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念琛
摘 要: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習作都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學習任務,其主要原因是就是習作教學與他們的實際生活不符合,學生很難講生活經驗運用于習作教學中所導致。習作練習其實是學生對生活的一種描繪,因此,將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對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
一直以來,作文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往往是教師布置了作文寫作,學生們就會叫苦不迭,等到好不容易寫好作文交上去,教師翻閱的時候也只能連連搖頭。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怕寫作文已經成了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他們不知道作文寫作應該寫些什么,每次寫作文的時候都只能在作文書上去翻看,看上幾篇內容差不多的作文后再開始自己寫作,最后寫出來的作文往往和范文大同小異。這種現象主要還是因為學生沒有細致的觀察生活,缺乏用作為描繪生活的能力。那么,要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如何將習作教學生活化呢?筆者認為,要想實現習作教學生活化,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突破時空限制,走進學生的生活
根據現行的小學課程安排,習作課程一個星期只有兩堂。在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中,都是要求學生在兩課時即八十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篇作文的創(chuàng)作。似乎學生大腦中隨時都存儲著習作練習說需要的信息,寫作文時只需要提取出來稍作加工就可以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正是因為這樣的教學模式,小學生在習作練習中出現無話可說和無話可寫等情況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由此看來,教師才是導致這種情況的責任主體,是我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遠離了生活這個豐富多彩的習作源泉。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我們要打破沿襲了幾十年的“一篇習作教學就是兩個課時的習作”做法,讓習作教學突破時空與空間的限制,真正走入學生的生活之中。因此,我們在習作教學中首先要做到盡可能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有利的條件。例如,在習作課程的前一天或是更早,提前讓學生明確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并指導他們從生活中去收集習作素材進行構思來完成一篇習作練習。這樣一來,一篇習作練習的周期就不再是兩個課時的時間,而是要根據具體的習作要求,可以是一周、兩周甚至更久的時間。學生的作文也不再全是套話和空話,而是他們眼中的真實生活和世界。
二、關注情感體驗,活化生活積累
縱觀傳統習作教學,新課伊始教師就通過各種手段教授孩子們如何開頭,怎樣結尾,教師講的越是細致,越是透徹,孩子們受到的束縛就越多,寫出來的作文沒有真實情感。眾所周知,一篇好的習作是需要學生投入真情實感的,如果學生內在的詞匯沒有真情實感的驅動,那么就無法真正的激活。只有處在一個激活的狀態(tài)之下,學生情感的大海還能具有壯麗的浪濤,才能活躍自身的內部語言。學生的情感和語言同構共生,才能最大化達到寫作的目的,孩子們寫出來的作文才具有真情實感,才會有血有肉,充分展現出小學生特有的天真以及絢麗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激發(fā),那么學生豐富的生活積累,則會永遠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tài),自然寫出來的作文就缺乏個性,提升其表達能力和生成內部語言就是一紙空談,同時也同新課改下的習作教學目標背道而馳。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失去對習作的興趣,甚至還會出現厭煩情緒以及心理障礙。針對于此,教師在選題時,必須要貼近學生,同時還要重點關注其情感體驗,抓住契機,切實有效地活化其豐富的積累,從而最大化的達到“我要寫”的境界,只有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具有生命的律動。激活學生的積累以及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需注意注意三點:①師生間必須是零距離;②教師要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③要積極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
三、重視習作修改,提高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在相互修改和自我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盡可能的保護其寫作積極性,在具體的習作修改中,要主張多留少刪,多就少改以及給予中肯的評價”。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以及原始表達。如果孩子們學習成人的話,則會失去他們應用年齡的生活氣息,阻礙其個性化發(fā)展。眾所周知,修改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習作更加完善,針對于此,教師可以嘗試使用以下方法,讓其明白習作修改的標準以及方法,教師借助多媒體出示一篇范文,同時并運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示范,如刪、添、改、調、換。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可以直觀形象的看到整個修改過程,并明白教師使用每個符號的意思,使其學生在互相批改以及自我修改中可做到有章可循。學生在剛學修改的過程中,切記不能操之過急,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著使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通過多次練習之后,逐漸掌握其符號,之后并鼓勵給他們給自己或是同桌修改標點、字、詞等問題。教師并根據學生的年齡提升其要求。
四、結語
總而言之,習作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作文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我們的習作教學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并且要融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思考和創(chuàng)作,激發(fā)他們自由表達的欲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作文,在作文中懂生活,實現我們教學生"寫真文,做真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臣發(fā).也談小學習作生活化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3(1):24-25.
[2]齊穎.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生活化——讓生活成為寫作的源泉[J].新作文:小學(1~3年級),2016(2):26-27.
[3]顏懋祺.例談生活化策略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