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瑩瑩
【摘 要】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中非常關鍵的教育項目,比較閱讀是一種借助比較的方式來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式,同時也是在教育中應用便捷性、實效性較高的一種方法。為了持續(xù)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本文詳細分析、比較了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希望今后可以為相關教育者提供理論性幫助。
【關鍵詞】比較閱讀;小學語文;教育應用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小學語文教育中教育質量需要不斷的提高,同時注重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與應用、審美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因為教學內容本身較為枯燥和乏味,再加上與平常說話用語的差別,導致閱讀教學難度比較高。對此,探討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具備顯著現實意義。
1.比較閱讀的教育意義
比較閱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其可以有效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所呈現的局限性。借助比較閱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達到心智開放的目的。語文教育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將閱讀延伸到課堂之外,需要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铀魅?,同時在教育方面需要從題目解決能力轉變?yōu)閱栴}的發(fā)現與分析能力等方面。只有借助對比的教學方式才可以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題目、內容在學習方面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另外,比較教學中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主體在比較時的差異,借助“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敘述方式、表達手法等,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能力以及閱讀學習技巧,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2.比較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2.1段落比較
首先,因為大多數文章的前后段都存在明顯的起伏穿插特點,所以這一些內容的明顯反差本身便是一種結構的比較,促使比較更加容易形成。例如,《草船借箭》這篇文章便是首尾呼應的比較性文章,在教育中可以借助對比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篇文章中,第一句便是周瑜妒忌諸葛亮,而最后一句是諸葛亮神機妙算比不上他。這一種呼應方式一方面具備明顯的對比,另一方面借助兩句話的對比可以基本了解文章所描寫的內容以及相關思想,這也是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其次,在部分文章當中作者的文章結構安排都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其目標在于突出文章主題的同時預防文章過于俗套,從而提高文章閱讀文學性與思想傳播的價值。例如,在《勞動的開端》這篇文章中,中總共描寫了兩次挑煤的經過,但是在描寫過程中將沒有成功的第一次進行了注重描繪,而成功的第二次簡單略過,借助比較之后可以發(fā)現,這一種描寫方式的目的在于突出不成功時的艱難,在教育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體會相關的思想與情感,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最后,在一些文章當中不同的段落在表達方式以及習慣性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反差,同時在內容方面也并不相同,部分描寫人物的文章在開頭時都會應用概括的描寫方式,但是在后面會出現以事例為佐證的描寫,在描寫時的詳細程度基本相同,部分文章在開頭時還會有目的性地進行“抑”,而后“揚”。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特殊的葬禮》,在這篇文章的閱讀教育中,教師可以突出比較閱讀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感受瀑布的衰弱以及人們的惋惜情緒,實現情緒感染,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2.2句子比較
首先,借助對句子的深層含義理解實行比較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在怎樣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感受與體會作者在句子修辭手法方面的應用方式,進而實現提升學生語言理解與應用能力的目的,激發(fā)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句子描寫能力。例如,在《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這篇文章中,其中將邱少云描寫成為“千斤巨石”,這一種夸張的描寫方式不僅是一種現象的表達,同時也是對思想的描述,一方面描述出了邱少云為了戰(zhàn)友的安慰、戰(zhàn)斗的勝利而做出的犧牲,另一方面描述出了戰(zhàn)友對于英雄的欽佩。
其次,幫助學生對一些特殊的句子當中的預期、句式等進行理解,從而感受句子在描寫方面的美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時的語言應用能力。在許多的景物文章當中,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去理解文章當中所呈現出的描繪性的句子,讓學生通過不同文章對于同一地區(qū)、品種植物的描述感受對象的特點,從而實現描寫性能力的提升目的。
最后,在標點符號方面也可以應用比較的教學方式。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當中的特有成分,同時也是提高思想情感以及理解書面語言的一項有效工具。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突出標點符號的應用,讓學生對標點符號的理解來實現句子的對比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草原》這篇文章中,其中有關于“名如玻璃的帶子——河!”這一句的描述方式,對于這句話如果只是從表達方式來感受并不會有突出的教育作用,此時便可以讓學生談一談對于標點符號的理解,分析這里的標點符號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在分析之后學生可以總結出破折號之后用感嘆號的目的是表達對于“河”的喜悅以及對于草原而言河的重要性。
3.結語
綜上所述,比較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突出,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自身教學習慣、學生學習能力等因素,結合比較閱讀的教學特點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可以主動掌握自主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同時借助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分析和探索能力,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軒穎,李榮冉.基于比較的小學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6.20(26):34-36
[2]鞏長虹.中小學語文延伸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思考[J].語文建設,2015.14(3x):9-10
[3]楊單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信息的合理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5.31(29):39-40
[4]馬瑩,張媛媛.原形閱讀理論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23(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