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文化象征與建構主義旅游真實性研究*

2018-08-27 04:17:04明慶忠
旅游研究與實踐 2018年4期
關鍵詞:縱歌景頗族真實性

韓 璐,明慶忠

(1.德宏職業(yè)學院 旅游藝術系,云南 德宏 678400;2.云南財經(jīng)大學 旅游文化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

0 引言

旅游人類學對真實性的探討多集中于3個觀點:客觀主義真實性,體現(xiàn)為旅游客體的絕對真實;存在主義真實性,包括后現(xiàn)代主義真實性,體現(xiàn)為旅游主體體驗的絕對真實,只要旅游客體能滿足旅游主體的真實追求,就為旅游真實性;建構主義折中于以上兩類觀點,認為旅游客體被旅游主體體驗為真實時,旅游客體有可能是被當作象征意義上的真實,而非絕對真實。人類學歷史上,最初明確提出建構主義真實性概念的是布倫爾,他認為旅游經(jīng)營者可以根據(jù)旅游者的期望、想象、偏好、信仰等設計景區(qū)與組織活動,以達到真實性效果[1]。但率先進行旅游建構主義真實性分析的則是Eric Cohen,他認為真實性是一個相對的、可商榷的概念,并以迪士尼為例,解釋了即使有些事物雖最初是不真實或人工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慢慢變成“自然而然的真實”[2]。Hughes認為旅游真實性是由各類旅游企業(yè)、導游解說、動畫片制作者等生產(chǎn)、制造的[3]。王寧將建構主義真實性的概念總結為5個特征:真實性不是一個可供依賴的、絕對的、靜止的“原初”;對“原初”的定義是為了服務于當前的需要而建構,因此是有爭議的;真實的旅游經(jīng)歷是多元的;扭曲的形象往往會被貼上“真實”的標記,真實性是游客旅游前的期望的反映;曾經(jīng)屬于不真實的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經(jīng)歷了一個“突現(xiàn)的真實”過程后,會被重新定義為“真實”[4]。謝彥君也認為不同的旅游主體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體現(xiàn)出各異的旅游追求,旅游過程是否帶來真實是由旅游主體的期望所決定的[5]。因此,建構主義學者普遍認可真實性是一種社會建構的概念,其社會含義不是既定的,而是相對的、情景化的、可商議的。

本文以德宏州景頗族“目瑙縱歌”節(jié)慶為研究載體,于2016年2月23日-2月25日和2017年1月30日-2月1日分兩個時間段深入德宏州隴川縣目瑙縱歌節(jié)慶現(xiàn)場進行實地調研,綜合采用儀式情景融入的深入觀察,對儀式中的瑙雙和瑙巴、景頗族群眾、其他本土民族以及游客用半結構式訪談和文獻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材料的收集,用客觀從旁審視和儀式主體直觀感知以及研究史料做多方佐證,來解析節(jié)慶的文化象征體系,并以此建構少數(shù)民族儀式展演節(jié)慶的建構主義真實性結構,最后提出相應的社會建構策略。

1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的文化象征體系

節(jié)慶是人類社會各個族群普遍傳承的一種重大的顯性文化現(xiàn)象,而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是構成該體系的重要部分,貫穿在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中具有宗教信仰或傳統(tǒng)象征意義活動的總稱就是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而一般的儀式含義是指各種社會性活動的總稱,也可作為單個活動的特質[6]。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德宏州)是我國景頗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尤以隴川縣聚集的景頗族人口最多、最集中,因此也被稱為“目瑙縱歌之鄉(xiāng)”。景頗族最盛大的節(jié)日即是于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的“目瑙縱歌”,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2年“目瑙縱歌”和景頗族“千人刀舞”成功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

目瑙縱歌盛會是集景頗族宗教儀式、社交儀式、各種生產(chǎn)生活等傳統(tǒng)文化于一體,由一系列的文化符號為表征構成統(tǒng)一的文化象征體系,傳達著景頗族特有的信仰和世界觀,是景頗族最為壯觀的儀式文化盛典。

1.1 儀式系統(tǒng)

從目瑙縱歌的空間場域來看,整場儀式是圍繞著目瑙示棟這一文化標志符號物展開的;從整體儀式構成來看,受文化變遷影響,當前目瑙縱歌由8個象征儀式構成:1.祈福儀式:基于社會的發(fā)展,祈福儀式逐漸占據(jù)目瑙縱歌的關鍵位置,目瑙示棟上的動植物圖案象征五谷豐登、牲畜興旺,哺乳器官象征子嗣繁衍以及景頗族人帶來的豐收成果表征著景頗族對美好鄉(xiāng)村生活的祈佑。2.祭祀神靈、祖先、神圣物的儀式:在整個儀式系統(tǒng)中,這是最基本的儀式程序,包括請神靈、祭神靈、送神靈儀式,祭祀神靈有木代神、天神與地神;其次是祖先獻祭,景頗族有靈魂不死的信仰,相信祖先的靈魂可以從族群發(fā)源地歸來參加盛會,這即顯露了景頗族對超自然力量的傳統(tǒng)信仰。祖先通過艱苦遷徙為后人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文化傳承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體系,因此,目瑙縱歌舞蹈路線與目瑙示棟的曲紋不僅是對祖先遷徙線路的模擬,更是對祖先辛勤付出的感激與惦念;對目瑙縱歌起源傳說以及目瑙示棟上的各種神圣物也表達了一種感激紀念情感。3.祈雨儀式:雖說景頗族現(xiàn)生活地雨水充沛,但為傳承與惦念祖先的傳統(tǒng)信仰,祈雨儀式的文化符號仍是顯性存在的:目瑙示棟上的雷云紋是祈求風調雨順;木鼓象征或者模擬雷霆;景頗服飾上的銀袍、手里拿的扇子、手絹象征風的力量;手上的竹筒象征著承接雨水。4.戰(zhàn)爭儀式:景頗男子所持的槍支、矛盾等武器以及鳴放禮炮模擬的是戰(zhàn)爭場面。5.社交儀式:目瑙縱歌匯聚了國內外各地景頗族和德宏州境內各民族,由于景頗族分布地域較為集中,致近親結婚現(xiàn)象突出,故而目瑙縱歌為各族年輕人提供了較好的社交平臺。6.狀態(tài)儀式:通過民族集會強化景頗族的民族認同感,深化族群價值觀、道德和行為模式的教育,強化民族世界觀。7.通過儀式:從游客角度來看,將目瑙縱歌舉行的空間場域視為特定旅游目的地,來自國內外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到此參加儀式展演,實質上是一種結合了分離儀式和過渡儀式的通過儀式,在這個過程中游客離開原來的地位和狀態(tài),從原來的生活中分離出去,這就是一種分離儀式。而在參加萬人共舞的過程中,游客身份發(fā)生戲劇性的變化,被賦予文化事件的意義,經(jīng)歷由世俗個我進入神圣朝拜轉而回歸世俗的過渡儀式。8.交換與共享儀式:目瑙縱歌“清掃場地”儀式與剽牛祭祀儀式體現(xiàn)了景頗族與超自然力量相互依存的宇宙觀(如圖1所示)。

資料來源:作者繪制。圖1 空間場域中的目瑙縱歌儀式構成

1.2 儀式象征符號與精神世界

儀式的象征符號與其所指的象征意義是不可分割的,德國“象征形式哲學”理論先驅恩斯特·卡西爾把“象征形式”看作感性實體與精神形式之間的中介物,即通過外部物質世界的符號顯示內部精神世界的符號,外部世界的象征符號因為精神內涵而變得有意義[7]。同樣地,從構建的目瑙縱歌儀式系統(tǒng)來看,最顯而易見的是景頗族外部物質世界的象征符號,并根據(jù)一定邏輯形成體系,借而表征整個儀式系統(tǒng)的內部精神世界。

儀式象征符號結構由儀式情景設置以作表征,而具體儀式情景的設置則由儀式行為者作為主導力量[8-9],通過祭祀、儀式展演、表演活動和場景等實物布置建構意義集合的儀式情景,參與者通過這樣的場景重溫和意義體驗得到心靈慰藉。

目瑙縱歌的儀式象征符號通過符號化的儀式情景作中介,包括儀式行為者和實物情景(如圖2所示)。

資料來源:作者繪制。圖2 目瑙縱歌儀式的象征符號體系

首先是儀式行為者,既是儀式的擁有者,又是儀式意義的表征(符號化行為),更是符號化思維的扮演者。作為儀式意義的表征,儀式行為者在儀式過程中分角色、分層次對族群文化系統(tǒng)進行演繹,如儀式中的神職角色:董薩、瑙雙、瑙巴。董薩作為景頗族中公認的通靈者,被認為能同超自然力量對話。因為人類根據(jù)自身社會經(jīng)濟結構的特點來形象地塑造神靈世界,因而在神靈世界里,神有等級之分,而作為溝通中介的董薩也有等級之分,不同職位的董薩負責祭祀不同身份的神位。景頗族信仰里最大的神是木代神,其次是山神等,在目瑙縱歌正式舉行之前,要先安排祭獻鬼神所需的祭品,只有祭獻了鬼神,鬼神才會保佑整個儀式的有序進展,而祭品的選取便是由董薩來占卜打卦的。瑙雙、瑙巴的儀式作用則更為明顯,從授冠儀式到領舞,瑙雙、瑙巴的儀式行為無不透著神圣、威嚴的氣息。這也正是瑙雙、瑙巴作為儀式帶頭人權力與地位的彰顯。此外,儀式行為者的服飾道具在一定意義上體現(xiàn)了整個民族對不同儀式類型的認可,也借此表達個體的儀式訴求;大眾舞者通過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參與進入神圣的世界,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訴求,得到精神慰藉。

其次是實物情景,通過場景布置營造儀式氛圍,凸顯儀式的莊嚴,同時也是具有意義符號的象征結構。目瑙縱歌儀式展演場地中的目瑙示棟、占木然、瑙網(wǎng)等作為實物動態(tài)布置象征著景頗族傳統(tǒng)的價值觀體系。

1.3 符號化的儀式精神世界

儀式符號化象征體系通過各種外在物質形式表征著民族歷史沿革的內在精神世界,由象征符號體系傳承意義體系,人們借此達到溝通、延續(xù)和發(fā)展整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由于客觀存在的象征符號總是傳達著特定的文化知識、經(jīng)驗與概念等信息,由目瑙縱歌儀式象征符號體系所決定,符號化的儀式精神世界也必然是自成體系的。一個民族的世界觀或者信仰體系的形成是先民歷史綜合作用的結果,結合景頗族傳統(tǒng)的原始信仰來分析目瑙縱歌儀式的精神世界以保證體系的原初性與純粹性。景頗族原始信仰觀的溯源首先應考慮到已滲透到族群生產(chǎn)生活方方面面的“萬物有靈,靈魂不死”的信仰觀,進而產(chǎn)生對自然與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其次,鬼神之下便是作為世間真實存在的族群先民、歷史以及先民留下的相關神話傳說的崇敬與禮贊;最后,便是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對族群得以生存、延續(xù)和發(fā)展壯大的期望。

以上是追溯景頗族族群原始信仰所形成的意義體系,反觀這個邏輯,便推演出景頗族的信仰或者說“世界觀”也是來自實際的生活經(jīng)驗。景頗族先民由于對自然世界的未知和恐懼便將生活的所得和所失歸因于自然力量,而自然的力量又是由超自然力量所控制,從而萌生了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綜上分析,可歸納出景頗族目瑙縱歌符號化的儀式精神世界的體系結構,這表現(xiàn)出一種邏輯相關性(如圖3所示)。

資料來源:作者繪制。圖3 目瑙縱歌符號化的儀式精神世界體系結構

2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文化象征體系的建構主義真實

2.1 “目瑙縱歌”文化象征體系的建構主義真實

建構主義真實理論由兩個核心概念構成:首先,判斷旅游體驗是否真實是旅游主體與旅游客體共同社會建構的結果,是相對的、可以商榷的文化選擇,即旅游企業(yè)或旅游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期望、偏好、信仰、力量等來構建旅游體驗的真實性,或者說旅游企業(yè)與旅游者通過文化的選擇與解說來賦予真實性含義;其次,也是對前一個概念的解釋,“真實性”不一定就是事實如此,而是被當作真實性的符號和象征,僅僅是象征意義上的真實。

目瑙縱歌文化象征體系的建構主義真實是對旅游客體進行討論的,可以分為3種類型:傳統(tǒng)真實、替代真實和再生真實。

傳統(tǒng)真實指的是在儀式行為者身上及實物場景的象征符號中能簡單識別出的、標志著本民族特色的客觀真實,這種真實是民族自身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自古而來的,具有標志性。景頗族目瑙縱歌傳統(tǒng)的真實包括:儀式行為者和道具——儀式權威角色(董薩、瑙雙、瑙巴)、景頗族普通儀式角色、景頗族各支系服飾、部分道具(男子長刀、竹桶、矛盾、芭蕉葉)等;實物場景——目瑙示棟基本構造、占木然、瑙網(wǎng)、原始樂器(竹樂器、洞巴)、綠葉宴、剽牛儀式等。

替代真實有兩個內涵:首先是儀式象征符號對傳統(tǒng)真實的補充或替代,其實質是符號的象征意義、精神內涵不變,只是其借用的外在物質表現(xiàn)形式的相關變動;其次是同一象征符號所指的象征意義的分化。其根源在于文化變遷的影響,由于文化所依賴的社會結構總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不斷調整,不同社會結構之間的相互接觸必然會帶來不同文化的碰撞,各種外來文化、權力介入到原本民族的文化象征體系中,被本民族通過改良與發(fā)明兩種方式選擇使用,豐富著傳統(tǒng)的文化符號。景頗族目瑙縱歌儀式的象征符號體系及文化內涵正呈現(xiàn)出一些新的文化特質,景頗族也在新的社會建構中重新認識自身的傳統(tǒng)儀式。

目瑙縱歌的替代真實表現(xiàn)為:由替代真實概念決定的目瑙縱歌替代象征符號的分類。第一類,目瑙示棟、占木然、瑙網(wǎng)的文化標志不可或缺,不同地區(qū)標志物外在形象有局部差異;特定儀式象征符號的替代,如現(xiàn)在以搖擺扇子、手絹代替?zhèn)鹘y(tǒng)的搖擺樹葉來象征風聲雨聲、以禮炮象征傳統(tǒng)的戰(zhàn)斗聲等,這些都是外在世界的象征形式,是一種隨時代演進的社會建構概念,其象征意義是不變的;此外,還包括其他儀式情景的替代,如儀式行為者服飾:瑙雙龍紋服飾以及一般服飾造型的改進,但服飾的主體顏色與圖案不變;如樂器:象腳鼓、現(xiàn)代管樂隊的加入。第二類,對目瑙縱歌起源以及目瑙示棟圖案所代表的意義的不同看法,代表性的是目瑙示棟上紋形和太陽、月亮圖案不同意義的解釋以及目瑙縱歌起源于不同儀式的探求。

再生真實指的是在目瑙縱歌文化象征體系中融入的旅游文化,是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旅游業(yè)互動的結果,如文化商品化、文化舞臺化等。目瑙縱歌儀式展演不乏文化商品化以及將景頗族文化進行藝術裝飾的舞臺化(指的是目瑙縱歌期間的舞臺表演)。舞臺化的表演既能娛樂大眾,又能普及和強化民族文化知識,增強節(jié)日儀式的真實性。

綜上所述,可以描繪出景頗族“目瑙縱歌”文化象征體系建構主義真實的基本結構:

資料來源:作者繪制。圖4 目瑙縱歌文化象征體系建構主義真實的基本結構

2.2 旅游主體建構主義的真實

旅游主體建構主義的真實是文化象征體系與游客期望的結合,是相對的概念,強調主體的差異性,即旅游主體判斷旅游體驗是否真實的標準是“根據(jù)已有的對該文化體系知識結構的掌握在旅游場域中尋求契合點的實踐過程,這個契合點無關旅游客體的絕對真實”。

對目瑙縱歌儀式展演中旅游主體建構主義真實的分析是基于以上所總結的儀式象征符號體系、符號化的儀式精神世界體系以及旅游客體建構主義真實的結構,從游客角度出發(fā)來探討其在旅游場域中所感知到的象征符號部分以及其所指的意義。

根據(jù)對瑙雙、瑙巴、景頗族群眾、其他民族代表及游客的半結構式訪談,不同對象的訪談結果顯示:當代目瑙縱歌的社會儀式比祭祀儀式更為得到認可,社會儀式在符號化的儀式精神世界中表現(xiàn)為年輕景頗族男女對超自然力量、祖先神話和其他儀式的精神認知較為滯后,更注重社會層面的意義;中年景頗族男人對祖先與神話認同較高,中年景頗族女人對祈福儀式比較贊同;老年景頗族人對目瑙縱歌象征符號的認同更為綜合,根據(jù)符號的解釋,既有祈雨的意義解讀,也有祭祖、超自然崇拜、求福等意義認知。雖然景頗族人對目瑙縱歌的認同有所區(qū)別,但他們在參與節(jié)慶儀式的同時都能通過儀式場域的氛圍來獲得自己所認同的真實,而這種真實的最終結果是使一個民族的認同感、民族自覺與民族自信得以加強。

至于游客,絕大多數(shù)游客完全不了解目瑙縱歌的儀式符號與精神意義的內涵,但仍覺得儀式真實性很強,對整個儀式的盛況很滿意;而對于以前聽說過目瑙縱歌,第一次參與節(jié)慶的游客來說,更認為真實性超乎他們的想象。

在目瑙縱歌儀式展演中,社交儀式真實性最強,景頗族人三五成群、盛裝打扮,熱情參與其中,將景頗的文化藝術與民族自信盡情展示;其次是祭祀儀式,根據(jù)訪談,絕大多數(shù)的景頗族認為目瑙示棟上的“蕨形”圖案、舞蹈路線都是后人對祖先遷徙歷史的文化演繹,目瑙縱歌通過這樣的象征符號傳遞著后人對祖先、族群歷史的紀念與禮贊;祈福意義的真實性緊隨其后,景頗族婦女們帶著自己一年的收獲來慶祝豐收的同時,也通過儀式祈求來年豐收更好,日子更加安定祥和。

3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社會建構

社會建構是社會學與哲學的重要概念,歷來“社會建構”和“建構”因建構主義者研究對象的多樣性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例如,Trevor J. Pinch和Webe E.Bijker討論的是知識應用的技術建構[10];Steve Woolgar等探討的是事實和事件的建構[11]。建構這個術語的含義一直以來都未得到明確解釋,直到Sergio Sismondo 提出社會建構主義中的“社會建構”一詞可有4種含義:(1)建構,通過角色、制度的相互作用,包括知識、方法論、研究領域、人類習慣和有規(guī)則的觀念;(2)科學家的科學理論及科學解釋的建構,這種建構意味著科學理論的結構取決于科學數(shù)據(jù)和觀察;(3)在實驗室中利用儀器和物質性材料對科學對象的建構;(4)在新康德主義意義上的建構,通過思想和表述對客體的建構[12]。建構實質是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是對知識本身的引領與解析,而社會建構則是通過社會各方利益主體的參與賦予社會新的內涵,引導社會朝著預期目標有序發(fā)展的方法。

3.1 基本原則

少數(shù)民族儀式展演節(jié)慶的社會建構應遵循兩大基本原則:意義指向和象征符號自成體系?!澳胯Эv歌”文化象征體系真實性的建構應以符號的意義系統(tǒng)為核心,這是儀式的“靈魂”;同時,無論象征符號是傳統(tǒng)真實、替代真實,抑或再生真實,對于在目瑙縱歌儀式場域內新出現(xiàn)的符號類型都應嚴格把關,切勿脫離整個符號體系;而對于有新意,有生態(tài)環(huán)保意義,有民族特色,且能體現(xiàn)意義系統(tǒng)的精神要領的新符號應給予支持和發(fā)揚。

3.2 社會建構的策略

3.2.1 政府與節(jié)慶建構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在儀式場域內應采取“政府支持,民族社區(qū)主導,以企業(yè)為主體”的模式。首先,儀式展演的項目籌備、場域布置由政府支持少數(shù)民族社區(qū)積極制定籌備計劃。其次,在儀式舉行進程中,政府機構主要任務是在場域外圍組織入場隊伍、維持外場秩序,而場域內的儀式主要是由少數(shù)民族社區(qū)來主導。在場域外可采取“政府把關,企業(yè)承辦,市場運作”的模式,即政府可在儀式場域外圍空間劃分功能區(qū),通過招商引資,尋求企業(yè)贊助,鼓勵企業(yè)參與辦節(jié),形成“以節(jié)養(yǎng)節(jié)”的良性循環(huán)。第三,節(jié)慶的舉辦及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應積極采取社會贊助的方式;依據(jù)建構主義真實理論對儀式的文化象征體系按期進行編冊錄入,形成象征符號變遷的文獻佐證。

符號之上便是儀式意義體系的建構,首先是通過對標志性儀式情景制定解說計劃、確定解說內容、組合解說媒介,強化游客對民族儀式真實性的認可;其次是對儀式擁有者——景頗族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知識教育[13],強化族群內的文化認知與認同,激發(fā)民族自覺與自信,完善民族文化傳承體系。

3.2.2 企業(yè)與節(jié)慶建構

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應搶占先機,充分把握政府提供的“企業(yè)承辦,市場運作”機遇,抓住節(jié)慶期間的市場主動權,做好市場營銷的同時構建企業(yè)產(chǎn)品品牌,使企業(yè)在節(jié)慶市場中形成新的競爭力;企業(yè)為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舉辦提供資金或實物等形式的贊助,不僅能彌補政府文化事業(yè)投入的不足,也對提升企業(yè)形象、擴大企業(yè)知名度有重大意義。此外,文化贊助對企業(yè)來說還是一種投入較少、效果長遠的營銷方式;企業(yè)除了支持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還應積極發(fā)揮自身創(chuàng)造力,結合景頗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獨特性構建目瑙縱歌特色產(chǎn)品體系;最后,企業(yè)參與節(jié)慶期間應遵守職業(yè)道德,自覺規(guī)范服務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

3.2.3 游客與節(jié)慶建構

在儀式展演場域的真實性體驗中,游客最先關注的是儀式情景[14],即儀式行為者與實物情景,當該訴求被滿足后游客才會深層追溯象征符號所表征的意義體系,從而獲得對儀式真實性的認同或強化最初的認同。所以游客在參加目瑙縱歌之前對該節(jié)日的原初想象即構成了建構主義真實性的基礎條件。在儀式展演現(xiàn)場,游客通過各種形式的在場參與繼而強化或重拾真實性體驗。如游客可自帶道具加入到其認可的象征儀式隊伍中,這不僅有利于直觀識別游客的象征儀式認同,也使得儀式隊伍的排列結構有序化和系統(tǒng)化。

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文化象征體系與其內在精神世界是自成體系、邏輯相關的,象征體系指向特定的精神內涵,表征著所指民族特有的信仰體系。本文基于建構主義真實性理論對旅游客體的象征意義真實進行分類以及對儀式場域中游客感知的真實性展開認知調查,提出其社會建構原則與策略,希望能為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儀式展演的有序發(fā)展提供一定參考。

猜你喜歡
縱歌景頗族真實性
卜算子·賀國慶
大江南北(2023年10期)2023-12-13 06:30:44
德宏傣族和景頗族高血壓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
德宏州景頗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研究
武術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6
目瑙縱歌節(jié)
魅力中國(2019年49期)2019-12-12 10:48:46
湖畔有感
廣告的真實性
《景頗族文學概論》的編撰研究
對“景頗族舞蹈”的保護與傳承
藝術家(2017年9期)2017-01-29 21:37:55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3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新聞傳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河西区| 舟山市| 富民县| 西充县| 富裕县| 库车县| 台北县| 凤山县| 佛坪县| 芦溪县| 普安县| 宿松县| 沅江市| 简阳市| 台安县| 怀宁县| 镇平县| 随州市| 远安县| 从化市| 柳江县| 新余市| 交口县| 清水河县| 平阳县| 博野县| 侯马市| 沧州市| 南华县| 诸城市| 通城县| 二连浩特市| 伽师县| 南雄市| 健康| 宝丰县| 陕西省| 黔西| 渝中区| 正安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