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華 陳鴻 彭希哲 楊柳
摘要:基于FYRST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以“80后”為研究對象,運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統(tǒng)計方法探討了
收入水平、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以及消費支出的中介作用
在不同群體間的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相對地位影響幸福感的路徑存在顯著差異,相對收入效應只適用于相對優(yōu)勢群體,并不適用于相對劣勢群體。相對優(yōu)勢群體普遍低估了自己的相對地位,因此在相對收入效應的壓抑作用下,形成了“80后”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幸福悖論”。相對收入效應的群體選擇性成為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幸福悖論”的決定因素,而消費支出則是影響幸?!杖胂嚆3潭鹊闹匾?jīng)濟因素。
關鍵詞:幸福悖論; 收入水平; 相對地位; 消費支出; 群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C91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49(2018)04-0063-14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804007
一、引言
幸福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由于幸福概念與內(nèi)涵的抽象性,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幸福感是人們主觀意識的結(jié)果卻得到了共識,不同社會群體由于心理需求的不同必然導致其幸福感影響因素的差異,因此對特定群體幸福感的研究必然不能被整體性研究所代替。
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第一代獨生子女,“80后”成為極為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從出生、求學到就業(yè)無一不帶著時代變遷的深刻印記,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了中國無數(shù)的變革,見證了中國的快速發(fā)展歷程,同時體驗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而又“孤獨寂寞”的第一代獨生子女生活?!?0后”的特殊性得到了許多學者的共識。周石指出“80后”的成長時代有著極為特殊的四個特點:改革開放、市場經(jīng)濟建立;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網(wǎng)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全球化挑戰(zhàn)[1]?!?0后”成長環(huán)境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自身的特點。張夢霞、王斯洋指出“80后”人群是代表市場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的標志性群體,對這個特殊群體的研究之重要性不亞于國際學術界對美國“嬰兒潮”一代人群研究的重要性[2]。當前“80后”已經(jīng)成為中國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在物質(zhì)極大豐富,“物質(zhì)主義”盛行的社會背景下,他們不僅需要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還要承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擔,然而在“金錢”與“物質(zhì)”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同時,是否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才是“80后”乃至整個社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0后”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決定了特殊的主觀意識與行為規(guī)范,他們的幸福如何受到收入與消費等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仍然未知。同時幸福感影響因素的差異不僅體現(xiàn)在“80后”與其他年齡群體之間,更體現(xiàn)在“80后”內(nèi)部不同屬性群體之間,因此要全面揭示“80后”幸福感如何受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深入分析不同屬性群體之間的差異則更有意義。
在幸福感的問題上,以往學界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收入水平與幸福感的關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的觀點得到了普遍認同[3-6],然而伊斯特林(Easterlin)提出了著名的“幸福悖論”或稱“伊斯特林悖論”,即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會帶來幸福感的相應提高[7],這一結(jié)論得到了不同學者不同國家數(shù)據(jù)的屢次驗證[8-10],于是不同學者試圖從不同視角解釋“幸福悖論”產(chǎn)生的原因,經(jīng)濟視角中相對收入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作為解釋“幸福悖論”的重要原因得到了不同國家學者的證實[11-14],費雷爾(Ferrer)指出相對收入效應并不適用于所有群體,它在不同收入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性,高收入群體比低收入群體更易受到相對收入效應的影響,這也成為高低收入群體間的“幸福悖論”的重要原因[13]。在隨后的幸福感研究中,經(jīng)濟視角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消費支出對幸福感的影響也逐漸得到學者的重視,并進一步證實了消費支出對幸福感的影響大于收入水平[15-16]。不同群體的需求不同自然導致消費特征不同,而消費支出是否成為不同群體間“幸福悖論”產(chǎn)生的另一原因仍然有待考證。
本文基于FYRST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運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統(tǒng)計方法(SEM)探究了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群體之間收入水平、相對收入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的作用機制。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與已有文獻相比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以往文獻多為關于收入水平與相對收入地位的比較研究,或是收入水平與消費支出的比較研究,而本文將這三個經(jīng)濟因素同時進行比較,探究三者對幸福感影響的作用機制;②以往文獻未涉及不同群體之間收入、消費對幸福感影響的比較,而本文旨在深入揭示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③以往文獻由于微觀數(shù)據(jù)的局限而缺失關于“80后”這一特殊群體的相關研究,本文基于大規(guī)模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全面揭示“80后”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幸福悖論”現(xiàn)象,并通過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的群組比較,揭示了“幸福悖論”產(chǎn)生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充實了幸福感研究的內(nèi)容,豐富了幸福感問題的研究對象,拓展了幸福感問題研究更深層次的含義,對當前中國發(fā)展中堅力量群體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了深入的揭示與剖析,為促進當前中國社會健康發(fā)展提供有益參考。
二、文獻綜述與理論假設
1.收入水平、相對地位與幸福感
對于收入與幸福感的關系,人們通常的觀點是收入水平的增加必將導致幸福感的增強[3-6]。然而伊斯特林通過對美國長期收入增長和幸福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幸福悖論”,即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 收入水平可能有大幅度增長, 但幸福感并不會相應隨之提高[7]。隨后伊斯特林又通過對美國、日本及9個歐洲國家的幸福感與收入增長的動態(tài)關系的比較,進一步擴大了“幸福悖論”的內(nèi)涵,即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不必然導致經(jīng)濟中每個個體幸福感程度的相應提高[17]。布蘭奇福勞(Blanchflower)和奧斯瓦爾德(Oswald)通過對美國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均收入明顯增加的同時感覺非常幸福的人比例卻在下降[8]。何立新、潘春陽運用CGSS(2005)和CEIC(2005)數(shù)據(jù)證實了中國“幸福悖論”的存在[10]。
為了探究“幸福悖論”存在的原因,伊斯特林提出了“相對收入效應”,即相對收入地位比絕對收入水平對幸福感的影響更強,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導致幸福感水平的相應提高,他人收入的增長會抵消自身收入增長所帶來的幸福感的增強[18]。同樣的觀點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認同[19-21]。在隨后的研究中費雷爾指出,相對收入效應在不同收入階層也是有差異的,當收入水平比較低時,絕對收入的增長能夠?qū)е滦腋8械脑鰪?,但當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后,絕對收入對幸福感的作用弱化,而相對收入的影響則更為重要[13]。
國內(nèi)相關研究中田國強、楊立巖運用經(jīng)濟學方法的系統(tǒng)研究指出相對收入是“幸福悖論”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14]。羅楚亮的研究同樣驗證了收入增長會提升幸福感,但相對收入對于幸福感的決定具有更加重要的影響[22]。官皓指出收入水平對幸福感影響不存在顯著影響,而相對地位則對幸福感存在顯著正向影響[23]。
對于相對收入的測量主要有兩種辦法:一種是以選定的某個因素作為標準,然后加入對比組,對比組與標準組之間的差即為相對收入;另一種則通過直接詢問受訪者關于對自身所處的經(jīng)濟地位的自我評價,這樣可以較為精確地表達受訪者的個人感受[24]。官皓指出在判斷相對收入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時第二種度量方法更加合適,同時變量名“相對地位”更加貼切[23],因此本文選用主觀判定的度量方法,潛變量相對地位由一個觀測變量主觀收入地位進行測量。
對于“80后”這一特殊群體而言,收入水平與相對地位如何影響幸福感有待考察,鑒于收入水平與相對地位對于幸福感的正向影響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收入水平對“80后”幸福感存在顯著正向影響
假設2:相對地位對“80后”幸福感存在顯著正向影響
由于個人收入和家庭總收入均會對人們的消費與幸福感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本文的潛變量收入包含個人收入與家庭總收入兩個測量變量。
2.消費支出與幸福感
作為經(jīng)濟因素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齊默爾曼(Zimmerman)認為微觀數(shù)據(jù)的限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15],有學者認為掙錢就是為了花錢,收入可作為消費的代理變量,因此可以運用收入數(shù)據(jù)代替消費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然而吉倫(Guillen)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幸福感而言,消費支出和收入水平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它們對幸福感有著相對獨立的影響[25]。齊默爾曼研究發(fā)現(xiàn)消費支出對幸福感的影響系數(shù)遠大于收入水平,不同消費類別與幸福感的影響差別顯著,用于個人健康和服飾的物質(zhì)消費最有助于幸福感產(chǎn)生[15]。諾爾(Noll)和韋克(Weick)的研究同樣也獲得了類似的結(jié)論,即不同消費類別對幸福感影響有著顯著差異,娛樂休閑類消費與服飾類消費對幸福感影響顯著,而食品類與居住類消費的影響并不顯著[16]。許玲麗指出收入水平與消費支出的增加均能顯著提升幸福感,但消費支出的影響更大[26]。胡榮華研究發(fā)現(xiàn)消費支出的絕對值和相對值對幸福感均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分類消費支出的占比與幸福感的關系差異較大,服飾類消費、休閑類消費、人情類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顯著[27]。
盡管收入、消費對幸福感的顯著影響得到了證實,然而關于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影響幸福感的邏輯關系仍未清晰。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的影響是獨立存在還是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仍然未知。既然消費是收入的穩(wěn)定函數(shù)、掙錢是為了花錢得到普遍認同,那么“掙錢”對幸福感的影響是否通過“花錢”獲得?即收入水平、相對地位的提高是否通過增加消費來提升幸福感?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消費支出對“80后”幸福感存在顯著正向影響
假設4:收入水平通過消費支出的中介作用顯著正向影響“80后”幸福感
假設5:相對地位通過消費支出的中介作用顯著正向影響“80后”幸福感
以往研究揭示,所有消費類別中對幸福感具有顯著影響的均集中在服飾、娛樂休閑與人情往來三個方面,因此,本文潛變量“消費支出”選擇服飾類消費、休閑類消費、人情類消費三個觀測變量。
3.群體差異與模型群組比較
早期社會學家涂爾干認為人類不能只以個體的方式存在,更不會是完全同質(zhì)的整體,因此人的心理與行為必須要放到社會群體的范疇中加以了解。社會中的人依據(jù)不同劃分標準會形成不同屬性的社會群體,例如依據(jù)教育水平劃分的高學歷與低學歷、依據(jù)成長環(huán)境劃分的城市與鄉(xiāng)鎮(zhèn),等等,不同群體之間往往由于享受社會資源與能力的不同而具有相對的強弱之分。不同群體共同構(gòu)成了整體,要全面認識整體必須先了解每個群體,比較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的差異更有助于全面深入揭示“80后”的幸福感是如何受到經(jīng)濟因素影響的。
教育水平與幸福感的相關關系得到了許多學者的驗證[28-29],教育水平與收入、消費密切相關也得到了普遍認同,高學群體比低學歷群體往往擁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機會,從而形成了高、低學歷群體間心理與行為的差異。
城鄉(xiāng)差異以及城鄉(xiāng)不平等的相關研究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已有研究表明中國城鄉(xiāng)差異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
[30-32],客觀存在的社會屬性差異已經(jīng)促使了居民主觀層面態(tài)度與觀念的分化 [33-34]。成長環(huán)境中的城鄉(xiāng)差異是最為根深蒂固的,出生在城市的人,在資源環(huán)境、社交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均比出生在農(nóng)村的人存在極大的優(yōu)勢,自然也會形成不同城鄉(xiāng)群體間行為規(guī)范與價值觀念的差異。
中國的戶籍制度自20世紀50年代建立以來,成為刻畫中國社會結(jié)構(gòu)不平等的最重要參數(shù),影響和決定著資源與機會的分配[35],上海戶口由于其“高含金量”長期受到廣泛關注,因此“80后”中是否擁有上海戶籍往往會由于資源與心理層面的差異而形成行為與觀念的差異。
基于上述分析,依據(jù)不同劃分標準形成的社會群體間往往在背景、資源、機會等多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而會形成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以教育水平為劃分依據(jù)時,高學歷群體比低學歷群體享有更多的優(yōu)勢,因此高學歷群體即為相對優(yōu)勢群體,低學歷群體則為相對劣勢群體;以成長環(huán)境為劃分依據(jù)時,城市長大群體則為相對優(yōu)勢群體,鄉(xiāng)鎮(zhèn)長大群體則為相對劣勢群體;以戶籍為劃分依據(jù)時,上海戶籍群體為相對優(yōu)勢群體,非上海戶籍為相對劣勢群體。本研究對相對優(yōu)勢與劣勢群體的比較是全部樣本以某一種劃分標準后的兩兩群體比較,共包括3組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的比較:高學歷群體與低學歷群體,城市長大群體與鄉(xiāng)鎮(zhèn)長大群體,上海戶籍群體與非上海戶籍群體。相對優(yōu)勢群體與相對劣勢群體之間稟賦的差異必然會導致行為與心理的差異,也會導致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路徑的差異,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4.結(jié)構(gòu)方程概念模型
幸福感的經(jīng)驗研究通常是由調(diào)查者主觀打分的方式獲得[36]。本文中潛變量“幸福感”包含2個五分制觀測變量:“感覺幸?!焙汀案杏X愉快”。根據(jù)假設1、2、3、4、5,建構(gòu)潛變量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的結(jié)構(gòu)模型,結(jié)合相應確定的觀測變量構(gòu)成了本文的概念模型,詳見圖1。
本文運用SEM群組比較方法對假設6、7、8進行驗證,通過P值檢驗判定不同群體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通過群組比較參數(shù)矩陣Z值判定法找到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差異的路徑,研究方法嚴謹科學且更加清晰直觀。
三、變量與數(shù)據(jù)
1數(shù)據(jù)來源
為全面深入了解“80后”這一特殊群體,復旦大學2012—2013年對上海市“80后”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抽樣入戶基線調(diào)查(FYRST),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80后”的家庭、經(jīng)濟、教育、幸福感等方面。FYRST調(diào)查采用分層概率抽樣,樣本涵蓋上海17個區(qū),40個街鎮(zhèn),每個街鎮(zhèn)抽取2個社區(qū),為平衡人口數(shù)量,浦東選取5個社區(qū),閔行、松江和普陀選取3個社區(qū),共選取85個社區(qū),每個社區(qū)隨機選取150個地址,將選中地址中的“80后”作為入戶調(diào)查對象,有效樣本數(shù)共2362,剔除收入、消費無效樣本,最終有效樣本數(shù)為2288。
2. 變量說明
概念模型中包含4個潛變量和8個觀測變量,其中收入水平、相對地位為自變量,消費支出為中介變量,幸福感為因變量,變量說明詳見表1。
3. 變量特征描述
由于收入水平、消費支出的觀測變量分值根據(jù)樣本20%、40%、60%、80%分位劃分獲得,因此數(shù)值絕對離散分布。從絕對值上看,個人收入平均值為60992元,家庭總收入平均值為115702元,個人收入平均值已經(jīng)較大程度地超過了上海2012年人均平均收入(40188元)(《上海統(tǒng)計年鑒2012》),“80后”在城市經(jīng)濟活
動中已經(jīng)占據(jù)重要地位,已經(jīng)成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消費支出均值由大至小依次為服飾類消費、人情類消費、休閑類消費。主觀收入地位均值非常接近中心點,且方差較小,數(shù)值分布集中,可以看出客觀收入條件與主觀收入地位的數(shù)據(jù)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研究二者之間的差異與關系存在必要性。幸福感測量模型中感覺幸福與感覺愉快均值較大,方差相對也較大,表明“80后”的幸福感普遍較強,但不同個體間存在較大差異,詳見表3。
四、模型統(tǒng)計與結(jié)果分析
1. 測量模型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所有觀測變量高低分組的t檢驗均顯著(高低分組以27分位數(shù)及73分位數(shù)進行拆分),全部變量具有較好的鑒別力。由于本文樣本數(shù)高達2288(>1000),樣本均值總是近似地服從正態(tài)分布,可以選用ADF統(tǒng)計方法,因此本文的樣本數(shù)據(jù)適合進行SEM分析。
將收入水平、消費支出、幸福感的測量模型進行多因子驗證性分析,組成信度均大于06的標準,平均變異數(shù)萃取量(AVE)均接近05的標準[37],觀測變量的因素負荷量均大于06的標準,信度系數(shù)(SMC)均大于036的標準,詳見表4,表明所有測量模型(CFA)全部具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適合進行SEM分析。
2. 基于整體“80后”的模型適配度檢驗與模型優(yōu)化
基于FIRST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對概念模型進行擬合,輸出結(jié)果顯示,適配度指標FGI值、AGFI值、IFI值、CFI值均大于09,RMSER值小于008,均符合適配度指標理想標準,而卡方自由度比(χ2/DF)值為6788,不符合適配度指標理想標準,詳見表5。χ2/DF容易受到樣本量大小的影響,針對樣本量大小的不同宜采用不同的理想標準,一般當樣本量較小時,χ2/DF理想值應小于3,當樣本量較大時,χ2/DF理想值應小于5。本研究的樣本量高達2288,因此選擇χ2/DF<5的標準,χ2/DF值為6788>5,仍然需要對模型進行優(yōu)化。
當模型中有中介變量存在時,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應以總效應、間接效應、直接效應來詮釋更為準確??傂?直接效應+間接效應,總效應代表自變量對因變量的總體影響系數(shù),間接效應代表自變量透過中介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系數(shù),而直接效應代表不通過中介變量直接對因變量影響的部分,即模型路徑圖中顯示的路徑系數(shù),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的總效應、直接效應、間接效應詳見表6。
從總效應看,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均顯著,因此對于整體“80后”而言,接受研究假設1、假設2、假設3,即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80后”的幸福感均存在正向顯著影響,影響程度由大至小依次為消費支出、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收入水平完全通過消費支出影響幸福感,而消費支出并不是相對地位影響幸福感的中介變量。收入水平對幸
福感影響路徑的直接效應不顯著,間接效應顯著,表明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感的提升完全通過增加消費獲得;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影響路徑的直接效應顯著、間接效應不顯著,表明主觀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比較獨立,并不會通過增加消費獲得。因此對于整體“80后”而言,接受假設4,拒絕假設5。
3. 不同群組模型差異比較:“相對收入效應”的優(yōu)勢群體選擇
優(yōu)化后模型的擬合是建立在所有“80后”同質(zhì)性的假設基礎之上的,然而“80后”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卻是異質(zhì)性的,因此需要對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群體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運用
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的群組比較方法,通過計算不同群組之間模型路徑系數(shù)以及模型變量均值的差值,能更加直觀精確地揭示不同群組之間的差異。
按照不同教育水平劃分進行高、低學歷群組比較,大學本科學歷往往被看作高學歷的起點,因此本研究將大專及以下學歷的1437個樣本定義為低學歷群體,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851個樣本定義為高學歷群體。按照不同成長環(huán)境劃分進行城鄉(xiāng)群組比較,以個人14歲以前主要居住地的城鄉(xiāng)類別作為成長環(huán)境變量,其中鄉(xiāng)鎮(zhèn)1088個樣本,城市1197個樣本,境外長大3個樣本,忽略境外長大群體,其余共2285個樣本進行城鄉(xiāng)比較。按照不同戶籍劃分進行上海戶籍與非上海戶籍的群組比較,其中上海戶籍1667位,非上海戶籍621位。
群組比較輸出結(jié)果顯示只有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在不同群體間存在顯著差異,收入水平、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影響在不同群體間并無顯著差別。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影響在不同群體間的差異表現(xiàn)出了有趣的一致性,即相對收入效應只適用于相對優(yōu)勢群體(高學歷、城市、上海戶籍)而并不適用于相對劣勢群體(低學歷、鄉(xiāng)鎮(zhèn)、非上海戶籍)。
運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進行群組比較時,需要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假設不同群組模型中所有因素負荷量不存在顯著差異(Unconstrained Model),在不受因素負荷量的影響下假設不同群組模型中所有路徑系數(shù)不存在顯著差異(Measurement weights Model),以及在不受路徑系數(shù)的影響下假設不同群組模型中所有相關系數(shù)不存在顯著差異(Structural weights Model),當P值大于005時表明兩群組模型不存在顯著差異的假設成立,因此將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3組群組的4個因素負荷量、5個路徑系數(shù)、3個相關系數(shù)均設定無顯著差異,結(jié)果顯示3組群組比較均只有路徑系數(shù)無顯著差異假定的P值檢驗小于005,表明3組群組比較均至少有一個路徑系數(shù)存在顯著差異,群組模型比較參數(shù)詳見表7,群組比較標準化系數(shù)詳見圖4。
檢查群組比較參數(shù)矩陣顯示3組群組比較路徑系數(shù)的ztest值大于196的均體現(xiàn)在b2-1與b2-2這組路徑上,即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影響的路徑系數(shù)在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群組間均顯著差異:相對優(yōu)勢群體(高學歷、城市、上海戶籍)的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在0001水平下均顯著,而相對劣勢群體(低學歷、鄉(xiāng)鎮(zhèn)、非上海戶籍)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路徑系數(shù)均不顯著,因此接受假設6、假設7、假設8,即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的“80后”幸福感經(jīng)濟影響因素模型的群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通過群組比較的P值檢驗可以找到不同群組模型間究竟是哪些路徑存在差異,而比較不同群體之間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路徑的影響效應則能更清晰量化不同群體間的差異,不同群體間自變量的總效應、直接效應、間接效應的比較詳見表8。
相對優(yōu)勢群體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路徑關系體現(xiàn)出了極強的一致性: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均正向顯著影響幸福感,其中相對地位、消費支出的影響較大,而收入水平的影響最??;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不受消費支出的中介作用而獨立存在,而收入水平則完全通過消費支出的中介作用來影響幸福感。高學歷群體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影響總效應(0217)大于收入水平(0133)與消費支出(0205);城市、上海戶籍群體的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影響總效應(0221、0180)均大于收入水平(0138、0142)并接近于消費支出(0237、0188),可以看出相對優(yōu)勢群體幸福感更加受到相對地位、消費支出的影響。相對地位對幸福感影響的直接作用均顯著,間接作用均不顯著,表明消費支出的中介效應不存在;收入水平對幸福感影響的直接效應均不顯著,間接效應顯著,表明消費支出是收入水平影響幸福感路徑中的完全中介變量,即收入水平提高完全通過增加消費從而顯著提升幸福感,詳見表5。因此對于相對優(yōu)勢群體而言,接受假設1、假設2、假設3、假設4,拒絕假設5。
對于相對劣勢群體而言,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路徑關系既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一致性又存在明顯的不同。一致性體現(xiàn)在相對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均不顯著,不同體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非上海戶籍群體的幸福感只受到收入水平的顯著影響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比城市、上海戶籍群體消費支出路徑系數(shù)顯著,可以看出,盡管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群組比較的P值檢驗中顯示,消費支出對幸福感的影響在強弱群體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只接受假設1,拒絕假設2、假設3、假設4、假設5。而低學歷群體的幸福感同時受到收入水平、消費支出的顯著影響,同時收入水平直接效應不顯著、間接效應顯著,表明低學歷群體收入水平完全通過消費支出影響幸福感,因此接受假設1、假設3、假設4,拒絕假設2、假設5。
總體來看,不同屬性群體幸福感經(jīng)濟影響因素不同,不同劃分依據(jù)的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既有一致又有差異。所有群體均接受假設1,并拒絕假設5,即收入水平對所有“80后”的幸福感均存在顯著正向影響,同時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均不會通過消費支出獲得,而差異則顯著體現(xiàn)在相對地位對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影響上。
對于“80后”而言,相對收入效應只適用于相對優(yōu)勢群體,并且其影響程度大于收入水平,這一結(jié)論的發(fā)現(xiàn)拓展了費雷爾關于相對收入效應的高收入群體適應性的結(jié)論內(nèi)涵[13],社會中相對優(yōu)勢群體的主觀意識更強,其幸福感更加依賴于對自我經(jīng)濟地位的肯定,而相對劣勢群體的幸福感只依賴于客觀收入與消費。
4. 不同群組潛變量均值差異比較: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幸福悖論”
比較不同群體模型變量的均值差異,不僅能揭示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更能進一步挖掘相對收入效應在不同群體差異形成的結(jié)果。將低學歷、鄉(xiāng)鎮(zhèn)、非上海戶籍群體模型的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幸福感的均值均設為0,高學歷、城市、上海戶籍群體的相應設為m1_2、m2_2、m3_2、m4_2。不同群組比較結(jié)果顯示均值全等假定P值為0000<005,表明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戶籍群組間各變量均值均存在顯著差異,均值比較結(jié)果統(tǒng)計詳見表9。
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并沒有遵循收入水平越高則幸福感更高的規(guī)律,卻體現(xiàn)出來
相對劣勢群體收入低,幸福感并不低甚至更高的“幸福悖論”現(xiàn)象。高學歷、城市、上海戶籍群體與低學歷、鄉(xiāng)鎮(zhèn)、非上海戶籍群體比較,相對地位、幸福感均值的增幅顯著小于收入水平,表明相對優(yōu)勢群體普遍低估自己的相對收入地位,在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顯著作用下,被低估的相對地位的壓抑效應降低了幸福感水平。從不同教育水平群組比較看,高學歷群體比低學歷群體的收入水平均值高096,而相對地位卻只高了017(增幅相差079),幸福感均值增加004(增幅相差092);從不同成長環(huán)境群組比較看,城市群體比鄉(xiāng)鎮(zhèn)群體的收入水平均值高059,相對地位均值卻低了003(增幅相差062),幸福感均值低了008(增幅相差067);從不同戶籍群體比較看,上海戶籍群組的收入水平均值比非上海戶籍群體高025,相對地位卻低了001(增幅相差026),幸福感低了005(增幅相差030)。
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消費支出均值的差異并沒有表現(xiàn)出完全的一致性,但消費支出對“幸福—收入”相悖程度卻仍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關系。高學歷、城市群體與低學歷、鄉(xiāng)鎮(zhèn)群體比較,消費支出均值的增幅均顯著低于收入水平均值的增幅,差值分別為049、027;而上海戶籍群體與非上海戶籍群體比較,消費支出均值的增幅卻略高于收入水平均值的增幅,差值為011。對比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消費支出、幸福感增幅與收入水平增幅的差值可以看出,幸福感與收入水平增幅的差值會隨著消費支出與收入水平增幅差值的變化而變化:消費支出增幅與收入水平增幅差值增大,幸福感與收入水平增幅差值同時增大;消費支出增幅與收入水平增幅差值減小,幸福感與收入水平增幅差值同時減小。
綜上所述,相對收入效應適用于“80后”中的相對優(yōu)勢群體,并不適用于相對劣勢群體;相對優(yōu)勢群體普遍低估自己的相對地位,因此在相對收入效應的壓抑作用下,最終降低了自身的幸福感,形成了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幸福悖論”。相對收入效應的群體選擇性成為“幸福悖論”的決定經(jīng)濟因素,而消費支出則是影響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幸?!杖搿毕嚆3潭鹊闹匾?jīng)濟因素。
五、結(jié)語
“80后”作為中國承上啟下的一代青年,有著極為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與價值理念,他們獲得幸福的路徑同樣具有特殊性。在當前“物質(zhì)主義”盛行、社會競爭激烈、家庭壓力巨大、多元復雜的社會背景下,揭示“80后”不同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幸福感及其經(jīng)濟影響因素差異,不僅對全面提升“80后”幸福感具有重大意義,更有助于深入剖析當前中國青年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心理及社會層面的異同。
基于FYRST大樣本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本文深入分析了“80后”幸福感的經(jīng)濟影響因素的作用機制及其群體差異,主要得出以下幾個基本結(jié)論:第一,從“80后”整體特征上看,收入水平、相對地位、消費支出對幸福感均存在正向顯著影響。收入水平對幸福感的影響完全通過消費支出獲得,而相對地位對幸福感的影響并不通過消費支出的中介作用而獨立存在。第二,幸福感的經(jīng)濟影響因素在不同屬性群體間存在顯著差異,相對收入效應只適用于相對優(yōu)勢群體,并不適用于相對劣勢群體。相對優(yōu)勢群體的幸福感更加受到相對地位、消費支出的影響,而收入水平的影響較??;相對劣勢群體的幸福感則主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影響。第三,相對優(yōu)勢群體普遍低估自身的相對地位,在相對地位的壓抑效應下,相對優(yōu)勢群體盡管收入水平較大程度地超過了相對劣勢群體,但并沒有相應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形成了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幸福悖論”。第四,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幸福—收入”相悖的程度隨著消費支出的變化而變化。
提高中國青年的幸福感水平任重而道遠。不同社會群體幸福感影響因素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根據(jù)不同群體需求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及策略則更加有助于全民幸福感水平的提高。“80后”相對劣勢群體與相對優(yōu)勢群體相比,收入水平仍然較低,而他們幸福感的提升卻主要依賴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注重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有助于社會相對劣勢群體幸福感的提升。相對優(yōu)勢群體與相對劣勢群體相比盡管收入水平更高,但卻沒有得到更多的幸福感,甚至更低。對相對優(yōu)勢群體而言,“掙錢”已經(jīng)不是提升他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認為自己有錢”和“花錢”變得更加重要,但同時他們并沒有因“掙錢”的增多而相應提升“認為自己有錢”和“花錢”的水平。相對優(yōu)勢與相對劣勢群體間的“幸福悖論”揭示出了當前中國“80后”乃至整個中國青年呈現(xiàn)的社會現(xiàn)象:即相對優(yōu)勢群體往往承受著更大的社會壓力與精神壓力,自我意識較強而自信心卻較弱。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并有效引導相對優(yōu)勢群體釋放壓力、增強自信、輕松消費、享受生活將更加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不應當只以追求經(jīng)濟增長為關鍵目標,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設,增加家庭生活質(zhì)量、健康水平、精神文明等非物質(zhì)產(chǎn)品生產(chǎn)上的公共支出,避免全民競爭意識與壓力過大,注重創(chuàng)造公平且輕松的社會環(huán)境以提升全民的幸福感水平。
參考文獻:
[1]周石.80后員工職業(yè)觀分析[J] .管理世界,2009(4):184-185.
[2]張夢霞,王斯洋.中國城市“80后”人群奢侈品消費動機維度的實證研究[J].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學報,2010(3):62-67.
[3]DIENER E, BISWASDIENER R. 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 [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2, 57(2): 119-169.
[4]LEVER J P. Pover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exico[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4, 68(1): 1-33.
[5]張學志,才國偉. 收入、價值觀與居民幸福感——來自廣東成人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經(jīng)驗證據(jù)[J]. 管理世界,2011(9):63-73.
[6]邢占軍. 我國居民收入與幸福感關系的研究 [J]. 社會學研究,2011(1):196-219.
[7]EASTERLIN R A. 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M]//DAVID P A, MELVIN W R. 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4:89-125.
[8]BLANCHFLOWER D G, OSWALD A J. Wellbeing over time in Britain and the US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 88(7-8): 1359-1386.
[9]VEENHOVEN R, EHRHARDT J, HO M S D. Happiness in nations: subjective appreciation of life in 56 nations 1946-1992 [M]. Rotterdam, Netherlands: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1993:1-2.
[10]何立新,潘春陽.破解中國的“Easterlin悖論”:收入差距、機會不均與居民幸福感[J]. 管理世界,2011(8):11-22.
[11]CLARK A E, OSWALD A J. Satisfaction and comparison incom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6, 61(3): 359-381.
[12]OSHIO T, KOBAYASHI M. Arealevel income inequality and individual happiness:evidence from Japan[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11, 12(4):633-649.
[13]FERRERICARBONELL A. Income and wellbe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parison income effect[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5, 89(5-6):997-1019.
[14]田國強,楊立巖. 對“幸?!杖胫i”的一個解答[J]. 經(jīng)濟研究,2006(11):4-15.
[15]ZIMMERMANN S. The pursui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specific consumption choice [R]. SSRN 2484660,2014.
[16]NOLL H, WEICK 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2015, 62(2): 101-119.
[17]EASTERLIN R A. Will raising the incomes of a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of all?[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5, 27(1): 35-47.
[18]EASTERLIN R A. Income and happiness:towards a unified theory[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1, 111(473): 465-484.
[19]HARING M J, STOCK W A, OKUN M A. A research synthesis of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as correlat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J]. Human Relations, 1984, 37(8): 645-657.
[20]DIENER E, BISWASDIENER R. Will money increase subjective wellbeing?[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2, 57(2): 119-169.
[21]RAVALLION M, LOKSHIN M. Identifying welfare effects from subjective questions[J]. Economica, 2001, 68(271): 335-357.
[22]羅楚亮. 絕對收入、相對收入與主觀幸福感——來自中國城鄉(xiāng)住戶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經(jīng)驗分析[J]. 財經(jīng)研究,2009(11):79-91.
[23]官皓. 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研究:絕對水平和相對地位[J]. 南開經(jīng)濟研究,2010(5):56-70.
[24]GRAHAM C, PETTINATO S. Happiness, markets, and democracy: Latin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1,2(3): 237-268.
[25]GUILLENROYO M. Consump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xploring basic needs, social comparison, social integration and Hedonism in Peru[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8, 89(3): 535-555.
[26]許玲麗,龔關,艾春榮. 幸福, 賺錢還是花錢?[J]. 財經(jīng)研究,2016(6):17-26.
[27]胡榮華,孫計領. 消費能使我們幸福嗎? [J]. 統(tǒng)計研究,2015(12):69-75.
[28]OSWAL A J. Happines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7, 107(445): 1815-1831.
[29]CLARK A E. Unemployment as a social norm: psychological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003, 21(2): 289-322.
[30]房莉杰. 我國城鄉(xiāng)貧困人口醫(yī)療保障研究[J]. 人口學刊,2007(2):48-53.
[31]張云武. 不同規(guī)模地區(qū)居民的人際信任與社會交往 [J]. 社會學研究,2009(4):112-132.
[32]吳愈曉. 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及其演變(1978—2008) [J]. 中國社會科學,2013(3): 4-21.
[33]張軍華. 幸福感城鄉(xiāng)差異的元分析[J]. 社會,2010(2):144-155.
[34]高學德,翟學偉. 政府信任的城鄉(xiāng)比較[J]. 社會學研究,2013(2):1-27.
[35]鄭冰島, 吳曉剛. 戶口、“農(nóng)轉(zhuǎn)非”與中國城市居民中的收入不平等[J]. 社會學研究, 2013(1):160-181.
[36]SENIK C. When information dominates comparison:a panel data analysis using Russian subjective data[J]. General Information, 2002, 88(3):2099-2123.
[37]FORNELL C, LARCKER D F.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1, 18(1): 39-50.
[責任編輯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