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子榮
摘 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報告指明了教育的本性即教育的根本對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務是育人,人作為核心要素被列在了首位。高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定教育教學策略時,應始終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開啟高中德育育人模式的探索。從物質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和特色文化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為高中院校探索德育育人模式提供一些嶄新的思路。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德育;育人模式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各高中學校在追求升學率和辦學水平的同時,開始注重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將本校的校園文化融入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方方面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的要求,打造出既深受師生喜歡,又彰顯學校特色校園文化名片,讓學校的文化不僅可以啟迪學生的心智、熏陶他們的心靈,還能起到育人的功能,為高中德育育人模式闖出一條新路子。
一、物質文化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誠如此言,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不僅會讓人身心愉悅,還會潛移默化熏陶人的心靈。高中德育育人模式不妨從環(huán)境入手,讓學校的精神文化具有適宜的載體,起到環(huán)境育人的功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校相關工作人員可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加強校園的墻體文化、樓宇文化建設,讓校園變成育人的立體教科書;第二點,學校相關工作人員在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時,還應不斷更新教學設備、創(chuàng)造舒適的學校環(huán)境、加強班級物質文化建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愛學校、愛班級的積極情感;第三點,學校相關工作者可通過在墻體、走廊等位置懸掛積極向上的標語、名人名言、經典詩詞,打造高中文化長廊和文化專區(qū),讓文化潛移默化進駐學生的心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通過邀請學生參與電子宣傳欄、墻報專欄、墻體內容噴繪、?;铡⑿S柕脑O計、制作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將自己視為學校的主體,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班、愛校的思想。
二、管理文化
科學管理是推進高中德育向現(xiàn)代化轉變的重要舉措。大到學校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小到小組制定的組規(guī)等,是規(guī)范高中生言行,使其養(yǎng)成良好道德習慣的重要途徑。立德樹人理念下,高中學校在探索育人模式時,不妨創(chuàng)新管理體系,在依制度管理高中生的同時,不妨注入一些人文關懷的因素,從而使管理更高效。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高中班級應注重權責分明,通過分級管理,使學生各盡其責,各司其職。教師主抓全面工作,班干部則抓班級管理的具體工作。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妨多給予班干部更多的權限和信任,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使他們在對自己負責的基礎上,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做教師的好幫手。
三、精神文化
沒有文化的學校猶如沒有靈魂的學校,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充滿了盲目性,應試教育就像緊箍咒一樣,緊緊地束縛師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對此,高中德育育人模式不妨從更新觀念開始,通過創(chuàng)造學校的精神文化來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精神的滋養(yǎng),使他們成長為德才兼?zhèn)?、品學兼優(yōu)的好苗子;使每個老師在教書的同時,更了解自己的使命,擔負起育人的重任;使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成長和進步的樂園。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從以下兩點著手:第一點,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讓活動為高中德育工作順利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如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報告會、電影周、讀書活動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又比如,通過體育、藝術比賽等活動對學生進行合作精神、集體主義教育等。第二點,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各任課教師應主動蹲下身,走近高中生和他們進行平等、朋友式的交流和溝通,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狀況,并通過引導和啟發(fā),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種種問題,通過彼此坦誠的交流來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特色文化
高中學校在探索德育育人模式時,不應一味照搬其他學校的既有模式,而應從本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fā),通過打造特色的文化,建設有特色的校風、班風、學風,來彰顯本校的辦學特色,提高德育育人的功效。如我校在探索德育育人模式時,就在升旗儀式上做文章,通過升旗儀式主題化來對學生進行德育。周一的升旗儀式現(xiàn)在儼然成為我校的一道靚麗的風景?!靶袨榱晳T養(yǎng)成”主題升旗儀式、“愛國、愛校、愛班”的主題升旗儀式等為升旗儀式增添了豐富的內容,使得升旗儀式成了德育的重要基地,也成為學生最為期待的重要活動之一。
在利用升旗儀式進行德育的同時,我校還開啟了“一班一品”的德育新模式。所謂“一班一品”是指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口號、班訓、班風、班級價值觀、班級文化墻等,通過班級特色文化建設,讓班級成為德育的重要實施場所,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在進行班品建設時,教師不妨邀請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師生的民主討論來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積極投入班級文化建設中,自覺維護班級文化制度。
總之,高中學校在立德樹人理念下,想要走出一條高中德育育人新路子,就需要從高中生的身心特點和本校實際狀況出發(f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注重文化知識傳授的同時,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本文從物質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和特色文化四個方面來探究高中德育育人新模式,希望能夠為高中院校德育建設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秦巖.探索精準德育路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杭州市下城區(qū)德育工作綜述(二)[J].中國德育,2017(7).
[2]李文玉,代顯華,付曉帆.堅持立德樹人 講好德育故事:第二屆德育敘事大會綜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