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發(fā)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們思維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學生作為今后我國發(fā)展的主體和推動者,對其思維方式進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階段,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知識不單單只是應付考試,而是要通過對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從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培養(yǎng)學生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71
數學作為初中教育教學的主要的科目,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學生能否養(yǎng)成好的思維能力與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因此,本文就以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題,一同進行分析和探討,進一步提高維的能力。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基礎階段,應重點抓住基礎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才能形成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為更高一級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根基。數學作為一門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一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早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從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思維能力、想象力的思維能力、思維深刻性以及思維靈活性四個方面來闡述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
一、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現狀分析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盡管大多數學校和老師都在強調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真正做到和重視的老師卻是少之又少。許多老師在進行初中數學的教授工作的時候都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過度追求新奇的教學方式而忽視部分學生的基礎問題;為了趕進度而選擇過快的講課方式;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不夠透徹,導致在授課中出現意外的卡殼;為了給同學們介紹全面的知識而忽視了對重點的知識點的強調;不斷進行不同題型的訓練,過分強調一題多解的重要性,忽視了歸納和總結的作用,等等。這些問題會導致學生掌握極不扎實,學生的獨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在初中的所有學科和課程中,數學是最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大多數的學校都已經發(fā)現了這一問題,并且開始轉變授課方式,正確引導學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嚴謹并且活躍的思維能力不僅在學生時代的學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更對今后的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初中是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對學生時代的綜合素質、學習能力、全面發(fā)展都大有益處,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數學思維能力包括歸納、分析、觀察、實踐等幾個方面,數學教師也應該從這幾個方面著手來促進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
三、培養(yǎng)初中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數學思維中提出問題的能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是初中數學新教材編者的指導思想。而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來說,教學生學會提出問題便是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傳統數學課堂往往側重于傳達理論知識,而選擇采用“教師為主體,學生為陪襯”的單一傳授的教學方法。然而這種“填鴨式”的課堂通常會降低學生的參與性,不僅不利于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還制約了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這樣的模式下,我國的廣大中學生往往缺乏了發(fā)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這一現代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情境教學是近幾年來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它可以通過一定的情境設置,讓學生“身臨其境”直觀的感受到抽象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加精準的把握理解數學當中的抽象概念。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的重點是學,這就暗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讓學生改變以往“單純受教”的觀念,充分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為此,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激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還可以采取分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發(fā)地探索一些知識難點和細節(jié),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
(四)善于利用有效教學資源,奠定初中生能動學習“基調”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興趣才能使得學生具備學習的動力。相對而言,數學的學習還相對枯燥。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力得到增強,需要對學生的內在潛力進行全面性的激發(fā)。根據相關的教學經驗顯示。教學情感能夠全面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所以,在課程體系的整體設計中,教師應當全面的結合課程設計體系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梢酝ㄟ^微課教學或者是故事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慢慢的滲透化學知識,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
(五)引導探究,優(yōu)化思維培養(yǎng)體系
在進行化學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對其整體的實踐性進行全面的探索。在新時期的數學教學中,需要數學課程的整體變化規(guī)律對課堂體系結構進行層次性的優(yōu)化。教師也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全面性的學習。尤其是在數學思維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其與理論課程進行結合。很多數學課堂設計是將思維引導單獨作為一個課程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從而使得整體的化學教學效果更為顯著。
四、結束語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上述諸多方面綜合運用的結果。而在素質教育越來越普及化的今天,作為素質教育重點學科之一的數學學科的課堂氛圍絕不應該是死氣沉沉的,而應該是具有吸引力的。若想讓學生產生對學習數學的渴望和熱情,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便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學生也應該在教師的輔導下逐步學會如何思考數學問題以及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之后才會加強。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數學教育進行“再教育”絕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要做的是培養(yǎng)能獨立思考,更懂得審時度勢和隨機應變從而順應當前信息化潮流的合格人才。因此,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研討無論在現在還是在未來依舊值得不斷加深。
參考文獻
[1]卞童童.初中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苑教育,2017,(16):15.
[2]李會平.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J].關愛明天,20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