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道家尚陰思想對《黃帝內(nèi)經(jīng)》的影響

2018-09-10 03:29范奇鑫臧守虎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年6期
關鍵詞:本體論認識論黃帝內(nèi)經(jīng)

范奇鑫 臧守虎

〔摘要〕 中醫(yī)學理論奠基之作《黃帝內(nèi)經(jīng)》(下文簡稱《內(nèi)經(jīng)》)的成書,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在對人體生命醫(yī)學理論的闡發(fā)上有著明顯的尚陰傾向:道家以陰性的“道”為宇宙本原,《內(nèi)經(jīng)》以陰精為生命的本體;道家強調“滌除玄覽”的認知之道,《內(nèi)經(jīng)》崇尚虛靜的醫(yī)學思維方式;道家以寡欲清心為養(yǎng)生之道,《內(nèi)經(jīng)》主張“志閑少欲”“積精全神”的養(yǎng)生方法。

〔關鍵詞〕 道家;尚陰思想;黃帝內(nèi)經(jīng);本體論;認識論;養(yǎng)生論

〔中圖分類號〕R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8.06.011

〔Abstract〕 Huangdi Neiji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Neijing) is the basical theory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luenced deeply by the view of Taoist and evidently having the Yin-upholding thought on discussion of the medical theory. The Taoist hold the yin-taoist as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while Neijing regarded the yin-essence as the source of the human body. The Taoist emphasized the "no idea" thinking way, while the Neijing advocated the "emptiness" medical thinking way. Furthermore, the Taoist hold the "less appetite" as the way of health preserving, while the Neijing suggested the way of health preserving on "relax and unselfishness", and "keep essence to save spirit".

〔Keywords〕 Taoist; Yin-upholding thought; Huangdi Neijing; ontology; epistemology; cultivation

眾所周知,中醫(yī)學典籍《黃帝內(nèi)經(jīng)》(下文簡稱《內(nèi)經(jīng)》)的成書非一人一時,是一部博雜之書,其理論構建深受傳統(tǒng)文化思想,特別是道家思想的影響,在本質上是一部黃老道家著作。道家哲學是崇陰的,因此,《內(nèi)經(jīng)》在對人體生命結構及疾病原理的認識上亦有著明顯的尚陰傾向。本文通過比較道家與《內(nèi)經(jīng)》尚陰哲學思想的關聯(lián)之處,以闡明《內(nèi)經(jīng)》生命哲學尚陰的本源、認知方式及養(yǎng)生之道。

1 尚陰本體論

所謂本體論,在西方哲學中,一般是指存在及其本質和規(guī)律的學說。最早使用本體論一詞的是德國經(jīng)院學者郭克蘭紐(1547年-1628年),他將本體解釋為形而上學的同義語,即形而上的東西,存在的存在。按此意義,本體論所研究,就是具體存在后面的存在,是萬物本原意義上的存在[1]。道家哲學與《內(nèi)經(jīng)》分別探討了宇宙萬物與人體生命的本源及其特征。

1.1 道家的尚陰本體論思想

“道”是宇宙萬物的最高主宰又是化生萬物的本源,然而,如此無為而又無不為的“道”卻是如水一般柔弱處卑,與世無爭?!独献印さ诎苏隆吩唬骸吧仙迫羲K评f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盵2]4在《老子》的思想中水就是“道”的化身,水的陰柔特性也代表了“道”的最高品性。此外,《老子》還以嬰兒喻“道”,如《老子·第十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2]4然而,老子對“道”的本體性更為高明、形象的比喻還要見于“玄牝”。如《老子·第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2]4

“玄牝”是“道”的象征,比喻宇宙的本源,可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比喻化生宇宙萬物的本源。就這一點而言,《老子》中的“牝”與“谷”是互喻的?!肮取笨煞譃橛兴暮蜔o水的,二者又分別表示宇宙本體的“有”和“無”?!瓣颉币嘤杏兴c無水之分,這里的“水”理解為生殖之水,即女子的月水。無月水的女子是少女,尚不具有生育的能力,有月水的是成年女子,已能生育為人母。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盵2]3二是比喻宇宙萬物陰靜、柔弱的本源狀態(tài)?!瓣颉彪m守雌處弱,但“牝恒以靜勝牡”[2]16,以其具有水的柔弱特性,故“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2]20

由上可知,道家是尚陰的,主張人應當回歸空無虛靜的生命本源?!独献印さ诙苏隆氛f:“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2]9以及《老子·第五十二章》:“既得其子,復守其母”[2]14,這其中的四個“知”字都有“轉化”的意思,即從陽轉化為陰,回歸陰性的生命本源。

1.2 道家的尚陰本體論思想對《內(nèi)經(jīng)》本體論的影響

《內(nèi)經(jīng)》的醫(yī)學理論融合了道家的本體觀,形成了尚陰生命本體論思想,以“陰精、陰氣”為人體生命賴以化生和存在的本源物質。

精氣一元論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其認為人與天地萬物同源同道都是由至精至微的精氣所化生,故萬物同宗同源,有著千絲萬縷的普遍聯(lián)系[3]。中醫(yī)學認為生命的本源是精氣,如《靈樞·經(jīng)脈》說:“人始生,先成精”[4]29,《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4]23,《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盵4]67人體的精氣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組成,先天之精來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則由飲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質形成,二者共同貯藏于腎臟之中。其余四臟也藏有相應的心精、肺精、肝精、脾精,但五臟之精的根本在腎。“腎者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腎而非生于腎也。五臟六腑之精,腎實藏而司其輸泄,輸泄以時,則五臟六腑之精相續(xù)不絕,所以成其坎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滿而后溢,生生之道也?!盵5]

腎中所藏之精氣,在《內(nèi)經(jīng)》中又名為“天癸”,《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盵6]3-4據(jù)此,可知“天癸”就是指腎之精,即人體生命的本源物質。

“天癸”這一生命本源物質,有著水的特性,也可稱為生殖之水。森立之《素問考注》曰:“天癸者,至二七、二八之期,而男女構精之機自發(fā)動于內(nèi),是應天數(shù)而腎水充滿,故曰天癸也。”[7]王冰、張介賓等人也認為“天癸”與水有關,強調水為生命之源。同時,水在道家思想中是比喻“道”本體的,屬于陰性的物質,因此《內(nèi)經(jīng)》中的“天癸”之水也具有“道”的特性,主人體生命化育,如同“玄牝”一般“綿綿若存,用之不勤”[2]4。

綜上所述,《內(nèi)經(jīng)》的生命本體論受道家尚陰思想的影響,以貯藏在腎中的陰精作為人體的生命本源。腎為陰中之陰,又是五臟之本,五臟亦屬陰臟,是人體的主要內(nèi)臟系統(tǒng),生命活動的根本所在。如此,精氣—天癸—腎—五臟,皆屬陰性,這說明人的生命是以陰為本?!瓣幵趦?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6]29的觀點充分體現(xiàn)了《內(nèi)經(jīng)》崇陰的本體論思想。

2 尚陰認識論

所謂認識論就是指關于人類認識的對象和來源、認識的形式、認識的規(guī)律等的哲學學說,說到底就是對人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規(guī)律的探討。道家思想與《內(nèi)經(jīng)》都是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土壤的經(jīng)典哲學,其思維方式亦體現(xiàn)著鮮明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

2.1 道家的尚陰認識論思想

虛靜思維是道家認識論思想的核心。道家在對宇宙本體、萬物生化、運行主宰等天道規(guī)律的認識方面,主張?zhí)撿o守神的思維方式,反對運用感官和邏輯分析的認知方式。由感官獲得的感性認識僅僅是對事物表象孤立、片面、靜止的粗淺了解,難以認清宇宙本體“道”的全貌及其運動規(guī)律。在道家認識論中,“道”是玄妙而又恍惚的,只有使內(nèi)心虛靜,使精神凝聚,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才能在思維認知上進入圓覺的超悟靈感境界,從而深刻感知“道”的本源狀態(tài)及運動規(guī)律。

接下來,更需探討如何認識和培養(yǎng)虛靜思維的問題。《老子·十六章》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2]6要讓精神處于至為虛空安靜的狀態(tài),如此才能平心靜氣地內(nèi)觀宇宙萬物生長衰亡的變化規(guī)律?!疤摌O”、“靜篤”是一種至陰的思維狀態(tài),而“萬物并作”是一種陽性的生成過程,以陰性的思維來認知陽性的宇宙萬物生成現(xiàn)象,是由靜察變、寓靜于動的內(nèi)觀認知之道,也是以不變應萬變的一種思維方式。接著,《老子·第十章》又說到:“滌除玄覽,能無疵乎?”[2]4此處的“玄覽”是對心的比喻,“疵”即是瑕疵、弊病的意思?!按谩庇衷从谌说挠蜔o明,只有清除了心靈的瑕疵,才不會使人在認識上出現(xiàn)狹隘、弊端,亦可令心神得以虛靜。

然而,“滌除玄覽”又與虛靜思維有著怎樣的關聯(lián)?上文已述,只有消除欲望、妄念才可使心如明鏡而映照萬物。可知,欲望才是“滌除玄覽”的題中要義所在?!独献印な隆吩唬骸拔迳谷四棵ぃY騁田獵使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聾。”[2]5過多的欲望既會損害人的感官功能,又給人造成神明閉塞,悟性降低。因此,《老子·四十六章》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盵2]13只有降低欲望,甚至消除非必要的欲望,才是合乎道家思想的正確價值目標,也是培養(yǎng)虛靜思維的不二法門。正如《老子·十六章》曰:“致虛極,守靜篤……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2]6因而,“滌除玄覽”才是達到虛靜思維的修養(yǎng)之道。

最后,道家常常以鏡喻心,如《莊子·應帝王》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盵8]107《莊子·天道》又說:“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盵8]171鏡乃陰物,虛靜的心就如明鏡般清亮空靈,可以映照事物真實面目。如此,虛靜思維便是道家尚陰認識論的核心思想所在。

2.2 道家的尚陰認識論思想對《內(nèi)經(jīng)》認識論的影響

受道家虛靜思維的影響,《內(nèi)經(jīng)》在對人體生命運行規(guī)律、疾病診療手段的認識上,也強調要虛靜和守神。

在《內(nèi)經(jīng)》中,心是思維的主宰器官,是神明的留居之所。《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手髅鲃t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5]40-41所謂“主明”,就是除去思慮雜念、淡泊無欲、心靈清靜。如此,五臟六腑功能才會保持協(xié)調一致,生命活動能夠正常運行;反之,私欲塞心、煩躁不寧就是“主不明”,這會使臟腑的功能活動紊亂,威脅生命的健康運行。其實,“主明”的“明”本身就蘊含著虛靜的思想,是受道家影響而來的,這可從文獻訓詁的角度說明。

從甲骨文到現(xiàn)代文,“明”字在寫法構造上,基本都是由“日”和“月”合在一起構成,只是二者或左或右的位置會有區(qū)別。這樣的構字法本身就已表明,“明”含有日之明和月之明的意思,正如《周易·乾·文言》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9],以日月相合稱為“明”。

從陰、陽的角度來說明日、月,即是月為黑、為暗、為陰,日為白、為明、為陽。陰、陽又同涵于“一”,而“一”便是“道”,是宇宙本源“有物”,如《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2]12,《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盵2]8

然而,在陽性的日明、陰性的月明之間,道家更傾向于以月明表達“明”的意思,崇尚陰柔溫和的月亮之光明。因而,《老子》要求“和其光”,認為“不自見故明”“明道如昧”“見小曰明”,《莊子》強調“葆其光”,都表明道家更鐘情于月亮之“明”,陰柔安靜的“明”。

如此,《內(nèi)經(jīng)》中“主明則下安”的“明”即是指心靈充滿陰柔虛靜之明。在這樣的陰明狀態(tài)下,作為君主之官的心才是清靜無為的,君主無為,十二官自安。所以,人若能除情去欲,就可使心靈虛靜,可使神明自然地調控五臟六腑、氣血津液正常運行,維持陰陽平衡的生命狀態(tài)。

在疾病診斷治療上,《內(nèi)經(jīng)》也強調“治神”的重要作用,即醫(yī)生臨病要保持心神虛靜專一?!鹅`樞·九針十二原》云:“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4]1,又《靈樞·本神》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4]22都闡述了針刺要重視治神,醫(yī)者須內(nèi)心虛靜,聚精會神地入針、行針,才能夠使針下得氣,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對于醫(yī)生而言,虛心靜神,一心專注于醫(yī)道醫(yī)術是達到大醫(yī)境界的必然要求。正如唐代醫(yī)家孫思邈在《大醫(yī)精誠》中所說:“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如此可為蒼生大醫(y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盵10]的確,醫(yī)生惟有常能無欲無求,使內(nèi)心虛空,神思清靜,方能潛心研究醫(yī)學著作,博極醫(yī)源,頓悟醫(yī)理,提高應疾的靈感。在臨床上,醫(yī)者在心靈虛靜的狀態(tài)下給患者診病,會更容易認清疾病的本質,使辨證無誤,以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為患者解除病痛。可見,虛靜思維也是成為一名合格醫(yī)生所需的重要素質。

3 尚陰養(yǎng)生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豐富而深刻的養(yǎng)生理論,尤其是道家在養(yǎng)生之道方面亦頗為重視養(yǎng)陰的意義?!秲?nèi)經(jīng)》吸收了道家的養(yǎng)生思想,在人體生命養(yǎng)護的理論認識上有著顯著的尚陰特點。

3.1 道家的尚陰養(yǎng)生論思想

道家崇尚無為的人生觀,在為人處世上主張守柔不爭,在生命的養(yǎng)護上也倡導清靜寡欲、順應自然,固護人體中的陰氣,以作為長生久視的根本。如《老子·第三章》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盵2]3《老子·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盵2]8闡明重生、養(yǎng)生須清靜無為、養(yǎng)護陰氣。

保養(yǎng)陰氣關鍵在于減少不合理的欲望,使內(nèi)心虛靜無妄。道家認為欲望是耗損人體陰精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人身一切疾病災厄的根本原因。如《老子·四十六章》所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2]13又如《老子·十二章》說:“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行妨,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聾。”[2]5于是,做到減少欲望,甚至沒有欲望(非基本的生存需求之欲),正是《老子》所提倡應該達到的正確價值目標。如《老子·三十七章》說:“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2]11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能使人心神清靜,精神內(nèi)藏,固守住體內(nèi)陰氣。陰氣具有抑制、沉降、收斂的作用,可使人之元精藏于內(nèi),不輕易流失,從而疾病不生。如《莊子·刻意》指出:“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盵8]204又如《老子·八十章》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盵2]20如此,人身中正氣方能充足且存于體內(nèi),使邪氣不得干犯,從而疾病不生。

“道”是“寂兮寥兮”、“窈兮冥兮”、陰暗寂靜的,“道”又是萬物之母,化生天地大宇宙,也包括人身小宇宙,使得天人同構、天人一體。因此,人只須順應天道來養(yǎng)生,自然會疴疾不生,達到長生久視的養(yǎng)生境界。

3.2 道家的尚陰養(yǎng)生論思想對《內(nèi)經(jīng)》養(yǎng)生論的影響

道家的養(yǎng)生觀深刻影響了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形成,《內(nèi)經(jīng)》融合道家養(yǎng)生思想,從人體生命出發(fā),以陰精為生命的本源物質,深刻闡述了保養(yǎng)陰氣的養(yǎng)生道理,提出節(jié)欲靜神保養(yǎng)陰氣的養(yǎng)生理論方法。

精、氣、神是人身體最重要的三大生命物質,又被稱為人身三寶。精與氣與神三者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事實上三者本身就是一體同源的,共同構成人體生命的本源。其中,陰精、陰氣是人體內(nèi)具有溫潤、寒涼、沉降性質的重要精微物質,是化生生命的最根本物質。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陰者藏精而起亟也”[6]13。陰精又可以化神,神足則人體正氣足,正氣足則能有力防御外邪的侵襲,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正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說:“陰精所奉其人壽?!盵6]301因此,生命的養(yǎng)護之道就在于養(yǎng)精、氣、神,養(yǎng)陰。

誠然,陰精關乎人體的健康和生命的壽夭,可陰精卻是極易耗損的。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盵6]29對于陰精的耗損、早衰,其根源還在于過多的欲望所致。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述及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盵6]2而陰精一旦耗損,在短時間內(nèi)又是很難恢復的,所以養(yǎng)陰的關鍵還在于平時有節(jié)制、寡欲清心的修為,如此才能達到“治未病”的養(yǎng)生境界。

道家主張“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2]395,《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盵6]3可見,養(yǎng)陰的根本在于養(yǎng)精,養(yǎng)精重在養(yǎng)神,養(yǎng)神貴在無為自然,虛靜寡欲。惟有欲念不起,精神內(nèi)守,陰精才無從耗散,常保充足。精足則神足,神足則氣充,精氣神俱足便能德全不危,長生久視。

4 結語

道家思想以顯著的尚陰特征深刻揭示了宇宙本源的屬性和“道”的認知方式,指明了回歸生命本原的修養(yǎng)之道?!秲?nèi)經(jīng)》吸收了道家的尚陰思想,對陰氣、陰精與人體生命的本源及養(yǎng)生意義進行了精辟論述,同時也強調虛靜思維對于深入理解中醫(yī)理論思想和正確指導臨床診療實踐的重要意義??傊?,道家思想從形而上的生命之道,為《內(nèi)經(jīng)》形而下的生命之具的認識、研究提供了指導,影響了《內(nèi)經(jīng)》中醫(yī)生命哲學思想的形成和醫(yī)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 張海源.認識論與本體論·哲學基本問題[J].人文雜志,1995(2):11-15.

[2] 老聘,莊周,列御寇.老子·莊周·列子[M].長沙:岳麓書社,2006.

[3] 唐元瑜,紀立金.基于《內(nèi)經(jīng)》脾藏象時空觀探析中醫(yī)對生命、疾病及防治的認知思維特色[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7(1):38-41.

[4] 靈樞[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5] 清·許豫和.怡堂散記[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2.

[6]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7] 森立之.素問考注(上)[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155.

[8] 戰(zhàn)國·莊周.莊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9]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126.

(本文編輯 賀慧娥)

猜你喜歡
本體論認識論黃帝內(nèi)經(jīng)
本體論視域下大學本體要素及資源分類探析
“法律解釋”與“法律詮釋”之術語辨析
淺議古代哲學的本體論思維方式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yè)學院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哲學思考
史蒂夫·富勒社會認識論思想的分析
《黃帝內(nèi)經(jīng)》修辭格英譯研究
莊子美學思想對王羲之書法藝術的審美關照
《黃帝內(nèi)經(jīng)》“酒傷”理論析要
認識論的自然化、日?;c人工智能
沙洋县| 禹城市| 宕昌县| 玉田县| 区。| 南宁市| 武宁县| 曲阳县| 昂仁县| 都昌县| 弥渡县| 磐石市| 阳朔县| 城市| 淮安市| 涡阳县| 祁阳县| 宁武县| 湘阴县| 三穗县| 平安县| 乌兰浩特市| 东兴市| 远安县| 临泉县| 龙陵县| 济南市| 安徽省| 通榆县| 罗城| 秭归县| 阿鲁科尔沁旗| 鸡泽县| 申扎县| 资兴市| 江阴市| 唐山市| 泰和县| 铜川市| 长阳|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