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
摘 要 現(xiàn)階段,在我國社會快速發(fā)展和進步的過程中,國家的經(jīng)濟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工作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特別是在新課改理念提出之后,越來越多最新的教學方法融入其中,為課堂帶來了煥然一新的色彩。本文就是針對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開展進行分析,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在其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為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做出貢獻。
關鍵詞 生本教育;小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8,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6-0008-01
新課改要求校園教學工作能夠以學生為主,教師要把課堂的主體位置還給學生,因此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被衍生出來。目前在我國小學校園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開展階段,很多教師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僅僅是以理論知識為主,進行課堂教學工作,這也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影響了學生的進步。所以本文以生本理念為基礎,找到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以期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良好成長和進步。
一、生本教育的概念
生本教育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把學生當成課堂教育的根本,按照學生對于知識的需要,以及學生的要求,有效地開展課堂知識傳授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避免,在傳統(tǒng)教學工作中,把教師當成課堂教學主體的方法。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能夠保證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一點對于處于基礎時期的小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生本教育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其思維和智力都處于發(fā)展的初級時期,這一時期的習慣養(yǎng)成,甚至會影響小學生未來的一生。因為在這一階段,學生沒有自我約束和管理的能力,日常的學習也隨心所欲,但是卻依然充滿好奇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的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利用,積極的以電腦學生,使其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最終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生本教育的方法就能夠讓學生脫離枯燥、壓抑的課堂環(huán)境,使課堂變成學生本身需要的樣子,這樣對于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的熟悉感,也能夠更加活躍自己的思維。特別是生本教育注重的是學生情感上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因此能夠看出,這一教育方法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主體位置,避免由于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造成教師主宰課堂的現(xiàn)象。保證把學生當成主體嗎,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夠激發(fā)其潛能,使其更好地理解課堂的知識內容。所以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學習特點,設置出合理的教學任務,保證任務內容具有一定的階梯型,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在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時候,也不能夠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其知識的儲備量相對比較少,所以對于很多事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其缺乏全面的認識,教師還需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學生,對教材知識和學習的資源進行挖掘,要求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知識學后,能夠便捷生活,提高能力,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學生的生活。
(二)創(chuàng)設實踐模擬情境,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傳授計算機和網(wǎng)絡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如果僅僅是結合使用黑板和教材,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甚至排斥課堂,再加上小學生天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有著一定的選擇性。所以教師也需要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最佳的學習環(huán)境,使其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學習《網(wǎng)上查找資料》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就告知學生馬上要放假啦,家長可以帶你們出去旅游了,這次旅游需要你們自己策劃,從選擇地點,到出行方式,到衣食住行等等,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資料查找的過程之中,教師就可以從旁協(xié)助學生進行旅游攻略的選擇和路線的設計,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計算機知識學習能力。
(三)培養(yǎng)實踐能力,探究操作技能
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動手,總結相關知識內容,不斷學習、總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進步。例如:在講解Word文檔的使用方法時,教師告知學生復制和粘貼的用處,就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練習,并且發(fā)現(xiàn)其中最新的使用方法,通過相互之間的知識探討和思想的碰撞,得到更多最新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習的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小學校園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能夠看出,在傳統(tǒng)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開展階段,教師都是以教材為標準,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但是卻忽視了學生自我成長的需要,浪費了時間、資源,也阻礙了學生的進步。所以本文提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夠在信息技術課程開展中,為學生打造最新的課堂環(huán)境,以便于更好地推動學生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健.淺談怎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教”與“學”的高度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87-88.
[2]王小輝.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35):177-178.
[3]侯曉芳.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