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星
摘要: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既有溫柔敦厚、清靜無為的精神,也有尚爭、好斗的風氣。體現(xiàn)在史書、文學作品中的野蠻敘事、欲望敘事都昭示了中華文化的復雜性、矛盾性。當代詩歌界此起彼伏的粗鄙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欲望敘事與暴力敘事,代表了當代文學的野性主題、狂放風格。這一主題既與西方文化中以尼采為代表的現(xiàn)代思潮的影響有關,也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的野性敘事、狂放風格。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后果和問題是需要我們正視和思考的。
關鍵詞:當代文學主題;文化傳統(tǒng);野性敘事;狂放人生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于世。中華民族不僅為世界文明貢獻了“四大發(fā)明”,還以琳瑯滿目的美食、絲綢、瓷器、詩詞、書畫、園林、武術、風水……令人驚嘆。然而,另一方面,中國歷代的社會動蕩、王朝更迭、農民暴動、集體械斗,也顯得格外頻繁、格外殘酷。中國的古典名著中,從杜甫的“三吏”“三別”到《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是歷史上社會矛盾錯綜復雜、集團斗爭激烈殘酷的真切寫照。由此,其復雜性、矛盾性可見一斑:既熱愛生活,又充滿苦難;既向往和平,又頻繁斗爭。盡管儒家文化一直推行“溫柔敦厚”的“禮教”,道家文化崇尚“無為”,佛教文化信仰“普度眾生”,可自古以來的各種矛盾、斗爭仍然綿綿不絕。有歷史學家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頻率之高,舉世罕見。這一發(fā)現(xiàn)與關于中國人熱愛和平、最能忍耐的說法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對比。孫犁先生也曾經指出:“讀中國歷史,有時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倒不如讀圣賢的經書,雖都是一些空洞的話,有時卻是開人心胸、引導向上的。古人有此經驗,所以勸人讀史讀經,兩相結合。”①這說法令人想起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中關于“吃人”的著名感慨。那么,在當代文學中,作家對“野性”主題的表現(xiàn)與思考呈現(xiàn)出怎樣的景觀呢?這樣的表現(xiàn)與思考又為當代文學研究的深入展開提供了怎樣的素材呢?
其實,歷史上早有記載:中華民族素有“尚爭”的稟賦——從“黃帝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到孔夫子因為反對弟子冉求支持變法而號召弟子們“鳴鼓而攻之”的歷史記憶,從強者“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霸道到民間“一山不容二虎”、“人活一口氣”的爭強好勝心態(tài),一直到“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的浪漫論斷,都充分證明了“尚爭”的傳統(tǒng)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從某種程度上說,那從來沒有停止過的種種斗爭是中華民族(也是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歷史分外驚心動魄、也因此而千回百轉的基本動力。另一方面,作家柏楊在《丑陋的中國人》一書中關于“窩里斗”是“中國人的重要特性”的說法也流傳甚廣,深得認同。人與人之間的斗爭本來常常難免,問題在于,為什么在我們的史書中、現(xiàn)實生活里,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常常顯得那么突如其來,而且出人意料地激烈、殘酷?文學中野性敘事的綿綿不絕顯然昭示了“國民性”的一個重要側面。
一 詩歌創(chuàng)作的野蠻化傾向
新時期,在思想解放的寬松氛圍中,曾經被壓抑的種種情感(從“小資情調”到“農民意識”,從“個人主義”到“虛無主義”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然而,就在人們滿懷夢想的1980年代初,悲涼、躁動的“世紀末情緒”也悄然擴散了開來。先是新一代詩人的野性吶喊:“為了真誠,我們可以不擇手段”;②“搗亂、破壞以至炸毀封閉式或假開放的文化心理結構!”“一定要給人的情感造成強烈的沖擊”;③“詩人與探險者、偏執(zhí)狂、醉酒漢、臆想病人、現(xiàn)代寓言制造家共命運”;④“與天斗,斗不過。與地斗,斗不過。與人斗,更斗不過?!庇谑蔷汀叭鰦伞雹荨渡钲谇嗄陥蟆泛桶不铡对姼鑸蟆访翡J捕捉到這些躁動的情緒,聯(lián)袂推出“中國詩壇1986現(xiàn)代詩群體大展”。在這次大展中,有的詩人為驚世駭俗而口出狂言:“真理就是一堆屎/我們還會拼命去揀”(男爵《和京不特談真理狗屎》);“我們把屁股撅向世界”(默默《共醉共醒》);“魔鬼之子在投胎/那就是我們!”(海上《野失》)“我們病了我們病了我們病了”(胡強《在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就診》); “在女人的乳房上烙下燒焦的指紋/在女人的洞穴里澆鑄鐘乳石”(唐亞平《黑色洞穴》)……這些毫無詩意、野性十足的句子充滿了粗野、狂暴的情緒,詩人們在褻瀆詩神中盡情宣泄墮落的快感,張揚赤裸的欲望。盡管不乏批判的怒喝,可一直到2000年的“下半身”詩歌浪潮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野性的張揚。那么,諸如此類充滿叛逆情緒與野性話語的情緒表明了什么?
雖然“十年浩劫”已經過去,生活已經回歸正軌,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苦悶。在“十年浩劫”中,就產生了“手抄本”《少女之心》那樣的淫穢作品,表現(xiàn)出窒息不了的欲望沖動。到了“傷痕文學”的浪潮中,也產生了一些“另類”作品,其中,既有王靖的電影文學劇本《在社會的檔案里》那樣涉及個別領導干部犯罪的敏感作品,也有一些描寫格調低俗的作品(如李劍的《醉入花叢》等),都受到了此起彼伏的批判。這樣的批判激起一部分文學青年的不滿與叛逆。此外,1980年《中國青年》雜志發(fā)表署名潘曉的文章《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發(fā)了不同人生觀的爭鳴,也喊出了一部分青年在社會上找不到出路的心聲。諸如此類的“世紀末情緒”,明顯不同于思想解放帶來的歡欣氣氛,也迥然有別于主流文藝執(zhí)著“反思”與“改革”的正路,而更近于尼采“上帝死了”的狂言、“垮掉的一代”的嚎叫。
尼采,曾經是魯迅的知音。魯迅曾在《摩羅詩力說》開篇引尼采的話作為題記:“求古源盡者將求方來之泉,將求新源……”新源是什么?是“不惡野人,謂中有新力……文明如華,蠻野如蕾,文明如實,蠻野如華”。這正是魯迅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所遇常抗,所向必動,貴力而尚強,尊己而好戰(zhàn),其戰(zhàn)復不如野獸,為獨立自由人道也……不克厥敵,戰(zhàn)則不止”。魯迅以此為“精神界之戰(zhàn)士”吶喊。⑥一方面倡導“蠻野”“好戰(zhàn)”的“摩羅詩力”,另一面又止于“不如野獸”,高揚起“獨立自由人道”的旗幟,充分體現(xiàn)出魯迅思想的矛盾性,以及那個啟蒙年代的精神品格。到了1980年代,“尼采熱”應思想解放之需求,勃然興起。多少青年在“重新選擇生存的峰頂”時,選擇了狂人尼采。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不少青年繼承了尼采的“蠻野”“好戰(zhàn)”,卻好像對成為“精神界之戰(zhàn)士”沒什么興趣。在思想解放的同時,被長期壓抑的人欲也空前高漲。于是,才有了詩歌界的狂野、粗鄙浪潮。盡管有學者指出:“反對引進尼采主義,這種極端個人主義哲學一旦和中國封建政治中本來就有的唯我獨尊、毫無原則的權勢欲望結合,會導致非??膳碌膬r值趨向”,⑦盡管也有思想家坦言:“尼采那種個人主義,那樣一種高高在上蔑視群體的貴族派頭……是一種破壞性的東西”,⑧可尼采的狂放畢竟為那一代青年提供了特別刺激的精神食糧,為他們的叛逆、吶喊、張揚自我提供了旗幟與武器。
在中國詩歌史上,這個時代的狂放、粗野詩風也許空前絕后。
二 小說的野蠻敘事
如此說來,思想解放也自然導致了人欲橫流。欲望敘事成為野性喧嘩的另一種形態(tài)。這不僅是欲望向主流文化發(fā)起的挑戰(zhàn),也是青年文化(包括充滿虛無主義色彩和標新立異風格的“現(xiàn)代派”文化,以及渴望巨變、渴望成名的躁動心態(tài),還有王朔式“躲避崇高”的玩世情緒)在多元文化中占有不可忽略地位的表征。
欲望敘事因此成為從“1986現(xiàn)代詩群體大展”到“新寫實小說”(從劉恒的《伏羲伏羲》《虛證》到蘇童的《妻妾成群》《罌粟之家》)再到“性文學”(從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到王安憶的《小城之戀》《崗上的世紀》,一直到賈平凹的《廢都》、衛(wèi)慧的《上海寶貝》)的共同主題,從激情涌動的1980年代一直延伸到世俗化浪潮高漲的1990年代。欲望,是人生的基本主題。而當作家們寫出貧困也窒息不了的欲望、禮教也馴服不了的欲望時,他們就寫出了生命意志的強大、野蠻。于是,渲染暴力的作品也漸漸多了起來——從“先鋒小說”中馬原的《錯誤》、莫言的《枯河》,“新寫實小說”中蘇童的《少年血》、余華的《現(xiàn)實一種》,還有王朔的《動物兇猛》,到“知青文學”中老鬼的《血色黃昏》,加上2000年以后以寫犯罪人生見長的須一瓜的《雨把煙打濕了》《第三棵樹是和平》《太陽黑子》,還有邵麗反映當代鄉(xiāng)鎮(zhèn)尖銳社會矛盾的《劉萬福案件》《第四十圈》等等,都常常寫到少年的沖動、家庭的暴力、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殘酷沖突,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犯罪沖動。讀這些作品,也都可以引發(fā)對于人生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fā)生的打打鬧鬧、甚至生死打斗中,埋藏著怎樣的情感之謎啊!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訓,可事到臨頭了,還是免不了沖冠一怒、揮拳動粗。這是怎樣的活法!此外,張煒的《古船》、陳忠實的《白鹿原》、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中對動蕩年代里家族斗爭、匪患、民變的暴力敘事,也都凸顯了暴力在社會生活、民間歷史中的特別意義。
這里,應該特別提到另一類野性敘事——革命敘事。從1980年代喬良的中篇小說《靈旗》、黎汝清的長篇小說《皖南事變》《湘江之戰(zhàn)》《碧血黃沙》到1990年代權延赤的《狼毒花》、鄧一光的《戰(zhàn)將》《父親是個兵》《我是太陽》再到2000年都梁的《亮劍》,都顯示了當代作家在寫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革命軍人的命運方面,為重新認識革命的復雜性、歷史的偶然性、革命者的個性,寫出不同于從前的革命史故事的新篇章的探索。在這些作品中,野性敘事是與英雄氣概緊密相連的。雖然《靈旗》《皖南事變》《湘江之戰(zhàn)》《碧血黃沙》那樣的作品寫出了個人在歷史悲劇中的渺小,但是《戰(zhàn)將》《父親是個兵》《我是太陽》和《亮劍》還是寫出了普通農民在戰(zhàn)爭中成長、在重重危機中揮灑粗放的英雄豪情與農民本色的輝煌篇章。細細辨來,權延赤的《狼毒花》因為成功塑造了一個十三歲殺人,十八歲闖世界,后來被八路軍收編的青年,在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卻一直不改嗜酒好色的本性,哪怕因此屢受處分也樂此不疲,如此特別的“革命軍人”形象,足以催生這樣的思考:嚴肅的軍紀,嚴厲的處分,為什么就改變不了一個人的本性?而當作家寫主人公常發(fā)甚至常常憑借自己嗜酒好色的天賦而為革命作出了其他人不理解的特別貢獻時,也就進一步揭示了道德與功業(yè)之間陰差陽錯的微妙關系:有些功業(yè)也許是循規(guī)蹈矩的人難以建立的——從秦始皇、漢武帝的霸業(yè)到隋煬帝開京杭大運河,從韓非子的法家理論到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再看《父親是個兵》,作家濃墨重彩寫出了自己的父親、一個老紅軍獨特的革命經歷:他率性而活,為逞個人的英雄氣而拒不服從軍令,戰(zhàn)后受到撤職的處分,卻依然在回鄉(xiāng)時像當年指揮作戰(zhàn)一樣指揮故鄉(xiāng)的農民攔路搶了兩車化肥。作家因此寫出了父親的個性:“從農民來,又還原成農民”。他參與了偉大的中國革命,卻并沒有因此而“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使之“無產階級化”。那是中國農民根深蒂固的野性與血性,既可以讀作“英雄氣”,某些時候似乎也可以讀作“野性”吧。 如此說來,誰又能說中國農民最能忍耐壓迫與剝削?還有《亮劍》中的八路軍團長李云龍,不也是野性十足嗎?他就“不太喜歡‘軍事民主這個詞”,認為“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到底聽誰的?老子是團長,就得聽老子的”,可謂霸氣十足。連敵人也知道他的性格是“桀驁不馴,膽識過人,意志堅毅,思維方式靈活多變,多采用逆向思維,處事從不拘泥于形式,是個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者。紀律性差,善做離經叛道之事”,此外,“他對有文化的人表現(xiàn)出一種輕蔑,對自己的無知和出身表現(xiàn)出一種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這樣的好漢令人很自然想到了陳勝、吳廣、朱元璋,想到了《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水滸傳》里的武松、李逵、《紅高粱》中的余占鰲……正是這樣的平民英雄長期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彰顯了民眾的文化脾性。根據小說成功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的長期熱播,就充分表明:今天的觀眾真心喜愛這樣的野性敘事——集霸氣、匪氣、農民氣于一身,能夠沖鋒陷陣、建功立業(yè),也充滿普通人不服從命令、率性而為的霸氣、野性。在革命成為歷史的和平年代里,這樣書寫革命的浪漫豪放、可歌可泣,還產生了持久的轟動效應,堪稱奇觀。其中不僅涌動著重寫歷史的使命感,也明顯透露出作家們對前輩血性浪漫的無限神往。
如此看來,對野性敘事,又豈可一概而論!魯迅當年不就曾經在《摩羅詩力說》中呼喚“貴力而尚強,尊己而好戰(zhàn)”的“至誠之聲”么?他老人家不是還在《論“赴難”和“逃難”》一文中批判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嗎?“施以獅虎式的教育,他們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們到萬分危急時還會用一對可憐的角。然而我們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連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則大難臨頭,惟有兔子式的逃跑而已?!雹徇@樣的感慨與毛澤東時代“全民皆兵”、連女子也“不愛紅妝愛武裝”的風尚顯然一脈相通。一直到了當代,作家姜戎的《狼圖騰》一書再度發(fā)出了強悍的呼喚:“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的性格強悍進取,這個民族生存發(fā)展的機會就大就多;而一個民族的性格軟弱,這個民族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增大。從世界上實際存在的民族價值標準看,民族性格軟弱是一個民族最致命的缺陷?!贝朔暾摿钊司?,如警鐘長鳴。
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暴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導致悲劇的層出不窮。中國素有“匪”與“俠”的傳統(tǒng)。當代小說中的土匪故事有的旨在張揚百姓的野性(如莫言的《紅高粱》),更多的則暴露了土匪的兇殘(如苗長水的《染坊之子》、水運憲的《烏龍山剿匪記》)到了人欲橫流的年代,人性之惡也釋放出可怕的能量。閻連科的長篇小說《丁莊夢》講述了“土皇帝”組織農民們賣血掙錢、結果導致艾滋病爆發(fā)、引發(fā)了仇恨蔓延的當代悲劇,他的父親為民除害,最終擊殺惡貫滿盈的兒子(“土皇帝”),那是怎樣的絕望與仇恨,令人不寒而栗!邵麗的中篇小說《劉萬福案件》《第四十圈》都聚焦底層的仇殺案件?!秳⑷f福案件》通過一個本分的農民不堪地痞劉七的欺凌,上告也于事無補,只好怒砍仇人,然后投案自首的故事,“試圖在劉萬福的故事里尋找背面的東西,也就是說,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故事?這是比故事本身更耐人尋味的東西……”從一樁案件寫出底層人無告的悲憤與絕望,是從司湯達的《紅與黑》、雨果的《悲慘世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都反復寫過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主題,這樣的悲劇至今綿綿不絕,不能不令人唏噓。還有《第四十圈》的故事:本分的生意人齊光祿受到派出所所長查衛(wèi)東的小舅子的欺凌,他的喊冤導致了仇家的下臺,可到頭來也沒有擺脫被權力擺布的厄運。他在殺了查衛(wèi)東以后體會到的快感被作家刻畫得驚悚無比:“齊光祿騎到查衛(wèi)東的身子上,像劈柴一樣猛砍起來。這把刀出人意料的鋒利,血肉像木屑般亂飛。那種利索和痛快,給了他極大滿足。憤怒和悲哀已經脫殼而出,離他而去。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刀上了,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他惟一的擔心就是,身下之物不夠喂這把刀,以延續(xù)他的狂歡。一下、兩下、三下……他快活得淚流滿面?!碑敵鸷拗荒芤赃@樣的方式了斷時,你不能不感到正義的蒼白。邵麗寫出了浮華年代里那些層出不窮的野蠻:從野蠻的欺凌到野蠻的復仇,從獸性的蠻橫到復仇的野性,也就寫出了一種難以化解的緊張矛盾、一觸即發(fā)的社會危機。
還有擅長寫犯罪題材的須一瓜。她常常聚焦變態(tài)人生,筆觸相當冷酷:《第三棵樹是和平》中的打工女孫素寶為什么殺夫?因為家暴讓她忍無可忍。小說這樣寫家暴:“楊金虎喜歡打擊她的頭,有時是提著她用力撞墻,直到把她打昏或者半昏迷,然后在厲聲咒罵中做愛。有時并不做愛,他喜歡在她無力抵抗的時候,審查她一天的全部經過,任何不滿意的解答,都必須受到懲罰?!彼踔猎谂说亩瞧ど峡套?,詛咒她是“蕩婦”,可謂變態(tài)至極!而孫素寶在殺了作惡多端的丈夫后的體驗是:“真的,我一點都不后悔。我心里挺高興?!笨膳聠??底層的生活重負本已不堪承受,再如何忍受家暴的野蠻?更可怕的是在復仇完結以后的快意,那是怎樣的情感釋放與心理扭曲!而在當今,眾所周知,家暴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
當代暴力敘事折射出令人憂心忡忡的現(xiàn)實:盡管法治社會的建構已經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例如許多“民告官”案件的勝訴,以及“反腐”力度的明顯強化),可通過暴力了斷恩怨的悲劇仍然層出不窮。快意恩仇,也許從來就是我們民族與生俱來的精神品格,它是否會因為法制的健全、理性的增強而銷聲匿跡?一邊是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生活的明顯改善、法治的不斷加強,另一邊是道德的困惑與日俱增、突發(fā)的暴力事件防不勝防——這,便是我們時代面臨的困境,令人擔憂、催人警惕。
三 關于野性與理性的思考
當尼采發(fā)出“上帝死了”的狂言時,他顯然無視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上帝其實還活在許多信眾的心中。當他鼓吹“超人”思想時,他似乎并未想到,“他賦予他的超人的那種權力欲本身就是恐懼的結果?!雹馊欢_啟的這扇門卻成為無數(shù)青年反傳統(tǒng)、反文化、反現(xiàn)實的出口。多少人在他的引導下走向狂放、狂歡、狂妄,更何況,“上帝死了”的狂言與關于“西方的沒落”“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烏托邦之死”乃至“人的終結”的種種嘆息息息相通!11既然理性在試圖回答這些問題時越來越顧此失彼、蒼白無力,當代人就索性“跟著感覺走”,而那感覺的狂歡其實也只能讓人暫時忘卻生存的壓力、競爭的重負、精神的苦悶。
另一方面,中國文化早就有“狂狷”的傳統(tǒng):從孔子的“狂狷”說、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到老莊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再到魏晉風度、禪宗思想,還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都可謂士大夫之狂;而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也”、黃巢的“我花開后百花殺”,則是農民、軍閥之狂。《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zhàn)、六出祁山,是“統(tǒng)一”夢想的悲壯實踐;《水滸傳》中那一個個逼上梁山的故事,則是“造反有理”的率性寫照。如此看來,中國文化中早有形形色色的叛逆精神,與正統(tǒng)文化分庭抗禮又互為補充。因為對近代政治腐敗不滿而發(fā)生北伐戰(zhàn)爭、五四運動、農民革命,其實某種程度上也似乎可以視為歷史上狂放精神、野性風格的延續(xù)與升華。所以,當代文學中的野性敘事、欲望敘事,雖然明顯受到西方現(xiàn)代文化中狂放精神的影響,但是終究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狂放傳統(tǒng)之中。所謂“名士風度”“狂放不羈”“目中無人”“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無法無天”……說的不都是這樣的人生嗎?只是有的名垂青史,有的身敗名裂,有的出奇制勝,有的眾說紛紜……命運各不相同,既有機緣的千差萬別,也有境界的高低不同。不過,當“娛樂至死”已成大勢所趨,泡沫化、粗鄙化浪潮也勢不可擋時,令人憂慮的就不僅僅是人們審美水平的明顯滑坡、“重口味”的大行其道,而是凸顯出這樣的問題:人們離思想、理性越來越遠,而與欲望、感覺、非理性越來越密不可分時,那些曾經照亮過人類前行的思想火炬、信仰燈塔,還能否重放光芒?
注釋:
①孫犁:《耕堂讀書記(五)》,《散文》1980年第8期。
②③④⑤引自徐敬亞、孟浪、曹長青、呂貴品編:《中國現(xiàn)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同濟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頁,第95頁,第145頁,第175頁。
⑥魯迅:《摩羅詩力說》,《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56-57頁。
⑦胡河清:《論阿城、馬原、張煒:道家文化智慧的沿革》,載《靈地的緬想》,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頁。
⑧李澤厚、陳明:《浮生論學》,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頁。
⑨魯迅:《論“赴難”和“逃難”》,《魯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頁。
⑩[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馬元德譯,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320頁。
11德國思想家斯賓格勒著有《西方的沒落》一書;美國思想家丹尼爾·貝爾著有《意識形態(tài)的終結》一書;美國思想家拉塞爾·雅可比著有《烏托邦之死》一書;法國思想家??玛P于“人也將死”的說法也廣為人知。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