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美琪學校 路桂玲
小學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就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而言,語文課堂教學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對文學字詞句的掌握之后,還應該對學生的閱讀與朗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引導,為其語用做出積極的鋪墊。朗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增強,繼而對學生的語言實踐提供動力。
朗讀的前提是學生擁有基礎的文字積累量,能夠對常規(guī)文章進行情感的梳理以及段落內容的概括。只有認識字義,理解文章內容,學生方可更加全面地掌握朗誦內容的本意。就加強學生的拼音教學,通常適用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該階段的學生還沒有豐富的詞語積累,認字量有待提升。其中的重點工作也是關鍵工作就是對學生前鼻音與后鼻音的區(qū)分教學以及對學生平舌與卷舌的教學。以上的拼音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關鍵所在。據(jù)此,教師應重點對學生的鼻音以及平卷舌內容進行講授,引導學生正常發(fā)音,為朗誦能力提升做好鋪墊。
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是學生接受課文朗讀的“敲磚石”,也是學生能夠反復朗讀與鍛煉的關鍵動力。故而教師需在學生朗讀前借助教學資源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興趣的幫助下主動接受朗讀技巧等知識。為提升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激發(fā)。例如借助專業(yè)的精彩朗誦或者片段朗誦,為學生的朗讀做出示范;采用影像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專業(yè)朗誦的激情與感染力;對學生的主動朗誦實施一定的獎勵,對學生的表現(xiàn)實施表揚等,使其體會到朗誦帶來的成就感。為激發(fā)小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為其組織有趣的實踐活動,自由朗讀、同桌朗讀、“開火車”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充分體會到朗讀帶來的幸福感。
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均需要學生進行日常的經驗積累。朗讀情感以及方法技巧的獲得,需要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與總結而得出??偨Y朗讀經驗,并且對好詞好句的積累有助于學生更順暢地掌握新文章內容。只有當學生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收獲朗讀的語感與技巧。單純的理性分析不是朗讀技巧獲得的關鍵途徑,它的得來借助了經驗與直觀感受。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積累習慣,在此基礎上深入文章的本質中。理性的分析有助于學生大致體會文章內容,反復的朗讀才是學生融入文章、融入情感的重要途徑。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天賦,他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模仿能力會更突出,故而教師可借此年齡特征對學生提供朗讀模范。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yè)朗讀技能來引導學生感受朗讀時候的抑揚頓挫。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朗誦的音頻,使學生間接地感受到專業(yè)朗讀的魅力,繼而增強朗讀的積極性。朗讀時需要滲入豐富的感情,與文章內容有機契合,似有感同身受的體驗。例如在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西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朗讀示范,使學生感受到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還可安排朗誦能力較高的學生進行示范,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適當?shù)恼n堂情景作為輔助,如此一來,學生的朗讀情緒會愈加飽滿。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需要做到的是情景內容需與課堂內容相符合,需立足于朗讀的文字內容。文字內容富含著激動的情愫,那么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歡快的課堂氛圍;若是文字內容比較深沉、內斂,那么教師需為其創(chuàng)設更為安靜舒緩的課堂情景。適當?shù)那榫坝兄趯W生增強真實感受,繼而真切地體會文章內容。例如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沉香救母》的朗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音樂曲調,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沉香救母的艱難與辛酸,并借此促進學生感知力的提升。
小學生往往存在不敢表達自己的羞澀心理,故而在朗讀之前需要教師的積極鼓勵以及引導?;诖朔N現(xiàn)象,語文教師應該及時掌握本班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實施激勵性的評語,為增強學生的朗讀信心做出積極的舉措。由于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學生的性格也會存在差異,所以教師需針對學生的個體準確地實施評價,對學生的朗讀技巧以及優(yōu)缺點進行激勵性的點評,促其進步。例如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母親的恩情》課文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己對母親的恩情融入閱讀中,對情感不夠豐富的學生可進行鼓勵,對其優(yōu)點進行公開指明,就其缺點點評為“要是再深情一些會更加優(yōu)秀”等。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任務之一,故而教師要能夠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對學生實施更為專業(yè)的朗讀教學,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朗讀能力逐漸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主觀能動性的推動下系統(tǒng)地接受朗讀教學。教師要為學生的朗誦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景氛圍,使其真切地感受到朗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繼而熱衷于朗誦。
[1]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78-79.
[2]陳芳蘭.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