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琪
《老子》是中國古代思想智慧的精華,亦是先民哲學經驗的深刻總結。歷代討論《老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學術背景的人可以從中體味到不同的智慧。本文立足于《老子》傳世文本,從中吸取其有益的人生哲理,擬從“寡欲養(yǎng)德”、“知足”、“包容心”、“辯證地看待人生”、“適當示弱”、“不斷學習”六個方面為當代社會文化視野下的人們提供可供借鑒的先民最高智慧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當今社會人本思潮的涌動下,過于強調人的本能的動物性而不同程度的忽視了人的社會性。這樣,強調《老子》的寡欲思想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老子》認為人類必須“少私寡欲”,要做“致虛守靜”的功夫,“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所謂的“虛”即是一種心靈空明,無私無欲的本真狀態(tài);而“靜”則是一種波瀾不驚,外物不擾的至真境界?!爸绿撌仂o”無非就是去私欲,做到心靈空明寧靜,不受外物干擾,如此才能“萬物并作,吾以觀復”。除此之外,還必須得做“塞兌閉門”的功夫?!叭鋬?,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敝挥邪炎约旱挠皟丁?、之“門”塞閉住,才能終身不勞苦;一旦開啟欲望之“兌”、之“門”,則會終身不救。因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圣人之所以謂之“圣人”,無非就是其行為欲望順應人的本性,沒有過分之欲望,圣人也需穿衣吃飯,然而圣人的私欲僅限于此而已。過分追求一種絕對的無私無欲不也是一種最大的欲望嗎?所以圣人都是順應自然的合理的非人為的無私無欲。
人類做到了去除人為的私欲,回到本真狀態(tài),就能夠達到“寵辱不驚”的境界?!独献印氛f“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夾雜著個人私欲的“寵辱”,無論是得寵還是受辱,自己都會受到“驚”的。一個夾雜著私欲,一心只想著自己前途命運的人,一旦得到上級的寵愛信任,他會盡其所能巴結逢迎這賦予他所謂的“寵愛信任”榮譽的賦予者,也就失去了被寵者自身的尊嚴和人格獨立性,同時他的內心也不會安寧的,他會時時擔心這既來之的“寵愛信任”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被其賦予者奪走,使得自己的人格加速喪失,進入惡性循環(huán),始終處于“驚”之狀態(tài)中。然而一旦此人“受辱”,其心理上便更難接受這既成的事實,其“驚”也不在“得寵”之下。故為“寵辱若驚”,“寵為下”。而想做到“寵辱不驚”,保持獨立的人格,就必須除去心中人為的私欲,去培養(yǎng)人的本真的“德”?!昂轮?,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蟄,攫鳥猛獸不搏”,做到有“德”之人,外物都難以傷到自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要求人類應該去欲而培德,去除人為的私欲,培養(yǎng)本真的本我之“德”,其對內途徑便是“知足”。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其意思便是告誡世人應該學會知足。《老子》認為,拿一個器皿盛東西,貪婪的人們總想多往里面盛,于是不斷往里面加東西;然而器皿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旦盛放的東西超過其容量,多余的東西就會溢出來。《尚書》中亦有此意,“滿招損,謙受益”。同樣,一把寶劍要想讓它長久的保存下去,正確的做法不是要讓它變得刀口鋒利,那樣只會讓它很快變鈍,最終消磨殆盡;只有保持其鈍的形態(tài),才可“長保”。所以,“持”東西未必非得“盈之”,學會知足,知道“已”之,才會使既得的不會成為將失的。所以《老子》又說“知足者富”,只有學會了知足,才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才能做到“知足之足,常足矣”。而“禍莫大于不知足”,人一旦擁有了無止境的貪婪之心,一旦不知足,災禍必將降臨?!懊c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惟有“知足”、“知止”,才“可以長久”。
同時,做到“知足”還必須得有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不圖回報,不居功自偉?!叭f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敝挥凶龅竭@樣,方能“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從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當然不會失去,因為它本來就不是自己的,自己偶然得到,又偶然丟掉,何談真正的失去呢?自己應該努力去做,為“萬物作焉”奉獻自己微薄的力所能及的力量,去“生”、去“為”、去“功成”,一旦這一切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靜待天命而已。所以,人應該學會“知足”,不要去過度地追求最后的不可得的名利,即使追求到了,一時轟轟烈烈的,名利也終將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任何事物達到其巔峰狀態(tài),再發(fā)展下去,必然是往下的,甚至是質變性的慘痛,“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除此之外,學會知足還應學會不過分追求完美,過分追求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大成若缺”,“大辯若訥”。
《老子》去欲培德對內為“知足”,其對外則為“包容心”?!独献印氛f“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人們在評價某一事物是“善”的同時,在人們的觀念里或者說潛意識里,“惡”同時也就存在了。與其說是世間本有“善惡”之分,不如說是人們意識里的兩個同源異流的分支。事物或者人本無善惡之分,所謂的“善惡”不過是人們根據其對人類自身需求的滿足程度而做出的主觀能動性的選擇。人們認為“善”的東西從某些方面來說未必一定就是善的,認為“惡”的也非絕對的不可饒恕,“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所以,《老子》要求人們不要拘泥于具體的可見的善惡之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人們需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對人對事,切不可過于苛刻,事不可做絕?!独献印氛f“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独献印愤@里明確要求人們學會“和光同塵”的本領,包容一切的勇氣和智慧。
當然,《老子》所謂的不分“善惡”不是說不要“善惡”,也不是說沒有“善惡”,相反,《老子》是支持“善惡”之分的,它說“上善若水”。只不過是《老子》說的“善惡”不是絕對的,它認為“善惡”是相對的,“惡”的東西通過“道”的作用可以轉化為“善”的東西,而“善”的東西失去了“道”的化生同樣會墮落為“惡”的東西?!独献印纺軌蚩吹健吧茞骸钡南鄬π?,從而可以以包容萬物的心胸囊括人世百態(tài)。
整部《老子》充斥著辯證法思想,《老子》善于從世人看不到的相反的方面來論述人生,在人們大力追求“有用”的時候,《老子》則大呼“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蓋個房子,房子的內部必然是中空的,唯其空,方能住人?!翱铡痹谑廊丝磥硎恰盁o用”的,正是因為“無用”,所以才能住人,正是房子的大用。所以“無之以為用”。然而,《老子》在大力強調“無用”的同時,并沒有否定“有用”的作用,《老子》說“有之以為利”,只有“有”,才能完成后續(xù)的工作,談“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所以“有之以為利”。
《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漥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拔锘驌p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兩面性,看起來似乎是不好的未必如同所見??赡苷且驗樽约褐赖臇|西少,所以煩惱也少,一個傻子永遠不會為高深的人生哲學或者社會經濟學等而費腦勞心,傻子的天性就永遠是傻呵呵的自娛自樂。這在外人看來是一種可悲,然而換種角度來看,傻子的無憂無慮不正是眾人孜孜追求而無法獲得的特殊的待遇么?傻子少了人人都有的基本的甚至平庸的智慧,卻得到了眾人求之而難得的天真與無憂,不正是“少則得”嗎?眾人多了智慧,各種人生的煩惱接踵而至,也正是“多則惑”!所以,對待人生的任何問題都不要絕對化,有失必有得。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故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劊,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處世亦是做到不極端,“方而不割”,這與儒家所謂“中庸”之道又有不謀而合之意。
學會了《老子》辯證地看待人生,就學會了人生在適當的時候還應該示弱?!独献印分仄饰龀@砗竺嫦喾吹囊幻妫@并不是《老子》反世,而是《老子》用其睿智的眼光尋找被常人忽略了的事物的另一面?!独献印芬粫袕娬{了許多次級性的東西,例如“弱”的概念。世人都喜歡“強”,這樣才符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本質,《周易》也說“天行,??;君子以自強不息”?!皬姟笔鞘廊艘庾R里的正級性的東西,與之相對,“弱”則屬于相對概念中的次級性概念。《老子》一書正是喜歡強調容易被世人所忽略的次級性的概念?!独献印氛f“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人剛出生的時候,即嬰兒,身體是十分柔軟的,是“柔”的;而人去世的時候身體則是僵硬的,是“強”的。草木剛出生時隨風搖擺,柔弱無比,“春風吹又生”,等到枯萎的時候,僵挺挺的。所以,有時候“弱”并非全是壞的,草木正是因為其弱,所以當暴風雨來臨時它能夠隨風搖擺,低頭折腰,故能保存全生;而堅強的樹木不肯隨風搖擺,非要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對衡,結果只能是“木強則折”,被風齊腰折斷,毀生滅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至柔的,隨物賦形,從無自己的固定的“堅強”的形態(tài);然而水卻是無堅不摧的,看似堅強無比的巨石,實則不堪一擊。再堅硬的巨石也抵不過柔弱水流一天天的不斷沖刷與撞擊,隨著時間的流逝,巨石慢慢變小,最終消失在茫茫水流之中,然而水流依舊,毫無損益。所以,適當的時候學會適當的示弱其實是在保護自己,而不是懦弱,進退伸縮才是“圣人”之道,才是安生保性之法。圣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圣人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老子》講“示弱”的人生哲學,也要求人們學會“不爭”的處世之道。圣人“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正是因為圣人“不爭”,所以圣人在世人所爭奪的事情上不存有私心,能夠公平公正且以人為先。圣人既然都不去爭奪了,不參與其中了,那么世人還怎么能和圣人爭呢?“夫唯不爭,故無尤。”所謂的圣人之道,是“為而不爭”的,這正和前面所說的要有包容心,要有無私奉獻之精神相吻合,“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需要一天天的積累,為人處世之道與日俱增;而大量學習的同時卻要“道”與日俱損?!独献印返摹盀閷W日益”是好理解的,其“為道日損”理解起來則稍需用力。這里《老子》所要表達的意思并不是說學習一天天的增加,道就一天天的減損,并不是否定學習的功用;相反,《老子》在此極力推薦學習的功用,它認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只有經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才有可能達到想要達到的高度,追求“道”也是一樣的,學習是通過一天天的有形的知識載體的量的積累來慢慢完成的,閱覽的知識載體越多,知識面越廣,學習就越成功;“道”的追求則是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想要追求“道”,必須時時修煉,去除自己內心的人為的私欲,達到心靈的寧靜空明。所以,“為道日損”,修煉“道”每天都要減損自己內心的人為私欲,久而久之,人為私欲不斷減少,“道”也就慢慢形成。但是,“道”的日損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減損的,它需要通過不斷的外部學習來達到認識到減損的必要性的目的,即“為學日益”。通過每天不斷的學習達到學問和人生的高度,只有這樣才有更廣闊的知識和人生視野,才能用自身修養(yǎng)的高度從“有”到“無”的修養(yǎng)“道”。
也就是說,“為學日益”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從剛出生的一無所知到與日俱增的無所不知,是一個一天天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通過不斷的外界學習達到;而“為道日損”則是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從剛出生時的最初的合理的本質的欲望到成長后的過度的欲望膨脹,是一個“有”達到高峰的過程,而追求“道”就是把這種欲望無窮的“有”通過高度的人生修養(yǎng)漸漸“日損”為“無”的過程??芍盀閷W日益”和“為道日損”是一個相反相進的過程,隨著學問的增高,必然意識到“損”去過度欲望的必要,必然要追求“道”;而“為道日損”也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意識到和有能力“損”去人為的私欲。所以,人生需要不斷學習和靜思,尤其是在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里,學習能力更是重要。“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完成“道”的最終追求。
總之,《老子》一書充滿了各種人生的哲理和處世的哲學,以上六條只是其書的冰山一角,雖不至于成為人人遵守之至理,亦足以資世俗孜孜名利、案牘勞形之人之振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