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源 李寧
摘要:《金鎖記》是中國著名現(xiàn)代女作家張愛玲的一部杰出之作。小說描寫了舊中國一個遺老之家——姜公館二奶奶曹七巧的悲劇人生和病態(tài)人格。曹七巧是遭受男性法權(quán)和金錢社會雙重奴役的受害者,也是強烈占有和瘋狂報復(fù)的損害者,金錢枷鎖和原欲的精神折磨扭曲了她的靈魂,最終使她成為子女人生幸福的損害者。曹七巧的人格扭曲和蒼涼人生有著深層的社會根源和時代性內(nèi)涵,體現(xiàn)出張愛玲小說的女性主義反思主題。
關(guān)鍵詞:曹七巧;男性法權(quán);金錢;原欲;人格扭曲;女性主義反思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8)04-0046-02
《金鎖記》寫于1943年,是著名現(xiàn)代女作家張愛玲的一部優(yōu)秀作品。文學(xué)評論家夏志清先生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一書中將《金鎖記》稱為“中國自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1]335,著名翻譯家傅雷也給予《金鎖記》“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的評價?!督疰i記》的主人公曹七巧無疑是作家塑造得最為典型和成功的一個人物。曹七巧這個形象是立體的、豐滿的,是張愛玲筆下“最徹底的人物形象”,她戴著男性法權(quán)的鐐銬,戴著原欲和金錢的枷鎖一步步走向人格的扭曲,一步步墜入蒼涼的人生。這其中蘊含著的女性主義的痛苦反思,發(fā)人深省。
一、男性法權(quán)和金錢社會奴役的受害者
小說《金鎖記》的主人公七巧是一個在男性法權(quán)和金錢社會雙重壓迫與奴役下的受害者。七巧出生在一個開麻油店的家庭里,從小失去雙親在兄嫂的匡護下生活。正值花季的她有著純真少女特有的生命活力和對愛情的美好向往:“有時她也上街買菜,藍夏布衫褲,鏡面烏綾鑲滾。隔著密密層層的一排吊著豬肉的銅鉤,她看見肉鋪里的朝祿。朝祿趕著她叫曹大姑娘,難得叫聲巧姐兒,她就一巴掌打在鉤子背上,無數(shù)的空鉤子蕩過去錐他的眼睛”[2]231,“喜歡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祿,他哥哥的結(jié)拜弟兄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喜歡她,也許只是喜歡跟她開開玩笑。然而如果她選中了他們之中的一個,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真心”[2]260。
那時的七巧天真爛漫、美麗可人,期盼著純真的愛情。然而在那個男性法權(quán)與金錢利益相結(jié)合的時代,七巧的理想注定只是美麗的泡沫。最終她在兄嫂和媒人的串通下嫁給了姜家的二少爺,姜家的二少爺是一個身患軟骨癥癱瘓在床、無法動彈的“廢人”,做官人家的女兒是不會嫁給他的。為了讓七巧死心塌地地服侍二少爺,便讓她做了正頭奶奶。這完全是一樁“金錢婚姻”,為了錢,七巧的哥哥不惜犧牲妹妹一輩子的幸福與姜家進行著赤裸裸的交易。哥哥不僅在婚姻方面絲毫未尊重七巧的意愿,而且在看望七巧時說出了“憑良心說,我就用你兩個錢,也是該的,當初我若貪圖財禮,問姜家多要幾百兩銀子,把你賣給他們做姨太太,也就賣了”[2]230的話。這足以看出在當時那個男性法權(quán)至上的時代,中國傳統(tǒng)男尊女卑的文化心理依舊根深蒂固?!霸谀信?陽陰尊卑的定位上,傳統(tǒng)宗法體系把女性設(shè)置在天、君、父的男性中心概念之下,將其貶壓于權(quán)力、身份與欲望的最底層”“男性成為‘天‘君‘父的中心象征,女性則被貶為他者,既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也沒有獨立的人格”。[3]134在封建傳統(tǒng)的“三綱五常”倫理思想的束縛下女性甚至成為“商品”,七巧便是這樣一個犧牲婚姻以換取金錢的“商品”。她有過掙扎,有過反抗,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她和姜家的三少爺姜季澤有著非同尋常的曖昧關(guān)系。她喜歡他、挑逗他,“七巧笑了一聲道:‘難不成我跟了個殘廢的人,就過上了殘廢的氣,沾都沾不得?”[2]226然而,原本風(fēng)流成性的姜季澤此刻卻打定主意不惹自己家里人。他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虛偽姿態(tài),用封建儒家倫理道德斷然拒絕了七巧:“我走就是了。你不怕人,我還怕人呢。也得給二哥留點面子!”[2]226就這樣七巧心中那最后一點對幸福的渴望被男性法權(quán)生生地扼殺了。
二、強烈占有和瘋狂報復(fù)的損害者
七巧的畸形婚姻與她在姜家遭受到的種種歧視與不容,使她意識到出身卑微是造成她悲劇命運的根源所在。因為她出身卑微、家庭貧困,所以兄嫂為了金錢富貴包辦了她與姜家的婚事;因為她出身卑微、家庭貧困,姜家的太太小姐甚至連侍女都瞧不起她,與她不容。于是七巧的金錢意識覺醒,“金錢意識從此成為她認識和判斷自身價值與人們情感、行為動機的主導(dǎo)意識。正是在這意識主使下她看穿了親情和愛情的本質(zhì),以超常的反叛撕掉情感偽裝,揭露親情和愛情的金錢動機?!盵4]254在這種金錢意識的影響下,七巧先揭露了她的兄嫂包辦婚姻、“邀功請賞”的丑惡動機,之后又撕碎了姜季澤虛偽的求愛面具,她經(jīng)過試探證實了他“是哄她”“想要她的錢”之后,她那被他“撩撥”起來的情緒便驟然化為憤恨和“暴怒”,在暴怒中她揭穿并趕走了姜季澤。
“季澤走了。丫頭老媽子也給七巧罵跑了。酸梅湯沿著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盵2]239趕走姜季澤也意味著七巧愛情的徹底喪失。這是一種金錢對感情的自我奴役,強烈的金錢占有欲和人性中對性與愛的原欲交織斗爭著,其結(jié)果是她人格在殘酷自戕和隱忍中異化為被金錢所扭曲的畸形。七巧畸形的人格使她對自己的子女產(chǎn)生出一種變態(tài)的報復(fù)心理:不僅對金錢要占有,對自己的子女也要占有;自己的婚姻是悲慘的,自己的情欲得不到滿足,那么子女也休想得到幸福,她要讓自己的子女成為她的悲劇人生的殉葬品。
這種報復(fù)心理首先體現(xiàn)在七巧對其女長安的壓制與損害上。她先是把長安的表兄春熹趕走,并給長安灌輸“天下男子都是一樣混賬。你自己要曉得當心,誰不想你的錢?”[2]241的病態(tài)思想,在精神上給予其壓制,繼而又用裹腳這一封建陋習(xí)給長安以肉體傷害。在長安讀書這件事上,七巧發(fā)現(xiàn)女兒在讀期間丟失了一條褥單和枕套手帕等物品后暴跳如雷,視錢如命、被金錢枷鎖牢牢套住的七巧不管不顧女兒的教育和自尊,決定去學(xué)校大鬧一場。正值少女時期的長安為了守住自尊,默默選擇了放棄上課的機會;對上課的放棄,對一切不公的隱忍,最終戕害、扭曲了長安的靈魂,使她也成為了七巧式金錢奴役的犧牲者和鴉片的吸食者。
正當長安隨著她母親的步伐一步步地走向悲劇人生之時,童世舫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童世舫的出現(xiàn)重新點燃了長安生活的希望與激情。他們倆很快在長馨的撮合下定了婚,眼看兩人就要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七巧非但不為此高興,反而極力阻撓長安的婚事,她在親戚面前敗壞長安的名聲。長安在外界親戚輿論和母親“親情花招”的干預(yù)下,選擇了自己結(jié)束這“生命里頂完美的一段”,她提出和世舫退婚。在這之后,世舫對長安仍留愛意,為徹底毀滅長安與世舫的愛情,七巧把女兒吸食鴉片成癮之事告訴了世舫。在這之后,長安一切的希望都被七巧的病態(tài)人格所撲滅,長安徹底墮落了。
在對待兒子兒媳上,七巧亦受其病態(tài)人格的支配,強烈的對兒子長白的“占有欲”使得七巧對兒媳芝壽百般折磨。她先是對長白出格親昵,套出兒子兒媳間的“床笫之事”,接著用此事對兒媳大肆羞辱,之后又惡意挑撥長白與芝壽間的關(guān)系。芝壽在婆婆的羞辱和無愛的生活中痛不欲生,最終患上肺癆,痛苦死去。
三、曹七巧形象中女性主義的痛苦反思
“女性主義文學(xué)不是女權(quán)主義者同情和關(guān)注婦女命運的文學(xué),也非一般婦女題材的創(chuàng)作。女性主義文學(xué)是女性世界主體意識覺醒的產(chǎn)物,即現(xiàn)代女性觀及其所規(guī)定的女性主體意識在文學(xué)中的體現(xiàn)?!盵4]1張愛玲的小說作品中集中深刻地體現(xiàn)出女性主義的痛苦反思主題,《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形象是這一主題的典型代表。
“女性主義的思想內(nèi)涵是女性主體意識,它在實踐上一方面表現(xiàn)為對男性法權(quán)的叛逆與反抗,一方面則表現(xiàn)為對自立自尊自強的獨立人格的自覺追求與自我塑造?!盵4]1然而《金鎖記》中的曹七巧恰恰是一個女性主體意識的喪失者?!捌咔伤扑撬瘷M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2]260這是小說結(jié)尾處對七巧蒼涼人生的一個概述。無疑,曹七巧是一個雙面性的人物,她既是男性法權(quán)和金錢社會奴役的受害者,亦是強烈占有和瘋狂報復(fù)的損害者。她的悲劇的造成、扭曲的人格、蒼涼的人生背后隱藏著深層次的原因,這些原因正是女性主義的反思所在。
在自由與文明偽裝下的男性法權(quán)的壓制下,深受封建宗法束縛的女性是毫無獨立自主可言的,她們被迫成為男性的“附屬品”,生活在悲劇人生之中。這其中包含著諸多原因:中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封建宗法思想對人影響深遠;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意識;女性主體意識尚未覺醒。
金錢對女性的禁錮和奴役亦是女性主義反思的一個方面。受落后思想的影響,舊中國的女性大多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良好的教育,缺少獨立自主的思想和經(jīng)濟基礎(chǔ),因而只能依附于男性和金錢,眾多都市女性在當時封建、金錢至上、腐化的都市混沌環(huán)境中沉淪,喪失了自我,為追求享樂浮華的生活,甘愿成為金錢的奴隸,將戀愛婚姻市場化,以犧牲愛情的代價獲得金錢,墜入蒼涼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夏志清.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2001.
[2]張愛玲.張愛玲全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3]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3.
[4]韓立群.現(xiàn)代女性的精神歷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劉開源(1976—),男,碩士,江西師范大學(xué)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網(wǎng)絡(luò)傳播與新媒體。
李寧(1998—),河南鄭州人,江西師范大學(xué)傳播學(xué)院學(xué)生。
(責(zé)任編輯: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