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猜讀,就是在讀中猜,在猜中讀,然后把猜讀的內(nèi)容和文本對照,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入了解的一種讀書方式;它是在概念判斷基礎上的一種思考形式,在推測這種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讀書,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讀書方式;它也是一種有別于被動讀書的讀書方式。猜讀法打破了“滿堂灌”“滿堂練”僵化的教學模式,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在課堂的具體運用。本文從“猜讀法”的理論基礎、實施方法、意義價值三方面來具體闡述。
一、語文閱讀教學“猜讀法”的理論基礎
(一)模糊教學理論
“模糊集合”的概念是 1965 年美國數(shù)學家和自動控制論專家扎德在其《模糊集合》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從而創(chuàng)造了模糊數(shù)學這一學科。語文教學應該是“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注意作品內(nèi)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chuàng)意地構建文本意義”?;谡Z言的模糊性理論,我們可以認為好的文學作品就是獨具魅力的微笑著的蒙娜麗莎,它有很多的謎等待我們?nèi)ゲ?。而這些正是我們運用猜讀法鍛煉學生想象力、寫作能力的好素材。
(二)隱喻理論
“隱喻”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本文所說的隱喻是廣義的隱喻。隱喻的產(chǎn)生,一方面是由于語言和意義關系的局限性,也就是所謂的“言不盡意”。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深深地隱藏在文字當中,需要讀者深入挖掘。另一個方面,為了提高表達效果,使文章含蓄委婉、形象生動,作者故意布下語言文字的謎局,讀者只有在讀書時用心思考,經(jīng)過和作者有效的“互動”和“對話”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思想?!都t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里面的“元迎探惜”“賈寶玉”“甄寶玉”等等絕不是一個名字那么簡單。從隱喻的理論來看,課本內(nèi)的文學作品有很多的謎團,需要學生在閱讀時認真思考,真正做到與作者的“對話”才能深刻理解文本內(nèi)容。
二、語文閱讀教學“猜讀法”的實施方法
根據(jù)“猜讀”內(nèi)容與文本聯(lián)系程度的深淺,我們將猜讀法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封閉式”猜讀法,第二類是“開放式”猜讀法。其中“開放式”猜讀法根據(jù)對某一問題目前學術界有無共識,又分為“有解型”和“無解型”兩類。
(一)“封閉式”猜讀法教學
1.猜讀文章內(nèi)容
(1)通過題目,猜讀文章大意
學生在學習《荷塘風起》時,可以讓他們推測這篇文章寫的事情發(fā)生在荷塘里或者旁邊,荷花本身是美與高潔的化身,而“風起”大概是指風擺荷葉的美景吧?讀過文章之后發(fā)現(xiàn),果真如此,但“風起”用了一個動詞,作者似乎并不單單是為了寫美景,那么他想表達什么?學生可以進行猜想。細讀文章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還想表達對荷塘美景被破壞的一種憤怒,是思想泛起了波瀾。
(2)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nèi)容
關鍵詞句,往往是文章的“文眼”。這些關鍵詞句可以出現(xiàn)在開頭,也可以出現(xiàn)在結尾,也可能出現(xiàn)在中間,甚至出現(xiàn)在題目上,把握關鍵詞句需要較高的語言感悟能力;反過來,它的運用過程也能促進語言感悟能力的提高。如《滕王閣序》一文,作者寫到賓主盡歡的場面之后,筆鋒一轉,來了一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那么下面肯定要進入古人喜歡的感慨人生苦短的悲涼之情了。這種寫法并非孤例,又如《蘭亭集序》在盡情描寫蘭亭之美之后,就開始論述對人生的認識,抒發(fā)人生苦短的無奈。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文言課文的某種寫作的規(guī)律:古人在描寫自然界的美景之后,常常會樂極而悲生,抒發(fā)人生感慨。
2.猜讀文章寫作思路
猜讀寫作思路,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研究文章題目,代寫寫作提綱。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看到在文章題目之后,把它作為自己的命題作文,列出自己的寫作計劃,也就是寫作提綱。精心設計之后,可以大致寫一寫,然后與原文做對比,看是否與自己寫的一致。從目前學生的寫作水準和實踐情況來看,大部分情況下是不一致的。那么,不一致在什么地方,是作者處理的好還是自己構思的好?作者比自己好在什么地方?在學習《陳情表》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類似的嘗試。這樣學生既學習了文章,也鍛煉了寫作能力。這種方法也鼓勵學生站到一定的高度去看文本,由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參與者、批判者。
(二)“開放式”猜讀法教學
1.“有解型”猜讀法教學
所謂“有解型”猜讀法,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閱歷等要務必采取“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方法去解決。先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學課文,寫出感受或者認識,然后班內(nèi)討論形成思維碰撞點,最后,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答疑。另外一種情況是,雖然學生都能讀懂文章,但他們的表達能力卻有優(yōu)劣之分,表達角度也有天壤之別,這時,教師可以就某一個話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寫一篇心得認識。比如對《琵琶行》的認識,作者通過兩個具有相似遭遇的人那種一見如故的驚喜之情,表達自己貶謫之后的內(nèi)心痛苦,內(nèi)涵豐富,情感復雜。但文章對這兩個人物的心理特別是琵琶女的心理并沒有直接描寫,這就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從這兩個人的角度寫一篇心理獨白,使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無解型”猜讀法教學
所謂“無解型”猜讀法,就是說有些問題是見仁見智,該問題自從出現(xiàn)以來就眾說紛紜而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這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模糊性特點造成的。我們可以借此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揮想象力,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表達能力。
比如我們教了一遍又一遍的經(jīng)典篇目《荷塘月色》,作者為什么會“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歷來爭論不休,“可以說,《荷塘月色》發(fā)表七十五年以來,一直也沒有得到令人心悅誠服的解釋”。對于這樣的問題,教師不能強行設立標準觀點,而是以這些問題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思考猜讀。這就是一種開放式的猜讀方法,能夠充分調(diào)動研究者的思維積極性,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效果。
三、語文閱讀教學“猜讀法”教學的意義
(一)“猜讀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悟性
明代學者陳獻章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有較強的好奇心,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學只能成為潑向?qū)W生心靈之火的一盆盆冷水。應當把“猜讀法”引入語文教學,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產(chǎn)生疑問,發(fā)現(xiàn)問題,讓學生不斷地修正,不斷地質(zhì)疑,在探索中前進,在求證中提高學習能力。
(二)“猜讀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
作為一門號稱“知識性與人文性”結合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語文課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為“作品的未定性與意義的空白性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品意義構成的權利”?!安伦x法”可以讓學生從已知去思考未知,在積極的思維中學會判斷、推理,在輕松愉悅中暢游無窮無盡的思想的海洋,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猜讀法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課本的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課本,是一門課的“根本”,然而我們的語文課本與考試的關系或多或少存在脫鉤現(xiàn)象,學的不考,考的都是沒學過的,語文課本成了一種尷尬的存在。語文課本是語文課的“本”,這個“本”體現(xiàn)在一是它是寫作的范例,二是它提供了思維訓練的工具和好的寫作素材。運用猜讀法教學就是一種緊貼課本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fā)揮課本的作用。
孔夫子早就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猜讀法”教學,是對啟發(fā)式教學的課堂具體運用,是向孔夫子致敬。但這并不是倡導語文教學的“無政府主義”,語文教師在“猜讀法”課堂上的角色不是甩手掌柜,而是領航的舵手。這也要求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力爭向研究型學者靠攏,才能更好地運用猜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