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馬鋪中心小學 何嬌鳳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敝袊逃龑W會副會長李希貴說。所以,閱讀對于語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從省頒課程看語文課時安排,還是實際的語文教學實施,閱讀教學課都占了語文課的大部分,這些都充分說明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命脈。
因此,語文教師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漁,引導學生“懂得讀”,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具有“懂得讀”的能力,即文本細讀的能力。下面就結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從目標的確立、內容的選取等方面談談如何進行文本細讀,優(yōu)化課堂。
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但只要你再細細品讀,就會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些語言描寫又與平常大不相同,如:課文中父親面對三次勸說,不按常理出牌,答非所勸。
面對語言描寫這么獨特的課文,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教學目標呢?
所有老師都知道,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是上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科學、具體、有效,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那什么樣的教學目標才是有效的呢?我認為應從語文學科的主要目標說起。葉圣陶老先生強調“語文是一種工具”,點明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即語文課就是言語課。因此,語文學科的主要目標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語言知識發(fā)展,提升言語表達能力。其中的關鍵是“理解”和“運用”?!袄斫狻笔恰斑\用”的基礎,并為“運用”服務,離開了運用,理解就可能淺表化。所以,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如何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舉例來說,《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有一句描寫時間的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如果從“理解”層面上看,作者無非就是要告訴我們父親挖掘的時間長,但理解之后,我們還應洞察這句話的文本密妙,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他挖了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而是要不厭其煩地寫“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這樣不是很啰嗦嗎?另外,再看看這句話使用的標點符號,像這樣整句都是時間詞的羅列,正常不是該使用頓號嗎?為什么作者一改平常使用逗號呢?
有了這些思考后,我明確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除了借助語言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外,更重要的是體會課文的語言表達特點和規(guī)律。這樣,教學目標就從“理解語言文字”的層面上升到了“運用語言文字”的層面了,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是語言,落腳點也是語言”的教學理念。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劉仁增老師在《文本細讀》這本書里寫道:生成教學內容的關鍵,是教師在實現(xiàn)從靜態(tài)的平面教材到主體化、動態(tài)的“學材”的根本轉化時,能否在教學中突出新質——即知識的生長點和能力的漸進點。如果抓準了課文讀寫的某一點,就可以將課文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側面、特定的“點”來作為例子,避免對課文從頭到尾的分析,從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到“例”的局部。如何選取有核心價值的教學內容?我們不妨學劉仁增老師,對課文來個“三看”:一看哪個語言秘妙最具個性,也就是說,它最能代表這一篇課文的個性特征,而且這個特征在其他課文中幾乎沒有見過,具有“這一個”“獨一家”的特性。二看哪個語言秘妙最為核心,就是說,這個秘妙本身有統(tǒng)領全文的功能,而且符合學段目標要求,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單元訓練重點,達到以點帶面,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三看哪個語言秘妙最能遷移,只有把學到的文本秘妙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中,可教的內容實在不少:一是生字新詞,二是內容理解,三是父親對人們三次“答非所勸”的對話,四是阿曼達對父親說的含有轉述方式的話,五是時間詞的羅列,六是故事一波三折,最后一句統(tǒng)領全文的結構方式。如果按“三看”來審視這些知識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生字新詞,內容理解是常規(guī)的學習內容,學生早已習以為常了,故事一波三折,最后一句統(tǒng)領全文的結構方式也并不陌生,而父親對人們三次“答非所勸”的對話、時間詞的羅列以及阿曼達對父親說的含有轉述方式的話,成了這篇文章獨有的最有特色的語言現(xiàn)象。因此,我把這些最具有特色的語言現(xiàn)象確定為本課教學的“點”,選取了三個重點研讀語段。
語段一:
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p>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語段二: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語段三: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論發(fā)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細讀文本,確定了教學內容后,怎樣利用教學內容落實教學目標,達到課堂最優(yōu)化呢?我想,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教學策略的選擇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動”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學有所得。
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動起來呢?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挖掘隱藏在文本的語言增值點,進而設計相應的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寫一寫、議一議等訓練。如語段一,面對人們的三次勸說,父親視而不聽,答非所勸,如果按常理,父親應該怎樣回答呢?我請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補充對話,最后引導學生將補充的對話與原文進行對比,提問學生: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學生在進一步探究中既鍛煉了思維,又感受到了語言文字運用的魅力,最終帶來的勢必是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語段二時,我設置了外貌描寫的擴寫訓練;教學語段三時,我設置了同桌合作再現(xiàn)阿曼達安慰同學情景的對話訓練。
如此教學,語言訓練扎實深入,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提高了語文能力,實現(xiàn)了課堂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