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推廣,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現(xiàn)代教學,目前提倡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在教學課堂中進行有效提問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小學英語這門學科,有效提問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回顧,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同時還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鑒于此,本文圍繞有效提問展開分析,探討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有效提問;課堂情境
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導致其思維狀態(tài)和行為模式都較為活躍,因此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交流互動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交流互動過程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課堂提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運用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不僅方便教師實時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整個課堂教學得到了升華。
一、 有效提問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意義
小學教育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啟蒙階段,在此期間如果能打好基礎,必然會對后續(xù)的學習成長產生極大的幫助。而有效提問正是增強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佳方式。
首先,有效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本身自控力較差,在課堂學習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擾亂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注意力難以維持,而教師為了幫助其集中注意力,必須要花費大量不必要的時間精力,這使得本就時間有限的課堂教學更加緊迫。而有效提問,可以快速地將學生從思緒紊亂的狀態(tài)中拉回到課堂,一方面節(jié)省了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重難點知識講解過程中,有效提問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改變傳統(tǒng)課堂管理方式的生硬死板。
其次,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有效提問,可以針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回顧,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對已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與此同時,有效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積累的過程、明確小學英語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而教師在進行有效提問的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與學生良好的互動交流,有利于教師控制教學節(jié)奏并調整教學方案,也有助于學生強化知識記憶。
二、 有效提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 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情境
考慮到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和較強的接受力,教師應掌握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事物,以此作為切入點實現(xiàn)有效提問。而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環(huán)境是進行有效提問的首要前提,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全神貫注于英語教學課堂。舉例來說,在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I have a rabbit”一課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一些關于動物的謎語,讓同學們猜動物的名字,并且用英語表達出來?;卮饘α耍徒o予一些物質上或精神上的獎勵。這種方法正是利用了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然后以有效提問實現(xiàn)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 確保提問方式的多樣化
提問雖然在當前教育中有所應用,但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提問的作用,也不注重提問方式,要么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提問,要么為了過度課堂而提問,盡管這種方式也能夠對老師組織教學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卻提不起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處于模仿階段,要注重對學生的實際練習。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確保提問方式的多樣化,比如擴大題目的覆蓋面、優(yōu)化提問方式等,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舉例來說,在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t the snack bar”一課中,為了更好地講解關于飲食、事物方面的單詞,教師可以提出有關語音模仿的問題,并輔以積分獎勵的形式吸引學生興趣。而為了使學生便于接受,教師以口語化的方式進行提問,比如:“What 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you?”等,類似這種有效的提問可以方便學生快速做出回應,既加強了口語表達能力,又便于教師準確地掌握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
(三) 以溫和的態(tài)度進行提問
教師在課堂提問中一定要避免語氣語調過于劇烈或不善,否則會讓學生感到壓迫而影響學習效果,對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提問的前提是具備一個平和、有愛的學習氛圍,所以在提問態(tài)度上也應做到溫和平靜,以實現(xiàn)循循善誘的教學目的。要想保證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多鼓勵學生。例如,教師在提問讓學生說出十二個月份時,如果有的學生說得多,有的知道的少,教師切不可有所偏袒,只表揚知道的多或者回答的好的學生,而是應給予所有學生尊重和肯定,鼓勵其再接再厲,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從而逐漸提高學習效率。
(四) 注重提問的直觀性以啟發(fā)學生思維
小學英語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單詞語法外,還應注重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以防學生沿用漢語思維模式來學習英語,最終陷于“不中不洋”的尷尬境地。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做到形象直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英語思維的習慣來思考問題,而不是只會簡單地英漢直譯。舉例來說,在講到新單詞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第一感覺,抓住關鍵進行描繪,而不是一上來就修飾或者說一大堆廢話。比如講到尺子這個英語單詞,教師不要用過多的語言描繪,而是直接拿起一把尺子進行提問:“This is a...”,學生直接回答“ruler”這便是有效的教學方式。
(五)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觀念
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并且英語基本功也不一樣,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觀念,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提問也是一樣。舉例來說,在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cartoon time”中,對于Sam過生日這篇文章,教師在講解時應考慮到每個學生情況不同,采用差異化的提問方式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有效的提問下取得實質性進步。
有效提問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加順暢,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教師在進行有效提問時,應該通過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確保提問方式多樣、提問態(tài)度溫和,啟發(fā)學生的直觀思維并按照因材施教的理念對所有學生負責,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綺平.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J].新課程(小學),2017(10).
[2]徐香香.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形式[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3).
作者簡介:
徐玲,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珍珠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