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
【摘 要】《財政與金融》作為一門理論性、政策性較強的綜合學科,由于缺少實務內容,因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更好地提升《財政與金融》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有效的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教學;存在問題;教學效果;思路
【中圖分類號】G423.0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029-02
《財政與金融》是一門將一般經(jīng)濟理論與財政政策、金融制度聯(lián)系起來的課程,其專業(yè)知識涉及國計民生,且與千家萬戶的利益息息相關。開設《財政與金融》課程的目的是旨在通過書本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國家的基本財政政策、金融在市場中的作用以及運作方式,掌握財政學與金融學的基本概念、內容,從而能夠具備從發(fā)現(xiàn)到解決經(jīng)濟金融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能力,為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為了教學效果的提升,仍然需要不斷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及考核形式。
一、《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
1.教學內容更加偏向于理論學習。
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就是教學的核心,也是開展教學質量檢查、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參考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自然而然地強調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在實踐過程中應用,但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不僅不能全方位地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而且由于理論學習比較枯燥,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方法不當?shù)那闆r。
《財政與金融》課程的主要內容大致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財政部分,包含了財政的基礎知識、財政收支、稅收以及國家預算等;第二部分是金融部分,包含了貨幣、金融機構、金融市場、貨幣政策等??梢钥吹?,《財政與金融》所涵蓋的內容范圍廣、系統(tǒng)繁雜、理論性強,但又與實際問題相關,具有較強的應用性,特別是例如通貨膨脹、稅收、利率等內容,都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2.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就目前來看,《財政與金融》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以課堂講解為主,是通過教師的口頭表達,將需要講授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從而使學生進行知識的吸收。但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唱“獨角戲”,忽視與學生的互動,造成學生對接收到的知識一知半解,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無法很好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將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研究。所以在整個知識接受的過程中,學生參與感欠缺,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中,容易形成“惰性思維”,對授課方式產(chǎn)生依賴,出現(xiàn)“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的現(xiàn)象,雖然也有一部分課堂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但是內容僅僅是將書本上清晰明了的概念搬上大屏幕,“教師念課件,學生抄課件”盛行,使課堂學習越來越乏味,雙方的積極性都大大降低。
3.考核形式簡單化。
對于《財政與金融》這門課程,大多數(shù)高職高專院校的考核形式仍然是閉卷筆試考試,很少有采用其他考核手段的,試卷的題型也比較傳統(tǒng),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論述題等,內容大多包括書本上存在的以及授課老師講過的范圍,注重的是對學生基本概念以及理論的考核,很少涉及實際經(jīng)濟金融問題的解決以及實踐方面的考察,試卷也多是由授課教師本人出題、批改、打分,因此試卷能夠檢測的范圍、試題的數(shù)量、評分的標準都帶有很大的主觀性。這樣的考核形式具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可能一些學生依靠考前的臨時抱佛腳就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無法很好地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的學到了課程知識,難以評價教學效果的好壞,也不能很好地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約束,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二、提升《財政與金融》教學效果的措施
1.選擇合適的教材及教學內容,增強實踐技能培養(yǎng)。
《財政與金融》的教材選擇一般是根據(jù)課程需要來確定的,較少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應當選用哪一種難易程度的教材。作為教學基礎的書本,應當在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情況下進行篩選,包括教師自身授課習慣、學生對課程的了解程度、課程要求等。就目前來看,教材版本雖然眾多,內容各有其側重點,但往往信息比較滯后,能夠緊跟新的經(jīng)濟形勢變化的教材并不多見,所以這也需要教師在確定教材后,根據(jù)新的財政政策、金融發(fā)展現(xiàn)狀及時增加授課內容,保持與國家經(jīng)濟形勢聯(lián)系的緊密性,否則僅僅是根據(jù)教材陳舊的內容照本宣科,不但使學生興趣全無,更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于《財政與金融》有很強的應用性,所以在課堂上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經(jīng)濟政策及經(jīng)濟環(huán)境變化相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學習深化中掌握財政金融基本知識,并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根據(jù)實際情況的變化加以思考。
雖然《財政與金融》這門課程更多的涉及到理論部分,但是也不能忽視其中包含的實務操作內容,例如票據(jù)貼現(xiàn)方法、銀行存貸款利息率的計算、不同金融工具的操作程序等,教師應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學習掌握相關業(yè)務操作規(guī)程,在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的基礎上,不斷調動學生實踐積極性,從更加實際的角度去教授這門課程,也使學生能夠關注最新的經(jīng)濟動態(tài),增強學科實用性。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理念能夠從教學方法上得以體現(xiàn),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為了使課堂上的“教”與“學”更加有效協(xié)調,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教,學生才樂于學,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教學相長。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的方法是由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對選取的案例進行討論一種方法。在一些和實際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章節(jié),利用案例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將晦澀的書面理論變得通俗起來,而且調動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理論與案例結合的引入者,應當統(tǒng)領整個案例的分析過程,形成“從單個案例到普遍現(xiàn)象”的完整討論模式,同時應當注意:案例的選取需要真實性與研究性并存;根據(jù)案例設計出來的問題要有具思考性,最好有遞進關系的問題組合有效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過程中給與學生在大限度的討論自由,有效控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對學生的討論以及發(fā)言進行總結的過程中,回歸書本,提升到教學的層面上來。
(2)互動教學法。
知識點的講授可以結合當前經(jīng)濟形勢、國際熱點及現(xiàn)實問題,在教學方案中加入適當?shù)氖录夷钸_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做出適當?shù)囊龑?,在拓展學生思路的基礎上,抓住其興趣點進行提問,通過問答的形式對問題進行探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拉近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使師生得到充分的交流,提高了學生對課程感興趣的程度?;咏涣鞑粦攦H僅出現(xiàn)在課堂上,學生如果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或者是有新的想法,在課下也可以和教師通過郵件、短信、電話的形式進行探討,無形之中彌補了課堂上時間的限制,拓寬了知識傳遞的渠道。
(3)多媒體及新媒體教學法。
運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現(xiàn)抽象原理以及理論,能夠減少概念的枯燥性,使其能夠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計算機模擬、動畫配合演示財政與金融理論的發(fā)展過程,將課程內容裝飾得比較活潑風趣;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投影儀、小短片等媒體形式,通過動態(tài)交互將單一的文字概念轉換成了圖、文、聲相結合的多維度立體形式,能夠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采用多媒體來強化對感官的刺激,增加了一定時間內信息傳輸?shù)臄?sh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微博作為新生的網(wǎng)絡平臺,近年來飛速發(fā)展,利用微博進行輔助教學,可通過教師挑選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近期財政與金融熱點事件進行微博群帶話題討論,利用課堂知識,解答現(xiàn)實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改革考核形式。
《財政與金融》的課程目標是要通過系統(tǒng)學習相關基礎理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及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經(jīng)濟金融問題的能力,所以,在課程考核的形式上不應當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考核模式——閉卷筆試形式,而應當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考核形式。第一,期末考試的試卷設計要合理,不僅要考察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和實踐能力,還要注重考察其分析以及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通過增加主觀題的分數(shù)比例,讓學生能夠在財政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百分比的換算;第二,加大平時考核的力度,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課上提問、論文等形式進行,教師給與打分及記錄,計入平時成績,這樣一來,在減輕學生考試壓力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前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能夠使學生真正去學習這門課程;第三,鼓勵學生參加職業(yè)資格的考試,給出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成績來評定綜合成績的標準。
參考文獻
[1]陳設.高職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究[J].林區(qū)教學,2014(3):15-16.
[2]唐振國.對增強財政與金融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外資:下半月,2012(8):33-35.
[3]胡建明.高職院?!敦斦c金融》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財會專業(yè)為例[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J].2015(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