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生,段 旭,李江霖,曾少軍,廖春發(fā)
(江西理工大學 冶金與化學工程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
近些年來,我國稀土電解行業(yè)發(fā)展迅猛.2016年,我國稀土總產量達到20萬噸以上,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要[1].但是,我國稀土電解槽早期損壞嚴重,平均槽壽命只有八十多天,難以達到設計壽命,一直是我國稀土電解行業(yè)未能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在大量稀土電解槽早期損壞事故中,石墨內襯開裂,斷裂和穿孔等這樣的情況很多.因此,作為電解槽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石墨內襯越來越被稀土電解界所關注[2-4].劉建剛[5]改進了筑爐工藝以及使用了新型筑爐材料,從而使電解爐壽命提高到原來的三倍.陳德宏等[6]將Si3N4結合SiC材料代替石墨作為電解槽的內襯進行實驗,結果表明,該內襯在電解過程中腐蝕嚴重,主要受腐蝕的是含Si3N4的結合相.任永紅等[7]介紹了一種以NdOF為主要成分的內襯材料取代石墨內襯,通過實踐表明,將該內襯應用在稀土電解槽可以提高其性能,使其工作壽命增加.
以上研究表明稀土電解時空氣和電解質會向石墨內襯內部滲透,進而氧化腐蝕內襯,從而導致石墨內襯加快破損,而這與石墨內襯的孔隙構造有關[8-10].大量研究已經證明顯微CT技術在研究多孔材料孔隙結構方面有定量化、快速化、分辨率高等優(yōu)點[11-15].郁邦永等[16]利用CT掃描研究了飽和破碎灰?guī)r的孔隙結構.張巍等[17]利用顯微CT系統(tǒng)對南京粉砂的孔隙結構進行了定量表征.然而,目前基于顯微CT技術對石墨內襯孔隙結構表征的研究報道很少.
本文利用顯微CT對石墨內襯進行了掃描分析.以顯微CT掃描獲取的數(shù)字巖心為基礎建立圖形學模型,度量孔喉的幾何參數(shù),并利用分形維數(shù)表征了石墨內襯孔隙結構的分形特征和孔隙率,以期構建一種評價石墨內襯質量的新方法,從而為稀土電解槽內襯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一定的技術參數(shù)和理論依據(jù).
顯微CT分析系統(tǒng)為天津三英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nano-Voxel 2000 X射線三維顯微鏡,其最高分辨率可以達到0.5 μm,采用了基于透鏡耦合的光耦探測器,有非常高的灰度動態(tài)范圍和很好的圖像質量.
實驗樣品取自稀土電解槽石墨內襯,掃描前,
將石墨內襯制成近似圓柱狀待測樣品,采用1 μm的體素分辨率對樣品掃描成像,各項掃描參數(shù)見表1.用專用工具將待測石墨內襯樣品固定在顯微CT掃描旋轉工作臺的中心位置,并且讓樣品與旋轉工作臺保持垂直,這樣可以保證試件有足夠高的放大倍數(shù),如圖1所示.
圖1 石墨內襯顯微CT掃描實驗
探測器類型像素尺寸/μm電壓電流掃描幀數(shù)/耗時曝光時間視場20X150 kV/200 μA1 440/28 h50 sΦ1 mm×1 mm
將掃描后的圖片進行二維重建得到一系列原始CT灰度圖像,共825幅CT灰度圖像.選取其中一副CT灰度圖像,如圖2(a)所示.由于CT圖像圍繞外圍區(qū)域與掃描樣品無關,為了方便后續(xù)的CT圖像預處理,選取原始CT圖像上521像素×521像素的一個正方形區(qū)域圖2(b)作為該石墨內襯樣品孔隙結構的研究對象.然后對選取的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得到圖2(c),圖像中黑色表示樣品的孔隙,白色表示樣品中的固體物質.
圖2 原始CT圖像預處理過程
Fig.2 Original CT image preprocessing process (a) Original CT grayscale images of graphite-based samples;(b)Selected image;(c)Binarized image
在CT圖像預處理的基礎上,對序列灰度CT圖像進行三維重建,三維重建就是將顯微CT掃描得到的一系列CT平面灰度圖像(圖3(a))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可以用平面灰度圖像構建出三維數(shù)字CT圖像(圖3(b)).然后通過閾值劃分提取出樣品CT三維圖像中的孔隙,并用球棒模型進行示意,得到樣品孔隙的三維模型,如圖3(c)所示.從樣品孔隙三維模型可以看出該樣品內部孔隙數(shù)量多,而且結構復雜,各孔隙之間連通較好.在進行稀土電解時,空氣與電解質在石墨內襯中的流動路徑多,導致其與石墨內襯的接觸面積大,石墨內襯的腐蝕會變快,進而縮短了稀土電解槽槽體壽命.
圖3 樣品三維CT圖像處理
Fig.3 3D CT image processing of the sample: (a) sample sequence CT grayscale of the sample;(b) 3D CT image of the sample;(c) 3D pore model of the sample
2.1.1 孔隙度分布
利用CT圖像分析軟件對石墨內襯樣品的序列CT圖像進行處理后,統(tǒng)計孔隙總像素數(shù)P0和固體總像素數(shù)Pa.則該石墨內襯的孔隙度P可以表示為:
(1)
根據(jù)式(1),顯微CT掃描得到的孔隙率分布,如圖4所示.
圖4 孔隙度分布圖
由圖4可以看出,該樣品的孔隙分布不均勻,大都在18%~23%.實驗中,測得石墨內襯樣品的平均孔隙度為19.44%,這表明該石墨內襯內部擁有較多孔隙.在進行稀土金屬電解過程中,這些孔隙會為電解質和空氣提供場所,為它們的流動提供路徑,進而增大了電解質和空氣與石墨內襯的接觸面積,從而加速了石墨內襯的腐蝕,縮短了稀土電解槽槽體壽命.
2.1.2 孔喉尺寸分析
利用CT掃描分析系統(tǒng)對石墨內襯樣品內部孔喉進行定量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選取尺寸為1~7.79 μm的孔隙進行數(shù)量統(tǒng)計,如圖5所示.結果表明,該石墨內襯孔隙的尺寸分布主要集中在1~6 μm,其中孔隙半徑為2 μm左右的的孔隙數(shù)量最多.選取尺寸為1~5.65 μm的喉道進行數(shù)量統(tǒng)計,如圖6所示.結果表明,該石墨內襯喉道的尺寸主要集中在1~5 μm,其中喉道半徑為1 μm左右的喉道數(shù)量比較多.
從以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石墨內襯樣品中孔喉數(shù)量多,而且孔隙與喉道的尺寸相差不大,從而導致其孔隙結構的平均孔喉比值較小,僅僅為2.28.孔喉比值較小意味著孔隙間有較大的喉道連通,在進行稀土電解時,空氣和電解質在石墨內襯內部的流動阻力較小,使空氣和電解質在石墨內襯內部流動速度加快,這樣就增加了空氣和電解質與石墨內襯的接觸面積,從而加速了石墨內襯的腐蝕,導致電解槽槽體壽命大大縮短.
表2 孔喉尺寸定量分析數(shù)據(jù)
圖5 孔隙半徑分布圖
圖6 喉道半徑分布圖
2.1.3 孔喉形狀因子分析
孔喉形狀因子是定量表征孔喉形狀不規(guī)則程度的參數(shù).形狀因子G定義為[18]
G=A/P2.
(2)
式中:A為孔喉的截面面積,P為周長.根據(jù)上式可以算出圓形孔喉的形狀因子為G=πr2/4π2r2=0.079 6,同理可以得出正方形孔喉的形狀因子為0.062 5,三角形孔喉和長寬比大于2.8的矩形,呈縫狀結構的孔喉形狀因子為0~0.048 1.
圖7是石墨內襯孔隙的形狀因子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到,該石墨內襯孔隙的形狀因子主要分布在0.02~0.04,孔隙形狀以三角形為主;圖8是石墨內襯喉道形狀因子分布圖.由圖可知,該樣品喉道形狀因子參數(shù)主要分布在0.02~0.05,喉道形狀以三角形為主,部分喉道形狀為四邊形.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該石墨內襯的孔喉形狀大多不規(guī)則,呈三角形狀的最多,其中有少量的喉道呈四邊形.從孔喉的幾何形狀這一方面來講,在進行稀土電解的時候,由于孔喉形狀不規(guī)則,相對于圓形孔喉來講,不規(guī)則的孔喉存在邊角結構,導致空氣和電解質在石墨內襯中的流動阻力增大,使其在石墨內襯中流動速度減慢,從而減小了空氣和電解質與石墨內襯的接觸面積,減緩了石墨內襯的破損,提高了電解槽槽體壽命.
圖7 孔隙形狀因子分布圖
圖8 喉道形狀因子分布圖
2.2.1 孔隙結構的分形特征
分形維數(shù)是分形幾何的特征參數(shù),可以有效的表征石墨內襯孔隙分布情況.研究對象不同,計算它們的分形維數(shù)的方法也有差別.其中盒維數(shù)法計算簡便,物理意義也比較直觀,在多孔介質孔隙結構研究方面應用廣泛.盒維數(shù)的定義為
(3)
式中:Nδ(F)是覆蓋Rn空間中子集F、尺寸δ的單元最小數(shù)目.
石墨內襯二值化CT切片的分形維數(shù)可以利用像素覆蓋法來計算.將一副M×M像素的二值化CT圖像劃分為邊長為δi的網(wǎng)格,其中黑色像素表示孔隙,統(tǒng)計覆蓋圖像上黑色像素的網(wǎng)格數(shù)量Nδi,當δi→0時,lgNδi/(-lgδi)→D,因此可以得到一系列數(shù)據(jù)對(δi,Nδi),然后繪制(δi,Nδi)雙對數(shù)坐標圖,擬合得到直線方程如下:
lgNδ=D·(-lgδ)+lgN.
(4)
式中:斜率D是孔隙結構的分形維數(shù),N為孔隙數(shù)量的分布初值.
本文采用盒維數(shù)法來計算石墨內襯孔隙構造的分形維數(shù).圖9給出了石墨內襯第285層與718層CT切片孔隙的分形數(shù)據(jù),其中直線的斜率為孔隙的分形維數(shù)D,從結果來看,相關系數(shù)R2基本都在0.9以上,因此,用盒維數(shù)法得到的石墨樣品孔隙的分形維數(shù)是有效的,同時也表明該石墨內襯孔隙結構有很好的分形規(guī)律.
圖9 二值化CT切片的分形維數(shù)
Fig.9 Fractal dimension of binarized CT slices: (a)XY285 slice; (b)XY718 slice
由以上結果可以得到,該石墨內襯第285層CT切片的孔隙分形維數(shù)為1.667 6,第718層CT切片的孔隙分形維數(shù)為1.652 9.XY285的分形維數(shù)比XY718的分形維數(shù)大說明XY285切片中孔隙分布比較復雜,大孔隙占據(jù)主要位置.而XY718相對于XY285來說,其CT切片中的孔隙分布比較均勻,小孔隙的數(shù)量比較多.這從石墨內襯的二值化切片圖像上(圖10)也可以看出,XY285中主要孔隙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大孔隙比較多,因此其分形維數(shù)較大;反觀XY718二值化切片,可以看到切片中小孔隙很多,孔隙結構簡單,其分形維數(shù)比XY285小.這也證實了孔隙分形維數(shù)可以定量表征石墨內襯孔隙分布的復雜程度.
圖10 CT灰度切片及其二值化圖
Fig.10 XY gray slices of XY285 and XY718 and their binarization graphs:(a)XY285 slice; (b)XY718 slice
2.2.2 分形維數(shù)與孔隙率的關系
孔隙率是衡量石墨內襯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因此,孔隙率的大小對石墨內襯的性能來說是很重要的.此外,石墨內襯中孔隙結構復雜,符合分形多孔介質特征.
由分形理論知,存在于d維歐氏空間中的一個分形體的物理量應該有如下關系[19]:
M(L)∝LD.
(5)
式中:M(L)為待測物理量;L為物體的線度;D為該分形體的分形維數(shù)且有d-1≤D≤d.
現(xiàn)將石墨內襯看作是固相分形體,那么與之共存的是石墨內襯中的孔隙,其孔隙半徑的大小r和累積的孔隙數(shù)量N(r)存在以下關系:
(6)
式中:rmax為石墨樣品中的最大孔隙半徑;A為比例系數(shù);D為石墨內襯的分形維數(shù);P(r)為石墨孔隙半徑的分布密度函數(shù).
由式(6)可以得到在一定的孔隙尺寸分布下,單位石墨樣品中的總孔隙數(shù)量為
(7)
式中:N為單位石墨樣品中的孔隙數(shù);rmax為石墨的最大孔隙半徑;rmin為石墨的最小孔隙半徑;A為比例系數(shù).
將式(6)兩邊對r求導,得P(r)的表達式為
(8)
由P(r)可得石墨的孔隙率與其分形維數(shù)的關系式如下[20]:
(9)
綜合式(7)和(9)可得
(10)
由式(10)可以看出,石墨內襯的孔隙度取決于分形維數(shù)D,孔隙尺寸的上下限rmax,rmin,以及單位石墨內襯的孔隙數(shù)N.如果知道上述參數(shù),我們就可以算出石墨內襯的孔隙率,相反,可以由實驗測得石墨內襯的孔隙率來計算其分形維數(shù).
對所選石墨內襯樣品CT圖像進行分析計算,統(tǒng)計單位體積石墨內襯的孔隙數(shù)量N,孔隙尺寸的上下限以及計算其分形維數(shù).將上述數(shù)據(jù)代入式(10)計算得到石墨內襯的孔隙率,如表3所示.
表3 石墨內襯孔隙率計算結果Table 3 Calculation results of porosity in graphite lining
由表3可以看出,該石墨內襯的理論孔隙率為21.46%,與實際孔隙率19.44%相差不大.由此可以得出,通過理論公式計算的石墨內襯的孔隙率有較好的準確性,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預測石墨內襯的實際孔隙率.同樣,如果已經知道石墨內襯的孔隙率,可求得其孔隙結構的分形維數(shù),這也為探究石墨內襯孔隙結構的分形特征提供了一個新的辦法.
1)基于顯微CT掃描,能對石墨內襯的孔喉結構進行定量表征.實驗測得該樣品的孔隙度為19.44%,孔喉半徑大都在1~6 μm,孔喉形狀因子為0.02~0.05,平均孔喉比、平均孔隙體積、平均喉道體積分別為2.28、1177.64、106.19 μm3.這些孔喉參數(shù)可以用來分析空氣和電解質在石墨內襯中的流動情況,進而分析石墨內襯的氧化腐蝕程度.
2)分形維數(shù)D可以精確的描述石墨內襯孔隙結構的不規(guī)則程度.分形維數(shù)的變化與孔隙結構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石墨內襯孔隙結構復雜程度的增加,其相應的分形維數(shù)就變大.
3)由石墨內襯孔隙率的分形關系式計算的理論孔隙率為21.46%,與其實際孔隙率19.44%相差很小,有很好的準確性,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預測石墨內襯的孔隙率,從而構建了一個探究石墨內襯孔隙結構分形特征的新辦法,同時也為稀土電解槽內襯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一定的技術參數(shù)和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