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者:中國福利會幼兒園 邰莉敏
適用年齡:4~6歲
設(shè)計來源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看見幼兒拿著小車在桌上擺弄,并按自己設(shè)計的路線控制小車移動。為了滿足幼兒這方面的游戲需要,教師設(shè)計了“穿越叢林”這款玩具。
主要功能
(1)幼兒在自由設(shè)置小車行駛路線的過程中,觀察和發(fā)現(xiàn)路線設(shè)計的規(guī)律。
(2)幼兒在對戰(zhàn)游戲中,運用策略設(shè)計自己的路線并阻攔對手前進,鍛煉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制作材料
藍色 KT 板、塑料板、木質(zhì)小車、磁鐵。
制作方法
(1)將藍色KT板切割成長 45 厘米的正方形底板,用小刀在底板上刻出長5厘米的正方形格子81塊(9×9)。
(2)用塑料板切割出正方形插片(5厘米×5厘米)30片,長方形插片(5厘米×10厘米)30片。所有插片的四角做圓角處理,在插片表面貼上小樹圖案。
(3)搜集木質(zhì)小車2輛,用磁鐵制作小車1輛,再取單獨磁鐵1塊。
使用方法
(1)樹林迷宮
幼兒兩人一組,合作將小樹插片插在藍色底板上,插的過程注意不能將小車要開的路線封死。每人選一輛木質(zhì)小車,控制小車在樹林間穿梭,小車間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撞車,也不能將小樹撞倒。
(2)迷宮對戰(zhàn)
兩人一組隔著底板相對而坐,每人取一輛小車和10 張雙小樹插片(長方形插片)。先將小車放在靠近自己的這邊,開始向?qū)γ嫘旭傔^去。小車可以沿著底板上的格子行走,但每次只能選擇向四周行駛一格或在底板上放一次小樹插片,放置插片時注意不能將對手的路線完全封死(即小車四周都有插片),兩車相遇時可以跳過對方,控制小車最先到達底板另一邊的幼兒獲勝。
(3)磁鐵小車
幼兒將小樹插片插在藍色底板上,設(shè)置樹林迷宮。將磁鐵小車放置在底板上,將另一塊磁鐵放置于底板下方,用下方的磁鐵控制小車移動,幫助小車開出迷宮。可以將底板架高露出下方空間,以方便移動磁鐵。
安全提示
用砂皮紙打磨小樹插片的四角,防止插片將幼兒手劃傷。
使用案例
將玩具“穿越叢林”投入?yún)^(qū)角中,馬上引發(fā)了孩子的好奇。面對這個新玩具,孩子先是觀察,然后開始嘗試擺弄,每一個孩子在底板上設(shè)置出的行車路線都不相同,每次玩游戲都讓他們有不同的收獲。
(1)案例1(中班幼兒)
駿駿和旎旎來到區(qū)角開始擺弄起“穿越叢林”玩具,他們拿著小車在底板上開來開去。駿駿看見放在一邊的小樹插片,試著將小樹插片插入底板上的凹槽中,旎旎看到后也學(xué)著將小樹插片插入。不一會兒,他們就在底板上造出一片“小樹林”,然后控制著小車在樹林間行駛。
行駛過程中,駿駿發(fā)現(xiàn)小車被小樹擋住了去路,然后開始調(diào)整小樹插片的位置。在邊行駛邊調(diào)整的過程中,他們還試著將單樹插片和雙樹插片結(jié)合起來使用,慢慢搭建出了一個樹林迷宮。
駿駿突然發(fā)現(xiàn)旁邊還有一輛裝著磁鐵的小車和一塊磁鐵,他將磁鐵小車放在底板上,又試著將磁鐵放在底板下,通過移動磁鐵帶動底板上的小車走出樹林迷宮。
(2)案例2(大班幼兒)
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告知了孩子游戲規(guī)則。樂樂和希希先將小車放在底板的一條邊上,猜拳決定順序后,移動小車一格一格在底板上行駛。
在兩車相遇后,樂樂使用小樹插片擋住了希希小車的行駛路線,希希也開始使用小樹插片擋住樂樂小車的去路。但他們都能做到不將對方的路完全封死,給對方留出一線生機。希希一共使用了6塊小樹插片,而樂樂只使用2塊小樹插片,最后樂樂率先將小車送達底板的另一邊贏得了勝利。
大班孩子對于桌游的形式很感興趣,也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在這個游戲中,孩子們不僅能遵守事先約定的游戲規(guī)則,還能邊玩邊思考,使用策略贏得游戲勝利,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都得到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