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蘇州路校區(qū) 李 香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培育作文興趣的重要時期,對于以后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長期以來,教學理念的偏差、方法的不當,教師從成人的角度機械地灌輸寫作知識,系統(tǒng)講解寫作方法技巧,使學生在心中構(gòu)起多重壁壘,產(chǎn)生害怕作文的畏難情緒。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嘗試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本,開展改進作文教學的有益探索。
1.以生為本,凸顯主體意識。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多遵循“師講生聽”“師布置生完成”的模式,從作文命題、習作指導到作文評價,教師多越俎代庖,缺乏“讓學”的素養(yǎng),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教師只有立足生本,關注生情,相信學生的潛能,才能讓學生成為自主發(fā)展的主人。
2.回歸童真,表達童言童趣。小學生觀照世界的眼光、思考分析問題的方式與成人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如果我們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判學生,以成人的眼光苛求學生的作文,有些作文中充斥著學生費盡心思編造的“假東西”,而缺少“真性情”。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而成人化的教學背離了兒童作文的價值觀。生本理念下的作文教學鼓勵學生走“童真之旅”,表述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盡管他們的表達顯得幼稚、膚淺甚至荒謬,但只要是真實的言說、真情的流露,教師就應該理解包容,要以恰當?shù)囊龑Ъぐl(fā)學生的寫作動機,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促進他們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
3.關注生活,引入源頭活水。傳統(tǒng)的教學將作文與學生的生活彼此割裂,以至于出現(xiàn)胡編亂造、“無病呻吟”的現(xiàn)象,扼殺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教師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以生活為依據(jù),為生活而作文,運用自己的語言、思維去表達情感。基于生本理念下的作文教學,不是讓學生在封閉的課堂中冥思苦想,而是要把作文教學與生活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讓作文教學向生活開放,根據(jù)日常生活組織作文教學,讓作文能真正回歸生活。
1.忽視了生本地位的落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作文教學要落實學生主體,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但當前作文教學囿于“師本”,沒有讓學于生,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出現(xiàn)作文興趣低下、寫作自由度不高的現(xiàn)象,學生沒有把寫作當作自己的事,絕大部分學生為考分而作或為完成任務而作,而將作文作為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工具的學生少之又少。
2.作文教學觀存在偏差。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對作文本質(zhì)屬性缺乏認識,只傾向于“文”,而忽視了“人”的體驗。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過多強調(diào)應試規(guī)定,剝離了“人”的因素,失去了教育與審美功能,學生難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寫作的興趣。教師要讓作文還原成兒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變成生活的表達。
3.非智力因素未能得到應有重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重視表達技法的傳授,重視學生素材的積累,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體驗。沒有興趣的寫作是沒有生命的寫作,教師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動機,提高學生的表達欲望。
4.未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發(fā)展才是作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要關注作文教學的起點,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依據(jù)。但部分教師只關注課標、教材,未能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作文教學。
5.作文評價意愿化。教師不能憑借個人的意愿去拔高評價的標準,急于將育人的功能落實至作文教學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塑造、興趣的培養(yǎng),不以過高的標準去引領學生,不以成人的意愿要求學生,讓作文成為我們成人的“傳聲筒”。
1.注重積累,激活情感。語文學科兼顧工具性與人文性,偏廢一方都是對課標的錯誤解讀。學生在基礎知識與生活認知方面的積累尚顯不足,缺少素材的積累,他們在習作中會出現(xiàn)運用錯誤的現(xiàn)象。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提升學生心靈的敏感力。如選取媽媽做飯的情景,觀察做飯的程序,經(jīng)歷做飯的過程,在寫作時才會有內(nèi)容可寫,有內(nèi)容可挖掘,寫作才會變得輕松起來。教師要樹立資源意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從而能儲備知識、發(fā)展能力、豐富體驗。學生通過閱讀文本,積淀語感,形成寫作期待,通過閱讀積累好詞好句,實現(xiàn)規(guī)律的領悟,完備作文體系。
小學生不善于掩飾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易被外界的情感所打動,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恰當?shù)脑~匯表達情感。作文教學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師要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積累,并應用于寫作之中。
2.尊重個性、鼓勵表達。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讓學生產(chǎn)生表達與交流的意愿。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依據(jù)學情設計能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讓他們在習作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做游戲,在玩中激活學生的潛能,在玩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會熱情高漲,感受到寫作的幸福。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真實自我,追求“個性化”習作,要將學習的話語權(quán)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寫作中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教師要放開束縛,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學生不拘一格地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可以通過半命題、無命題作文,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維空間,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探尋孩子的“興奮點”,設計出新穎的命題,以觸動孩子的心靈。
3.多元評價,促進主動發(fā)展。評價主體多元,有教師評價,還有學生自評、同學互評,這樣可以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以評價為學生搭建“支架”,為學生提供支撐,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習作的自信心。評價標準多元,對不同習作能力的學生制定多層次的評價標準,讓不同特點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發(fā)展。評價內(nèi)容多元,嘗試從不同角度評價作文,可以從遣詞造句、用詞準確、選材立意、思想內(nèi)容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生本,找回作文教學失落的地位,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激活學生的情感,鼓勵他們自由表達,讓童言、童真在筆端自由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