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昆山市實驗幼兒園澞和苑分園
小班幼兒年齡小,個體心理發(fā)展有差異,僅僅通過集體教育的活動,不能滿足每個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需要。如何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的心理都得到發(fā)展呢?理論上的依據來自《綱要》和《指南》中的先進理念,指出:“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還指出:“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shù)淖灾鬟x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以這些理念為指導思想,聯(lián)系自己的工作實踐,探索新的途徑。我們可以利用區(qū)角活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健康心理。
區(qū)角活動是一種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水平、興趣、特點和需要來選擇材料,進行個別性或小組性的操作活動,是集體活動的補充和延續(xù)。我們可以在小班設立自然角、科學區(qū)、閱讀區(qū)、語言區(qū)、美工區(qū)、角色區(qū)等區(qū)角?;顒訁^(qū)角設立的目的,是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豐富多樣的、多功能、多層次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有機會接觸符合自身特點的環(huán)境。我們教師可以在區(qū)角活動中,觀察幼兒、了解幼兒之間的差異,個別化地指導幼兒,促進幼兒健康心理不斷形成。
有的小班孩子入園后,常因分離而哭鬧,我們就可以借助娃娃家角色游戲使孩子們樂起來??梢哉埡⒆觽円黄鸩贾猛尥藜遥轰伾系靥?,墻上貼上全家福照片,擺好餐具等。我們可以參與到游戲中,扮作媽媽,孩子扮作寶寶。媽媽給寶寶梳頭,摸摸、摟摟寶寶。這些親密的接觸,拉近了彼此距離,久而久之,大家熟悉了,孩子們開始喜歡上老師,喜歡上幼兒園。
以前的自然角都是由老師照料,孩子們參與得比較少。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帶領孩子開展“比一比誰種的植物長得好”的活動。每天早上,請孩子們拿著小水杯去自然角,為自己種的植物澆水。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不但能主動照顧自己種的植物,還能和老師、阿姨一起照料自然角中其它的植物。在孩子們的關心、愛護下,自然角的植物長得又快又好。大家既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又培養(yǎng)了美好的情感。
經過多次區(qū)角活動,我們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提出合作游戲的規(guī)則。如“閱讀區(qū)”:要求幼兒看什么拿什么,不搶書,不撕書,能與伙伴一同看書,學會互相講述與分享圖書中的內容。“娃娃家”:有的孩子喜歡給娃娃喂藥、打針;有的孩子喜歡做飯;有的喜歡收拾房間。我們可以在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中,指導他們共同游戲。如:一個孩子抱娃娃,一個打針,另一個喂藥。如果遇到意見分歧,我們可以和他們共同協(xié)商處理問題?;顒又幸蠛⒆幽苡枚Y貌言行?!敖Y構區(qū)”和“美工區(qū)”:要求幼兒不亂竄,不爭搶玩具、材料、工具,不大聲吵鬧。
小班孩子不會交往,打架、咬人、搶物品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們可以利用語言區(qū)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我們可以在語言區(qū)投放一些材料:錄音故事、兒歌或配套圖片,這些材料反映的都是同伴互相幫助的主題。如:故事《小鴨找家》、小鴨迷路了,森林里的許多小動物:青蛙、白鵝、松鼠、牛伯伯、小貓等,幫助它找家。聽完故事,組織孩子們討論 :“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怎樣幫助別人的?”在討論中,孩子們利用指偶做情境表演,使孩子們體驗到了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明白互相幫助的道理。
美國的愛里克森說過:“學前期是幼兒主動探索、好奇、預備學習的最佳時期。在此期間,兒童需要經過由環(huán)境做出的種種反應的機會來表現(xiàn)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性”。
幼兒與環(huán)境做出積極相互作用的一種最佳方式就是各種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我們可以將科學區(qū)的探索活動融入大自然中??梢越M織小班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獲得科學知識。我們老師可以指導孩子們用他們的眼睛去觀察,孩子們認識了小草,指導春天小草會發(fā)芽,小草是綠綠的;秋天的小草換下綠軍裝,穿上黃衣裳。泥土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自然物,我們鼓勵他們多用雙手去探索,通過摸、壓、搓等方法感知土的柔軟度,用腳踩泥土感知土的特性,鼓勵他們用雙耳去聽周圍的聲音,幫助他們辨聽各種音響,指導歌聲、琴聲、美妙的音樂是樂音,機器發(fā)出的聲音、汽車的喇叭的聲音等是噪音。
通過以上這些區(qū)角活動的實踐,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長朋友能夠參與到區(qū)角活動中,通過與孩子們共同活動,了解開展此項活動的目的。認識到從小班起就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且能支持、配合老師的工作,將這項活動長期開展下去,以便形成幼兒穩(wěn)定、良好、健康的心理,使幼兒成為身心健康、素質全面、人格健全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