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鵬飛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統(tǒng)以低品位熱源(如廢水、廢氣、冷卻介質(zhì)等)作為主要的驅(qū)動能源,具有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的優(yōu)點。氨水吸收式系統(tǒng)的制冷溫度范圍大(-50~50℃),既可作為冷凍系統(tǒng),又可作為空調(diào)系統(tǒng)。由于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引導,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統(tǒ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和仿真離不開氨水溶液的熱力參數(shù),用查圖法獲得氨水溶液的熱力參數(shù),具有誤差較大、速度慢的缺點[1];W.F.Steochert,M.J.P.Bogart等人計算的氨水溶液熱力參數(shù)不夠精確;S.C.G.Schulz計算的氨水溶液熱力學參數(shù)在實際應用中誤差較小[2]。本研究重點研究了氨水溶液熱力參數(shù)表達式的推導及計算軟件的開發(fā),以便快速精準地計算出氨水熱力參數(shù)。
S.C.G.Schultz以Gibbs函數(shù)給出了氨水溶液的狀態(tài)方程[3-4]:
(1)純物質(zhì)的狀態(tài)方程:
液相為
(1)
(2)
氣相為
(3)
(4)
(2)混合物質(zhì)狀態(tài)方程:
液相為
(5)
(6)
氣相為
(7)
方程的各系數(shù)如表1、表2所示。
表1 舒爾茨方程系數(shù)
表2 超額定自由能方程系數(shù)
(8)
(9)
(3)兩相平衡時t,p,x的關系式:
(10)
(4)兩相平衡時t,p,y的關系式:
(11)
(5)純氨兩相平衡時t,p間的關系式:
(12)
(6)氨水溶液熵方程:
純物質(zhì)為
(13)
←[A3(π-π0)+2A4(π-π0)]
(14)
混合物為
(15)
(16)
將以上式子用VC++編成可隨時調(diào)用的函數(shù),并將其做成動態(tài)鏈接庫(DLL)。
函數(shù)1:
(17)
函數(shù)2:
(18)
函數(shù)3:
(19)
函數(shù)4:
(20)
函數(shù)5:
(21)
函數(shù)6:
(22)
函數(shù)7:
(23)
采用牛頓弦截法對以上函數(shù)進行求解,再將其做成動態(tài)鏈接庫(DLL)并編制軟件,該軟件可以根據(jù)用戶需求進行選擇性的輸入,進而得出需要的結果。
根據(jù)實際需要,該軟件共有七個查詢模塊,氨水溶液的濃度用x表示,氨水溶液飽和氣相點的濃度用y表示,氨水溶液的溫度用t表示,氨水溶液的壓力用p來表示,氨水溶液飽和液相點焓值用hx來表示,氨水溶液飽和氣相點焓值用hy來表示。
(1)已知t,x,求p,hx,y,hy。
f(t,x)→p,hx,y,hy
(24)
(2)已知t,p,求x,hx,y,hy。
f(t,p)→x,hx,y,hy
(25)
(3)已知p,t,x,求h。
f(p,t,x)→h
(26)
(4)已知p,x,求t,hx,y,hy。
f(p,x)→t,hx,y,hy
(27)
(5)已知p,t,h,求t。
f(p,t,h)→t
(28)
(6)已知p,x,求t。
f(p,x)→t
(29)
(7)已知t,x,求p。
f(t,x)→p
(30)
該軟件能夠根據(jù)用戶輸入的參數(shù),快速計算出所求數(shù)值。
應用該軟件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與參考文獻中的數(shù)據(jù)[5]進行比較。由表3、表4可以看出,對于純氨而言,在-30℃~30℃內(nèi),液相焓、熵值與文獻中的焓、熵值的相對誤差的最大值分別為0.03%、0.48%;氣相焓、熵值的相對誤差的最大值分別為0.06%、0.11%;氨水溶液的液相、氣相焓值與文獻中的焓值的相對誤差的最大值為4.3%、0.49%。
表3 純氨飽和狀態(tài)參數(shù)計算結果
表4 氨水溶液狀態(tài)參數(shù)計算結果
[1]廖健敏.氨水吸收式制冷GAX循環(huán)性能分析[D].南京:東南大學,2004:6-10.
[2]S.C.G.SCHULZ. Equations of state for the system ammonia-water for use with computers[J]. Progress in Refrige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73,VOL 2:431-436.
[3]李紅霞.遠洋漁船余熱制冷系統(tǒng)仿真優(yōu)化[D].大連:大連海洋大學,2014:11-18.
[4]劉慶偉.低溫余熱型氨水吸收式制冷HGAX循環(huán)性能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2:12-15.
[5]Sun D W. Thermodynamic design data and optimum design maps for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1997.17(3):211-221.