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瞳
摘要:互聯(lián)網(wǎng)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為教育現(xiàn)代化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正前所未有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方法和習慣,引發(fā)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深刻變革,“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中職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就“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中職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手機app “互聯(lián)網(wǎng)+” 中職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動設備作為一種教學技術手段的討論層面,實證研究較少,且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智能手機里的教育類app資源如何使用、如何影響教學效果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結合中職職業(yè)安全與職業(yè)健康課程的課堂教學,通過比較以教材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使用智能手機app軟件的新型教學方式對該課程學習效果的影響,探索智能手機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方法,發(fā)揮智能手機在職業(yè)教育中的優(yōu)勢。
一、方法
1.研究對象
筆者從合肥鐵路工程學校三年級中隨機抽取四個班級共136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64人,且每位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再將四個班級整群隨機抽樣劃分為兩個組別,兩個班級為一組,分別是教材組63人、手機app組73人。
2.研究工具
根據(jù)《職業(yè)安全與職業(yè)健康》教材編制一份問卷,內容涵蓋火災、觸電、溺水等八種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原因、預防以及應對方法。題型包括不定項選擇題21題(共42分)、填空題4題(共20分)、案例題4題(共40分),內容主要考查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教材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蔣乃平、杜愛玲編著,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職業(yè)安全與職業(yè)健康》。
智能手機和下載三種app應用程序:“現(xiàn)場急救指南”、微信公眾號“學生安全教育平臺”和QQ?!艾F(xiàn)場急救指南”程序內容涵蓋教材中涉及的八種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應對方法以及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且該程序對于IOS手機操作系統(tǒng)和安卓系統(tǒng)均支持免費下載。微信公眾號“學生安全教育平臺”會以案例形式推送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原因、預防及應對方法。
3.研究過程
(1)前測。在實驗開始之前一節(jié)課向四個班學生發(fā)放自編問卷,問卷填好后當場收回,共回收136份問卷。學生在正式學習相關內容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被安排在教材組還是手機app組。
(2)實驗干預過程——兩種教學方式。本研究中,教材組以教材為中心展開教學,手機app組通過三種app程序進行教學。兩組被試學習內容相同,均圍繞火災、觸電、溺水等八種安全事故的預防及應對措施進行。兩組分別學習四次課,每周一次課,每次時長40分鐘,連續(xù)四周。
對于手機app組,在正式學習前一天,教師會通知學生上課前下載“現(xiàn)場急救指南”程序、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qq群組以及上課時攜帶智能手機。如若學生事先忘記下載程序,可指導學生在課堂上現(xiàn)場操作,且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要翻閱教材。
(3)后測。在兩個組分別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之后,立刻發(fā)放與前測同樣的自編問卷136份,并全部當場收回。同時,問卷最后要求學生回答兩個問題:課后是否查閱教材或手機了解學習內容,以及對教學方式的喜歡程度(1很不喜歡、2喜歡、3一般、4喜歡、5非常喜歡)。
問卷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
二、結果
從表1可見,在學習相關內容之前,各班級在職業(yè)安全知識問卷得分基本持平,t檢驗結果表明,手機app組和教材組的結果在統(tǒng)計上沒有顯著差異,這樣就保證被試的同質性。
由表2可知,通過開設職業(yè)安全課程,不論手機app組還是教材組,學習之后的問卷得分(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案例題)均高于學習之前的問卷得分。同時,由表3可以看出手機app組學習前、后的分數(shù)增長幅度相對于教材組學習前、后的分數(shù)增長幅度更為明顯,且這種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
三、討論
上述實驗結果表明,在前測中,手機app組和教材組對于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確保了被試的同質性。經(jīng)過學習,兩種教學方式中被試的問卷得分均有提高,這說明學習產(chǎn)生了效果。此外,相對于教材組,手機app組分數(shù)提高更顯著,這說明學習過程中使用app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同時,由于問卷包括不定項選擇題、填空題和案例題,三種題型的解答需要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說明手機的使用不僅加深了記憶,還有助于理解和問題解決等深層次的信息加工。
1.智能手機結合app軟件的教學優(yōu)勢
本研究中,利用手機下載app軟件進行學習的確能夠顯著提高學習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便捷。首先,智能手機小巧便攜,普及率及使用率非常高。其次,利用手機學習可以隨時隨地。比如遇到安全用電問題,只要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機點擊“現(xiàn)場急救指南”app程序即可獲得解答。同時,微信公眾號上定時推送的安全知識也可以隨時查閱。因此,學習變得簡單易行,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2)高效。學生以往的學習材料主要是教材,而智能手機作為多樣化的信息載體,知識獲取迅速,反饋及時。在教學過程中,在討論如何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和事故發(fā)生如何應對等問題時,學生可以利用手機實時互動。一方面,學生通過qq群或微信公眾號發(fā)帖留言。由于發(fā)布信息不強調實名制,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提高參與程度。另一方面,學生在分享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了解他人的想法,獲得他人的評價。
(3)新穎。上課玩手機影響學習是師生的固有觀念。課堂上換一種教學方式,帶領學生一起“玩”手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心理。
2.智能手機結合app應用程序教學的問題
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手機app展開教學需事先考慮如下問題。一是硬件設備要達標。如果班級里有學生沒有智能手機、沒有流量或內存不足,這種教學方式將難以運用。二是確保學生使用手機進行學習,避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剛開始上課的時候,由于好奇心,學生們都能積極利用手機學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學生的注意力變得不集中,剛好利用上課使用手機之便,打游戲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3.智能手機結合app應用程序教學的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要想充分發(fā)揮手機app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設計是關鍵。
(1)學習前,教師應反復甄選app程序以滿足學習需求。比如app程序的操作性能和涉及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如果app不好下載、操作不方便,就會浪費教學時間。如果學習內容與教學大綱不符,過難或過易,將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和對知識的掌握。因此,教師在選取app時,應對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預估。
(2)學習中,教師要把控學習過程。由于手機界面不像其他學習方式便于把控學習者的學習過程,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可使用教學口令喚醒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應考慮課程設計的多樣性,不時利用手機設置一些搶答、發(fā)帖、評論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同時,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教師還應認識到學生接觸信息是自由的,如何引導學生選擇有用信息而不被無關信息干擾,是教師把控學習過程的重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另一方面教師需課前對教材和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里的內容進行概括、提煉,將教學重點定位在知識的前瞻性和深度性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提高信息選擇的自主能力。
(3)學習后,教師需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課堂上要求app組和教材組僅采用手機或教材一種學習工具,但兩組均有被試表示會在課后采用另外一種方式了解學習內容。同時,在報告對教學方式的喜歡程度方面,兩組被試也并無明顯偏好,這可能和學生學習習慣使用教材,又深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影響有關。
此外,手機app教學具有便捷、高效、新穎等特點,但內容多為碎片化信息,而教材呈現(xiàn)知識更具系統(tǒng)性。
四、小結
在教學過程中,手機app作為信息化的教學媒介,它的使用為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素材,為師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互動平臺,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梢試L試將手機融入課堂,探究不同學科的應用模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手機在中職課堂教與學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鐵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