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龍
【摘要】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化學起步于初三。而初三是中考的關鍵一年,化學在中考中又占著不小的比重,對于初次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學習好這門學科還是有困難的。初中的學生學習能力有限,這就需要老師的教學方法輕松有效,減輕學生負擔且能讓學生學到東西。最重要的還是提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因為初中化學僅僅是化學學科的第一步,探索化學的旅途才剛剛開始。
【關鍵詞】初中 化學學科 教學方法 問題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 18-0090-01
引言
化學涉及到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方方面面,化學的用處也無處不在。在初中階段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應對中考,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與生活。同時,化學在高中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更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熟練掌握化學的基礎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向?qū)W生灌輸應對中考這一短淺的思維模式,而要讓學生的眼光放長遠,引導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興趣,產(chǎn)生求知欲。這是學好一門學科最重要的素養(yǎng)。如今世界處于知識創(chuàng)新的浪潮中,國家正處于大力發(fā)展高新科技的階段,急需學科頂尖人才作為補充,為國家的科學技術注入新鮮血液。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充分發(fā)揮作用,走好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一、現(xiàn)狀分析
(一)時間少、任務重
化學是一門知識繁雜的學科,需要講授給學生的東西多,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充斥全書的各個章節(jié),沒有清晰的劃分界限。例如學習化學元素時首先要背會前二十位的元素,但元素周期表中蘊含的知識遠遠不止幾個化學元素,需要掌握的知識不是一次就能學完的。而且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不能僅僅依靠課堂上的教學,更重要的學生親自在實驗室中做實驗,自己體會物質(zhì)的特性等。然而初三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重心肯定是放在中考上,放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分值高的學科上,所以對在這個階段學習一門新的嚴謹而繁雜的學科是不利的。
(二)分值較低,難以得到重視
中考的分值設置偏向語數(shù)外三科,都是一百五十的大分值科目,學生在安排學習時間少很容易誤以為化學是一門需要時間少的學科,覺得只把老師的任務完成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這上面。這就大大減少了化學的學習時間,也減少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三)課堂形式刻板
初中化學課堂大多是在教室中由老師講授,老師重點講授的是理論部分,對于需要實驗的地方,也只是形式化的完成操作,沒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觀察和思考就進入下一階段。在這種教學方式上學生處于被動的一方,半強迫性的接受新知識,思維還沒有發(fā)散就被打斷,不利于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
(四)課后作業(yè)缺乏創(chuàng)意
一般教師給學生留的化學作業(yè)是從輔導書上找來的題目或者是試卷,形式接近中考的題型,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技巧,讓學生熟悉考試的類型和技巧。這種作業(yè)形式幾乎是模版,學生也只會完成這樣的作業(yè),給學生留下難以改變的思維模式,導致思維的僵化,不會也不敢嘗試新的東西。
(五)實驗室利用不當
在學習一節(jié)新課時,很多教師不會提前準備好所需的化學藥品和實驗器材,讓學生進入實驗室操作和探索,學生進入實驗室大多是為了練習考試的試題,實驗室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六)對學生缺乏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習化學就如同學習第二門數(shù)學一樣,對待化學提不起興趣,把他當成一種負擔。
二、解決措施
(一)減輕負擔,增加學習時間
初三學生的課業(yè)繁重,學習能力又有限,在這種教育大環(huán)境不能迅速改變的情況下,應當適當減少化學教學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化學,而不是在考試的壓力之下硬著頭皮去學習和做題,這樣既不利于對化學形成興趣也不利于打好扎實的化學基礎。較輕的課業(yè)負擔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有余力,也讓教師的教學更加輕松,從而有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完善教學機制,使兩方都受益。
(二)課堂形式更加豐富化
化學本是一門有意思的學科,不同于數(shù)學、物理的抽象?;瘜W是研究物質(zhì)及其反應的學科,這些物質(zhì)都是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是具體可接觸的?;瘜W課堂應該利用這樣的學科優(yōu)勢,使課堂更加豐富。例如上課帶著學生們一起做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親自觀察,通過實踐得到結(jié)論再相互探討,使之更加完善。如果時間不夠或者設施不完善的話,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觀看錄像,感受反應的奇妙。這樣與物質(zhì)的親密接觸,會讓學生更加了解物質(zhì),更加了解化學,這樣得來的記憶也更加牢固。同時,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化學更加有興趣。這樣不僅擺脫了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也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作業(yè)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布置省力,有標準的答案會讓批閱更加輕松。但是卻不利于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社會無時無刻不在進步發(fā)展,作業(yè)也應該貼近社會,跟上社會的潮流,與發(fā)展接軌,才能讓學生適應與提高。這就需要形式的改變,從原來的簡單做題,發(fā)展到通過親身實踐和探究思考才能得出答案。答案的形式也不能單一,每個學生都應該對問題有自己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就體現(xiàn)在答案上。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會使學生在化學學習上有突破,也會帶來其他科目的進步。學生的能力應當全面發(fā)展,這就依靠學生自己的實踐與努力,教師也應在這方面加強。
(四)考核方式多樣化
在應試的大背景下考試必不可少。考試也是考核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往往過于功利化,并不能完全體現(xiàn)出學生的真實水平,一次失誤的考試,可能會讓學生過于沮喪,失去信心。而過于嚴厲的考試制度會讓學生緊張,對考試存在心里陰影?;瘜W的考核不應過于單一,不能僅僅采用一種考試方式就蓋棺定論,而應多樣化。例如可以將學生的平時作業(yè)完成水平計入考核中,同時,化學的實驗操作能力也不能忽視,應當將化學實驗作為考核的一項,使學生盡可能體現(xiàn)出個人水平。這種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會讓學生對化學學科重視起來,同時也避免了單一考試出現(xiàn)的弊端。一方面考驗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整個考核生動起來。
三、結(jié)語
任何知識都不是輕易就能掌握的,都需要學習的人不斷鉆研,耐下心來與困難苦戰(zhàn)?;瘜W也不例外,尤其是對剛剛接觸化學的學生來說,一點困難就足以將其打敗,這是對于前方未知的恐懼使其不能前進。教師應當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教導學生,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將學生引入其中,跨過這個陌生的門檻。這不僅需要教師有足夠耐心的品質(zhì)和足夠扎實的知識儲備,更需要老師們對待學生的關懷,默默奉獻的付出。
初中是九年義務教育之中的重要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基礎素養(yǎng)的關鍵時刻,教師和學生都要足夠重視,打好基礎,為人生漫漫長路做好堅實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羅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