讀,是傳遞心靈的橋梁;親子閱讀,是一種溫馨的享受;親子閱讀,是一顆幸福的種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愛上閱讀吧,讓幸福的種子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田,在我們的精心澆灌下,與孩子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