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豪
詞語教學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一篇課文中的新詞少則七八個,多則一二十個。中高年級教師通常的做法是讓學生通過預習理解詞義,然后在課堂上逐一解釋,而學生往往將字典上或其他輔導書里查來的答案讀一讀。這樣教學對正確理解詞義當然有一定作用,但學生往往對所學詞語的意思理解不到位,特別是不會運用已學過的詞語。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理解詞義呢?
創(chuàng)設語境理解詞義
詞語教學,首先當然是理解詞義。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方式以直觀為主,因此詞語教學可以多采用實物演示、投影呈現(xiàn)、動作演示、結合生活或者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等方法。我們來看上海市特級教師王林琳指導學生理解《觀潮》中“沸騰”的教學課例。
師:“人群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么沸騰?咱們來演一演。(學生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這樣的場面可以用“沸騰”來形容。請齊讀兩遍。剛才的場面還可以用另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
生(齊):人聲鼎沸。
師:我們讀出這種人聲鼎沸的“沸騰”感覺來。
按照詞典解釋,“沸騰”是液體達到一定溫度時急劇轉化為氣體而產生大量氣泡的現(xiàn)象。課文中用的是“沸騰”的比喻義,形容情緒高漲。教師沒有簡單地引用詞典的解釋,而是現(xiàn)場創(chuàng)設了一個具體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沸騰”的意思,并且通過這個詞非常巧妙地引出“人聲鼎沸”,可謂一箭雙雕。這樣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還認識了詞語運用的具體場合,對他們今后在其他語境中正確運用這些詞語提供了具體的經驗。
我們再來看特級教師支玉恒教學《曼谷的小象》中“點綴”的課例。
師:“點綴著野花”的“點綴”是什么意思呢?我想是不是這樣: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從這邊到那邊,密密麻麻地種滿了花。
生(齊):不是。
師:那就是從草地這邊到那邊,整整齊齊地種了一行,是嗎?
生(齊):不是。
師:也不是?那“點綴”究竟是什么樣子呢?(有學生舉手)好,你過來,給你這支粉筆,你把這片草地(指黑板)點綴一下。(學生在黑板上無規(guī)則地畫了一些小圈兒)“點綴”是這樣的嗎?
生(齊):是。
師:啊,我知道了,(一邊指著學生畫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點,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點,沒有一定的規(guī)則。這就是“點綴”嗎?
生(齊):是。
“點綴”是抽象程度較高的動詞,要用言語清楚準確地解釋其意義難度頗大?!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如果照搬詞典的解釋,學生會越理解越糊涂,因為學生理解“襯托、裝飾”的難度并不比理解“點綴”低。用簡筆畫畫出“點綴”,盡管沒有給詞語做出語言清晰的定義,但通過幾幅簡筆畫的比較,其義已意會在心。
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
優(yōu)秀教師教學詞語的重點不在理解詞語本身,而在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請看支玉恒老師的兩個課例。
生:“拮據”是什么意思?
師:你讀一讀“拮據”那句話。
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生活很拮據。
師:全家六口人,人口很多,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經濟不景氣,只有父親一個人工作,你說他們家困難不困難?
生:困難。
師:窮不窮?
生:窮。
師:那你說“拮據”怎么解釋?
生:就是說他們家很窮,生活很困難。
師:對了,“拮據”就是很困難,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買了這個買不了那個。
教學《中彩那天》時,一名學生問“拮據”是什么意思。支老師沒有給出現(xiàn)成的解釋,而是讓學生讀一讀課文中含有“拮據”的那句話,然后引導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運用的是通過上下文提供的線索猜測、推想詞義的方法。猜測、推想是一種最常用的理解詞語的方法,但推想不是瞎猜,而是一種科學的推測和判斷。詞義推想成功與否有賴于語境線索,課例中“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正是理解“拮據”詞義的語境線索。支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它,從而促進了學生對詞義的理解,高效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的。
再來看《曼谷的小象》中理解“乖巧”的課例。
師:小象很“乖巧”?!肮郧伞笔鞘裁匆馑??
生:聽話。
師:很聽話只是“乖”的意思?!扒伞蹦??
生:靈巧。
師:什么活都能干,靈巧、聽話、聰明,這叫什么?
生:乖巧。
“乖巧”是一個合成詞,由“乖”和“巧”兩個語素構成。這是漢語中常見的構詞方式。學生一開始認為“乖巧”是很聽話的意思,其實只解釋了“乖”,沒有理解出“巧”的意思。支老師利用課文語境將兩個語素拆分開,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引導學生分別理解。這個教學過程中包含著一個重要的理解詞義的方法:如果學生熟悉詞語中單個語素的意義,就可以利用拆分法理解合成詞的意義。
在運用中理解詞義
母語學習中往往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不一定能夠正確解釋某個詞語的意思,但能正確運用。比如“學習”“勞動”,要正確解釋詞義難度極高,但學生可以正確運用。至于一些比較抽象的關聯(lián)詞、副詞等,原本就沒有實在的詞匯意義,只有語法意義,因此要說出詞義就更加困難。如何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意思比較抽象的詞語?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通常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讓其在各種不同語境的運用中意會詞義。一起來看一位教師教學《淺水洼里的小魚》時,引導學生理解“甚至”的片段。
師:“這些小魚都會干死?!薄斑@些小魚”是多少小魚?找出課文中的一段話讀一讀。(生朗讀“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讀得正確,非常好!這個句子里有一個新詞,我們以前不太會用,是哪一個?
生(齊):甚至。
師:我們用它說幾句話,好嗎?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沙灘上的淺水洼,也許有幾百個, 。田野里的小花,也許有幾百朵, 。森林里的大樹,也許有幾百棵, 。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 。)幾百個,幾千個;幾百朵,幾千朵;幾百棵,幾千棵;幾百條,幾千條。前面的和后面的相比,哪個更多?
生(齊):后面的更多。
師:所以,“甚至”用到句子里,就表示后面比前面的意思更進一步,明白了嗎?光明白不行,還要讀出來。(生齊讀: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有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灘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干死。)
師(點擊“死”字,變大):大家看,這是什么字?再讀!誰將要死去?看著這個“死”字,想著可憐的小魚,你的心情怎樣?那就讓我們再讀這兩句話,讀出傷心和難過。
“甚至”是個連詞,沒有具體的詞匯意義,只有語法意義,是強調后面的意思更進一層。如果抽象地解釋“甚至”是“表示后面比前面的意思更進一步”,學生很難理解。課例中,教師提出“甚至”,先指導學生用“甚至”說幾句話,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幾百個,幾千個;幾百朵,幾千朵;幾百棵,幾千棵;幾百條,幾千條。前面的和后面的相比,哪個更多?”學生有了這一連串非常具體的語境,就容易體會到“后面比前面的意思更進一步”的含義。
以上列舉的只是一些比較典型的詞語教學方法。有效的詞語教學方法當然不止這些,更多的方法需要語文教師自己去琢磨,去探索。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