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燕
摘要:童話是受小學生喜愛的文學體裁,閱讀童話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有積極作用。它能擴大低年段學生的識字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全人格以及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教師應有效利用這些積極作用,一方面將童話融入語文教學,另一方面對孩子的讀書方向正面引導,讓孩子養(yǎng)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關(guān)鍵詞:童話;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2-046-1
童話是一種比較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學體裁,它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遵從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需要,用豐富的幻想和夸張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形象,呈現(xiàn)了兒童的純真世界。閱讀童話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有積極作用,作為教師,我們應有效利用這些積極作用。
一、童話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作用
1.擴大低年段學生的識字量。
低年段的小學生處于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階段,字形、字義以及初步的語言運用及理解能力是他們學習中要攻克的主要難關(guān)。由于課堂時間寶貴,利用課外閱讀來鞏固生字就顯得十分重要。有限的識字量、有限的理解能力和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得大多數(shù)的孩子選擇童話來作為讀物。一方面它擁有較大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孩子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鞏固拼音的發(fā)音、形狀和拼法,甚至還可以自己認識幾個簡單的生字。與此同時,當他們可以憑一己之力讀完一本書而產(chǎn)生的自豪感,更是他們?nèi)蘸髮W習的最佳動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
童話最基本的特點是幻想,運用極度的夸張造就濃烈的幻想氛圍,突出所描繪的形象和環(huán)境的主要特征,同時也使作品產(chǎn)生誘人的美感和趣味感。而兒童也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其想象也常常帶有夸張性、多變性,可以說兒童的思維本身就帶有童話的特點。童話世界是兒童心靈暢游的境地,在這個世界中,兒童的感性認識開始向系統(tǒng)化和邏輯性方向發(fā)展,隨著童話情節(jié)的起、承、轉(zhuǎn)、合,兒童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也隨之生成。
3.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全人格。
童話的世界看似荒誕不羈,但實際都建立在一定的現(xiàn)實上,并反映了一定的道德價值觀念。童話世界天真而純粹,這里面為善得善,為惡得惡,不管開始是怎樣的內(nèi)容,但是它最終的歸結(jié)點都會集中在美好以及有教育意義的啟示上面。小學生的三觀尚未成型,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是朦朧而間接的,可以引導他們對童話中典型人物進行分析,對其中的行為態(tài)度和思想感情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讓學生接受到崇高、美好、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幫助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健全的人格。
4.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童話是一種敘事文學,它用質(zhì)樸的語言娓娓動聽地講述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發(fā)源較早的敘事性文學之一。此外,童話故事有著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是擬人、夸張、顛倒、象征等,其中前兩者對小學生的敘事文創(chuàng)作有較大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童話故事能夠讓低年段孩子熟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便于寫話時增強邏輯性。對于中高年段孩子,可以提升他們的想象力、聯(lián)想力以及語言的組織能力和故事發(fā)展的深度。
二、如何有效利用童話的積極作用
1.融入課堂,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作為教師,我們應把握童話的內(nèi)涵與特征,有效利用童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讓童話學習充實小學語文教學。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有了童話的章節(jié),老師一定要盡可能地讓小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讓他們自己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可讓他們對于一些故事情節(jié)進行討論。例如,在教學《小鷹學飛》這篇課文時,我通過對小鷹學飛過程的講解,提問學生如果自己是小鷹,那么會不會堅持學飛,會不會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情況,并且讓學生談談在這個童話故事中有怎樣的收獲。
2.積極引導,做讀書導航人。
童話是孩子們與現(xiàn)實世界交流的紐帶,我們可以在孩子的讀本選擇上做一位引領(lǐng)者,為孩子們選擇體現(xiàn)人類真、善、美這種良好品質(zhì)的優(yōu)秀書籍。在實施過程中,為防止有的學生因性格或習慣而無法平心靜氣地進行閱讀,一方面,我在班級中開展競爭和獎勵機制,每讀完一本書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并且讀者和書名一起張貼在光榮榜上,評選閱讀之星。另一方面,我在班級中開展和孩子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每天中午和孩子一起讀一段故事,比比誰讀得通順,誰能夠復述故事情節(jié),誰獲得了最多的知識。師生一起合作,和老師比賽,這對很多孩子來說有難以抵抗的誘惑,能夠讓他們逐漸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的習慣,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3.突破傳統(tǒng),為童話做現(xiàn)代改寫。
在童話閱讀中,我們是一個探險者,每讀完一本故事書就是經(jīng)歷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而在語文學習中,孩子們還是一位創(chuàng)造者,他們將開動思維,將自己的好奇心、想象力、情感等多種因素融入筆尖,寫出充滿個性的文字。童話故事的寫作有一定的固有模式,大多以“很久很久以前”為開頭,以大團圓為結(jié)局,善良的人過得幸福美滿,惡人必須受到相應的懲罰。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積極向上的前提下肆意地修改每一篇童話。如《白雪公主》中惡毒的皇后在受到懲罰之后,能否認識到自己的狹隘,讓白雪公主感受到母愛;《漁夫和他的妻子》中漁夫貪婪的妻子經(jīng)歷了富貴的起落之后,能否領(lǐng)悟到生活的真諦。將諸如此類的童話續(xù)寫拋給孩子,能刺激他們思維的火花,即使是平時唉聲嘆氣的幾個孩子也能編得津津有味,寫出不少亮點。
童話和孩子密切相連,是他們感知世界的渠道。將童話閱讀引入課堂,可以讓語文識字、閱讀、寫作變得鮮活有趣。我希望大家能為孩子們的語文學習留下更多童話的位置,讓語文學習也變得充滿夢幻與童趣吧。
[參考文獻]
[1]湯銳.現(xiàn)代兒童文學本體論.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1995(08).
[2]王吉慶.信息素養(yǎng)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