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軍,郝小軍,王憲成,郭本豐,陳燦林
(寶應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2258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為治療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金標準,并在各級醫(yī)院得到廣泛應用與普及。自2003年我院開始行LC,2012年起選擇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共行5 657例LC,術前高度懷疑膽囊癌7例(隨訪或術后確診4例),術前未獲而術中、術后意外發(fā)現膽囊癌15例,占0.27%,其中13例為近8年的病例,現將臨床診治體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15例膽囊癌均經術后病理證實,其中男6例,女9例;42~83歲,中位年齡64歲。15例患者均有膽囊結石病史,病程3個月~36年,中位病程11年;均有反復發(fā)作的右上腹或上腹痛,近期發(fā)作10例,均無明顯黃疸、便血、消瘦。發(fā)熱3例,37.5℃~38.2℃。右上腹壓痛、叩擊痛7例,均未觸及包塊。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正常,WBC升高5例,10.0~13.8×109/L。4例ALT 45~89 μmol/L,AST 40~63 μmol/L,TBIL 25~36 U/L,DBIL 6.5~11.2 U/L,IBIL 7.1~13.2 U/L,ALP 165~215 U/L,GGT 55~375 U/L。5例CEA 10~160 μg/ml,分別為10.0、22.6、48.0、97.2與160.0 μg/ml。CA19-9升高5例,分別為25.0、166.6、192.0、283.7與866.0 U/ml。B超示15例均見膽囊結石,直徑3~45 mm,單發(fā)3例,結石直徑23 mm;多發(fā)12例,其中充滿型7例。膽囊增大6例,≥90 mm×30 mm,萎縮5例,≤30 mm×15 mm。壁厚3~8 mm,均呈一般性或典型炎癥表現,3例報告膽囊壁或腔內見稍強回聲,無聲影,腔內漂浮的稍強回聲等。7例行CT檢查,其中2例行增強掃描,顯示膽囊壁不規(guī)則增厚,密度增高,增強后可見強化等(圖1、圖2)。4例行MRI,2例示膽囊壁局限性壞死等。
圖1 CT示膽囊體積增大,底、體部壁增厚,密度增高。 圖2 增強后掃描見膽囊壁強化
1.2 手術方法 5例膽囊萎縮,20~25 mm大,完全包繞結石,但漿膜面光滑,完整剝除膽囊。5例慢性膽囊炎,漿膜光滑,其中2例膽囊三角解剖不清,膽囊壁失去正常層次,行膽囊大部切除術。7例壺腹部或膽囊管結石嵌頓,膽囊與周圍粘連,5例呈急性炎癥表現,漿膜面未見結節(jié)、腫塊,其中3例行膽囊大部切除術,1例冰凍樣改變考慮膽囊癌,行膽囊切除、膽囊床肝部分切除、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清掃術。
15例術后病理示腺癌14例,未分化癌1例。根據侵犯深度,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例。二期接受標準根治術4例,擴大根治1例。術后12例獲得隨訪,隨訪12~95個月,1年生存率為58.3%(7/12),1例存活95個月,余均于2~4年死亡。
3.1 轉變既有觀念,提高對膽囊癌發(fā)病率上升趨勢的認識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結石性膽囊炎的發(fā)病數量及腹腔鏡手術開展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膽囊癌發(fā)病率逐漸升高[1]。因此,減少術前漏診首先要對膽囊癌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術者思想上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3.2 重視高危人群膽囊良性疾病的診治 膽囊癌早期缺乏特征性的臨床表現,60%~70%表現為急、慢性膽囊炎的癥狀,晚期可有黃疸、腹部腫塊、消瘦等。臨床一般性檢查項目不易發(fā)現、判定,但一些已被廣泛認可的高危因素還應引起臨床醫(yī)生的足夠重視,如中老年、肥胖女性、膽結石病史10年以上、結石較大較多、膽囊萎縮、膽囊息肉、膽囊壁瓷化、膽囊腺肌癥等。也有研究發(fā)現[2],Mirizzi綜合征、胰膽管會合異常等也是膽囊癌的高危因素。這些高危因素在遺傳、基因、物理、化學、代謝等綜合作用下,使膽囊黏膜產生了從損傷、修復、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到癌變的過程。因此上述高危人群應提高警惕,不能僅滿足于膽囊結石、膽囊炎癥、膽囊息肉等良性疾病的診斷,術前需進行必要的詳盡檢查,術中也必須進行仔細觀察、妥善處理。分析我們的病例,發(fā)現患者年齡較大,病史較長,其中5例有膽囊萎縮。臨床工作中必須細致、周到、嚴謹、完整,以減少不必要的漏診。
3.3 慎重對待臨床表現,完善必要的術前檢查 膽囊癌早期缺乏特征性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因絕大部分存在膽囊結石,且病史較長、反復發(fā)作,因此臨床醫(yī)生常被急、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癥狀所迷惑,早期診斷困難,極易漏診[3]。我們體會,高危患者,腹痛失去原有的誘因與規(guī)律性,以鈍痛、脹痛為主,時間明顯延長,間歇期仍有右上腹或上腹部不適;無癥狀的膽囊息肉、萎縮性膽囊炎近期出現明顯持續(xù)性疼痛;有明顯的飲食減少、乏力、體重下降而又排除胃腸道疾病等情況時,應引起警惕。本組中3例患者有此種表現。當膽囊腔內病灶出現壞死、出血,腫塊較大壓迫肝外膽管時,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黃疸,表明已為晚期。因此,如果患者臨床表現不能完全反映膽囊炎特點時,即應引起必要的重視與謹慎處理,切不可滿足于結石性膽囊炎的診斷,更不能輕易簡化必要的術前檢查項目,應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采取相應的檢查措施,如內鏡、CT、MRI等。即使按有關專家共識、指南及進入臨床路徑進行診療的患者,也應深入理解共識、指南與路徑的內涵實質,并嚴格執(zhí)行,嚴禁存在“自我感覺上的自信,日常工作中的僥幸心理”。
3.4 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對臨床資料的綜合分析與判斷能力 在強調病史的系統(tǒng)采集、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實驗室與影像學檢查對發(fā)現可疑早期病變有一定幫助。CA19-9、CEA、CA125等不是特異性的腫瘤指標,在急性膽胰炎癥、梗阻性病變時,部分患者可有一過性輕度升高,如果超過正常的十幾、數十倍,應引起重視,進一步詳細檢查。B超對結石的診斷價值較高,對于小于3 mm的息肉、隆起性病變等檢出率較低,且不能定性,與附壁的膽固醇息肉不能很好地鑒別。超聲造影對鑒別結石、膽固醇息肉與隆起性病變有一定價值[4]。薄層CT及增強掃描可發(fā)現3~5 mm以上的病變,因腫瘤組織富含血供,對鑒別結石、膽固醇結晶及腫瘤有較大幫助。MRI的價值與CT相似,敏感性可能低于CT??傮w而言,影像學檢查對早期病變的發(fā)現率較低,晚期病變出現廣泛侵潤、轉移時,CT、MRI的診斷價值較高[5-6]。經皮膽囊穿刺、ERCP等有創(chuàng)性檢查技術的設備要求較高,病理檢查陽性率不滿意,而且有導致腫瘤播散的嫌疑。上述檢查方法需要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醫(yī)生進行分析與判斷。作為外科醫(yī)生不應僅滿足于手術操作,而是應該多請教、反復閱片,并結合術中具體情況,不斷總結。
3.5 規(guī)范LC操作,審慎對待術中可疑情況 目前急、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基本上都行LC,其優(yōu)勢毋庸置疑。由于LC為非接觸性操作,失去了開腹操作時手指的敏感觸覺;同時膽囊及其周圍組織的粘連,使得解剖結構及層次不清;膽囊炎癥較重時,膽囊壁增厚、水腫、糜爛、出血、壞死,分離時術野滲血較多,膽汁、泥沙樣結石污染;高能器械的應用也使得組織變性、焦化等,這些都增加了術中肉眼判斷及操作困難。此時術者需冷靜處置,切除膽囊時術野需清晰,充分顯露,仔細辨別,防止大出血及損傷,切不可心急圖快、草率結束手術[7]。我們體會,急、慢性膽囊炎,膽囊壁增厚,甚至壞死,但多可完整剝除,而且黏膜及漿膜面光滑,即使沒有層次,電切或電凝時仍感覺膽囊壁較有彈性,切面滲血較少;膽囊癌時膽囊壁無層次,無彈性,切除時組織脆弱,手感粗糙,出血較多,可使術野模糊,失去分離方向。此時應警惕膽囊癌,需行術中冰凍切片檢查,同時盡可能遵循無瘤操作原則,避免或減少腹腔與切口的播散、種植。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及術中所見,判斷臨床分期,結合技術、設備條件進行根治性手術。如果經術后石蠟病理切片證實,應進一步完善檢查,確定臨床分期,充分術前準備后根據膽囊癌的診治指南施行規(guī)范性手術,或采取綜合治療[8-10]。
膽囊癌惡性程度高,預后較差,早期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發(fā)現時多已為晚期,失去了根治機會。因此,早期發(fā)現意義重大。由于術前診斷困難,臨床缺乏可靠的檢查方法,多為術中或術后發(fā)現,即意外發(fā)現[11],使術者處于進退兩難的局面。臨床工作中需提高其病因、過程、特點、規(guī)律的認識,思想上保持警惕,操作嚴謹細致,以提高膽囊癌的早期診斷率,減少術前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