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融
摘要:本文針對圖式理論及其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展開論述,并分析圖式理論對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價值,嘗試從語音、內容、形式三個圖式著手,分析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策略,試圖為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圖式理論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195-02
一、圖式理論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意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針對語言技能的運用有明確規(guī)定,指出學生要實現(xiàn)聽、說、讀、寫的全面運用。但是,在語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詞匯學習是實現(xiàn)聽、說、讀、寫的前提與基礎,它是語言知識的核心組成,同時也是語言技能全面發(fā)展的基礎。D.A.Wilkins(1972)曾說過:如若語法不存在,人們的很多內心想法將無法被表達,但是,如果詞匯不存在,人們的所有內心想法都將無法表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詞匯是語言的核心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它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可輕視。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針對英語詞匯積累有明確的規(guī)定,指出,在九年級學習完成之后,學生要熟練運用1500~1600個單詞,同時要掌握200~300個習慣用語。雖然如此,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這一點卻并未切實達到,英語詞匯長期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難點,初中生在學習、背記詞匯時缺乏必要的動力,詞匯量的掌握還有待大幅度提升,詞匯量已經成為學生聽、說、讀、寫技能全面提升的一個重要的阻礙。學生在記英語詞匯時,其采取的記憶模式仍然是以機械式記憶為主要途徑,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雖然記住了單詞,卻根本不會正確地使用,在詞匯的學習過程中整體效率不高,學習效果欠佳。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一直在尋求創(chuàng)新之路,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fā)生著改變,教師逐漸開始不再是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不斷被普及,但是,詞匯教學的整體效率依然較低,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以及合作能力提升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诖?,新的詞匯教學模式亟待被研究、被探索。以圖式理論為基礎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在學術界受到了較高的認可,運用該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提升學生的詞匯量。
二、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圖式最早是認知心理學的專業(yè)詞匯,德國哲學家Immanuel Kant率先提出“圖式”理論。他的觀點指出,新信息、新思想的不斷發(fā)展之下,只有確保信息可以與自己已知信息存在關聯(lián),才能確保其真正的意義。圖式是人們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然會使用的信息,它也是人們認知的前提,全球范圍內的語言學家對圖式展開了分類,目前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其中魯梅爾哈特所提出的分類是目前接受度最高的,他指出,圖式可劃分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形式圖式三種。
(1)構建語言圖式。在三種圖式中,語言圖式是其他兩種圖式的前提與基礎,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圖式中包含了語音、詞匯以及語法等語言知識,假如不存在語言圖式的引導,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無法良好地理解英語中的字母、詞匯以及句型,他們也無法將自己腦內已知的模式圖式信息調動出來,所以,他對于語言的獲取方面的涉及內容非常之少。舉例而言,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老師首先可以對字母及其搭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展開一定的講解與說明,隨后,借助于大量的案例分析的形式,對不同的單詞展開多方面的對比與分析,從而讓學生習慣運用字母拼讀發(fā)音規(guī)律的形式來學習新單詞。舉例而言,knee,knight,knit,know幾個單詞之中,其字母k屬于不發(fā)音字母,因此,我們可以針對于此進行總結:k在n前的情況之下,它通常是不發(fā)音的。當學習knife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將與之讀音相近的單詞進行對比分析,比如knee,從而讓學生借助于圖式了解“字母k在n前的情形之下通常不發(fā)音”的規(guī)則。在此教學情境之下,學生們也會加深對knee這個單詞的印象,與此同時,knife同樣會在其原有圖式中列入。在學生頭腦里所存在的這些單詞具有其相應的拼讀規(guī)則,而詞匯量不斷擴大的過程中,這些便形成了語音圖式。同時,在詞匯量不斷增多的情形之下,學生的語音圖示也會越來越龐大。學生在記憶單詞以及學習其他語言相關知識的時候也更加簡單。
(2)構建內容圖式。內容圖式是指研究主題的背景知識、世界知識,它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語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常會發(fā)現(xiàn),人們雖然學會了某個單詞,會背、會寫、會翻譯,卻不會用,在不同的語境中看到這一單詞,人們認識,卻并不理解它在此處的具體含義,更枉論運用這個單詞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與觀點。學生沒有形成內容圖式便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學生無法將詞匯中所蘊含的信息與其所學知識進行關聯(lián)。例如“Cats hide their claws.”這句話很多學生的翻譯都不夠準確,甚至無從下手,這就是由于學生們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的原因所導致的?!柏埐刈∷鼈兊淖ψ印敝皇瞧渥置嬉馑迹谖鞣絿?,貓通常都代表的是貶義,因此,其常用作對惡毒之人的代指,而這一句話的正確翻譯應該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除此之外,西方文化中還有諸多與神話等相關的詞匯,比如“Pandoras box”、Chaos等,這些詞匯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意義。所以,我們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有必要對外國的文化背景知識有所了解。
(3)構建形式圖式。形式圖式具體是指事物外部結論與之相關的認知構架,它在詞匯構成方面的體現(xiàn)尤為明顯,比如目前常見的拼綴法、詞綴法等,都屬于形式圖式。了解了這些構詞模式以及其原理和規(guī)律,便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詞匯量,同時,如果能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形式圖式,從而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引導使用,能夠大大提升整個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擴大學生的詞匯儲備量。以構建詞綴為例,在英語詞匯中,如果分析其前綴與后綴的規(guī)律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也是記憶詞匯的重要依據。所以,教師在對詞匯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重視構詞與記憶方法規(guī)律的講解(郝福蓮,王艷,2012)。舉例而言,在學習decrease這一詞匯時,de便屬于學生們經常見到的一個前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與之相關聯(lián)的詞匯,通過對比教學的形式,將這一前綴的含義與用法更好地把握,總結其規(guī)律,并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大腦中所存儲的與之相關的詞匯,完成這一詞綴相關的圖式構建。學生可能會想到debate,decay,depress,desalt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新詞匯,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舊單詞,而學生如果再次在其他地方看到與之相同的前綴,便會直接激活相關圖式。再以in這一前綴為例,學生如果把握了其圖式,便可以更好地學習、掌握這一前綴之下的單詞。由此我們可知,構建詞根、詞綴圖式對于學生詞匯量的擴充、單詞的記憶等都有重要的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切實提升聽、說、讀、寫技能的重要支撐,圖式理論是當代推行的一種新型英語教學模式,將其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合理地運用,能夠有效地提升當代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有效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從而全面提升英語教學效果,提升英語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英語詞匯,進而全面提升其聽、說、讀、寫技能。
參考文獻:
[1]楊世生.詞源學與圖式理論對英語詞匯記憶的啟示[J].長江大學學報,2010,33(4):275-276.
[2]洪艷.基于圖式理論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以南通市第三中學初三學生為例[D].蘇州大學,2014.
[3]王改燕.認知語言學框架下的詞匯理據解析與二語詞匯教學[J].外語教學,2012(6):54-57.
[4]譚茗兮.論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運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16).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