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樓老到什么地步才會這樣發(fā)抖?
地鐵1號線在200米外施工,每一次打樁機錘擊地面,這棟樓都會不由自主地抖上一會兒。那幾天,我看見年輕人眼里總有驚惶的神色,她們借口曬太陽走出去,等老樓平復(fù)了再回來。有一次小楊抱著校樣剛剛走進我的辦公室,錘擊就不合時宜地響起了,在滿屋震顫的嗡嗡聲里,我大聲安慰她說,沒事兒,我在這樓里十多年了,也沒被砸死。
我當(dāng)然不能告訴她,文聯(lián)沒搬走前,這間屋子曾經(jīng)是他們存放檔案和文件的辦公室。就在這間屋子里,起身去復(fù)印東西的大偉剛剛離開座位,嘩啦一聲,樓板上掉下的水泥就砸在了他身后的座位上。在樓梯隔壁的衛(wèi)生間,這樣的好運氣也光顧了我一次。那一次我正站在尿池邊,又是嘩啦一聲,墻皮和水泥貼著我的右腳落下來好大一攤,鞋面被濺落的粉塵染得一片灰白。我抬頭看了看天花板,細碎的流沙瀑布樣倒掛下來,三五分鐘才完全停止,樓板的水泥碎石中橫斜出半截細弱可疑的鋼筋,纏滿紅黃的銹色。我想起來梅老師說過的話,他說這樓建得早,那時候國家困難,鋼筋不夠,使用了不少竹筋,水泥也不夠,沙子摻得多。我又想起來涂老師說過的話,他說這樓建得早,那時候的人實誠,不會弄虛作假,竹子韌性多好,這樓結(jié)實著哩,能抗七級地震。他倆都在這里工作了三十年,一個寫詩一個搞攝影,直到退休,也沒被砸死在里頭,鑒于此,我當(dāng)然也得有不被砸死的信心,而且要把這信心傳遞給年輕人。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走進這棟舊樓里,也是身心俱涼。身涼是因為樓里常年不見陽光,心涼是因為辦公環(huán)境太像《編輯部的故事》。在苦夏,身涼是件美好的事,心涼就不一定了?!毒庉嫴康墓适隆飞嫌呈巧鲜兰o(jì)九十年代初的事兒,二十多年過去了,外邊日新月異,編輯部仍然是電視劇里的樣子,甚至連老師們的眼鏡都是同一個式樣的。
也許全國的編輯部都是這樣吧。我想,如果一個路人此刻不小心走進去,會不會懷疑自己闖進了電影片場。
按梅老師的說法,當(dāng)年他月工資才四十五六塊錢,在《詩刊》發(fā)表了一組詩,稿費拿了四十二塊,這筆意外之財讓他有點手足無措,到處請人吃糖。我還聽說,那些年郵遞員每天來這棟舊樓,都要卸下重重的三四郵袋信件,每個袋子有百十斤重,有的是稿子,有的是讀者來信。這樣的盛況我沒見著,只能暗自遺憾。如今,在我們雜志上發(fā)首小詩,稿費大約也就四五十塊,遠遠算不上意外之財,頂多購買一兩包香煙。郵遞員的工作也輕省了許多,每周不過是十封八封掛號信,稿件都壅塞在電子郵箱里,幾天不看,空間就要報警。
舊樓里時光雖然緩慢,但并不是完全凝滯,變化還是有的。十幾年過去,室內(nèi)的燈光添置了不少,墻壁重新粉刷過,終于不再昏暗了,電腦取代了堆積如山的稿子,棗紅色的五斗桌紛紛作古,窗外一米遠的小樓卻沒有移走,陽光依然在墻頭徘徊,屋子里堪比避暑勝地。就在那一米寬的縫隙里,一株桐樹頑強地生長著??p隙里沒有親屬,它失掉了參照標(biāo)準(zhǔn),就長得離經(jīng)叛道,越來越像竹子。
縫隙隔離了陽光和生長經(jīng)驗,同樣也隔離了暴風(fēng)和傷害。初夏時,桐樹的頂端會冒出幾片手掌大的葉子,照樣青黃可人,照樣有屬于自己的微小綠蔭。
辦公室北邊是這座城市的主干道,原先寬闊的人行道上,也是有過大樹的,其中一株老桐年逾五十,枝干繁茂。有一年夏天暴雨摧折,樹身傾斜,搭在了相鄰的勞保公司舊樓上,戳漏一間病房,毀掉不少紅瓦。舊樓二三層原是長生民營診所,醫(yī)患人等一涌而出,圍觀樹腰上的森森斷口,全然不顧雨腳如麻。他們中有人認識這株桐樹,大聲向別人講著種樹時的故事。沒人聽,他們關(guān)心的是能賠多少錢,錢該向誰要。第二天,市政部門來了吊車,工人拿著鋸子爬上爬下,老樹被解為大大小小的碎塊,迅速消失在膨脹的城市里。
我從外面回來,立刻去看了看縫隙里那株不拘一格的樹。它很狼狽,但還活著。
一走進舊樓,韓主編就告誡我,做這行一定要愛護眼睛,然后叮囑辦公室給我配個新臺燈。我不當(dāng)回事,看稿子貪快,常常忘了開燈,他就老是提醒我。除此之外,有些話也是老生常談,比如要舍得熬油磨屁股,你下的工夫越多,稿子就越干凈之類的。當(dāng)然也有“為他人作嫁衣裳”“作翰林院編修很幸福”之類冠冕堂皇的話,我都沒聽進去,我一直納悶為什么要把“干凈”作為好稿子的標(biāo)準(zhǔn),但是我沒有多問,他是老師傅,我是學(xué)徒,按照他說的去做,就好。
我在這棟老樓里,經(jīng)歷過三代編輯。第一代韓、梅、任三位老師,共同特點是四十歲上下眼就花。很顯然,稿子要想干凈,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的。臺燈很重要,但是不能克服職業(yè)病的蔓延。第二代編輯是我和譚姐,托前輩們的福,我們都沒有眼花,正在通往退休的路上昂首闊步。第三代編輯充分暴露了這個行業(yè)衰落的頹勢:尚龍和子愚先后去了報社,那里待遇更好,他倆也足夠努力,離開后都買了房、成了家,如果在這里,只有看不完的稿子和挑不完的錯字。現(xiàn)在他們依然熱愛文學(xué),但是立足的角度已經(jīng)不再是編輯,而是作家和詩人。為了補上他倆的空白,婧婷和小楊加入了進來,因為大家住得都比較遠,中午時間又比較緊張,單位決定自建一個小食堂。經(jīng)過多方勘察,認為我的辦公室空間寬裕,且距離上下水管道較近,具有改造條件。
我說行,就這樣辦,第一頓飯我來做。
食堂用了兩年多,大家輪流做飯,各拿各的特色菜,取長補短,手藝精進了不少,尤其是小楊的切菜技術(shù),簡直可以用專業(yè)來形容。
有一次,幾個大學(xué)教授受邀到雜志社開會,為一個獎項做評委。中午,評審組長說咱不去街上了,就在這兒吃吧,今天誰下廚?
我說,我,炸醬面。
古人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做編輯也當(dāng)然比不上治大國,所以也大致超不出烹小鮮的范疇。這話雖然聽上去舉重若輕,挺瀟灑,實際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跟稿子打交道容易,跟人打交道很難。
老印刷廠對面有個小館子,許是與印刷廠有過淵源,名字里就嵌進了一個“印”字。館子租的是民房,很小,距離編輯部不過三四百米,徒步幾分鐘就能到。有一回國英兄到編輯部找我,中午定要喝上一杯,就跟著他到了這個館子。點的是腐竹燒肉皮、小黃魚、酸辣土豆絲和蒜黃炒雞蛋,都是家常菜,配色卻很好,多用青紅椒,一下箸,味道也好,用少量白糖提味,而不是味精。
冬天,酒酣耳熱,周圍的客人散完,就剩下我們兩個,老板也不來攆人。后窗破了一個洞,一只臃腫的貓鉆進來,蹲在我們腳下喵喵叫。
它懷孕了,國英兄說,然后把盤子里的魚丟給了它。
野貓應(yīng)是怕人的,可它當(dāng)了母親,就不能再怕了。
如果文學(xué)作品是個孩子,作家就是母親,那他也應(yīng)該無所畏懼。
后來,老印刷廠對面拆遷,小館子就搬到了編輯部南面的文宣巷,這下距離我們更近,有時遇到好友或者作家來訪,就請他們在小館子里喝酒。子愚也有這個習(xí)慣,那時候他還不到三十歲,很多青年詩人或者作家從外地來找他,定點聚餐必是那里,每餐點的,大約都有那四個菜。
館子仍然租的是民房,很小,食客多了,就需要排隊等候。掌勺的大約是兄弟倆,前面張羅的應(yīng)該是妯娌,貌不驚人,話也不多。
有一天下午我走進樓門,看見小楊正直直杵在那里發(fā)呆,她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只有走上前去。她聽見腳步聲,轉(zhuǎn)身看了看我,給我指了指我辦公室的方向。我這才發(fā)現(xiàn)一只體格健碩的松鼠正蹲在那里,一臉迷茫地望著我們。
這真是件麻煩事。
如果在樹林里見到這玩意兒,倒是還有些詩情畫意,可這里四壁水泥,既沒有松果,我們又不好客,不知道如何招待它,只能跟它干瞪眼。僵持了一分多鐘,它終究是識破了我的虛偽,輕蔑地抖了一下尾巴,三兩下穿過廢棄的樓道,跳上窗子消失了。
它回家了,我說。
小楊哦了一聲,我能聽出來她對這棟老樓很不信任。
論起年齡來,這本雜志比這棟樓還要老,她已經(jīng)整整六十歲了。六十年里,一代代人經(jīng)歷了一茬茬事,沒人去發(fā)掘整理,就會煙消云散。
喜新厭舊乃是城市的本性。在它的膨脹里,這個本性演繹得具體而充分。
那些老街舊樓被折疊打包,像遭受了無妄之災(zāi)的老樹一樣被分解,成為碎磚爛瓦,統(tǒng)統(tǒng)丟進垃圾填埋場。在幽暗的地下,它們歷經(jīng)時間磨洗,會變成石塊或者礦藏,也許冥頑不化,保持著窗臺或者欄桿的姿勢,但這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人會再次使用它們。更高的樓被豎起來,一棟接著一棟,長成茂密的森林。太陽被迫升得更高,以照耀樓縫間的空地。塔吊今天在河的北岸站立,明天就可能到南岸拔節(jié),它們總是忙忙碌碌。泥土和草莖不被需要,水泥和柏油覆蓋了整座城市,綠植和動物在公園里得以幸存。如果不借助交通工具,你很難短時間內(nèi)往返于辦公室和住所。高架和立交正在興建,地鐵在土層下蔓延。
當(dāng)整個河的北岸都在拆舊換新的時候,編輯部周邊卻有著與世隔絕的寂靜。路過的人總說,這樣的黃金地段,被這幾棟老樓盤踞著真是浪費。還說,這可是中州路啊,這些舊樓簡直影響市容。
編輯部西鄰曾經(jīng)有過兩棟舊家屬樓,年齡與我們這棟不相上下。建筑結(jié)構(gòu)的微小差異,決定了其功能性的不同。我們這里是封閉的筒子樓,挑高驚人,適用于辦公。那兩棟樓就低了不少,樓道是北向開放的,挨著樓梯依次是水房和廁所,左右住戶各自公用一套,從不互相越界,更不會私自打開別人家的水龍頭。據(jù)我所知,廁所的水費由住戶均攤,樓道照明費同樣如此。樓上的住戶大多高齡,每天的樂趣之一就是拿著小板凳,在樓下的人行道上曬太陽。那時候人行道寬敞,沿街的商戶常常在這兒掛網(wǎng)打羽毛球,打累了,就和老人們一起曬太陽、聊天。
北京奧運會那年,這兩棟樓上貼出了拆遷告示,談妥的紛紛搬走,沒談妥的抵抗了幾下也都撤了出去,只有東北角上三樓那戶扎得牢、扎得穩(wěn)。老頭寫得一手好顏體,常常用白布寫了中央政策,從窗口垂掛下來,供路人觀看。有時也即興寫幾句詩,合轍押韻的,有白樂天遺風(fēng),兼有些革命時代的特色詞語。那時候手機還沒怎么承擔(dān)照相功能,上班路上腳步匆匆,停下來看看也就看看了,頂多議論幾句。
一晃就翻過了年頭。西樓已被拆平,東樓也拆掉了一半,剩下的東南角金雞獨立、搖搖欲墜。這搖搖欲墜的半棟樓依然堅持了半年多,水電自然是沒有了,有個中年婦女總是每天拎著飯盒上樓,料想是老人的女兒來做后勤保障的。有個早晨我接到孫老師電話,說那棟樓沒了。我說怎么會,昨晚上喝完酒回家路上還看見它了。他說沒了就是沒了,還騙你不成?我路過時特意看了一下,果然成了白地,連碎磚瓦都沒怎么剩下,地面上有一些慌亂的輪胎印記,看寬度應(yīng)該是鏟車或者卡車留下的。我問孫老師咋回事,他說可能是談妥了吧,連夜就拆掉了。我說咱這樓也成危房了,啥時候拆?他跺跺腳說,這樓好著哩,拆啥?
我不得不承認,喜新厭舊也是我的本性。
我喜歡新的東西。
新的詞匯,新的語序,新的結(jié)構(gòu),字里行間流瀉出來新的風(fēng)味,或者紙背里透出的新觀點和思想。后者體現(xiàn)一種思維的樂趣,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類社會進步,靠的是經(jīng)驗累加。有小道消息認為,自地球誕生、人猿揖別以來,大約已有五十億人曾經(jīng)活過,而當(dāng)下活在世間的,還有將近六十億人。近百億生命體驗和智慧的堆疊,構(gòu)筑了今天我們的文明。這至少說明了兩條:一是在舊有領(lǐng)域創(chuàng)新會越來越難,很容易就踏上了前人的腳印,文學(xué)也是同樣,你靈光一現(xiàn)寫出來的,很可能是別人玩剩下的,這很讓人沮喪;二是如果沒有新的生命體驗和智慧在你身上產(chǎn)生,作為微小個體的你就失去了意義,因為沒有什么有價值的東西累加給后人,你的痕跡就會慢慢被時間抹去。
這種感覺,讓人坐臥不安。
西鄰的兩棟舊樓拆掉之后,建筑隊很快就入駐了。工地被圍墻圈了起來,原先老樓蹲著的地方,變成了兩個深坑,本以為很快就會有頎長挺拔的高層豎起來,誰知工地就此停了工,施工機械紛紛撤走,暴雨過后,坑里蚊蠅滋生。剛開始,還有一兩個看門人住在工棚里,偶爾打掃一下門口的落葉,后來連人影都沒有了。春天和夏天接連席卷了這里五六次,野草和藤蔓肆無忌憚地生長,甚至試圖翻過墻去,侵占大街。無家可歸的貓狗把這里作為棲身之地,人們偶然經(jīng)過,它們就怒目而視。只有外墻是光鮮的,每年三四月份,這里都會被粉刷一遍,寫上最新的宣傳口號。晚上,過路的醉漢們在墻角解手,嘔吐物層層堆積,清早凝固干結(jié),與當(dāng)年破敗的舊樓相比,似乎更加不堪。
城市依然在膨脹,在代謝。兩個街區(qū)以外,曾經(jīng)的國營大廠舊樓拆遷,新的小區(qū)已經(jīng)封頂開售。編輯部斜對角的紅墻,被遺址公園取代,復(fù)建后的古塔高大巍峨,門票價超過百元。遺址公園東鄰的建筑機械廠被冠以文化產(chǎn)業(yè)園的名稱,改造成新型房地產(chǎn)。老印刷廠很多年前就已經(jīng)不存,與之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小印刷廠們都在面臨限產(chǎn),日漸艱難。文宣巷里的小館子終于被盤給了別人,老板說太累了,打算做點輕省的生意。
誰都能預(yù)感到,要發(fā)生點什么。
打樁機停工后,西鄰的大坑被填平,地鐵項目部把這里改造為臨時辦公室和工人宿舍。白色的板房只用了一兩天便搭建起來,外墻推倒重建,漆成藍白兩色。第三天,編輯部這棟樓的外墻上也被貼上告示,說是兩個月以后就要拆遷,告示下面蓋著很嚴(yán)肅的印章。臨街的商戶本來就三心二意,這下正好關(guān)門歇業(yè)。人行道被改造成臨時馬路,桐樹、槐樹、女貞樹統(tǒng)統(tǒng)移走。
在與有關(guān)方面協(xié)調(diào)辦公用房的時候,單位要進新人,婧婷開始休產(chǎn)假,小楊終于決定離開。樓道里再次變得空空蕩蕩,食堂煙火漸稀。很多故事,就像這棟舊樓一樣,消失在城市迅猛的代謝里。
維摩,編輯,現(xiàn)居河南洛陽。已發(fā)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